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4 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是数据库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模型,用于组织和表示数据。

关系模型基于关系代数和集合论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概念包括:1. 表(Table):表是关系模型中的基本结构,用于存储数据。

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表示一个记录,每一列表示一个属性。

表有时也被称为关系。

2. 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被称为元组。

每个元组包含表中所有属性的数据值。

例如,一个包含学生信息的表可能有一行数据表示一个学生的信息。

3. 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被称为属性。

每个属性存储特定类型的数据,例如姓名、学号、成绩等。

属性也被称为字段或列。

4.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被称为域。

域定义了属性可以包含的所有合法值。

例如,在一个表示性别的属性中,域可能是{男, 女}。

5. 关键字(Key):关键字是能够唯一标识表中元组的一个或一组属性。

一个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关键字。

主关键字通常用于唯一标识元组。

6. 关系代数:关系代数是一组基本的操作,用于处理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

这些操作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并、差等,它们用于从一个或多个关系中获取所需的数据。

7. 外键(Foreign Key):外键是一个表中的列,其值与另一个表的主键相对应,用于建立表之间的关系。

外键用于维护表之间的引用完整性。

8. 范式(Normalization):范式是一种设计原则,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并提高数据库的一致性。

常见的范式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等。

9.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查询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语言。

它包括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中的关键元素,帮助数据库设计人员组织和管理数据。

通过良好的关系模型设计,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检索和维护。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 康华光ch04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 康华光ch04

止工作状态。
15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3. I-V 特性曲线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1)输出特性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i D f (v DS ) vGS const.
② 可变电阻区 vDS <(vGS-VTN)
2 iD Kn [2(vGS VTN ) vDS vDS ]
预夹断临界点轨迹 iD/mA vDS=vGS-VTN(或 vGD=vGS-vDS=VTN) 3V 饱和区 1.5 2.5V 1 2V 0.5 0 vGS=1.5V 2.5 5 7.5 10 截止区 vDS/V 可变电阻区 2 (非饱和区)
14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3. I-V 特性曲线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1)输出特性及大信号特性方程
i D f (v DS ) vGS const.
① 截止区
当vGS<VTN时,导电沟道 尚未形成, iD = 0 ,为截
预夹断临界点轨迹 iD/mA vDS=vGS-VTN(或 vGD=vGS-vDS=VTN) 3V 饱和区 1.5 2.5V 1 2V 0.5 0 vGS=1.5V 2.5 5 7.5 10 截止区 vDS/V 可变电阻区 2 (非饱和区)
I-V 特性: iD Kn (vGS VTN )2
vGS K nV ( 1)2 VTN vGS I DO ( 1)2 VTN
2 TN
2 I DO KnVTN 是vGS=2VTN时的iD
必 须 让 FET 工 作 在 饱 和 区 (放大区)才有放大作用。
18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由于vDS较小,可近似为
iD 2Kn ( vGS VTN ) vDS
rdso dv DS diD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在特定条件下甲烷能与某些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如可以燃烧和发生取代反应等。
(1)氧化反应:
CH4+2O2点燃 CO2+2H2O
现象:安静燃烧,淡蓝色火 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放热 注意:点燃甲烷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 会立即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之前必须 验纯!!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分子 式:CH4
练习:写出甲烷的电子 式、结构式。 结构式:用短线来表示 一对共用电子的图式。
甲烷的结构式能否表示它的真实构型呢?
比例模型
球棍模型
立体结构: 正四面体型,C原子位于中心, 四个H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由 于4个C-H键强度相同,因此四个键长 度也相同(键角是109028/)。
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 有单质
反应能否进行,受温度、光 照、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 响较大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等
反应逐步进行,很多 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为单方向进行
(3)甲烷的受热分解
CH4 高温 C+2H2
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用途
应用:
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是工 业上重要的溶剂。
西气东输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是联 接东西部的能源大动脉。该工程西起新疆塔里 木,东到上海市白鹤镇,全长四千多公里。
中国西气东输工程已向八十多个大中城市供气 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获悉,西气东输工程全线 商业运营以来,目前已向中国十二个省区、八十 多个大中型城市供气。
沼气(甲烷)的制取 和利用
CH 3 C 2 C l光 lC4 C H lC
甲烷取代反应的反应原理:
H
H
H-C-H + Cl-Cl -→ H-C-Cl + H-Cl

酸性镀铜光亮剂

酸性镀铜光亮剂

酸性镀铜光亮剂酸性镀铜光亮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最早采用的光亮剂是硫脲和硫脲的衍生物。

当时被称为初级光亮剂(prima — ry brightener)。

并同时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湿剂(wet — ring agent)。

最初采用的整平剂是有机染料。

有机染料被称为第二级添加剂(secondary addition agents)。

有机多硫化物(organic poly sulfide compound)的研究和利用大大提升了酸性镀铜工艺的性能。

近廿多年来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有机多硫化物、染料等成分的筛选和组合,获得了高光亮和整平的镀层。

