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教育叙事故事(小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问题解决方案)

教育叙事故事(小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问题解决方案)背景:小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尤其是男生,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注意听讲大约有三种表现:一是自己不听讲,但不影响别人。
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玩笔、橡皮、看课外书、睡觉,也有的什么都不做,看起来是在听讲,其实大脑在信马由缰胡思乱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走神。
二是自己不听讲,和周围同学小声说话。
他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有的同学碍于面子或者同样有话要说,也有的同学是不和别人说自言自语,这就造成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噪音,即严重干扰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自己不听讲,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甚至随便下座位、打闹,极大破坏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老师经常不得不中止教学维持课堂纪律。
描述故事过程:张佳然同学,刚开始进入一年级成绩较优秀,举手回答老师问题也很积极,给每个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三、四个月之后发现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上课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课堂上一个人也玩得很起劲,作业书写也够不端正,还常出错,有时常忘记带家庭作业,作业完成了一半就上交了,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叫来家长一起想对策,但是都无济于事,效果不大,成绩也因此有所下滑,但是孩子比较聪明,低段的知识通过简单的复习通常也能考到家长满意的成绩。
正因为这样,一直没有重视自己的习惯,依旧会丢三落四,今天忘记这个,明天忘记那个,因此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很难上去,类似的题与她讲过,让她再做,却比别人慢,开始人也变得颓废,上课回答问题低声细语,胆子也越来越小。
反思:培养学生课堂专心听讲的对策措施:培养孩子们边听边记、边问的习惯。
只是用耳朵来“听”,是一种肤浅的过程。
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听”,还要培养学生“会听”、“爱听”、“听懂”,在“听”中有更多的收获。
边听边记,是一种“听”的好习惯。
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用笔来记——记观点、记疑惑、记要点、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梁敏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背景:(一)家庭背景:1、父亲:35 岁,司机,初中文化。
母亲:32,务农。
有两个妹妹。
2、个人成长史:周昊,男生,13岁,性格活泼好动,头脑较聪明,小学一、二年级学习一般,以后成绩直线下降。
3、家教育情况:爸爸在外开大车运货,较少时间过问孩子的教育。
对其出现的问题偶尔过问,不如意就动手打孩子,让孩子一跪一小时;妈妈有两个小孩要照顾,平时很少管他,以至于现在不听她的话,一有事就给老师打电话让老师说孩子。
(二)学校背景:周昊在学校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学习兴趣不大,上课小动作多,有时还和同学讲话,干扰课堂纪律;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字迹潦草,错别字特别多;对班主任之外老师的批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上体育课时自己在队外玩,一到队里就影响其他学生,经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对他的教育很头痛。
描述故事过程:一、主要做法与措施:1、纠正父母教育误区。
我多次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矫正父母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
告知孩子父亲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是不利于正常教育的。
不要一犯错就打,打即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孩子认为打人就是对的,而是要给孩子讲明白哪做错了,怎样做是对的,只要孩子明白了其中道理,同时给孩子时间改正;还要注意奖惩结合,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不要吝啬对孩子加以肯定的话语。
我还给孩子妈妈谈管孩子的重要性,这是没有任何推脱理由的,只有你去正确的教导孩子,他就会知道妈妈的话也得听,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缺点。
2、作为老师我多次与孩子交谈,让他感觉到我是关心和爱他的。
周昊体育课经常不能好好上,那么我就在体育课上和他坐在在操场边上聊,不让他有老师在教训他的感觉,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了解兴趣爱好,了解不好好上体育课的原因,对他生活中困难、学习上的障碍给以及时的帮助和真诚的指点,鼓起他学习的信心,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原则。
3、课上课下,我尽量找机会给他表现。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教育叙事故事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讲述故事来传授知识和道德价值观。