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_阮雁春

合集下载

乳酸菌发酵剂高密度培养的研究

乳酸菌发酵剂高密度培养的研究

乳酸菌发酵剂高密度培养的研究
熊晓辉;于修鑑;熊强;陆利霞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研究了乳酸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温度、接种量、起始pH等)和培养基组成(氮源、碳源、缓冲盐等),优化确定了乳酸菌发酵剂的适宜培养条件为:起始pH 值为6.5,培养温度为37℃,培养基配比为麦芽糖:乳糖(1:1)2%、牛肉膏1.0%、缓冲盐A0.5%、NaCl0.25%、MgSO40.1%,接种量4%,进一步探索了半连续法进行高密度培养,结合优化的培养条件,可使乳酸菌的液体发酵活菌密度至
1.1×1012CFU/mL.
【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熊晓辉;于修鑑;熊强;陆利霞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5
【相关文献】
1.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发酵剂保藏技术的初步研究 [J], 吴祖芳;翁佩芳;楼佳瑜
2.乳酸菌发酵剂中的细胞高密度培养条件及最佳离心条件探索 [J], 任亚妮;车振明;
黄莉
3.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 [J], 阮雁春
4.乳酸菌特色资源及乳酸菌发酵剂和代谢工程技术研究课题2013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J], 孟和毕力格;孔健;刘文俊;王计成
5.课题名称:高活性益生乳酸菌发酵剂制造核心技术;益生乳酸菌高效定向筛选与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乳酸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乳酸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45867.8(22)申请日 2018.07.09(71)申请人 广州珍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尖塔山路1号J2栋202室(72)发明人 伍雪莹 鲍志宁 王振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代理人 张小黎(51)Int.Cl.C12N 1/20(2006.01)C12R 1/225(2006.01)C12R 1/46(2006.01)C12R 1/01(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乳酸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酸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培养基由蛋白酶解液、酵母粉及部分盐类组成,酶解液是用Alcalase蛋白酶水解脱脂乳粉和大豆分离蛋白制成,具体配方为:脱脂乳粉(6%)、大豆分离蛋白(2%)、葡萄糖(3%)、大麦粉(2%)、酵母粉(1.8%)、NaCl(0.23%)、VC(0.3%)、MgSO 4·7H 2O(0.02%)、MnSO 4·H 2O(0.005%)、柠檬酸钠(0.02%)。

利用本培养基进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及副干酪乳杆菌高密度培养,至培养稳定期培养液活菌数能够达到1~1.5×1010cfu/mL,可有效提高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活菌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8841753 A 2018.11.20C N 108841753A1.一种乳酸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蛋白酶解液原料、大麦粉酶解液原料以及基础培养基原料,其中,所述蛋白酶解液的原料包括脱脂乳粉(2~10%)、大豆分离蛋白(1~3%);大麦粉酶解液的原料包括大麦粉(1~3%);(2)蛋白酶解液制备:将步骤(1)的提供的脱脂乳粉、大豆分离蛋白溶于水,加酶酶解得蛋白酶解液;(3)基础培养基制备:将步骤(1)的提供的基础培养基原料溶于水,得基础培养基;(4)大麦粉酶解液制备:将步骤(1)的提供的大麦粉溶解于水,加酶酶解得大麦粉酶解液;(5)将蛋白酶解液、基础培养基及大麦粉酶解液进行混合,定容,高温灭菌,降温冷却,调pH值,得乳酸菌高密度发酵培养基。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_阮雁春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_阮雁春
将乳酸菌进行冷冻和干燥发现,若要使菌体 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可增加乳酸 菌在冻干过程中的存活率,增强乳酸菌中细胞活 性。将培养温度调节至低于最适温度 10℃ ,可使 乳酸菌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和不溶性多糖含量增 加,同样可以提高菌体的冻干存活率; 为了使乳酸 菌细胞在冻干过程中大量存活,一般可通过使用 诸如 NH3 ·H2 O 以及 Ca( OH) 2 等碱类物质来进 行培养过程中 pH 值的调节,以此来保证培养基 中的酸度不会太高; 而为了使乳酸菌菌体在冻干 过程中大量存活,一般都会在细胞生长到对数生 长末期或者是生长到稳定生长初期进行收获。 1. 4 pH 值
不同的乳酸菌最佳生长温度不同,我们在实 验过程中提取制备出乳酸菌,在培养基上进行了 温度范围在 25℃ ~ 42℃ 之间乳酸菌最适温度的 实验,其结果如图 1 所示。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乳 酸菌适宜在 37℃ 的温度中培养,此温度下可使发 酵液中的菌种达到最佳生长速率,增加活菌种群
作者简介: 阮雁春( 1972—) ,女,江苏扬州人,工程硕士,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讲师,主要从事食品生产与加工研 究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On Cultivation of High-density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hickened Fermentation Agents
RUAN Yan-chun
( Jiangsu Y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Yangzhou 225127,Jiangsu,China)
Abstract: As a type of probiotic,lactic acid bateria have an impact on humans and other organism.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y help to,in the growth of animals,restrict the reproduction of spoilage bacteria,maintain micro-biotic balance,promot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reduce blood pressure,blood fat and serum cholesterol, clean enteric tract,and improve immunity. The key to the cultivation of fermentation agent for high-activity lactic acid bacteria is the teachnology of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lactic acid bateria,including temperature,ph values,metabolites,thickening methods and culture media. Key words: cultiv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research on fermentation agents; cultivation methods