酸性光亮镀铜工艺已基本完善。

(一)有机染料的研究状况有机染料是酸性镀铜工艺中最早采用的整平剂和第二级添加剂。

采用的有机染料品种较多。

有吩嗪染料、嚼嗪染料、三苯甲烷染料、二苯甲烷染料、噻嗪染料、酞菁染料、酚红染料等。

Udy — lite 公司、Payton 公司、Lea-Ronal 公司、M&T 公司、oxy 公司、 Bell 实验室等都进行了很多的研究。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类染料的结构、代表物质和使用浓度。

1.酸铜光亮剂常用的染料(1)吩嗪染料(phenazine dyes) 吩嗪染料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C6 H4:Nz :C6 H4吩嗪基团的染料。

通式其中 R 1、R 2——H 、甲基、乙基;X ——Cl 一、Br 一、l 一、F 一、SO 42一,NO 3—等;Z ——苯、萘及其衍生物。

代表物如下。

①二乙基藏红偶氮二甲基苯胺,商品名:健那绿②二乙基藏红偶氮二甲基酚,商品名:健那黑③藏红偶氮苯酚,商品名:健那蓝上述有机染料的使用浓度为0.0015~0.05g /L ,最佳用量为0.015g /L 。

这几种染料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共用量之和仍然为0.0015~0.05g /L 。

吩嗪染料的作用在于极大地改善光亮剂的整平能力并且扩大光亮范围。

ch.4关系演算

ch.4关系演算

2)设Φ1,Φ2 是公式,则Φ1,Φ1∧Φ2,Φ1νΦ2也是公 设 是公式, ∧Φ2 νΦ2 式. 是公式,(At)(Φ ,(At)( (Et)(Φ 3)设Φ是公式,(At)(Φ),(Et)(Φ)是公式 At)是全称量词 对所有的t 是全称量词, (At)是全称量词,对所有的t (Et)是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t 是存在量词, (Et)是存在量词,存在一个t 在元组演算公式中,各种运算符的运算优先次序为: 4)在元组演算公式中,各种运算符的运算优先次序为: a)算术比较运算符最高 a)算术比较运算符最高 b)量词次之 量词次之, b)量词次之,按E,A的次序进行 c)逻辑运算符最低 逻辑运算符最低, c)逻辑运算符最低,按,∧,ν次序进行 d)加括号时 加括号时, d)加括号时,括号中的运算优先 所有公式均按1),2),3),4 5)所有公式均按1),2),3),4)的规则经有限次复合得 不存在其它形式. 到,不存在其它形式.
3,域关系演算 域关系演算以域为变量,域演算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 {t1,t2,----tk | Φ(t1,t2,---tk)} 其中t1,t2,---tk是域变量, Φ是域演算公式 是域变量, 是域演算公式 其中 是域变量 与元组演算类似,可以得到类似的关系运算表达式. 与元组演算类似,可以得到类似的关系运算表达式. 域关系演算语言QBE(Query By Example) 可以证明: 可以证明: 1,每一个关系代数表达式有一个等价的安全的元组演算表达式; ,每一个பைடு நூலகம்系代数表达式有一个等价的安全的元组演算表达式; 2,每一个安全的元组演算表达式有一个等价的安全的域演算表达式; ,每一个安全的元组演算表达式有一个等价的安全的域演算表达式; 3,每一个安全的域演算表达式有一个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每一个安全的域演算表达式有一个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因此,这三类关系运算的表达能力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换. 因此,这三类关系运算的表达能力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换.

第04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第04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第04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与应用,利用物质的量将宏观的物理量与微观粒子的个数联系起来,并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

2.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建立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之间计算的思维模型。

3.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能叙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

4.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建立n、m、V m之间计算的模型,熟悉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有关物质的最计算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等理解计算的方法,建立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题目解答的模型。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x mol H2SO4↓↓↓数值单位指定微粒符号或微粒名称(3)物质的量与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为n=N/N A。

【特别提醒】(1)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mol氢(不确切)和1mol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2)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

(3)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指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约为6.02×1023。

2.摩尔质量(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常用的单位是g·mol-1。

公式:M=mn。

(2)数值:以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易错警示】(1)物质的量是计量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即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离散数学ch04图论根树(课件)

离散数学ch04图论根树(课件)

