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共27张PPT)

(一).时代背景
• 1.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 2.经济上:工商业的繁荣发展,资本主义萌
芽的出现。 • 思想上: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大大开阔
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 气息。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李贽生平 (1)生活时代:明朝中后期。 (2)出生地:福建泉州 (3)家庭影响:祖父辈从商、伊斯兰教徒,受传统思 想束缚较少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顾炎武(1613-1682) :
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 生,参加过抗清斗争。是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 代表作《日知录》、《天下 郡国利病书》
(二)、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材料一 有 天 之 食 下 知 肉 之亡 人下 亡 保 食 贱。亡 治 亡 的 民 “ 责奚 国 其 者 ,国 ,…族国 者 天 沦 天”辨 。 国 谋 与, 人…: 政 下 亡 下的有 将? 仁 。 之 有是改 权 : , 兴命曰 义 保 。 责亡 相故运朝 的 民 关 亡: 充 国 保 焉天 食知换 变 族 系 ,。下 ,易塞者天耳保代更、到匹姓而,下矣。谓天,。文整夫改至其者。亡之下统化个有国亡号于君,,,率其匹与天然谓兽臣夫亡后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 天下? 顾炎武—亭林先生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 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主张男女平等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1)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2)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 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3)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1.王夫之(1619-1692): 湖南衡阳人, 抗清失败后, 晚年隐居湘西的石船山,学者 称他为船山先生,闭门著书, 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 遗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共27张PPT)

1、生活经历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祖父两辈都是 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因此自幼受传 统思想束缚较少。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 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 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 专事著述和讲学。78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 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于监狱 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 样的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的 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藏书》等多种。
第四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回忆 儒学的发展史
春秋:应运而生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遭受打击
西汉(武帝)后: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明清时期,儒学又 是怎样发展的呢?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背景
请阅读以下材料,结合书 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进步 思想出现的背景?
明 清 科 举 考 场
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B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
请你概括李贽的性格特征: 正直清廉 离经叛道
哪些思想可以反映出李贽是一位“离经叛道” 的思想家呢?
2、思想主张 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不能以“圣人” 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 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 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代施复的手工工场
一、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 工商业者阶层日益壮大 思想文化: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
明八股取士,清大兴文字狱
外部: 西方科技传入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共22张PPT)

生、缓慢发展。统治者强化重农商;工商业者队 伍壮大,要求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理学束缚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八、 文);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
二、情况:明清之际5位进步思想家
代表 李贽 生平 主张 评价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唐甄
(一)反正统意识
1. 生平:(明朝中后期)
李贽
《 焚书》《续焚书》《藏 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 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 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 世”的缘故。
3.评价: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 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民主性 色彩。未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二)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平:明末清初 《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 《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浙东学派创始人。
2.主张:
2. 思想主张 1)、 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2)、 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 的标准,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 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 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3.评价:批判君主专制主义,为近代民 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 顶峰。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主张 的共同点: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 (民本思想),带民主色彩。 (2)经济上: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上: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使其焕发生机。
二、情况:明清之际5位进步思想家
代表 李贽 生平 主张 评价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唐甄
(一)反正统意识
1. 生平:(明朝中后期)
李贽
《 焚书》《续焚书》《藏 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 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 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 世”的缘故。
3.评价: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 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民主性 色彩。未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二)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平:明末清初 《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 《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浙东学派创始人。
2.主张:
2. 思想主张 1)、 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2)、 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 的标准,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 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 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3.评价:批判君主专制主义,为近代民 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 顶峰。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主张 的共同点: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人民为主” (民本思想),带民主色彩。 (2)经济上: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上: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使其焕发生机。
人民历史必修3专题一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6张PPT)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 知中保国其宋国代。后保逐国渐者形,成其的君 一其种臣提肉倡食研者究谋当之前。社保会天政下 治者、,经匹济夫等之实贱际,问与题有,责要焉 求耳经矣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 迫中什下切提么?问出的是题解治亡联决学国系 重方?起 大什法来 问么。, 题是并 方亡从 案天
经济思想——反 对传统的重农抑商 思想,认为工商皆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 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 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本
黄宗羲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 最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消极作用:它的主要学说都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 的立场上,作为封建统治思想,对钳制人民思想、阻碍科 学的发展等,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影响:
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儒家文化 史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遗产的 重要部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被尊崇的原因
回忆:儒学的发展史
春秋:应运而生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遭受打击 西汉(武帝)后: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明清时期,儒学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
思想十分活课跃标的时要期求。:“列天崩举地李解贽”的、社黄会宗大羲变革、,明朝 覆云亡的顾的激惨荡炎痛,武事旧、实制,度王对的夫士衰之大落等夫和形新思成社想巨会家大因的素主冲产要击生主。,张伴传随统,儒政学治的风 正统了思想解遭明到清质疑时。期如儒李家贽、学黄说宗的羲、发顾展炎。武、王夫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 知中保国其宋国代。后保逐国渐者形,成其的君 一其种臣提肉倡食研者究谋当之前。社保会天政下 治者、,经匹济夫等之实贱际,问与题有,责要焉 求耳经矣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 迫中什下切提么?问出的是题解治亡联决学国系 重方?起 大什法来 问么。, 题是并 方亡从 案天
经济思想——反 对传统的重农抑商 思想,认为工商皆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 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 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本
黄宗羲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 最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消极作用:它的主要学说都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 的立场上,作为封建统治思想,对钳制人民思想、阻碍科 学的发展等,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影响:
儒学是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儒家文化 史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遗产的 重要部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被尊崇的原因
回忆:儒学的发展史
春秋:应运而生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遭受打击 西汉(武帝)后: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明清时期,儒学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
思想十分活课跃标的时要期求。:“列天崩举地李解贽”的、社黄会宗大羲变革、,明朝 覆云亡的顾的激惨荡炎痛,武事旧、实制,度王对的夫士衰之大落等夫和形新思成社想巨会家大因的素主冲产要击生主。,张伴传随统,儒政学治的风 正统了思想解遭明到清质疑时。期如儒李家贽、学黄说宗的羲、发顾展炎。武、王夫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共26张PPT)

