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分析,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灾害,现在大家就来看一下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作自然灾害。
承转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自然灾害,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有哪些自然灾害了。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4页,自学常见自然灾害部分,回答以上问题。
首先是洪涝灾害。洪水爆发时是十分可怕的,瞬间聚集起来的湍流可以冲垮建筑,给人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好的,通过书中的资料和老师提供的视频,相信大家对于洪涝灾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就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问题。
洪涝有哪些特点?
洪涝与我国的气候和地形有何联系?
是否与其他灾害有联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举例说明。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在夏季的时候特别容易遇到台风,这也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气候灾害。今年九月登陆我国的菲特台风就是这样一次灾害,我们下面通过视频来了解它。
将课本中的孤立的案例转化成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通过图片叠加了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提问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
教学地球仪
教
学
过
程
课堂导入:大家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灾害。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地形地势、中国的气候以及河流。在开始新课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找同学来说下中国的地形地势的特点。再找同学来说说中国气候的特点。再来说下中国的主要的河流。
精选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阅读教材p54-55页内容,分析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阅读教材p56页图2.48和图2.49小组合作探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最后各小组派出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阅读教材p58-60页内容,说出我国主要防灾措施及小组交流避灾方法。
这节内容属于新增内容,学生在分析自然灾害分布及成因上比较困难,教师要进行引导并详细讲解。
精习
知识梳理:(见黑板)
知识运用:1、知识应用(见课件)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落实知识,总结提升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结对互考,进一步落实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研习
一、自然灾害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
三、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的概念
、
自然灾害的类型
气象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我国主要防灾措施
避灾方法
明确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4-55页内容,分析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6页图2.48,分析气象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图2.49分析地质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自然灾害
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自然灾害
课型பைடு நூலகம்
主导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课标解读
1、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2、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导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2、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3、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4、培养学生防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三)防灾减灾
1.我国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面对灾害我国做了哪些防灾减灾的工作?
④大雾和沙尘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尘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三、课堂小结
灾难来临时,我们首先要冷静沉着、迅速有序地撤离,自我救护时要沉着应对。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
①洪水应急措施: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和山丘等,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
序号: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具: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自然灾害
2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 2.4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灾害?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学生看书回答,找到自然灾害的内涵,满足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
小试身手
提示: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加上灾情才是自然灾害
学生完成55页活动题,并回答。
承转过渡
自然灾害一般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几种类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解我国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难点】
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诏安因台风“天兔”而造成的危害的图片。
还记得中秋节放假三天过后,因为什么我们又多放假了两天吗?没错,是因为台风“天兔”,台风“天兔”给我们诏安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台风是一种灾害,那同学们还知道那些灾害,同学们知道这些灾害中,有一些是属于自然灾害的,那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自然灾害
合作研究
提示:从成因和危害来了解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适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最后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前后桌讨论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讨论后四个组选出代表发言,阐述一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学习小结
学习了解了我国常见的一些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自然灾害的一个特点,自然灾害种类多,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这些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
自主学习
提示:看图的步骤
画表格,补充总结完一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后,补充说明这种自然灾害集中分布在这个地区的原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2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自然灾害》教案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能会判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学会用地图阐述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大致分布区域。
3、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地制宜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
教学重难点1、自然灾害的分布大势.2、掌握常见的、实用的救灾措施。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播放有关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视频,众多的自然灾害频发,引起人们的不断关注。
引出本节课题《自然灾害》。
(直观地引入视频,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板书第四节自然灾害一、常见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明确: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教师展示我国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图片,教师展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气象灾害,哪些是地质灾害,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印象。
板书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指导学生读图2。
48,2。
49,并让学生谈谈他所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分布情况: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滑坡、泥石流:西南为多发区;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台风:东南沿海为多发区。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测试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小测试或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 作业评价
(1)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掌握情况。
简短介绍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自然灾害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影响。
过程:
讲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类型和特点。
详细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自然灾害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特性和重要性。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主要内容包括:
1. 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
(2)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海啸、风暴潮等)以及其他灾害(如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
(3)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地震、山体滑坡等。
(3)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涉及到多学科知识,如气象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学生难以掌握。
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教案新人教版

七、课堂达标检测(8分钟)
小结:学科知识构
建与板书设计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反思与重建
附:
1、课前检测题:
1、什么是自然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3、如何防灾减灾?
二、课堂检测题: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活动三:小组内交流怎样防灾避灾?
个性学习后,单元组内讨论解决不明白的地方或问老师。
三、同层评价(3分钟)
抽一层上黑板,写出关键词并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评价
四、、小组展示交流(10分钟)
组内交流,组间展示。
五、合作探究学习,生-生,师-生,释疑,拓展
教师点拨升华(5分钟)
说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尝试解释各自的成因。
教学准 备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一、导入(2分钟)
二、个性学习(10分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上网查阅的我国自然灾害及造成的危害事例,总结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类型。
活动二:读课本58页图2.48,思考:根据图例,说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尝试解释各自的成因。
2、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的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3、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三、作业设置:作业本p11,,G、H选作选做题
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以及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
课型新授单位主备人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4—6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灾害的定义和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3.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4.举例说明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的成就,了解避灾方法。
过程与方法: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了解避灾方法。
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要有强烈的防灾减灾
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难点: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二次
备课创设情
景,导入新课
自主探究,学习
从仙界跌落凡尘,九寨沟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
为什么?是什么改变了她?
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量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定义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图片展示
九寨沟的
昨天和今
天。
图片展
示学生常
见的自然
新知 3.气象灾害主要有、、、。
灾害:干
4.地质灾害主要有、、、。
旱、洪涝、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台风、寒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分布,发生,潮、崩塌、
遭受自然灾害最为。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地震、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台风
干旱
洪涝
地震形成原因分布学生结
合课本完
成探究一
学生结合
提纲自学
同伴互助,交流展示
精讲点拨,突破疑点
滑坡、泥石流
三.防灾减灾
1.读图
2.50—2.52,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防灾、救灾的
措施
哪些?举例说
明.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住在一楼,应该怎样避灾?。
如果居住在楼上,应怎样避
灾?。
3.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怎样避
灾?。
1.组长读自己的答案,组员核对自学的内容
2.针对疑难,讨论。
3.组长汇总疑难问题,全班师生解决。
1、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八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
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
的两辆汽车上。
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气象灾害的分布
洪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寒潮:对我国的北方影响较大
台风:对我国的东南沿海影响较大
(2)该地区这种气象灾害集中分布的原因
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多
暴雨和连续性降雨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小,尤其是春季降水少,多干
旱。
1.小组合
作,交流
答案
2.同伴互
助,解决
难题
3.展示交
流自学成
果
4..疑难
汇总
教师提醒
学生注意
两点:是
否是自然
原因;是
否带来危
害和损
失。
学生依次
阅读图
2.48和
2.49尝试
归纳主要
气象灾害
和地质灾
害的分
布。
教师
点拨。
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近,受其影响大。
东南沿海距离台风的发源地近,受其影响大。
(3)地质灾害的分布
地震:台湾和西南地区
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山区(4)该区为什么会有这种地质灾害
我国的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带上,我国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
所以这两个地区多地
震。
我国的中西部山区,地势崎岖,坡陡,相对高度差大,降水多暴雨,因此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人们常说“祸不单行”。
想想看,台风、洪水会引发
什么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什么自
然灾害?
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洪水可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两岸岩体不稳定,形成崩塌灾害,在适当的降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
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
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
总结提高
知识构建
学以致用见达标测试题
达标测试
教学反思:利用图片简单解释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
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组展示讨论结果。
师生共建知识框架
独立完成,展示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