04
根树的性质与算法
根树的性质
根树的定义
根树的性质1
根树的性质2
根树的性质3
根树是一种有向无环图,其中 有一个节点被指定为根节点, 其他节点按层次结构排列,从 根节点出发,每个节点恰好有 一条有向边指向其子节点。
根树的节点数等于其子树的节 点数之和加一。
根树的深度等于其最深叶子节 点的深度加一。
路径与回路
总结词
路径与回路是图论中重要的概念,路径是指一系列连续的边和顶点,回路是指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路径 。
详细描述
在图论中,路径是指从起始顶点到终止顶点的一系列连续的边和顶点。每个顶点和边在路径中只出现 一次,且顺序必须一致。回路则是指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路径,即路径中存在一个顶点,通过一系列的 边回到该顶点。回路在图论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欧拉路径。
图论的重要性
图论在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 交通运输、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
图论为复杂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数 学框架,使得可以运用数学方法 和计算机技术来分析和优化这些
系统。
图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了关 键作用,如路由优化、社交网络 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
算法效率和复杂性的优化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算法的效率和复杂性是关键因素。如 何优化图论和根树的算法,提高其计算效率和降低其计算 复杂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低运输成本。
交通控制
03
根树可以用于构建交通信号灯的控制逻辑,提高道路的通行效
率。
06
总结与展望
图论与根树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重要应用领域
图论和根树在计算机科学、电子 工程、交通运输、生物信息学等 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解决实际 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CH4 二元关系和函数 4 偏序关系

CH4 二元关系和函数    4  偏序关系

2.证反对称性
3.证传递性
对 x,y,z∈整数集 , 如果<x ,y>, <y ,z> ∈R≤ , 根据定义有x≤y, y≤z,可得x≤z 即: <x ,z> ∈R≤ 。 所以R满足传递性
R≤具有自反、反对称、传递性,所以R≤为偏序关系
2、偏序集


定义:一个集合A 和A上的偏序关系R一起 叫做偏序集,记作〈A,R 〉。 例如,〈Z,R≼〉,〈P(A),R〉都是偏序集, 其中
7、上界、下界、上确界、下确界
定义: 设〈A,≼〉为偏序集,B⊆ A。 ①若y ∊ A,使得x(x∊ B →x ≼ y)成立, 则称y为B的上界。 ②若y ∊ A,使得x(x∊ B→y ≼ x) 成立, 则称y为B的下界。 ③令C={y|y为B的上界},则称C的最小元为B的 最小上界或上确界 ④令D={y|y为B的下界},则称D的最大元为B的 最大下界或下确界。
上的偏序关系,简称偏序,记作
≼。

如果序偶〈x,y〉属于偏序关系≼,可记作 x≼y,读作“x小于等于y“

这里的小于等于不是指数的大小,而是指它们 在偏序关系中的位置先后
例: 集合A={1,2} A上的恒等关系IA IA ={<1,1>,<2,2>} 具有自反、反对称、传递性 是偏序关系

例:集合A={1,2} 幂集P(A)上的包含关系 P(A) ={, {1}, {2}, {1,2}} P(A) ⊆={<, > , < , {1}>, < ,{2}>, < , {1,2}>, <{1} ,{1}>, <{1} ,{1,2}>, <{2} ,{2}>, <{2} ,{1,2}>, <{1,2} ,{1,2}>} 具有自反、反对称、传递性 是偏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第4讲第4章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学时分配 2
教学目的1、了解数据和数据库相关的六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数据库的内部体系结构和外部体系结构
3、理解数据库的五种数据交换方式
4、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教学要求1、举例和图示化方式讲解这些概念
重点1、数据和数据库相关的六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数据库的内部体系结构
难点1、理解数据库的内部体系结构
教学过程1、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讲解教学内容
2、本章小结
3、布置作业
课堂提问与讨论回答问题情况记载
1、D与DB、DB与DBMS、DBMS与DBS、DBS与DBAS之间
的关系。

2、理解三级模式与二级映射。

3、理解数据库的四个应用环境,尤其是后面两个应用环
境。

4、理解五种数据交换方式,重点:自含式、调用层接口、
Web方式。

5、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作业答疑
P22:1,3,4,5,8
小结
第4讲第4章关系模型的基本理论
4.1 关系的基本概念
关系:即表格。

关系运算:加、减、乘、除,其结果仍为表格。

4.2 关系代数
4.2.1 关系的表示
数据模式:数据库中数据全局、统一结构具体表示
外模式: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亦称子模式、用户模式模式:从程序员角度看到的数据库,亦称逻辑模式
内模式:从DBMS角度看到的数据库,亦称物理模式
4.2.2 数据库的二级映射
映射1:模式 -->内模式
映射2:外模式-->模式
2.3 数据库应用环境与数据交换
人机交互阶段(20世纪60年代)
程序员或用户直接从数据库中取数据
现阶段: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
应用捆绑式阶段(20世纪70年代)
嵌入式方式,如:Oracle中的Pro*C
自含式方式,如:Foxpro
现阶段:存储过程、触发器等
网络阶段(20世纪90年代)
C/S结构:
网络阶段(21世纪)
B/S结构:
2.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集成性
统一结构(数据本身、数据间的联系)
全局结构/局部结构(模式与外模式)
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多个应用共享,因为共享和完整性控制降低冗余
数据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因为有模式/内模式映射,故物理结构改变不影响逻辑结构逻辑独立性:因为有外模式/模式映射,故逻辑结构性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即:DBMS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