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1例应用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过敏反应的护理

1例应用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过敏反应的护理

1例应用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过敏反应的护理发表时间:2015-05-04T17:15:10.8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5期供稿作者:吴建平1 王克芳2(通讯作者) 吕宝玉1 赵沁1[导读] 美罗华为提纯度较高的生物制剂,副作用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吴建平1 王克芳2(通讯作者) 吕宝玉1 赵沁1 李芝云1(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62;2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一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输注美罗华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抢救措施及各项护理措施。

【关键词】美罗华 B细胞淋巴瘤过敏反应【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297-02美罗华是一种常用的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生物制剂,它是一种人鼠嵌合型的抗CD20抗体,能以极高的亲和力与B 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及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同时可以提高B细胞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1]。

在美罗华治疗的过程中其不良反应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多见于首次用药,并偶伴发热、低血压、心律失常等[2]。

为防止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美罗华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输液滴速。

初次滴注:起始滴注速度为50mg/h[3],60分钟后,若无不适,可每30分钟增加50mg/h,直至最大速度为400mg/h。

以后的滴注:美罗华滴注的开始速度可为100mg/h,每30分钟增加100mg/h,直至最大速度400mg/h。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年龄65岁,于2011年2月,因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行CT检查示右侧咽部肿瘤并颈部淋巴结肿大,行右侧咽部肿物活检,病理示弥漫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CD20 (+)。

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有I型糖尿病史4年。

自确诊后给予多周期、多方案化疗,最后一次化疗结束时间为2012年11月28日,化疗结束后骨髓抑制II度,胃肠道反应IV度,院外期间应用提高免疫力药物胸腺五肽。

美罗华不良反应1例报告及护理体会

美罗华不良反应1例报告及护理体会

美罗华不良反应1例报告及护理体会引言美罗华(Meropenem)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然而,和所有药物一样,美罗华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本文报告一例使用美罗华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分享护理体会。

病例介绍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男性,45岁,因急性阑尾炎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2. 治疗过程患者接受阑尾切除术后,为预防感染,医生开具了美罗华静脉滴注。

3. 不良反应发生在滴注美罗华约30分钟后,患者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等症状。

不良反应处理1. 立即停药发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止美罗华的使用。

2. 对症治疗给予患者抗组胺药物减轻过敏反应,同时给予吸氧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3. 观察与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皮疹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体会1. 预防措施在给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进行必要的过敏试验。

2. 观察与识别在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早期迹象。

3. 快速反应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迅速采取行动,包括停药、对症处理和紧急救治。

4.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帮助其恢复信心。

5.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用药意识。

6. 文档记录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处理措施和患者反应,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

结语美罗华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需警惕其潜在的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提高警觉,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通过本病例的护理体会,我们认识到了在临床护理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快速识别和处理的重要性。

09-美罗华使用和不良反应处理

09-美罗华使用和不良反应处理
• 诱导治疗
• 预防肿瘤溶解综合症:碱化尿液、足够的补液量、别嘌呤醇 • 预处理给药:解热止痛药、抗组胺药、激素
• 将患者安排在有足够护理人员的门诊输液区(特需门诊输液),加强巡视;
• 配备急救药物,有条件配心电监护;
• 安排专门处理门诊注射急诊的值班医生; • 培训护士。
第16页,共17页。
谢 谢!
美罗华®的使用及不良反应处理
第1页,共17页。
目录
• 美罗华®的使用介绍 • 输注反应的介绍与处理
第2页,共17页。
目录
• 美罗华®的使用介绍 • 输注反应的介绍与处理
第3页,共17页。
美罗华®使用简介
美罗华® ,MabThera®,通用名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它是一种抗CD20的人/鼠嵌合单
第12页,共17页。
输注反应的预防
➢ 未经稀释不得静脉使用:配制成浓度为1 mg/mL液体静滴,不得推注。
➢ 配制后药液室温存放≤12小时,2-8°C≤24小时。
➢ 输注前30-60分钟予止痛剂(扑热息痛)和抗组胺药(苯海拉明),若治疗不包括皮质 激素,应给予。
➢ 初次滴注的速度为50mg/h,60分钟后可每30分钟增加50mg/h,以后滴注的开始速 度可为100mg/h,每30分钟增加100mg/h,最大速度400mg/h。
*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70岁)或者心功能不好的患者, 禁止使用快速滴注法; 对于肿瘤高负荷患者也要慎用快速滴注法,防止肿瘤崩解综合症的
发生。
- 止痛剂(百服宁)
- 抗组胺药(苯海拉明) - NS 100ml
ivd
DXM 10 mg
- NS 100ml
奥美拉唑 60mg
ivd
滴注前30-60min 美罗华®前30min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致过敏反应的个案护理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致过敏反应的个案护理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致过敏反应的个案护理摘要】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溜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有发热、寒战、乏力、荨麻诊、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大多出现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1-2小时。

