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第2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第2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A)一、填空题。

1.估算 198×39 时,把 198 看成( ),把 39 看成( )的积等于( )。

),估算结果是( )。

2.计算 208×24 时,先算( )乘(),再算()乘()的积等于(),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结果是(3.190×90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550×40 的积的末尾有()个 0。

4.从 2、0、9、7、5 这 5 个数字中选出 3 个,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积是()。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积一定是个五位数。

(2.一个数的 16 倍是 336,求这个数,列式为 336×16。

) ()3.500×80 的积的末尾有 3 个 0。

4.三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因数的末尾没有 0,则积的末尾没有 0。

(5.乘数中间有 0,可以不乘。

(()))6.302×89 的乘积大约是 27000。

7.乘法估算结果要比实际结果大。

8.236×58 的积的末尾数字是 4。

( (() )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25×80 积的末尾有( )个 0。

A.一B.二C.三D.四2.笔算 128×27 时,2 与 128 相乘的积的末尾要与 128 中的()对齐。

A.1B.2C.8D.都可以3.150×60 的积是()。

A.90 B.900C.9000D.900004.两数相乘积是 180,如果一个因数乘 3,另一个因数也乘 3,那么积(B.乘 6C.乘 9D.乘 35.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乘 1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A.乘 10 B.除以 10 D.乘 100 )。

A.不变)。

C.不变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20×150= 19×4=36×2= 200×90= 42×2=32×2=2.列竖式计算。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附答案【a卷】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附答案【a卷】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b的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也除以5,得到的积等于()。

A.原来的积乘500B.原来的积乘20C.原来的积乘50D.原来的积乘2002.与51×300的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510×30B.51×30C.510×300D.50×3003.128乘34的积是()。

A.4252B.4352C.896D.41524.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它们的乘积()。

A.不变B.扩大5倍C.缩小5倍5.要使□21×41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A.4B.3C.26.两个乘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不变,积()。

A.不变B.乘2C.除以2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2.两个乘数的积是60,其中一个乘数扩大3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2倍,则积是360。

()3.25的20倍与250的2倍相等。

()4.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乘,列式是111×11。

()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6.在乘法里,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三.填空题(共8题,共24分)1.用1,2,3,4,5五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与一个最小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是()。

2.“每个足球68元,买5个足球要花()元。

”这道题中已知(),求()。

3.已知18×21=378,请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8×210=()18×2100=()9×210=()4.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5.一个因数是176,另一个因数是44,它们的积是()。

6.蜗牛爬行的速度是每小时7米,可写作()。

7.一个数乘7的积是42,这个数乘70的积是()。

8.“妈妈买三副羽毛球拍用了240元,羽毛球拍每副要多少元?题中已知的是()和(),要求的是()。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图中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下面算式()的积。

A.199×49B.201×51C.203×992.估算:420×23≈()A.800B.8400C.8000D.96603.一个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乘5,积()。

A.也乘5B.乘10C.乘25D.不变4.如果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那么积的末尾()。

A.没有0B.一定有0C.可能没有05.伟良钨业公司一个季度平均节约用电100度,照这样计算,预计5年能节约电()度。

A.500B.2000C.10006.6□8×39≈28000,□里可以填()。

A.0B.2C.9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2,积也乘2。

()2.250×80的乘积末尾有两个零。

()3.两个乘数的末尾没0,积的末尾也没有0。

()4.两个因数的积是25,如果两个因数都同时乘2,积是50。

()5.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6.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缩小到它的。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请你写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二者之积含有4个0:()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9后,积变成603,那么原来的积是()。

3.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积是()位数或()位数。

4.64×35=2240,那么64×350=(),128×35=(),64×7=(),32×35=()。

5.一瓶矿泉水重500克,()瓶矿泉水重5千克。

6.要算160×30可以先算出(),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

7.把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8.运动鞋135元一双,妈妈买了两双,需付()元。

四.计算题(共2题,共12分)1.直接写出得数。

35×3×12=152×15=101×13=(30+72)×15= 98-78-12= 415×42=2.直接写出答案。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带答案(基础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350×40积的末尾有()个0。

A.3B.4C.2D.52.下列各式中,积比a大的是()。

(a是一个大于0的数)A.a×0.99B.a×1C.a×1 .013.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花钱,如果一位吸烟者每天要吸一包18元的香烟,那么他每年花在吸烟上的钱大约要()元。

A.2000B.4000C.6000D.1000 04.找出下面结果“与众不同”的算式是()。

A.18×400B.18×4C.180×40D.1800×45.两个数的乘积是160,一个因数缩小8倍,另一个因数没变,积应是()。

A.160B.20C.406.与25×120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A.250×12B.25×4+30C.25×40×3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非零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2.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8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8倍。

