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知识点试题
人教版化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 知识点增分训练(详细解析)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知识点增分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Ba2+和NO3﹣B.Na+和Cl﹣C.Na+和NO3﹣D.Ag+和SO42﹣分析:物质溶于水,发生2AgNO3+BaCl2═2AgCl↓+Ba(NO3)2,Na2SO4+BaCl2═BaSO4↓+2NaCl,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解答:解: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由2AgNO3+BaCl2═2AgCl↓+Ba(NO3)2,2 1 1Na2SO4+BaCl2═BaSO4↓+2NaCl,1 1可知,Ag+、SO42﹣、Cl﹣、Ba2+均转化为沉淀,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Na+和NO3﹣,故选C.2.某溶液中含有Na+、Al3+、NO3﹣、SO42﹣(不考虑水中的H+、OH﹣)四种离子,已知Na+、Al3+、NO3﹣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与SO42﹣的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分析:令Na+、Al3+、N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n(Na+)+3n(Al3+)=n(NO3﹣)+2n(SO42﹣),据此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离子数目之比等于二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令Na+、Al3+、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n(Na+)+3n(Al3+)=n(NO3﹣)+2n(SO42﹣),即3mol+3×2mol=1mol+2n(SO42﹣),解得n(SO42﹣)=4mol,故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mol:4mol=1:2,故选A.3.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分析: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解答:解: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2:3,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H3和H2的体积之比=2:3,故C错误;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4.2mol Cl2和2mol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B.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分析:根据n===结合分子的构成计算.解答:解:A.由n=可知,分子数相等,故A正确;B.两种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不同,分子数相同,则原子数不同,故B错误;C.由于不能确定气体存在的条件是否相同,则不能确定体积大小,故C错误;D.由于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则质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5.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10 g H2 B.2molCl2C.1.5N A CO2 D.22.4LO2(标准状况)分析:根据n===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由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数目越多,据此解答.解答:解:A.10g氢气的物质的量==5mol;B.2molCl2;C.1.5N A C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D.标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1mol,由N=nN A可知,10g氢气含有的分子数目最多,故选A.6.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H m 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N+m)mol B.(A﹣N)molC.(A﹣N)mol D.(A﹣N+m)mol分析: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根据n=计算n(H m X),以此解答.解答:解:H m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a g H m X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H m X)== mol,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所以在a g H m 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mol×(A﹣N+m)=(A﹣N+m)mol,故选D.7.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 B.3:1 C.2:1 D.1:2分析:若CO、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列方程计算.解答:解:若CO、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32,整理的x:y=3:1,故选B.8.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A.mol B.mol C.mol D.mol分析:先根据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计算质子数,再根据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计算一个阳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然后根据n=计算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该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m﹣n,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m﹣n﹣2;数值上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质量数,所以Wg 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m﹣n﹣2)=mol.故选D.9.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分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气体分子数相同,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分子14N18O、13C18O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根据m=nM可知判断二者质量不同.解答:解:同温同压下,14N18O、13C18O等体积,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气体分子数目相等,则14N18O、13C18O分子数目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同,根据n=nM可知,二者质量不相等,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二者含有原子数目、中子数相等,14N18O、13C18O分子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二者互为电子数不相同,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在氯气中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A.5:3:2 B.5:2:2 C.5:2:1 D.9:3:1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分子是由两个35Cl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分子是由一个35Cl原子和一个37Cl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分子是由两个37Cl原子构成.