通过临床应用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一例过敏反应的抢救护理,得出结论对于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重视心理护理、药物准备、抢救措施等。

【关键词】美罗华非霍奇金淋巴瘤过敏反应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溜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该药物是一种人鼠嵌和性单科隆抗体,能特意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有发热、寒战、乏力、荨麻诊、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大多出现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1-2小时[1]。

2010年5月28日,在我科应用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过敏反应,经过及时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患者恢复正常。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病理诊断为(颈部)滤泡型淋巴瘤,曾予CHOP方案化疗6周期及EP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但病灶缩小不明显,且病人药物物反应较重,于我院进一步诊治,经完善各项检查,治疗方案采用联合美罗华的免疫化学治疗,病人静点美罗华100mg,30分钟左右突然出现双眼上翻,意识丧失,立即停用美罗华,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压按人中,病人意识随记恢复,并自诉胸闷气短,导致过敏反应,故立即予地塞米松10mg,尼可刹米0.375 iv st,并予0.9%NS500ml+尼可刹米1.875静点(维持)脱敏,兴奋呼吸中枢抢救治疗,测Bp130/69mmgp 93次/min,SPO2 94%,15min后测BP 124/75mg,mmgp 84/次/min,SPO2 92%,病人呼吸平稳,意识清晰,待症状缓解后,继续上述美罗华静点,滴数7滴/min每30min增加5滴,直到30滴/min,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工作单位:215001 苏州 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血液科十五病区张丽:女,本科,副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9-18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张 丽摘要 总结了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治疗、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认为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美罗华;非霍奇金淋巴瘤;不良反应;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9)29-0080-02 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恶性肿瘤之一,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现阶段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确定,且无有效预防方式[1]。

近些年,伴随临床研究的深入,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为恶性淋巴瘤治疗提供了帮助[2]。

美罗华作为单克隆抗体,可以将人体中肿瘤细胞识别,结合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促使肿瘤细胞凋亡,但此治疗方式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做好临床护理,避免不良反应出现[3,4]。

因此,本文通过观察本院10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美罗华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病例择取时间为2013年1月~2018年8月,所选患者均经过免疫组化检查、骨髓活检、淋巴结检查确诊,均接受美罗华治疗,治疗前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B超检查等,排除化疗禁忌症者。

其中女性68例,男性3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7岁,平均63.5岁。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接受美罗华治疗,选用瑞士巴塞尔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分装)生产的美罗华(国药准字J20080053;规格:500mg/50ml/瓶)进行治疗,静脉输注,使用剂量为375mg/m2,每疗程一次,每21~28天为一个疗程周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选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包含发热、寒颤、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皮疹、皮肤瘙痒、高热、胃肠道反应、低血压等。

美罗华的作用与副

美罗华的作用与副
美罗华的作用与副作用 的观察与护理
程耀敏
美罗华的作用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适用于: 1.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的治疗。 2.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 阳性III-IV 期滤泡性非霍奇金 淋巴瘤
保存在2~8℃
用法
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所需剂量的利妥昔单抗,置于无菌无致 热源的含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的输液袋中,稀释 到利妥昔单抗的浓度为1mg/ml。
如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须停药,以后禁用/慎用
输液过敏反应的预防
按严格保存2~8℃冰箱,在配置药液注意无菌操作。 滴注前30分钟,遵医嘱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地米) 严格控制滴速,使用输液泵限速。 全程心电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未输美罗华前测一次基
础血压, 15分钟测BP,连续2次后改30分钟测一次。BP上 下波动在20mmHg,通知医生,输液减慢速度。 床边备有氧气装置 治疗车上备有简易急救盒 心脏(心衰、心绞痛、房扑、房颤等)的患者需在严密监护 下输注。 如情况允许,用药前12h停用降血压药物。 应在有完备复苏设备的病区 做好用药前的宣教 ,询问用药过敏史
(2)黏膜炎 加强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漱口。 刷牙时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和牙龈。
不良反应与处理
(3)腹泻 持续性腹泻需密切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症状,防止
水电解质失衡 用药饮食用药 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7.肿瘤溶解综合症
关注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尿酸、血钠、钾、 钙、磷、血肌酐、尿素氮。 嘱患者每日饮水>2500ml,遵医嘱予静脉补液、水 化、利尿等处理。
不良反应与处理
3.肌肉骨骼疼痛(头,关节,肌肉) 非甾体抗炎药(西乐葆,百服宁)
4.皮疹(纯性疱疹、带状疱疹) 温凉开水清洗头皮和颜面,避免热水沐浴,穿舒适柔软宽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时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使用美罗华前予非那根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针静脉注射,配制美罗华时严防泡沫产生,现配现用;使用智能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先快后慢,使用过程中用监护仪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结果通过用药前的处理及控制输液速度的方法,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副作用及时得到控制。