()3.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4.在计算180×9时,180末尾的0不参与运算。

()5.150×40,积的末尾有2个0。

()6.小强10分钟走了850米,他用同样的速度1小时走了8500米。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创新小学有学生697人。

(1)图书室的图书已达到平均每个学生21册,图书室一共有________本图书。

(2)校园的占地面积达到平均每个学生19平方米,校园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2.要算160×30可以先算出(),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

3.40×285的积的末尾有()个0,这个积是()位数。

4.一个因数是176,另一个因数是44,它们的积是()。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典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典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一个因数缩小25倍, 另一个因数不变, 则积()。

A.扩大25倍B.缩小25倍C.不变2.430×350的积是43×35的积的()倍。

A.10B.100C.1000D.13.240×50积的末尾有()个0。

A.3B.2C.14.如果一个因数的末尾有0, 那么积的末尾()。

A.没有0B.一定有0C.可能没有05.60个320连加, 和是()。

A.13800B.362C.19200D.3806.陈叔叔用卡车从县城出发往大王庄送化肥, 卡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小时到达, 县城离大王庄有多远?这道题是求()。

A.时间B.速度C.路程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两个两位数相乘, 积一定是四位数。

()2.一个因数中间有一个0, 积的中间一定也有一个0。

()3.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 积比原数大。

()5.在150×28中, 积的末尾有2个零。

()6.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5倍, 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5倍, 积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2分)1.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8, 积是()。

如果把因数8改成80或800后, 积分别是()或()。

2.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 从A地到B地共用了3小时, A.B两地相距()千米, 用的数量关系是()。

3.浩浩每分钟步行60米, 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0分钟, 他家离学校有()米, 用的数量关系是()。

4.一个数乘7的积是42, 这个数乘70的积是()。

5.最大能填几?498×________<1500 98×________<8006.已知18×21=378, 请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8×210=()18×2100=()9×210=()7.一种练习本, 写10行大约有200个字, 一页有20行, 一页大约有()个字, 写4000个字大约要写()页。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先估算积是几位数,再笔算:214×78=()A.5766B.12832C.18870D.166922.已知195×22=4290,那么195×11=()。

A.1950B.3900C.21453.计算134×23时,1与2相乘实际上是()。

A.1×2B.10×20C.100×204.1.8a=2.7b(a、b均不等于0),则a和b的关系是()。

A.a>bB.a=bC.a<b5.一个因数乘20,另一个因数除以20,则积()。

A.不变B.缩小20倍C.扩大20倍6.由140× 25=3500,我们可以直接得到280×25的积是()。

A.35000B.7000C.10500D.7000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和原来相等。

()2.计算524×13时,先计算524×3,再计算524×1,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

()4.如果A×B=60,那么(A×10)×(B×10)=600。

()5.如果乘数的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就有0。

()6.16个百是160。

()三.填空题(共8题,共21分)1.甲、乙两城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用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2.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8,积是()。

如果把因数8改成80或800后,积分别是()或()。

3.2□5×4□,□里填()时积的末尾一共含有3个0。

4.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9后,积变成603,那么原来的积是()。

5.浩浩每分钟步行60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0分钟,他家离学校有()米,用的数量关系是()。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150×60的积末尾有()个0。

A.1B.2C.32.伟良钨业公司一个季度平均节约用电100度,照这样计算,预计5年能节约电()度。

A.500B.2000C.10003.先估算积是几位数,再笔算。

510×37=()A.5766B.12832C.18870D.166924.下面()题的积最大。

A.700×0.008B.70×0.008C.0.7×0.8 D .0.7×805.计算134×23时,1与2相乘实际上是()。

A.1×2B.10×20C.100×206.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扩大5倍B.缩小5倍C.不变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奶牛场养了25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20千克草,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30天一共吃草14000千克。

()2.甲数是425,乙数是63,求两数之积,用乘法,列式为425×63。

()3.320×9与32×90的积相等。

()4.18×500,积的末尾有两个0。

()5.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5倍,积也扩大5倍。

()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8,积也乘以8。

()三.填空题(共8题,共28分)1.浩浩每分钟步行60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0分钟,他家离学校有()米,用的数量关系是()。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妈妈买三副羽毛球拍用了240元,羽毛球拍每副要多少元?题中已知的是()和(),要求的是()。

4.电影院有2012个座位,我们可以说成电影院大约有()个座位。

5.估算198×21时,可以把198看作(),把21看作(),积大约是()。

6.一瓶矿泉水重500克,()瓶矿泉水重5千克。

7.要算160×30可以先算出(),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典型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典型题)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乘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3,它的10倍是()。