先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Cl2分子个数分别为X、Y、Z个,可知35Cl原子有个,37Cl 原子有(Y+2Z)个,所以:(Y+2Z)=3:1,可解得X=Y+3Z,然后采用逐一验证法来确定答案.解答:解:设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Cl2分子个数分别为X、Y、Z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 是由2个35Cl组成的,故x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 中含有的35Cl原子个数为2X 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是由一个35Cl和一个37Cl组成,故y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 中含有的35Cl原子和37Cl原子个数分别为为Y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是由2个37Cl组成的,故z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 中含有的37Cl原子个数为为2Z个;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则:35Cl原子有个,37Cl原子有(Y+2Z)个,═35Cl和37Cl个数之比为3:1,则:(Y+2Z)=3:1,即3Y+6Z=2X+Y,解得X=Y+3Z,满足此关系就可,A.将X=5、Y=3、Z=2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A错误;B.将X=5、Y=2、Z=2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B错误;C.将X=5、Y=2、Z=1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成立,故C正确;D.将X=9、Y=3、Z=1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D错误,故选C.11.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A B C D甲物质中的粒子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固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固体的密度溶液体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粒子数目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B、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C、根据m=ρV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D、根据公式n=cV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已知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A正确;B、已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正确;C、已知固体的体积和固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以计算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故C错误;D、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可以根据公式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D正确.故选:C.12.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体积B.分子数C.原子数D.物质的量分析:H3和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g/mol、2g/mol,结合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不同,但H 原子的质量相同,以此来解答.解答:解:H3和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g/mol、2g/mol,结合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不同,A.物质的量不同,由V=nVm可知,则体积不同,故A错误;B.物质的量不同,由N=nN A可知,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C.等质量的H3和H2,H原子的质量相同,则H原子数目相同,故C正确;D.等质量,摩尔质量不同,则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C.13.标况下,34g 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关于该混合气体有下列的说法①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5:3 ②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35:33 ③混合气体中碳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8:11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约为1.52g/L,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都正确分析:标况下,34g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M=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4g/mol,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m=nM、确定正误.解答:解:标况下,34g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M=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4g/mol,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10:6=5:3,则n(CO)=mol,n(CO2)=mol,①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故正确;②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35:33,故正确;③混合气体中碳和氧的原子个数比=():()=8:11,故正确;④混合气体的密度==1.52g/L,故正确;故选D.14.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1,则9g H2O的物质的量是()A.0.1mol B.1mol C.0.5mol D.5mol分析:根据公式n=来计算即可.解答:解:9gH2O的物质的量n===0.5mol,故选C.15.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5:57分析:由于CO与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2、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2和H2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得出结果.解答:解:由于CO与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2、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2和H2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由交叉法:由十字交叉法可求得CO2和H2的体积比为26:16或13:8时(CO的量可以任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8.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6.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1)X与Y的体积比为,分子个数比为,密度比为.