高密度菌种发酵酸奶品质变化研究

高密度菌种发酵酸奶品质变化研究

高密度菌种发酵酸奶品质变化研究孙文伶;赵丽娜;董阳;刘畅;马玲【摘要】为了比较高密度与非高密度两种菌种发酵的酸奶的感官性状及理化指标,对两种菌种发酵酸奶的菌落总数、pH值、黏度、稳定性、滴定酸度、保水性进行对比,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密度菌种发酵制备的酸奶菌落总数(8.23~8.70 lgCFU/mL)、滴定酸度(88~92°T)及感官评分(76~78分)分别高于非高密度菌种发酵制备的酸奶(7.98~8.53 lgCFU/mL)、(82.3~91.1°T)、(68~70分),而二者pH值、黏度、稳定性、保水性相差不大.高密度与非高密度菌种发酵酸奶中共检测风味化合物分别为24、20种,其中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52%、0.41%,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048%、0.012%.因此,高密度菌种发酵所得酸奶品质指标较优.【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8(037)008【总页数】5页(P133-137)【关键词】酸奶;品质;高密度菌种;非高密度菌种;发酵剂【作者】孙文伶;赵丽娜;董阳;刘畅;马玲【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801;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晋中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2.54近年来,酸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乳制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并且需求量不断增长[1]。

除了与其良好的风味、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有关之外,还与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有关。

酸奶中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是健康人肠道正常菌群,可在人体肠道中生长、繁殖,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细菌。

优良乳酸菌浓缩发酵剂制作工艺的研究

优良乳酸菌浓缩发酵剂制作工艺的研究

优良乳酸菌浓缩发酵剂制作工艺研究
第三章结果分析与讨论
3.1优良菌株的筛选、特性判定与搭配
3.1.1优良菌株的筛选
分别在M17和酸化MRS培养基上培养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在M17培养基上形成直径为1~2mm,光滑凸起的菌落,由于M17培养基的pH值为7.1,保加利亚乳杆菌在此pH下基本不生长,所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在M17培养基上基本不形成可见菌落或偶见形成模湖不清的羊毛状菌落,很容易与光滑凸起的嗜热链球菌大菌落区别开来。

保加利亚乳杆菌在酸化MRS培养基中形成直径为l一3mm,呈星形状凸起的菌落,由于酸化MRS培养基的pH值为5.4,嗜热链球菌在此vii条件下不生长,所以嗜热链球菌在酸化MRS培养基上不形成可见菌落。