1、思想主张
材料一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 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1)政治思想: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目的的富裕机户,购买织机,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还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
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人民版必修二P25
材料二: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人民版必修一P17
材料三:明王朝执行的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之
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师生 人人平 安。 3、认真抓好学校的食堂建设和管理,不断提 高食堂 工作人 员的政 治思想 觉悟和 服
务水平,把食堂的安全卫生及食 品的安全卫生纳入议事日程,确保每个 学生有 热饭吃,有开水 喝,有 温水洗,有
利玛窦,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明末清初时的思想文化领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活跃的局面?
2、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
3、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局限: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 的理论基础。
——《日知录》
(2)文化思想:痛斥理学的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学以致用
材何料谓三“经“世易致姓用改”号:,中谓国之宋亡代国后。逐仁渐义形充成塞的而一至种于提率倡兽研食究人当,前人社将会相政食治,、经 谓济之等亡实天际下问。题,…要…求保经国书者研,究其与君当其时臣社肉会食的者迫谋切之问;题保联天系下起者来,,匹并夫从之中贱提与出 有解责决焉重耳大矣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日是知以录史》为鉴,学 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 并用(于3)社“会天改下革兴。亡,匹夫有责”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 1.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件(共24张PPT)

• 一、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 “人民为主”。
•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 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3)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1、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 2、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3、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4、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5、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
环境——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 期。三人早年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都隐居 著书立说。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 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
(2)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 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 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 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知识结构:
明
末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原因
清 初
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表现
2.评价: (1)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 拨乱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2)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精神。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王夫之的生平:
字而农,号姜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 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 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出身于没落地主知识分 子家庭。青年时代,他关心国家大事,注重研 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 明亡,他在 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 闭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 书》,刊行的共70种。
•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 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3)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1、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 2、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 3、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4、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5、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
环境——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 期。三人早年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都隐居 著书立说。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 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
(2)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 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 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 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知识结构:
明
末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原因
清 初
二、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表现
2.评价: (1)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他改革弊政、 拨乱反正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2)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精神。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王夫之的生平:
字而农,号姜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 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 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出身于没落地主知识分 子家庭。青年时代,他关心国家大事,注重研 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 明亡,他在 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 闭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 书》,刊行的共70种。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共28张PPT)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共同生活背 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景
共同经历
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共同进步政 治思想(批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批判私天下的君主 制
判君主专制)君臣平等
“以天下之权,寄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天下之人。”
“循天下之公”
抨击“孤 秦”“陋宋” (三个方面)
共同经济思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想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练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⑶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 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 ⑷材料四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主张限制君主权力。明清商品经济 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意义。
。
有民主色彩—。—但顾是炎这武《些日思知录》
根据以上材料想,未结合能时突代破背封景建,制归度纳的、束评价顾炎武的观
点。
缚
顾炎武主要思想
(1)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 种学说。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 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 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件4(25张PPT)(人民版必修3)