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与Y的质量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1)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n=判断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根据n=可知,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1)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B:A,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B:A,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为B:A,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X、Y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A:B,故答案为:B:A;B:A;A:B;根据n=可知,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等其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故X、Y的质量之比为Ag/mol:Bg/mol=A:B,故答案为:A:B;1:1.17.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0.5mol的Fe含个铁原子,质量是g;1.204×1024个铁原子物质的量是mol,质量为g.(3)2mol CO(NH2)2中含mol氮原子,所含氧原子数跟mol H2O中所含氧原子数相等.(4)322g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mol,SO42﹣的物质的量是mol,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个.分析:(1)根据n=计算n(Na+),由化学式可知n(SO42﹣)=n(Na+);根据N=nN A计算Fe原子数目,根据m=nM计算Fe的质量;根据n=计算n(Fe),再根据m=nM 计算Fe的质量;(3)氮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2倍,CO(NH2)2与H2O分子中都含有1个O原子,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4)根据n=计算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10H2O),n (SO42﹣)=n(Na2SO4•10H2O),n(H2O)=10n(Na2SO4•10H2O),根据N=nN A计算水分子数目.解答:解:(1)n(Na+)==0.5mol,由化学式可知n(SO42﹣)=n(Na+)=0.5mol×=0.25mol,故答案为:0.25mol;0.5mol的Fe含有Fe原子数目=0.5mol×6.02×1023mol﹣1=3.01×1023,其质量=0.5mol×56g/mol=28g;1.204×1024个铁原子物质的量是=2mol,其质量=2mol×56g/mol=112g,故答案为:3.01×1023;28;2;112;(3)氮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2倍,2mol CO(NH2)2中含氮原子物质的量=2mol×2=4mol,CO(NH2)2与H2O分子中都含有1个O原子,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水的我孩子到了为2mol,故答案为:4;2;(4)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1mol,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10H2O)=2mol,n(SO42﹣)=n(Na2SO4•10H2O)=1mol,n(H2O)=10n(Na2SO4•10H2O)=10mol,水分子数目=10mol×6.02×1023mol﹣1=6.02×1024,故答案为:2;1;6.02×1024.18.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A和B 的体积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8:5,则A与B 的密度之比为,摩尔质量之比为.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知,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据此计算.解答:解: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知,体积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8:5,则A密度为:=4,A 密度为:5,密度之比为:4:5;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为4:5,故答案为:4:5,4:5.19.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A、标准状况下33.6LH2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C、20═,45gH2OD、常温下,16gO2,与14gN2的混合气体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分析:A.根据n=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B.结合氢气分子含有电子数目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C.根据n=计算水的物质的量;D.根据n=计算氧气、氮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总的物质的量;E.根据n=计算原子的物质的量,结合氨气分子含有原子数目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33.6LH2的物质的量为=1.5mol;B.每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电子,故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的物质的量为=2mol;C.20═,45gH2O的物质的量为=2.5mol;D.16g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4g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E.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个氨气分子含有4个原子,故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故分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BADE,故答案为:CBADE.20.0.6molg的氧气与0.4mol臭氧O3质量之比为,分子个数之比为,氧原子个数之比为.分析:利用m=n×M来计算质量及质量之比,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分子的构成来计算氧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氧气与臭氧的质量之比为0.6mol×32g/mol:0.4mol×48g/mol=1:1,因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分子个数之比为0.6mol:0.4mol=3:2,又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则氧原子个数之比为0.6mol×2:0.4mol×3=1:1,故答案为:1:1;3:2;1:1.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1.