在显微镜下观察嗜热链球菌细胞呈卵圆形,单个细菌直径为O.7肿 ̄o.9邮1,多个细菌组织形态一般成对或形成长链状,无运动性。

保加利亚乳杆菌无运动性,两端钝圆,细杆状,多个细菌成单或成链,单个细菌在乳中长度是0.99in~5ttm。

本试验分离出的杆菌和球菌如图3—1表示。

图3—1乳酸菌分离纯度示意图
注:左侧为杆茵的分离效果图,右侧为球薛的分离效果图
从图3·l中可以看出,分离的效果已经达到,没有出现杆菌和球菌相互混杂的现象,即分离的杆菌和球菌纯度很高。

3.1.2菌株的特性判定
品质好的发酵剂应凝乳均匀、细腻和致密,无块状物,用手轻击器壁时有一定弹性,没有乳清析出或析出很少,具有诱人的芳香酸味,无异味,无气泡和色泽变化。

品质差。

高活性乳酸菌发酵剂培养条件优化及活性测定

高活性乳酸菌发酵剂培养条件优化及活性测定

122000)


采用自行分离选育的乳酸菌进行混合培养 , 对 浓缩培 养条件 进行正 交试验 , 以德 氏乳杆 菌保加利 亚 培养 , 过程采用流加氨 水作中和 试剂 , 使培 养基酸 度控制 在 pH 6. 0, 浓 缩培养液 中 下冷冻干燥得 到的 冷藏 6 10 10个 / g, 球菌与 杆菌 比例为 1. 5 1, 发 酵剂 活性达 0. 435; 0~ 4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室自行分离选育的生产性
1. 1 材料 1. 1. 1 菌种
2
2. 1 1
[ 1]
结果与讨论
浓缩培养条件优化 L9 ( 34 ) 正交试验 因素水平 及实验结 果见表 。从表 1 看出, 当各因素处于 A 2 B1 C 2D 3 水平 109 个/
能优良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嗜热链球菌 各 1 株 , 作为试验用菌株。 1. 1. 2 培养基 以本 研究室配 制的改良 M RS 为基础培 养基 , 加入 不同生 长因素 优化浓 缩培 养基。 1. 1. 3 冻干保护剂悬浮液( 质量分数, % ) NH 4 Cl 0. 5 [ 6, 7] 。 1. 1. 4 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 , 恒温培养箱, 灭 菌锅 , 电热恒温干燥箱, 高速低温离心机 , 显微镜, 血球计数板, 真空冷冻干燥机。 1. 2 方法 1. 2. 1 浓缩培养工艺研究 采用德氏乳杆菌保 脱脂
Abstract A self isolated and bred lactobacillus strain w as adopted to car ry out mix ed cultur e and orthogonal ex peri ment on concentrated cultur ing condition. T he cell number of L actobacillus delbr uckii subsp. bulgar icus and Streptococcus ther mop hilus and t heir ratio were set as an obser vation indexes. T he r esults showed that when using impr oved M RS as a basic medium, added w ith 6% to mato juice and 0. 3% corn sy rup as g rowing factors, culture at 42 , dur ing the pr ocess adding aqua ammo nium as neutralizer adopt ing flow - adding method to control the medium acidity at pH6. 0, the cell number in the concentrated medium could reach up to 9. 15 109 / mL , and the proportion of coccus and bacillus was 1. 2 1, and the opt imum cell collection time was 7. 5h. A lactobacillus - leav ening ag ent w as obtained w ith - 30 fr eeze - drying method, containing 8. 2 10 10/ mL of liv e cell, w ith 1. 5 1 of t he r atio of coccus for six months, no vitality lost of and bacillus, and 0. 435 of t he vitality of leav ening ag ent. After storing at 0~ 4

开菲尔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其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菲尔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其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菲尔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其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菌类微生物作为一类能够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微生物,其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其中,乳酸菌是一种常见的菌类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各个领域,其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而菌类微生物的使用常常需要通过高密度培养进行大规模生产。

因此,开展菌类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以菌类微生物为基础制备的微生态制剂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发及应用可促进菌类微生物在医疗和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本研究将以开菲尔乳酸菌为对象,开展其高密度培养及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探索其在生产及应用方面的潜力,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开菲尔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从各种食品、饮料及环境中收集细菌样本,通过筛选,筛选出优良的开菲尔乳酸菌菌株。

