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白县岭门镇大榜中学2013-201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1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完整版)

教案学科:生物班级:七年级(上)教师2013—2014年第一学期《致同学们》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二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
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
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
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
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
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
(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
)(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反思: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教案: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圈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生物的特征。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的特征,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4. 作业:让学生绘制生物的特征表格,并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生物的小短文。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能识别不同种类的生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系统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等级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类。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的分类系统和分类等级,如植物界、动物界等。
练习:让学生进行生物分类练习,使用生物分类索引进行查找和归类。
4. 作业:让学生制作生物分类卡片,并写一篇关于某个生物类群的介绍文章。
第二章教案:生物的细胞结构第三节植物细胞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叶绿体、液泡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细胞的特点。
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等。
实验:让学生进行植物细胞切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4. 作业:让学生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植物细胞功能的短文。
第四节动物细胞1.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的特殊结构,如中心体、溶酶体等。
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动物细胞图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细胞的特点。
讲解:详细讲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中心体等。
广东省电白县岭门镇大榜中学学人教七级生物上册教案第单元第章

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课时)
教学目标
1、阐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述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呼吸作用的过程
板书设计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互依存的关系联系白天白天和黑夜时间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能量转变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氧产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和水原料有光无光均可
光条件(是否需要光)所有的活细胞的线粒体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场所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区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

教案序号 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第一节生物的特性2014.9.11 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巩固练习1. 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我们来练习一下。
教师打出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2 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2014.9.13教学目标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调查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3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新授课第一节生物圈2014.9.15教学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广东省电白县岭门镇大榜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1章 第2节 调查我们身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通过调查,学会合作,提高自己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能力。
3、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调查法的一般步骤2、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制定调查计划,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天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生物有哪些?(同学们回答)看来我们的生活并不寂寞,有那么多“伙伴”在陪伴我们,可是你们知道他们有多少种?分别叫什么名字?分为哪几类?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家”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页第2段红背景方框内的内容,尝试解决:1、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2、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3、调查X围太大时,怎么办?4、若要调查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样调查既节省时间又比较准确?(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2)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3)释疑解惑二:X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
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情况。
(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假如要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如何开展调查?教师总结: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2、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二、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8、9页,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调查的目的是什么?2、调查步骤分哪几步?3、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4、拿出课前布置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归类整理。
5、归类对认识生物有什么意义?(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2说一说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3)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互评,教师也作出评论(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1、调查中你又想到了哪些问题?2、思考如何书写调查报告?结合练习题3和实验报告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第一课时《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的作用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的作用和功能。
2.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细胞模型、植物细胞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植物细胞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细胞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 讲解: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模型,讲解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的作用和功能。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植物细胞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给出相关题目,检测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具体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的名称和作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植物细胞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模型,讲解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的作用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植物细胞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的植物,了解不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是教学重点,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的作用和功能是教学难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2.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植物的生殖3. 第三章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一节动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遗传的概念和规律第二节变异的概念和类型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发育和生殖。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4.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及它们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发育和生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点讲解:使用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2. 第二章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殖3. 第三章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4.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概念和规律变异的概念和类型5.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作业题目:列举出五种生物的基本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课时一: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概念和意义-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概念和意义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3. 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区别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自带一种生物,通过观察和比较,讨论其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看图说话: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生物的图片,并请他们描述和比较这些生物的特征。
3. 观察实验:进行现场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特征的能力。
课时二: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能够使用分类方法对植物进行归类- 掌握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内容1. 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2. 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活动1. 植物分类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分类游戏,根据给出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将植物归类。
2. 植物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并记录其特征和分类。
教学评价1. 分类游戏成绩:评价学生对植物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植物观察记录: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特征的能力。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殖与发展课时三: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目标- 了解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掌握有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 能够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内容1. 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 有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3. 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活动1. 观察花朵解剖: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花朵结构和生殖器官。
2. 裱花标本:学生自带花朵样本,进行裱花标本制作,同时描述花朵的生殖器官。
教学评价1. 花朵观察报告: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花朵生殖器官的能力。
2. 裱花标本评分:评价学生制作的裱花标本质量和描述的准确性。
课时四:无花植物的生殖与发展教学目标- 了解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掌握无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 能够观察和描述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内容1. 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 无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3. 观察和描述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活动1. 植物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无花植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生殖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二章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说明什么叫做生物圈、生态因素。
2、列举出几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例子。
3、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哪些。
4、列举出生活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
教学重点:
1、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光对鼠妇生活分部影响探究的设计过程
教学难点: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呢?鱼儿能离开水吗?向日葵离了阳光能生存吗?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说明环境会影响生物的分布。
地球上所以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提问]想一想、议一议
[讲解]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新疆东部。
大熊猫食物单一,以箭竹等竹类植物为食,大熊猫生活还需要有水源。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提问] 什么是环境?环境仅仅指生物生存的空间吗?
[讲述]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生长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提问]看图1-12,在这片麦田了中对小麦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你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吗?
[讲述]依据有无生命将生态因素分为两类
阳光、水、温度、土壤是无生命的称为非生物因素;老鼠、蛇、蚯蚓、瓢虫、蚜虫、杂草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因素。
三、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提问]:同学们按照要求利用课余时间捕捉到了一些鼠妇,能告诉大家,你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适应什么样的环境?
[讲述]: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
[讲解]: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
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
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
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提醒]: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
[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讲述]:在影响鼠妇生活的这些因素中,光、水、温度、空气、土壤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因此称为非生物因素,除了这些没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还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
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提问] 阳光、水、温度、土壤对小麦生长有什么影响?
[讲述] 没有氧化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低种子不能发芽,生长慢水少小麦枯萎,水多根容易烂。
土壤肥沃生长好,土壤贫瘠生长差。
[提问]非生物因素会不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举例:阔叶林和针叶林,沙漠、草原和森林、大雁南飞、向日葵朝向太阳。
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提问]图1-12中老鼠、蛇、蚯蚓、瓢虫、蚜虫对小麦生长有没有影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讲述]老鼠破坏农田、蛇吃老鼠、蚜虫吃麦叶、瓢虫吃蚜虫、杂草和小麦竞争空间、水、阳光肥料。
蚯蚓松土肥土。
[提问]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竞争关系,还有其他关系吗?
[讲述]物种之间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生物之间有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寄生关系。
[提问]你能进一步将这些关系进行分了吗?
[讲述]同种生物有竞争和互助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有捕食、竞争、合作、共生、寄生关系。
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提问]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作用于环境,那生物怎么样才能生存呢?请看教材资料分析,思考:骆驼和骆驼刺怎样适应缺水的环境?海豹怎样适应寒冷的环境?仙人掌怎样适应沙漠的环境?
[讲述]骆驼排尿少,出汗少,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缺水的环境。
另外骆驼一次能喝大量是水,并能将水储存在胃里,这样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骆驼刺根系很发达,这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
它的地上部分植株矮小,这样减少水分的散失。
海豹皮下脂肪很厚,具有保温作用
[提问]你还能举出那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竹节石(拟态)、变色龙(保护色)、毒剑蛙(警戒色)图片。
[提问]生物能不能影响环境呢?
[观察]思考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提问]你还能说出那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讲述]蜣螂出国救澳大利亚草场的故事
[讲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有力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小结]生物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生物能影响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因素
1、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