(1)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氧原子个数之比为;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在标准状况下,1.7g NH3所占的体积为L,它与标准状况下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3)某气体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分析:(1)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之比,由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计算氧原子数目之比;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计算1.7g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V=nV m计算氨气的体积,硫化氢与氨气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2n(H2S)=3n(NH3),据此计算n(H2S),再根据V=nV m计算硫化氢的体积;(3)根据n=计算该气体氧化物的物质的量,根据M=计算其摩尔质量,进而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1)SO2、CO、NO的质量比为16:7:6,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5:4,所以其分子数之比为5:5:4,氧原子数之比=5×2:5×1:4×1=10:5:4,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5:5:4,故答案为:5:5:4;10:5:4;5:5:4;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7 g÷17 g•mol﹣1=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硫化氢与氨气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2n(H2S)=3n(NH3),故n(H2S)=0.1mol×3÷2=0.15mol,则标准状况下0.15 mol H2S的体积为0.15 mol×22.4 L•mol﹣1=3.36 L,故答案为:2.24;3.36;(3)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其物质的量为0.448 L÷22.4 L•mol﹣1=0.02 mol,摩尔质量为1.28 g÷0.02 mol=64 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故答案为:64 g•mol﹣1;32.22.现有0.270kg 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计算:(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分析:(1)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计算出溶液中CuCl2的质量,再计算出CuCl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n(Cu2+)=n(CuCl2),n(Cl﹣)=2n(CuCl2).解答:解:(1)0.270k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中m(CuCl2)=270g×10%=27g,所以n(CuCl2)==0.2mol,答:CuCl2的物质的量0.2mol;n(Cu2+)=n(CuCl2)=0.2mol,n(Cl﹣)=2n(CuCl2)=0.2mol×2=0.4mol,答:溶液中Cu2+和Cl﹣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4mol.23.将11.2L(标准状况)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求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析: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关系.解答:解: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5mol,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所以乙烯的物质的量为n===0.2mol,则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2mol=0.3mol,质量为:0.3mol×30g/mol=9g,所以,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3mol=2:3,质量之比为5.6g:9g=28:45,答: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别为2:3、28:45.。
物质的量习题

物质的量习题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大小的基本物理量,通常用国际单位制中的摩尔(mol)来表示。
在化学和物理学领域中,物质的量的概念非常重要,并且经常与化学方程式和反应速率等相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以下是一些物质的量习题,供大家练习和巩固知识。
1. 问题:一氧化碳(CO)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
如果一辆汽车的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为220 mg/m^3,请计算该浓度对应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28.01 g/mol。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公式: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 / 摩尔质量。
将浓度转换为质量,即:220 mg/m^3 = 0.22 g/m^3。
代入公式求解:物质的量浓度 = 0.22g/m^3 / 28.01 g/mol ≈ 0.00785 mol/m^3。
2. 问题: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如果反应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5 mol,那么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2 mol的氢气会生成2 mol的水。
由此可知,2.5 mol的氢气会生成多少mol的水?我们可以使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2.5 mol的氢气 / 2 mol的氢气 = x mol的水 / 2 mol的水。
通过交叉相乘,可以得到x ≈ 2.5 mol的水。
3. 问题:铁(Fe)的摩尔质量为55.85 g/mol。
一块铁的质量为200 g,求该块铁中铁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答: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铁的摩尔质量为55.85 g/mol,铁的质量为200 g。
我们可以使用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物质的量 = 质量/ 摩尔质量。
代入数值进行计算:物质的量 = 200 g / 55.85 g/mol ≈3.58 mol。
4. 问题:一辆汽车的尾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为1.5%(体积百分比)。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相关知识点与习题(附答案)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公式
m
1.已知m、M,则n=M
V
2.已知标准状况下V、Vm,则n=Vm
N
3.已知N,NA,则n=NA
4.已知溶液的c、V,则n=cV
m?w
5.已知溶液的m、w、M,则n=M
v?w
6.已知溶液V、ρ、w、M,则n=M
m?s
7.已知饱和溶液m、s、M,则n=M(100?s)
二、化学方程式中定量关系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各粒子之间是按照一定数目进行的.而这些数目的粒子又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表示.例如:
2H2 + O2 2H2O(液)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1 ∶ 2
分子数目之比 2 ∶ 1 ∶ 2
扩大NA倍 2NA∶NA ∶ 2NA
2mol∶1mol ∶ 2mol 物质的量之比
质量之比: 4g ∶32g ∶ 36g
标况下体积之比:44.8L∶22.4L ∶忽略不计
学会正确规范的解题方法
1.解题步骤
(1)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写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根据需要有时要将有的物质的物质的量转化成质量或体积).
(3)把已知量和要求的量(用x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相关物质下面.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2.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量再进行计算.