2欲”的理论。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 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主张男女平等
(3)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续焚 书》《藏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 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 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 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三、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最大的特点: 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中
国
背景: 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传 统
百 诸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的
家
思想主张
文争
化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请你概括李贽的性格特征: 正直清廉 离经叛道
①哪些思想可以反映出李贽是一位“离经叛 道”的思想家呢? ②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 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则无心矣材。料如1服认田为者人私皆有有秋之获, 而后治田私必,力追;求居物家质者利私益积仓之获, 而后治家是必“力自;然为之学性者”私,进取之获, 而后举业材反之料对治2“也挑存必战天力孔理。子,…及灭
的愿望—和—要顾求炎,武这《日些知具录有》民 根据以主上色材彩料。,但结合是时这代些背思景想,未归能纳、评价 顾炎武的突观破点封。 建制度的束缚
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 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
后材者唱料许三。君:与提臣出,共君曳臣木之平人等也。;”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 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主张男女平等
(3)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续焚 书》《藏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 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 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强调经世致用。
• 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三、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最大的特点: 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中
国
背景: 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传 统
百 诸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的
家
思想主张
文争
化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请你概括李贽的性格特征: 正直清廉 离经叛道
①哪些思想可以反映出李贽是一位“离经叛 道”的思想家呢? ②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 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则无心矣材。料如1服认田为者人私皆有有秋之获, 而后治田私必,力追;求居物家质者利私益积仓之获, 而后治家是必“力自;然为之学性者”私,进取之获, 而后举业材反之料对治2“也挑存必战天力孔理。子,…及灭
的愿望—和—要顾求炎,武这《日些知具录有》民 根据以主上色材彩料。,但结合是时这代些背思景想,未归能纳、评价 顾炎武的突观破点封。 建制度的束缚
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 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
后材者唱料许三。君:与提臣出,共君曳臣木之平人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新发展 李贽,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
知识巩固
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D )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 ( D ) A、个性自由 C、农工皆本 B、经世致用 D、民主共和
3、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 述,不正确的是( D )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 而深。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顾炎武
1.代表作:《日知录》,《天下 郡国利病书》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 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 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身上,我 们能体会哪些精神?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 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 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 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 成完整的体系。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 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 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 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 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 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 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 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 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背景: 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诸子: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 墨子的思想主张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 百家: 形成
春秋战国形成 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儒 家 思 想 的 演 变
汉代成为正统 宋明发展 为理学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 的建议 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 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
2.黄宗羲的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 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梁启超说这部书(《明夷待访录》):对于三 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
——王夫之《读通鉴论》
王夫之,湖南衡 阳人,代表作: 《船山遗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 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
1.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1)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2)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揭露 了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批判暴政。 (3)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唯物论思想,提出 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2.评价: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 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代表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是古代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顾炎武
•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已 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 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李贽
•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 主张。……晚年所指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 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王夫之
何谓“经世致用”
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 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 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黄宗羲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 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秦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 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 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 主张的共同点
• (1)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 (2)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 (3)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演 变 专 题
百 家 争 鸣
明清时期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为什么在思想领域会出现 这股进步思潮呢? (明清时期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文化: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课标要求 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 发展情况。 重点 难点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背景、主要 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船山先生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 风有意难留我;左联:明月无心自照人;横 批:湘西草堂。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
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
的气息。
四.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 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 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 生民之生死,公也。”
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 思想。 ――《明朝史话》
(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主张 男女平等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说
1.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1610—1695年)浙江余姚人
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及在中国 思想发展史上的影响。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李贽的生平与性格: 生平:福建泉州人,求学→做官 →入狱 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藏书》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
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
(1613—1682年)江苏昆山人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自公卿大夫 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 各治其事。 ——顾炎武《日知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顾炎武的观点。 2.思想观点: (1)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4)梁启超把他的观点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 3.评价:思想具有启蒙精神
五.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 1.代表作:《潜书》 • 2.主张: • (1)最大的特点: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 (2)对“官”进行猛烈的抨击 • 3.评价
明末清初,专制王朝犹如一艘沉舟已风雨 飘摇;传统的儒学思想好象一棵病树充满枯枝 败叶。而当时的世界却千帆竟发,万木争春。 这几位进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 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 是晚风轻拂,难以形成大潮巨浪。
4、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 专制的批判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D )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观点(A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6、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 )
A A商品经济的发展
A、abcd B、adc
b专制腐朽王朝的统治 C、acd D、abd
c八股取士因循守旧 d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