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叙事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教育叙事故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故事内容不够吸引人1.1 故事情节单一,缺乏变化和冲突1.2 语言表达单调,缺乏生动形象1.3 缺乏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结尾二、故事缺乏教育性和启发性2.1 故事主题与教学内容不贴合2.2 缺乏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和情感共鸣2.3 缺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故事情节过于简单和理想化3.1 缺乏现实性和复杂性3.2 忽略学生的成长和困惑3.3 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性思维四、故事表达方式不够生动和多样化4.1 缺乏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元素4.2 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4.3 缺乏多种表达方式和形式的尝试五、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5.1 缺乏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共鸣5.2 忽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5.3 缺乏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综上所述,要提高教育叙事故事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故事内容要吸引人,增加变化和冲突,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开头和结尾要引人入胜。
其次,故事要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与教学内容贴合,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和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
再次,故事情节要现实复杂,关注学生成长和困惑,反思社会现实和批判性思维。
此外,故事表达方式要生动多样化,增加多媒体元素和互动性,尝试多种表达方式和形式。
最后,故事要与学生实际生活融合,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共鸣,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
通过这些改进,教育叙事故事将更好地发挥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走近方能知心,知心才可交友。为了消除佩佩的畏惧心理,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拉近彼此距离;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让他体会老师信任的快感;有不妥处,婉言指出,既指出错误,又让他感觉亲切,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让他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在不经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阳阳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喜欢和伙伴们游戏玩耍。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背景:
个案分析:
我班学生佩佩,以前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也较稳定,但是上学期以来,上课有时爱走神,常常自己发呆,也不做课堂笔记,而且课堂上也不和同学交流。作业总是拖到最后才交。业。作业字迹潦草,错别字特别多。因为自身缺点多,同学们疏远他,致使他滋生自卑畏怯的心理,使他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和同学交朋友,同学们也不愿和他交朋友。
3.缺乏理解,爱之无方。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也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虽然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高,但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简单,导致他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4.批评无度,心理误解。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在学校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加上任课老师对他的一些恶习很反感,认为他是个无可救药的孩子,甚至是另眼相待。这些不当的言词,使他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和心结,慢慢失去了自制能力与自信心态。
2.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班每周班会,都对上周学生表现做一次评价,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不足都记下来。在评价中,王皓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了反省,逐步完善自己。
反思:
佩佩的转变让我认识到激励作用之大、情感力量之威。只要投入感情,就会有收获。因而,针对类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家人、老师、伙伴身上来,爱人就会得到人爱,消除与周围人的隔阂,乐于学习,乐于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春风里。
教育叙事故事解决方案

教育叙事故事解决方案
《寻找解决方案的旅程》
在一所小学里,有一个年级辅导员叫做李老师。
她对学生们非常关心,经常会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有一天,学校里发生了一件棘手的事件,一些学生在校园里打架斗殴,导致一名学生受伤。
李老师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召集了相关老师和学生家长,商讨该事件的解决方案。
经过大家的讨论,他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学校将严肃处理斗殴学生的行为,严肃警告他们并要求家长配合进行教育。
其次,学校将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斗殴的危害,提升他们的冲突解决能力。
同时也要求老师们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斗殴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下降,学校的校园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
李老师的教育解决方案成为了学校解决问题的一个成功案例,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次事件,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关怀与教育,促进了师生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
李老师也因此成为了学校里备受尊敬的一员。
她的经验也被其他老师所借鉴,成为学校里解决问题的成功范本。