2. 开菲尔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采用不同的培养基、生长条件等因素,探究开菲尔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条件,并分析不同因素对高密度培养的影响。

3. 开菲尔乳酸菌的微生态制剂制备与效果研究对开菲尔乳酸菌进行微生态制剂制备,对其在生产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测试并分析。

4. 相关分析及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高密度培养及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计划及经费预算1. 时间安排:编号|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备注-|-|-|-1|开菲尔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1个月| |2|开菲尔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2个月| |3|开菲尔乳酸菌的微生态制剂制备与效果研究|2个月| |4|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论文|3个月| |2. 经费预算:编号|名称|单价(人民币)|数量|总计(人民币)-|-|-|-|-1|培养基|50|5|2502|实验动物|30|10|3003|试剂|300|10|30004|设备费用|2000|1|2000合计|||16|4550四、预期成果与指标1. 成果制备出高效的开菲尔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方案,并制备出高活性的微生态制剂。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左梦楠,刘伟,全琦,等.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9):436−445.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1090289ZUO Mengnan, LIU Wei, QUAN Qi,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High-density Culture Technology[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2, 43(19): 436−44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1090289· 专题综述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左梦楠1,刘 伟2,3,4, *,全 琦1,张菊华1,2,3,4,*(1.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长沙 410000;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00;3.果蔬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0;4.湖南省果蔬加工与质量安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乳酸菌对人类生活大有裨益,是工商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是其工业化应用的重要步骤。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可以较低的培养体积和较短的培养周期获得较高的菌体密度,提高发酵速度和发酵效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能够减少后续发酵剂的使用量,并控制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受到生产菌株、培养基成分、发酵条件以及发酵模式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营养消耗模式、培养基、培养条件、培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乳酸菌发酵剂的高效制备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肠道,控制肠道内腐败菌类的生长,提高人体抵抗力等作用。生产高活性的乳酸菌发酵剂,最重要的是掌握有
关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相关技术,包括培养时的温度、培养基的 pH 值、代谢产物、浓缩型培养方法及培养基种
类等。
关键词: 乳酸菌培养; 发酵剂研究; 培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TS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5432( 2013) 02 - 0032 - 03
发酵剂有体积小、方便运输、操作简单、适应 能力强等优点,不需要通过扩大培养这一传统手 段就能对发酵制品进行直接生产,在简化生产工 艺的同时,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能够控制 菌种发生变质。研制出浓缩发酵剂的重要方式就 是通过对乳酸菌采用高活性、高密度培养。高密 度培养技术( High Cell Density Culture,HCDC) 又 称高密度发酵技术,通常是指为了提高菌体发酵 密度而使液体培养中的细胞密度超过常规培养 10 倍以上的生长状态的技术。这样既降低了培 养规模,又 减 少 了 生 产 时 间,不 但 降 低 了 投 资 成 本,还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然而菌种不同,其高 密度水平有很大差别。[1]