结论有效的措施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注射液;SLE;药物疗法;护理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是一种嵌合型鼠/人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能很快地清除肿瘤性CD20细胞,属于蛋白制品生物制剂。

SLE,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

95%以上的B淋巴细胞表达CD20抗体,CD20抗原的表达出现在前B淋巴细胞的晚期和成熟B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和其他正常组织中无CD20抗原的表达。

当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时,CD20抗原的表达也随之消失。

因此,CD20抗原是免疫治疗SLE的理想作用点。

美罗华属于蛋白制品的生物制剂,可能发生过敏性或高敏感性反应,在使用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1:王小语女岁确诊SLE4年余病例2:王璇女岁确诊SLE2年10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化学名:RituximabInjection,生产厂家:F.Hoffmann-LaRocheLtd.批号:100mg/10ml,J20040110 ;500mg/50mlJ20040111)治疗,美罗华使用剂量均为375mg/m2.1.2方法(1)在输注美罗华前,床边备好氧气,并予心电监护。

停用今日泼尼松片口服,静脉注射美罗华前30min予西替利嗪滴剂10滴口服,异丙嗪25mg静推,地塞米松10mg静脉入壶,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2)建立两路静脉通路,静脉输注美罗华必须是独立的静脉通路,另一路为碱化水化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美罗华在b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美罗华在b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运用、皮肤、住院时间等,故加强护理管理对降低院内感染风险特别重要[4,5]。

结果显示,实验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精细化护理干预更利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与吴静[6]研究结果相似:观察组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8 %<17.5 %),P<〇.〇5。

该学者认为精细化护理干预通过对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可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因素的产生,平衡患儿胃肠道菌群与降低吸入性肺炎出现率。

据有关研究报道,血白细胞水平异常升高,患者可能存在急性感染、人体抗菌能力下降情况,清除致病病菌对提升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有重要重用[7]。

我院通过对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将皮肤、衣物表面致病病菌清 除,从而减少感染源;对于患儿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可有效规避应长期留置导管引起的局部红肿、流脓等症状,减少细菌繁殖场所。

此外,实验组患儿家属总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所需时间、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用药指导,可有效降低治疗费用与降低继发性感染,对保持胃肠道菌群评分有重要的重用。

加之实施呼吸道管理,患儿使用器械均定时清洁消毒,保证无菌,规避交叉感染的发生。

而常规护理重在向患者提供治疗服务,基础服务较弱,不利于预防院内感染发生[8]。

总之精细护理干预更利D O I:10.16096/ k i.nmgyxzz.2019.51.12.040于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综上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不仅利于降低院内感染率,更利于降低住院所需时间、治疗费用、血白细胞水平,对提升患者家属对我院医疗服务满意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黄秀清,赵晓华,许健,等.全面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i c u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 28(7):1 107 - 1 109.[2]轩妍,王仁媛,冯娟,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质量分析[J].海南医学,2017,28(16):2 742 - 2 744.[3]侯世峰,何茵.综合护理措施对IC U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 24(2):210.[4]邝丽霞,钟雪芳,卢晴霞,等.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35(12) :1 854-1 855.[5]毋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2): 198 - 199.[6]吴静.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 4(07) :42 + 44.[7]蔡容燕,李淑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集束化临床干预预防P1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 32(04):442.[8]李凯杰,董稚,戴榕娟.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经验探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7, 38(2):160 - 163.[收稿日期]2019 - 09 -15美罗华在B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苗朋,杜维丽,吴淑贞(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血液肿瘤科,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探讨美罗华在B细胞淋巴瘤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瘤患者应用美罗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作者:李丽榕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23期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应用美多华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方法 64例淋巴瘤患者,临床选择美多华治疗,对患者临床不良反应表现加以观察,临床研究对应的护理方法,对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64例淋巴瘤患者中,表现为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20例,病情稳定8例,病情进展4例。

发热症状6例,皮疹症状4例。

对淋巴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有效缓解。

结论对淋巴瘤患者在选择美罗华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成功对淋巴瘤患者完成临床治疗。

