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epigenetics演讲ppt

合集下载

表观遗传学(共20张PPT)

表观遗传学(共20张PPT)
异性降解的现象。PTGS是启动了细胞质内靶mRNA序列特异性的降解机制。
• 近几年来RNAi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1年的十大科 学进展之一,并名列2002年十大科学进展之首。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 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 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
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什么是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除DNA序列 变化外的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表 型和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改变。 表观遗传学调控真核基因表达, 与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神经 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密切相关。
举两个例子~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果蝇存在很多体节。对 Hox 基因来 说,在有些体节中表达,有些中不表达。一开始,这种表 达或不表达经不在了,由原来不 表达(Hox 基因)的细胞衍生的后代呢,这些基因仍然不 表达;表达那些 Hox 基因的细胞衍生的细胞,仍然表达。
• 最常见的DNA甲基化形式是将甲基加到胞嘧啶环的 5‘位置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哺乳动物中大约有 5%的胞嘧啶被甲基化,而甲基化与否,基因的转录活 性相差了上百万倍。
• DNA甲基化的作用主要体现于抑制基因转录活性,而具 体的抑制机制还尚未明确
• MeCP1所结合的DNA序列常需要有10个以上的甲基化CpG, 这一蛋白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
工蜂和蜂王都由同种受精卵发育而来,如 果能吃到蜂王浆,就变成蜂后;吃不到就 变成工蜂。
与工蜂相比,蜂王的成熟期短平均在半
个月左右,而工蜂则需要二十天以上;
寿命长蜂王可以活几年,而工蜂则只有
几十天的寿命;有生殖能力蜂王每天可
蜂王
工蜂
以产下几百枚卵,而工蜂一般终生都不

表观遗传学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表观遗传学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一种结论:个体在发育和 生长过程中获得的环境影 响,被遗传给了后代。 什么决定基因?大自然(环 境)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变 化不停,很难想象,对于 一个开放的复杂生命系统, 不会打上它的烙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类同卵双生的孪生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在同样的环境下成 长,俩人的气质和体质应该非常相似。 实际情形:一些孪生子的情况并不符合预期的理论。往往在长大成人 后出现性格、健康方面的很大差异。这种反常现象长期困扰着遗传学 家。 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可以在不影响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组的修 饰.这种改变不仅可以影响个体的发育,而且还可以遗传下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表观遗传修饰
1.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通 过 甲 基 供 体 ——S- 腺 苷 甲 硫 氨 酸 , 并 在 DNA 甲 基 转 移 酶 (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的催化下,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环上5’位置 的氢被活性甲基所取代,从而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5-mC) 。
•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DNA的序列不发生变化、基因表达改变、并且这种
改变可稳定遗传。
• 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内容: 基因选择性转录、表达的调控。
1. 基因转录后调控。 2. 基因转录后调控。
表观遗传修饰从多个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
1. DNA水平:DNA甲基化
基因表达的变 化(或性状的 变化)一定是 DNA序列变异 的结果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表观遗传学 - EpigeneticsPPT课件

表观遗传学 - EpigeneticsPPT课件
(2)转录抑制复合物干扰基因转录。甲基化DNA结合蛋 白与启动子区内的甲基化CpG岛结合,再与其他一些 蛋白共同形成转录抑制复合物(TRC),阻止转录因 子与启动子区靶序列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
(3)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而抑制基因表达。染色质构型 变化伴随着组氨酸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许多乙酰化 和去乙酰化本身就分别是转录增强子和转录阻遏物蛋 白。
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概念
表观遗传学
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变 化的,或者说是研究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 的一门新兴的遗传学分支。
表观遗传
所谓表观遗传就是不基于DNA差异的核酸遗传。即细胞 分裂过程中,DNA 序列不变的前提下,全基因组的基 因表达调控所决定的表型遗传,涉及染色质重编程、 整体的基因表达调控(如隔离子,增强子,弱化子,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功能 ), 及基因型对表型的 决定作用。
表观遗传学的特点:
可遗传的,即这类改变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 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遗传;
可逆性的基因表达调节,也有较少的能用DNA序列变化来解 释。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基因选择性转录表达 基因转录后的调控 的调控
DNA甲基化
❖ 目前认为基因调控元件(如启动子)的CpG岛中发生 5mC修饰会在空间上阻碍转录因子复合物与DNA的结 合。因而DNA甲基化一般与基因沉默相关联。
DNA甲基化的转录抑制机制:
(1)直接干扰特异转录因子与各自启动子结合的识别位 置。DNA的大沟是许多蛋白因子与DNA结合的部位,胞 嘧啶的甲基化干扰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
染色质重塑是由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介导的 一系列以染色质上核小体变化为基本特征 的生物学过程。