(2)在所列比例式中,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一致,不同物质左右要对应.。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1 mol NH的质量为18 g B.SO2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C.铝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g【答案】C【解析】A.NH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所以1 mol NH的质量为18 g,正确;B. S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所以SO2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错误;C.1mol的铝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D.1mol的水质量是18g,1mol的水含有NA个水分子,所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等于 g,正确。
【考点】考查有关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B.10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跟足量锌反应,生成的氢气分子数为0.01 NAC.0.1 mol CH4所含质子数为NAD.0.5mol C2H4中含有的C=C双键数为NA【答案】C【解析】A庚烷属于液体,故A错,B,Zn+2CH3COOH→H2↑+(CH3COO)2+Zn所以100 mL 0.1mol/L CH3COOH溶液跟足量锌反应,生成的氢气分子数为0.005NA故B错,C选项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一个甲烷分子的质子数等于10.故0.1 mol CH4所含质子数为NA所以C选项正确。
D.0.5mol C2H4中含有的C=C双键数为0.5NA故D错。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的相关知识点。
3.取100mL Fe(NO3)3与Cu(NO3)2的混合液,若这两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在混合液中加入2.5mol/L NaOH溶液150mL恰好反应,则原溶液中NO3-的浓度为A.1.25mol/L B.3.75mol/L C.2.5mol/L D.5.0mol/L【答案】B【解析】硝酸铁,硝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都可以生成硝酸钠,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相同即为0.15乘以2.5等于0.375摩尔,所以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375除以0.1等于3.75所以答案选B【考点】考查离子浓度计算的相关知识点4.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知,氨气、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因NO2能与水反应:3NO2+2H2O=2HNO3+NO,所以各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做喷泉实验时,盛放氨气的烧瓶、含NO2的烧瓶,各烧瓶中溶液的体积分别为:一烧瓶、烧瓶,所以溶液的体积比为3:2,因此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答案选A。
化学知识点测试: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混合的相关计算

A.0.1 mol·L-1B.0.15 mol·L-1
C.0.2 mol·L-1D.0.25 mol·L-1
7.把V L含有MgS04和K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7.D
【解析】
【详解】
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那么Mg2+就有 mol,硫酸镁也就是 mol。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那么硫酸根离子有bmol。所以硫酸钾有b- mol,钾离子就有2(b- )mol=2b-amol。浓度就是 mol/L,即 mol·L-1,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9.1mol/L22.4L
【解析】
【分析】
先计算硫酸钡的质量,再计算碳酸钡的物质的量,根据守恒得到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计算浓度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计算体积。
【详解】
根据量的关系得出硫酸钡质量为9.32g即物质的量为0.04mol,碳酸钡质量为29.02g-9.32g = 19.7g即物质的量为0.1mol,即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原混合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其碳酸钡与二氧化碳是1:1关系,即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的量为0.1mol,体积为 ,故答案为:1mol∙L-1;2.24L。
物质的量(知识点)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 。
其符号为 ,单位是 。
(2)摩尔基准的确定:摩尔是 的单位,我们把含有 个微粒的集合体计量为1mol 其符号(3)摩尔的使用范围使用摩尔时指明 名称(4)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 任何粒子的集合体中的微粒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用 表示,通常使用近似值 来计算(5)物质的量( )、物质所含的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的关系:【例1】下列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C. 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D.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变式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变式2】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 氢B. 1 molO 2C. 1 mol 小米D. 1 mol 氧元素E. 1 mol H【例2】(1)1molC 含有 个碳原子(2)1molO 2含有 个氧分子(3)1molH 2SO 4含有 个硫酸分子 (4)1molH 2含有 个氢原子(5)1molSO 42-可表示为 N A SO 42-【变式1】1、2mol H 2含有的分子数目是 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是含有的电子数目2、0.1molH 2SO 4含有 个硫酸分子,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是 含有的硫原子数目是 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3、0.2mol Ba(OH) 2 含有的Ba 2+的数目 含有的OH —的数目4、0.2mol Na 2SO 4 中含有的离子的总个数是5、2molCH 4含有的 个H,含有 个电子【变式2】1、1.204×1023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2、9.03×1023个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3.01×1023个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 溶于水可电离出约 个H +【例3】a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 、14-mol b aB 、14-mol a bC 、1-mol b aD 、1-mol a b 【变式】下列哪种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与0.2molH 3PO 4所含有的原子相等的是 ( )A 、0.4mol H 2O 2B 、0.2mol H 2SO 4C 、0.8molHClD 、0.3mol HNO 3。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23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 6.02 X 10个分子 B .1 mol 氧的质量为 16 g23C. 0.5 mol He 约含有6.02 X 10 个电子D . 2H 既可表示 2 个氢原子又可表示 2 mol 氢分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3B. 摩尔质量等于物质式量的6.02 X 10倍C. HNO 的摩尔质量是63 g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3. 0.2 mol CH 4的质量为 ( )A. 1.6 g B . 3.2 g C. 5.6 g D . 8 g4 .在0.5 mol Na 2SO 中,含有Na *数约是()C . 0.55. 相等物质的量的CO 和CO 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23A. 6.02 X 10 23B. 3.01 X10 D . 1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②所含的0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①②B.②③C •④⑤ D.①②③④⑤知识点二、阿伏伽德罗常数6.