【关键词】淋巴瘤;美罗华;不良反应;护理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160
对于淋巴瘤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选择化疗的方法。

单克隆抗体美罗华获得广泛应用[1]。

此种药物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因为相关药物成分的作用,导致在选择药物治疗后表现出系列不良反应的情况[2],主要包括有心血管系统、皮肤系统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甚至会导致治疗终止。

为了探讨对淋巴瘤患者选择美多华药物进行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6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临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6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45~77岁,患者平均年龄(55.9±7.5)岁;所有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最终发现CD20表达均属于阳性。

对患者实施病理组织学诊断有效确诊。

1. 2 方法患者选择美罗华输注后25 min,表现出心慌不适症状、心律不齐以及表现出心音强弱不等的现象,需将美罗华的输注加以停止。

选择地塞米松10 mg实施静脉推注,对患者给予心电监护以及吸氧,在10 min后,患者表现出心前区不适症状,患者血压水平保持在155/100 mm Hg(1 mm Hg= 0.133 kPa),选择心痛定要求患者口服[3]。

对于在选择美罗华加以输注后的1 h表现出发热症状以及寒战症状的患者,患者的体温超过38.5℃,患者未表现出头疼症状、呕吐症状、呼吸困难症状以及恶心症状等。

患者的脉搏表现正常。

将滴速减慢后的2 min,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自行缓解。

于第2周期,患者未表现出不适感;对于选择美罗华加以输注后1 h,颈部以及面部表现出荨麻疹的患者,选择地塞米松10 mg实施静脉推注,
选择苯海拉明20 mg实施肌内注射,与此同时将滴注速度减慢后,在1 h后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在第2周未表现出疾病不适感的现象。

1. 3 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WHO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为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为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达到50%,无其他病变的增大,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

病变稳定为病变部位两径乘积缩小不到1/2,或增大不超过1/4,持续时间为1个月。

病变进展为病变两径乘积增大超过1/4。

2 结果
64例淋巴瘤患者中,表现为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20例,病情稳定8例,病情进展4例。

发热症状6例,皮疹症状4例。

对淋巴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有效缓解。

3 讨论
3. 1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的呼吸音、患者的神志以及动脉血气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观察。

此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贫血乏力症状、感染症状、消瘦症状以及胃肠道不适等,对患者选择退热药物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进行观察,如果表现出异常的现象,需要通知临床医师。

3. 2 对淋巴瘤疾病的诱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患者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以及出现了皮肤感染的情况,出现此种情况,患者较易出现出血或者出现贫血加剧严重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表现出疾病危象,对此确保床单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出现感染的概率。

3. 3 对患者痰液性状进行认真观察,主要包括痰液的色、质以及量。

合理进行痰液标本的收集,指导患者有效进行咳嗽以及咳痰,有效实施雾化吸入, 2次/d,确保患者的气道始终保持湿润以及通畅,将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有效降低。

3. 4 将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进行有效纠正,合理对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确保患者的氧气导管保持通畅,合理做到有效吸氧,针对患者将体位改变后对自身呼吸产生的影响进行认真分析,合理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

3. 5 对患者实施静脉护理。

有效创建静脉通路。

分别进行美罗华的静脉输注以及进行碱化水的静脉输注,确保患者的电解质保持平衡。

3. 6 对患者实施不良反应护理。

对患者实施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护理,如果患者表现出心慌气短症状等,需要将美罗华的输注立即停止,选择地塞米松10 mg对患者实施静脉推注。

对患者实施过敏反应护理,如果患者表现出过敏反应症状,选择异丙嗪以及地塞米松对患者实施处理,如果未获得缓解,选择葡萄糖酸钙推注。

对患者实施全身反应护理干预,如果患者体温有所升高,对患者的体温变化加以认真观察[4, 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64例淋巴瘤患者中,表现为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20例,病情稳定8例,病情进展4例。

发热症状6例,皮疹症状4例。

对淋巴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对淋巴瘤患者在选择美罗华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成功完成临床治疗,为确切疗效的获得做出保障。

参考文献
[1] 杜新波,艾丽梅,王洁,等. 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2, 33(6):565-567.
[2] 杜中艳. 美罗华治疗淋巴瘤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17):103.
[3] 董丽洁,韩俊丽,吴香婷. 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6):202-204.
[4] 张亚平,常青. 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对淋巴瘤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 2015(12):1063-1065.
[5] 孙舒君,徐连英. 化疗间期随访路径表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6):100-102.
[收稿日期:2016-0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