表观遗传学课件 PPT

表观遗传学课件 PPT

核小体
• 核小体定位是核小体在DNA上特异性定位的现象。 • 核小体核心DNA并不是随机的,其具备一定的定向特性。 • 核小体定位机制:
内在定位机制:每个核小体被定位于特定的DNA片断。 外在定位机制:内在定位结束后,核小体以确定的长度 特性重复出现。
• 核小体定位的意义:
核小体定位是DNA正确包装的条件。 核小体定位影响染色质功能。
• 组蛋白修饰种类
乙酰化-- 一般与活化的染色质构型相关联,乙酰化修饰 大多发生在H3、H4的 Lys 残基上。
甲基化-- 发生在H3、H4的 Lys 和 Arg残基上,可以与 基因抑制有关,也可以与基因的激活相关,这往往取决 于被修饰的位置和程度。 磷酸化-- 发生与 Ser 残基,一般与基因活化相关。 泛素化-- 一般是C端Lys修饰,启动基因表达。 SUMO(一种类泛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白)化-- 可稳定异染色质。 其他修饰(如ADP的核糖基化)
组蛋白修饰的检测方法
1.免疫染色
2.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3.质谱
三、染色质重塑
• 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是一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 机制。 • 染色质重塑是由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介导的一系列以染色质上核小 体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生物学过程。 • 组蛋白尾巴的化学修饰(乙酰化、甲基化及磷酸化等)可以改变 染色质结构,从而影响邻近基因的活性。
ton) 在 Endeavour 杂志
首次提出表观遗传学。
基因型的遗传(heredity)或
传承(inheritance)是遗传学
研究的主旨 ,而基因型产生
表型的过程则是属于表观
遗传学研究的范畴。
1987 年 ,霍利德( Holliday) 进一步指出可在两个层面上 研究高等生物的基因属性。 第一个层面是基因的世代间传递的规律 ——遗传学。 第二个层面是生物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基因

表观遗传学.ppt

表观遗传学.ppt
差异甲基化母源 染色体上的ICs的甲基化呈现出分化状态。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BWS)是一种过度生长综合 征,常伴有肥胖和先天性脐疝等症状,并有儿童期肿瘤 易患倾向。
它起源于染色体11p15.5区段的多种能造
成该区段印迹基因表达失衡的遗传学和表观遗
在PWS和AS患者中发现,微小染色体缺失集中 的区域有成簇排列的富含CpG岛的基因表达调控元 件,称为印迹中心(imprinting centers , ICs)。
在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上,这些调控元件的CpG 岛呈现甲基化型的明显差异。
例如 SNRPN的23个 母源 完全甲基化
CpG二联核苷 父源 非甲基化
closed structure that can no longer be accessed by the transcriptional machinery.
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可以被多种化学加合物所 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和甲基化等,组蛋白的这 类结构修饰可使染色质的构型发生改变,称为染色 质构型重塑。组蛋白中不同氨基酸残基的乙酰化一 般与活化的染色质构型常染色质(euchromatin)和 有表达活性的基因相关联;而组蛋白的甲基化则与 浓缩的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和表达受抑的 基因相关联。
activity. Methylated cytosines are recognized by methyl-CpG-binding proteins (MBDs), which in turn recruit histone deacetylases (HDACs) to the site of methylation, convert-ing the chromatin into a

表观遗传学ppt课件

表观遗传学ppt课件

一、基因组印记
印记基因的特征: 1、通常成簇出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较为
分散 一个簇中一般有3~11个印记基因,具 有一定的群集性倾向。 2、印记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同一 条染色体上两个印记基因之间的基因或与印 记基因毗邻的基因通常不表现出印记修饰。
一、基因组印记
印记基因的特征: 3、具有等位基因不同的甲基化区域
*注:DMR指不同的甲基化区域 ICE指基因印记控制区
一、基因组印记
差异性甲基化区域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 DMRs)
靠近靶基因的顺式作用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决 定了印记,这些调控位点称为差异性甲基化 区,是印记基因的标记位点;这些位点的缺 失会消除印记,导致靶基因在父系和母系中 有同样的表达。
表观遗传概述
表观遗传学
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 可遗传的遗传信息变化,并最终导致表型的变化。
表观遗传 所谓表观遗传就是不基于DNA差异的核酸遗传。即细胞分 裂过程中,DNA 序列不变的前提下,全基因组的基因表 达调控所决定的表型遗传,涉及染色质重编程、整体的基 因表达调控(如隔离子,增强子,弱化子,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等功能 ),及基因型对表型的决定作用。
小鼠及人类的胚胎及胚外组织中印记基因表达均十分保 守
6、很多印记基因只转录RNA而不翻译蛋白质,只 在mRNA水平发挥作用。
一、基因组印记
H19和Igf2的边界元件作用模式
Igf2和H19分别位于人和小鼠的11号和7号染色体; 位于同一基因簇内,位置相邻,Igf2位于上游; 交互印记(Igf2母系印记,H19父系印记); 在H19基因的上游均有DMR控制基因的表达; 在H19下游存在一个增强子; Igf2和H19之间存在一个ICE,也是DMR;