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 g 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 A 0.2N A 个硫酸分子与19.6 g 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D. N A 个氧分子与N A 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7.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 mol 氙气(Xe )和7.5 mol 氟气(F 2),于400C 和 2633 kPa 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 25E ,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有4.5 mol 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a mol H 2SQ 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一 1 一 1A. a/4b molB. b/4a mol9. 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则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A. B.C. 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A. 1:2B. 1:3 C . 1:4 D. 1:6a— 1C.b mol一 1D. b/a molA. n(K+)相同B. n(Cl ")相同 C .完全相同D.完全不同10.有98 g纯HSO和纯HPO的混酸,测知其中含氧元素65.3%,则混酸中HSO和HsP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3:1 .4:1 D.任意比11.0.5 mol C3(臭氧)中含有的分子数约是个、原子数约是个、质子数约是个。
人教版化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知识点增分训练(详细解析)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识点增分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1kPa时,1molO2和N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约为22.4LB.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0.5mol的CCl4的体积约为11.2LD.标准状况下,CO2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分析: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注意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B.没有告诉氧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氧气的体积;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D.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标况下二氧化碳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故A正确;B.题中没有告诉氧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故B错误;C.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0.5mol四氯化碳的体积,故C错误;D.标况下二氧化碳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D错误;故选A.2.下列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2mol氮B.1molH2O C.4mole﹣D.0.5molH2SO4分析:A.没有指明微粒的具体名称;B.1molH2O表示1mol水分子;C.4mole﹣,表示4mol电子;D.0.5molH2SO4,表示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解答:解:A.2mol氮,没有指明是氮气分子还是原子,该表示不规范,故A错误;B.1molH2O,表示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表示方法合理,故B正确;C.4mole﹣,表示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表示方法合理,故C正确;D.0.5molH2SO4,表示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表示方法合理,故D正确;故选A.3.摩尔是()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分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解答:解: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1mol微粒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故选:C.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D.摩尔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分析:A.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是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质量的单位是克,故B错误;C.物质的量是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故C正确;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所以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对“摩尔(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C.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描述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数目;B、混合物和纯净物都可以用物质的量进行描述;C、1mol任何气体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个气体分子;D、纳米是缩小单位,不是扩大单位.解答: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故A正确;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如1mol氧气,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如1mol氯气和氮气的混合物,故B正确;C、1mol任何气体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气体分子,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故C正确;D、摩尔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而纳米是缩小单位,二者的计量思路不同,故D错误;故选D.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物质的量实质上就是物质的质量C.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的单位D.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数量的单位分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的是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的质量不同,质量的单位为g;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粒子数的单位,因为粒子数的单位为g,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的量、质量、长度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A正确;B.物质的量单位为mol,而物质的质量的单位为g,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故B错误;C.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故C错误;D.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粒子数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molH2D.国际上规定,0.012 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适用微观粒子;D、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B 错误;C、物质的量适用微观粒子,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molH2,故C正确;D、国际上规定,0.012 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对物质的量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摩尔质量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粒子的数量分析:A.物质的量表示的为微观粒子的集体,单位为mol,而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B.