实验得出,最适合乳酸菌生长繁殖的 pH 环 境为 6. 5 ~ 7. 0,乳酸菌在培养液中生长时会生成 许多有机酸,当其产生到一定数量时能够阻碍细 胞的生长。因此通过控制培养基 pH 值的变化幅 度及提高培养基的缓冲能力会对细胞数目的增加 有显著的调节作用。pH 值发生变化是由于乳酸 菌代谢产物的不同造成的,因此查看 pH 值的变 化也可以作为依据,将其结合,完善高密度培养的 发酵过程。在进行自助添加新的培养液的培养方 式中,调节 pH 值的主要方法是连续添加新的培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我们绘制了 pH 值对 乳酸菌培养的影响曲线,如图 2 所示,可见不同 pH 值下乳酸菌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适时调节培 养基的 pH 值可以高效维持乳酸菌健康生长,使 pH 值保持在 6. 0 - 6. 5 之间效果较为明显。[3]
图 2 pH 值对乳酸菌培养的影响曲线
2 高密度浓缩乳酸菌的培育方法
将乳酸菌进行冷冻和干燥发现,若要使菌体 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可增加乳酸 菌在冻干过程中的存活率,增强乳酸菌中细胞活 性。将培养温度调节至低于最适温度 10℃ ,可使 乳酸菌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和不溶性多糖含量增 加,同样可以提高菌体的冻干存活率; 为了使乳酸 菌细胞在冻干过程中大量存活,一般可通过使用 诸如 NH3 ·H2 O 以及 Ca( OH) 2 等碱类物质来进 行培养过程中 pH 值的调节,以此来保证培养基 中的酸度不会太高; 而为了使乳酸菌菌体在冻干 过程中大量存活,一般都会在细胞生长到对数生 长末期或者是生长到稳定生长初期进行收获。 1. 4 pH 值
1 影响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因素
为了使菌体最终的种群密度最大化,需要对 高密度培养过程的各道工序进行合理安排。本实 验培养乳酸菌过程中选择的培养基直接影响了乳 酸菌的培养方式及生长过程,限制所培养乳酸菌 的密度,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培 养基的 pH 值、培养时所需温度和可能积累的各 种代谢产物及副产物等。[2]
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乳酸,为了 使乳酸菌大量繁殖,需要使培养液的 pH 值达到 稳定值,通常做法是向培养液中添加一些碱类物 质中和。[5] 2. 3 膜渗析法
为了使乳酸菌较快繁殖,可以不断地在乳酸 菌培养液中添加一些营养物质,此过程产生的各
·33·
2013 年第 2 期( 总第 105 期)
不同的乳酸菌最佳生长温度不同,我们在实 验过程中提取制备出乳酸菌,在培养基上进行了 温度范围在 25℃ ~ 42℃ 之间乳酸菌最适温度的 实验,其结果如图 1 所示。从图 1 中可以看出,乳 酸菌适宜在 37℃ 的温度中培养,此温度下可使发 酵液中的菌种达到最佳生长速率,增加活菌种群
作者简介: 阮雁春( 1972—) ,女,江苏扬州人,工程硕士,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讲师,主要从事食品生产与加工研 究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作为细菌的一种,乳酸菌能够在乳糖或葡萄 糖的发酵过程中生成乳酸,它对促进肠道蠕动、帮 助消化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此外,乳酸菌还具 有发酵功能,此功能对生产泡菜、乳制品、干酪、发 酵香肠等食品十分有帮助。对于这些专用于传统 食品的发酵剂研制和生产而言,使用乳酸菌可以 实现大规模生产,减少农产品的发酵时间。
第三,新型的发酵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对乳酸 菌的制备工艺具有深远意义。由于现代生物技术 的广大前景,浓缩型发酵剂的制备和乳酸菌的高 密度培养等技术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只有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和研究乳酸菌的遗传学 和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够生产出优良的乳 酸菌制 品,走 向 新 时 代 乳 酸 菌 发 酵 工 业 的 光 明 前景。
养料,保证其最适的 pH 值环境,从而达到高密度 繁殖的目的。
在对培养基中的 pH 值进行测定的过程中, 首先应将基础培养基的 pH 值设置到 5. 5 ~ 7. 0 之间,16h 后分别测量起始 pH 值不同的培养基中 活菌的数目。通过实验很容易看出,起始的 pH 值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会阻碍乳酸菌生长,并且 可以知道培养基的最适 pH 值为 6. 5,因此可以在 试验中适当设置起始 pH 值,使其处于略高水平, 可以有效避免 pH 值的快速降低。
2013 年第 2 期( 总第 105 期)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
阮雁春
(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127)
摘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乳酸菌是益生菌群中的一种,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其他生物都有重要影响。研究指出,生物生长过程中乳酸菌
能抑制腐败菌类的繁殖、保持微生态平衡; 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使血压血脂以及血清胆固醇的含量降低; 起到清
浓缩培养的基本原理是: 通常采用调节 pH 值、清除代谢产物以及添加营养物质对乳酸菌进 行培养,通过排出代谢产物解决乳酸对细胞生长 产生的抑制作用。目前,有以下几种浓缩培养乳 酸菌的方法可供选择[4]: 2. 1 缓冲盐法
为了最大程度地加快乳酸菌的繁殖和生长, 需要找到最适合的生长繁殖酸度,这就要加入缓 冲盐制剂,来调节乳酸菌培养液的酸度,使其在一 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 2. 2 中和法