第十一章-表观遗传学PPT课件

第十一章-表观遗传学PPT课件

二、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
概念:依赖于父、母源性的等位基因的差异性 表达,即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在个体发育中有 着不同的影响,这种现象称基因组印迹。
两个亲本的等位基因差异性甲基化是基因组印 迹现象的基础。
疾病的基础: 15q11-13 微缺失
Prader-Willi syndrome, PWS(父源):肥胖、矮 小, 中度智力低下
2. 表遗传(epigenetic)信息
,提供何时、何地、如何应
用遗传学信息的指令,保证
基因适时启闭
One genome--------multiple epigenome
-
12
一、表观遗传修饰
表达模式的信息标记: DNA特定碱基的修饰:胞嘧啶的甲基化; 染色质构型重塑:如,组蛋白的乙酰化、 甲基化
果蝇中的杂色(眼)位置效应(positioneffect variegation): 野生红眼基因W+(显性) 突变白眼基因w(隐性)
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
W+
“W+/W+”和“W+/w”均表现正常红眼 意外情况: W+异位至着丝粒附近(异染
色质区), “W+/w”杂合体表现为花斑 眼(杂色),即:部分细胞正常红色, 部分少量红色,部分白色。
设计实验拟解决:“RNA 干扰”是否与转入的RNA 结构有关。
-
22
意外发现:导入双链RNA的产生功能干扰的有效 性远高于导入单链RNA, sense or antisense RNA导入均如此。
仅需少数分子即可产生干扰效应,提示酶促反 应或分子扩增的存在。
-
23
上述现象提示: 1. 存在超越简单反义RNA作用的机理。 2. RNA靶向的作用也不能排除。 3. 同时可能存在RNA与染色质的直接作用,影 响RNA的转录。

基因组表观遗传优秀课件

基因组表观遗传优秀课件

Igf-2 Igf-2m
正常小鼠
Igf-2m Igf-2 矮小型小鼠
16
由正反交实验可以看出: 印迹基因的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不符合孟德尔 定律。 小鼠 Igf-2 基因总是母本来源的等位基因被印迹, 父本来源的等位基因表达,因此是母本印迹。 基因印迹使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导致被印迹的 基因的生物功能的丧失。
1992年Hall将其定义为:在发育过程中遗传因 子和非遗传因子作用与细胞使其选择性控制基 因的表达,并逐步增加表型复杂性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 epigenetics的定义 逐步向狭义方向发展,Russo等将其描述为: 不涉及DNA序列的变异但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生 了可遗传的改变,并能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离将改变的基因表达模式传递给子细胞或下一 代的过程。
1、染色质重建 2、DNA甲基化 3、位置效应
1、染色质重建
在细胞分裂周期的间期,染色体转变为分布在整个细胞 核基质内疏松纤丝状态的染色质,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 色质。在常染色质区,转录调控因子可以和DNA分子接 触促使基因表达。异染色质处于收缩状态,转录调控因 子无法与DNA分子结合,基因保持沉默。细胞分化过程 伴随着染色质构型的改变,这种改变的状态在同类型上 下代细胞间是可遗传的,也是一种典型的不涉及DNA序 列改变却使基因表达模式发生改变的表观遗传。染色质 状态的改变称为染色质重组。
染色质重建与表观遗传
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染色质结构的影 响,组蛋白及其他包装蛋白并非只是简单的结构成分, 它们也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染色质的包装可分为2种 水平,即核小体和30nm的染色质纤维。染色质结构至少 在2方面对基因表达施加影响:
1、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包装程度决定位于该区段的基因 是否表达; 2、假如某一基因可以接触,基因所在的核小体位置及 其周边环境会影响到该基因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