物质的量为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D.物质的量单位为mol,物质所含粒子数量的单位为个.解答:解:A.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为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单位为mol,质量的单位为g,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mol,故B正确;C.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而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二者的单位不同,故C错误;D.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是物质所含粒子的数量,故D 错误;故选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氧B.SO42﹣的摩尔质量是96gC.3mol小麦D.标准状况下,1molO2和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分析:A、没明确何种微粒.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物质的量只能表示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解答:A、没明确何种微粒,氧指分子还是原子,故A错.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SO42﹣的摩尔质量是96g/mol,故B错.C、物质的量只能表示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小麦是宏观物质,故C错.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任何气体既指一种气体又指混合气体,故D正确.故选:D10.每摩尔物质含有()A.6.02×1023个分子B.6.02×1023个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分析: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单位是摩尔;1mol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6.02×1023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6.02×1023只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且有的物质中不一定含有分子,如氯化钠、金属钠等,故A错误;B.6.02×1023只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且该物质中可能含有多个原子,如1mol氧气中含有2mol 氧原子,故B错误;C.物质中可能含有多个原子,如氧气、臭氧等,每摩尔臭氧中含有3mol氧原子,故C错误;D.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1molH2的质量为2g•mol﹣1D.1mol氧含6.02×1023个O2分析:据物质的量定义及单位判断A、B,据质量的单位判断C,据氧的明确概念判断D.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故A错.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C、质量的单位是g,1mol氢气的质量是2g,故C错.D、氧是分子还是原子,叙述不明确,故D错.故选:B12.摩尔是()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物质质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分析:根据物质的量为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故A错误;B、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故B错误;C、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单位是摩尔,故C正确;D、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摩尔是单位,故D错误;故选:C.13.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分析:物质的量是国际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解答:解: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表示物质的量,故B错误.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mol表示,故C正确.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数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A.长度B.摩尔C.质量D.时间分析: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摩尔是单位.解答:解: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g,时间的单位是s;物质的量是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故选B.15.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分析:A.根据定义、单位判断;B.根据定义、单位判断;C.根据物质的量的作用判断;D.根据1mol粒子数的规定判断.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摩尔是单位,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C.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故C错误;D..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 mol,碳原子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若为14C 则不是1mol,本选项未明确,故D错误.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知识点试题一、物质的量的概念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 mo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 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3、2 mol Cl2和2 mol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4、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0 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6.72 L CO B.6.6 g CO2 C.8 g SO3 D.4.9 g H2SO4 5、若 m g氢气含 n 个氢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2n B.n/m C.2n/m D.n6、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 A B. w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N A molC.W g该原子中含有W/N A个该原子 D.由已知信息可得:N A=12/a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金属镁所含电子数目为0.2N A B.16g CH4所含原子数目为N AC.17gNH3所含质子数目为10 N A D.18g水所含分子数目为18N A8、有一种由氯化钠和硝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12.35克,加入27克水溶解,滴入硝酸银溶液75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4.35克。
取反应后滤液40克,蒸发去26.5克水,冷却到10℃,溶液恰好饱和,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滤液的质量为克。
(2)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3)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
二、摩尔质量1.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
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33。
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试判断氧化锆的化学式为A.ZrO2B.Zr2O C.Zr2O3D.Zr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C.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3.30gA和21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4.4gC和3.6gD及0.6molZ,则Z的摩尔质量为A.100g/mol B.55g/mol C.110g/mol D.58.5g/mol4.下列溶液中的C(Cl -) 与50mL1mol/L 氯化铝溶液中的C(Cl -) 相等的是A .150mL1mol/L 氯化钠溶液B .75mL2mol/L 氯化铵溶液C .150mL3mol/L 氯化钾溶液D .75mL2mol/L 氯化铝溶液5.完全中和10.2g 某二元酸H 2A 时,消耗了24g NaOH 。