A.503B.3050C.50302.下面的算式中,与350×4的结果不同的是()。

A.35×40B.50×28C.30×453.a×b的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也除以5,得到的积等于()。

A.原来的积乘500B.原来的积乘20C.原来的积乘50D.原来的积乘2004.与480×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A.48×40B.480×400C.48×4005.娟子一步约走62厘米,她从学校到图书馆走了596步,学校离图书馆约有()。

A.300厘米B.300米C.360米6.150×60的积末尾有()个0。

A.1B.2C.3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奶牛场养了25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20千克草,照这样计算,这些奶牛30天一共吃草14000千克。

()2.因为259接近260,所以259×89≈260×80。

()3.100张纸撂起来高1厘米,1亿张这样的纸撂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4.175×23的结果是四位数。

()5.买一件商品所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6.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乘10,积也乘10。

()三.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均不为零)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2.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8,积是()。

如果把因数8改成80或800后,积分别是()或()。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________。

4.40×285的积的末尾有()个0,这个积是()位数。

5.蜗牛爬行的速度是每小时7米,可写作()。

6.电影院有2012个座位,我们可以说成电影院大约有()个座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北京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二、标题
1.(1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
A.记载.(zài)B.暂.时(zhàn)C.空.闲(kònɡ)
2.(1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立既B.宽恕C.品偿
3.(1分)下面三组字中,都是多音字的是()组。

A.踏累空B.较重载C.行将仍
4.(1分)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
A.储藏粮食B.严格要求C.爱护时间
5.(1分)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A.草地里,仍.然.跑出了一只小白兔.
B.卷子发下来了,我的数学竟然
..得了100分.
C.老麻雀不能安然
..地站在高高的树枝上.
6.(1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A.王维B.杜甫C.李白
7.(1分)《责任》这篇课文讲的是()的故事。

A.里根B.布什C.克林顿
8.(1分)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赠汪伦》是汪伦送给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
B.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C.《山中送别》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维.
9.(2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

”中“不及”的意思是()A.赶不上,跟不上B.不如,比不上
C.来不及
10.(2分)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
A.狐假虎威B.纸上谈兵C.神机妙算
11.(6分)用修改符号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读了这本书很受启发。

(2)在讨论会上,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虽然昨夜下了大雨,但是河水涨了很多。

12.(4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老师上课。

(和蔼可亲的)老师(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上课。

菊花盛开。

孩子们交谈。

13.(6分)给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序。

第二天上学,我把呼啦圈交给了学校大队部。

妈妈说:“你应该交给学校的老师。


妈妈严肃地说:“这可不行,拾到的东西要交公。


有一天,我在学校的操场上拾到一个呼啦圈,拿回了家。

我嘟囔着说:“我才不呢,我玩儿够了再说。


老师表扬了我,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

14.(10分)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pàn duàn
zérèn
yán jiū
yán hán kùshǔ
péi chánɡ
quēdiǎn
yào cái
bórán dànù。

15.(10分)按原文填空。

(1)不说那,,电子街的机房,夜市上的灯。

唱不够那新潮欢涌,道不尽那。

(2),遍插茱萸少一人。

(3)山中相送罢,。

(4)李白乘舟将欲行,。

16.(8分)阅读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其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1)这段话选自课文《》。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用“”画出来。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两个四字词语。

(4)用下面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不但……还……:。

17.(14分)
徐悲鸿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得更(勤奋勤劳)了。

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

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

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

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动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有志者,事竟成”中的“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
字法,应先查部,共有画。

结合短文谈谈“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

(2)用“﹨”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3)写出第4自然段的段意。

(4)用“﹏﹏”画出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句子。

(5)短文告诉我们
A.徐悲鸿与外国学生比高低,最后徐悲鸿赢了。

B.说明中国学生比外国学生聪明、能干。

C.徐悲鸿勤奋学习,终于成功了,为中国人争了气。

18.(30分)习作
同学们一定有好多好玩的玩具吧,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可以重点写玩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还可以写玩具的样子和作用……。

(2)写出自己对玩具的喜爱之情。

(3)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2015-2016学年北京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二、标题
1.C;2.B;3.A;4.C;5.A;6.A;7.A;8.B;9.B;10.B;11.;12.五颜六色的菊花争先恐后地盛开;活泼可爱的孩子愉快地交谈;13.5;2;4;1;3;6;14.判断;责任;研究;严寒酷暑;赔偿;缺点;药材;勃然大怒;15.高耸的大厦;旋转的厅;王府井;名厨佳肴;遥知兄弟登高处;日暮掩柴扉;忽闻岸上踏歌声;16.山高路远;严寒酷暑;李时珍;﹣;小明不但学习好,还多才多艺.;17.J;立;11;到底,终于;C;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