1. 1 乳酸菌代谢产物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过程中需要对代谢产物进
行调控。通过分析生长曲线,可以很容易得出反 馈抑制作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是阻碍微生物生长 的重要原因。三羧酸循环代谢和电子传递链会在 高密度培养乳酸菌的过程中生成一些有害的代谢 产物。在进行分批培养过程中,也有可能由于细 胞密度过高而降低菌体的适应能力。乳酸菌发酵 过程中产生的盐类能阻碍细菌的生长,使其生长 变慢,阻碍合成代谢副产物中蛋白质的产生。代 谢产物的积累抑制了其生长繁殖,对此应该选择 有效方法缓解这种抑制作用,以便进行高效生产。 1. 2 温度
On Cultivation of High-density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Thickened Fermentation Agents
RUAN Yan-chun
( Jiangsu Y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Yangzhou 225127,Jiangsu,China)
按乳酸菌生长温度的差异将其分为中温型及 高温 型 两 种,其 所 需 最 适 温 度 分 别 为 30℃ 和 37℃ 。条件改变,其生长温度也发生改变。对于 乳酸菌来说,不同类型乳酸菌的最适温度范围也 存在差异。
大量实验表明,低于 37℃ 乳酸菌是最佳培养 温度,这样 可 以 减 少 营 养 物 的 摄 入,减 缓 生 长 速 率。研究人员发现,在 25℃ ~ 42℃ 内,42℃ 最适 合培养异体蛋白,但也有其他少数蛋白质最佳适 应温度是 37℃ 或 34℃ ,甚至更低。
·32·
2013 年第 2 期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
的密度。
图 1 温度对乳酸菌培养的影响
1. 3 培养基 碳源的差异可以影响乳酸菌的成长。选择由
麦芽糖、蔗糖、葡萄糖等构成的复合糖培养 16h, 培养后测量活菌数和滴定酸度。试验结论反映, 无论何种碳源都会对活菌数及滴定酸度造成显著 影响。通过对活菌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在培养液 中添加含低量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将麦芽糖和乳 糖的比例设置为 1 ∶ 1,此时乳酸的含量最高。添 加麦芽糖所生成的乳酸含量较少,会阻碍乳酸菌 的生长,所以将乳糖和麦芽糖按比例添加才能够 保证正常的 pH 值环境。
参考文献:
[1]孟祥晨,等. 乳酸菌与乳品发酵剂[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2]张刚. 乳酸细菌: 基础、技术和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涂展. 浓缩型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J]. 中国乳品工业,2007( 5) : 79 - 82. [4]张帅震. 发酵乳及新型发酵剂的研究概述[J]. 中国奶牛,2009( 1) : 8 - 10. [5]强亮生,等. 食品添加剂与功能性食品: 配方·制备·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社,2010. [6]霍贵成. 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7]郭兴华. 益生乳酸细菌: 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3 培养高密度的乳酸菌广阔发展前景及 展望
当前,高密度乳酸菌的研发在国内还是一个 新兴的领域,特别是在这种直接使用型发酵剂相
对缺少的时候。而作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发酵 剂,包括大豆制品、蔬菜肉类及酒类在内的优良直 投型发酵剂,更重要的是使用优良发酵剂可使发 酵食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发酵食品的安全 性。[7]乳 酸 的 开 发 潜 力 非 常 巨 大,对 乳 酸 菌 进 行 研究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Abstract: As a type of probiotic,lactic acid bateria have an impact on humans and other organism.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y help to,in the growth of animals,restrict the reproduction of spoilage bacteria,maintain micro-biotic balance,promot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reduce blood pressure,blood fat and serum cholesterol, clean enteric tract,and improve immunity. The key to the cultivation of fermentation agent for high-activity lactic acid bacteria is the teachnology of high-density cultivation of lactic acid bateria,including temperature,ph values,metabolites,thickening methods and culture media. Key words: cultiva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research on fermentation agents; cultivation metho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