求:(1)10.2g 该二元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 __(2)该二元酸的摩尔质量是多少?_ _(3)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已知A 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A 是哪种元素?_ _6.12.4gNa 2X 中含Na +0.4mol ,则Na 2X 的摩尔质量是. ,X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7.化合物A 中X 的含量为40%,Y 的含量为60%,化合物B 中X 的含量为25%,Y 的含量为75%。
已知A 、B 均只由X 、Y 两元素组成,若A 的化学式为XY ,则物质的量相同的A 和B 中所含Y 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
三、气体的摩尔体积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 .O 2B .CH 4C .CO 2D .SO 22、已知1.505×1023个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 ,则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 .16gB .32gC .64g /molD .32g /mol3、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 2重116 g ,若充满CO 2重122 g ,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 ,则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28B .60C .32D .44.n molN 2和n mol 14CO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D.原子数相等5.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2Al+2NaOH+H 2O=2NaAlO 2+3H 2↑)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 和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2:1C .3:1D .1:3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g 含有b 个分子,则n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所占的体积(L )应是A .A mN nb4.22 B.AnN m b 4.22 C.mb nN A 4.22 D.m nbN A 4.22 7.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 2、O 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 2、O 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H 2、O 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 .2:7B .5:4C .4:3D .7:28.某种氢气和CO 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氧气的一半,则氢气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A.40%B.46%C.50%D.54%9.在25℃,101kPa 条件下,将15LO 2通入10LCO 和H 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 ,则原CO 和H 2的混合气中V (CO )= _ _ L ,V (H 2)= _ __ L 。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 ,则原CO 和H 2的混合气中V (CO ): V (H 2)= 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 _ _。
四、物质的量浓度1.20℃时,KCl 的溶解度为34g ,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所配KCl 溶液中K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 )A .2mol/LB .3mol/LC .4mol/LD .5mol/L2.把NaHCO 3和Na 2CO 3·10H 2O 混和物6.56g 溶于水制成100mL 溶液,其中c(Na +)=0.5mol/L 。
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后,所得固体质量为A .2.93 gB .5.85 gC .6.56gD .无法确定 3.将一定质量的Mg ,Zn ,Al 混合物与足量稀H 2SO 4反应,生成H 22.8L (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A .2gB .3gC .8gD .10g4.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90%和10%的两种H 2SO 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大于50%B .等于50%C .小于50%D .无法确定5.已知98%的浓硫酸的浓度为18.4mol.L -1,则49%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 .9.2 mol.L -1B .大于 9.2 mol.L -1C .小于 9.2 mol.L -1D .无法确定6、300 mL 某浓度的NaOH 溶液中含有60 g 溶质,现欲配制1 mol ·L -1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A .1∶4B .1∶5C .2∶1D .2∶37、欲配制100ml 1.0 mol/L Na 2SO 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 将14.2 g Na 2SO 4 溶于100ml 水中② 将32.2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③ 将20 ml 5.0 mol/L Na 2SO 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从1 L 1 mol·L -1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 mL ,其浓度仍是1 mol·L -1B .制成0.5 L 10 mol·L -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 (标准状况)C .0.5 L 2 mol·L -1 BaCl 2溶液中,Ba 2+和Cl -总数为3×6.02×1023D .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g·cm -3)与10 mL 18.4 mol·L -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9、将标准状况下的a LHCl (g )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 ·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4.22a mo1·L -1 B .22400ab mol ·L -1 C .a ab 5.3622400+mol ·L -1 D .a ab 5.36224001000+mol ·L -110.下列溶液中的C(Cl -) 与50mL1mol/L 氯化铝溶液中的n(Cl -) 相等的是A .150mL1mol/L 氯化钠溶液B .75mL2mol/L 氯化铵溶液C .150mL3mol/L 氯化钾溶液D .75mL1mol/L 氯化铝溶液11、常温下,在28.9g 水中溶解12.1g Cu(NO 3)2·3H 2O ,恰好达到饱和,设该溶液密度为1.20g /cm 3,求:(1)该溶液中Cu(NO 3)2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2)该溶液中Cu (NO 3)2的物质的量浓度(3)取出20.0 ml 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 mol/L 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12.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200mL,其中Cu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若用此溶液配成0.2mol.L-1 CuSO4和2mol.L-1 H2SO4的混合溶液,试求:(1)所得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2)需加入密度为1.84g.cm-3、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下列实验目的可以实现或操作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3.23 g NaCl固体B. 用10 mL量筒量取7.50 mL稀盐酸C. 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D.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造成浓度偏高的操作是A.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B.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C.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D.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3.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4、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