教育叙事故事小学语文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先从做通家长工作方面入手多次进行家访。开始去的时候,我只报喜不报忧,拉拉家常,聊聊家常的不容易孩子的健康情况等降低了家长对我的抵触心理。找到了症结的所在,我尽最大的可能表扬、关心王子墨,在与家长搞好关系,树立家长的信心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他的辅导力度。一次,因为作业又连续几天没完成而中午留在教室里补作业,我打电话让家长给他送点吃的子墨,因为天生淘气,在小学和初中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父母文化很低,事事袒护他,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很差,职高入学的时候成绩就和班里同学相差五、六十分。到了高一下学期开始不及格,英语就考几分。他很贪玩,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面对这种情况,他家长不是配合老师管教,而是说孩子可也太重没时间写,他的作业有时找同学帮着写,
反思: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去雕琢,是他永久的焕发光彩,而不是半途而废。孩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有的一点就通,有的死钻牛角尖,那时,教师就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他们,忌怒忌燥,否则将会事与愿违。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而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了。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背景小冬,9岁。
性格好冲动。
较较聪明,很讲义气。
母亲在家,父亲外出打。
经常不回家。
父母对他很宠爱,在各个方面都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对物质的期望值也比较大。
在学校经常跟其他同学打架,在同学和老师的的印象里不好。
学习兴趣不大,上课爱说话,扰乱课堂纪律,有时候不交作业。
各科成绩经常亮红灯,每次考试在班级后几名。
上课睡觉是经常的事情。
思考问题方式往往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对他人是绝对化的要求。
执拗、偏激,对矛盾归因时只看对方的错误,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经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对他的教育很头痛描述故事过程1、父母与家庭治疗。
主要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矫正母亲的错误教育观念和行为。
小冬母亲很溺爱孩子。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护孩子,呵护过度,孩子有时候违反了校规,她就到老师那里讲个不停,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如何如何的乖,或者为孩子开脱责任。
我多次跟孩子母亲交流,反复强调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是不利于正常教育的。
矫正孩子的错误需要一个过程,着急是没有用的。
家长应该耐心疏导,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缺点。
孩子有问题后,推卸责任、埋怨、责备都只能事与愿违。
其次,是合理运用奖励技术。
及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其好的行为及时得到强化。
奖惩结合,奖为主,但奖励要有原则,不能超越许可的范围(一次因为孩子考试达到了母亲的目标,于是给他很多的钱,又是吃又是玩,表扬到天上)。
再次,是建立和睦的朋友式的父子关系。
父亲应放下尊严,同孩子多谈心,打开孩子的心结,知道孩子心中想什么、希望什么、喜欢什么,多鼓励孩子,不能因为自己忙就不过问2、认知治疗。
对于问题行为学生来说,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以,我认为认知过程中孩子对当时情境的评价、对周围人的反应,以及在特定事件中做出的自我陈述,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必备资料。
首先,说服教育是认知治疗的第一途径。
转变孩子的道德意识,主要采取与其谈心的方式。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背景:李玉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图玩乐,迷恋电脑游戏。
性格倔强、固执,但又有惰性心理。
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自由散漫,喜好标新立异,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处事情绪化,易冲动。
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经过多次与他交谈,以及从其他学生处了解到他的后进问题来源于内因和外因。
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最主要的外因是他小时候,父母经常争吵,后父母离婚,他被判给了父亲,父亲不太管他,因此导致他形成了种种恶习。
由于他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改进,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
内因是,虽然接受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成绩差。
描述故事过程:上课时总是在趴着睡觉.每当我提问他时,他一问三不知,回答不出任何问题。
也无法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
又因为吸烟被抓住,学生却态度蛮横:“我愿意,你管不着”过了一会儿,他情绪没那么激动了,我先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开始用平和的语调与他聊天,了解他的过去,他的家庭情况。
慢慢地,他的情况变得清晰起来。
原来,他的父母早已经离婚,是一个单亲家庭。
他的父母以前老是吵架,后来干脆离婚了,他跟了他的父亲。
这给他的伤害很大。
他怨恨他的父母,觉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顾他的感受,于是开始任性胡为,不服管束。
他的父亲,一方面自己工作比较忙,另一方面也觉得对他也有些愧疚,因而只知事事满足他的要求,却放松了对他的管教,最终导致现在的局面。
父亲做的这些并不能打动刘民的心,他选择了在学校调皮闹事、去网吧彻夜不归这样堕落的方式来报复他的父亲。
但是这孩子其实非常聪明,学习还算可以。
即便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依然在中考中考得不错,进入了我们学校。
可机遇在他看来却有些失望,他觉得这太对得起他父亲了。
所以,他才会不计后果的提出将他开除,自然也不在乎什么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叙事故事(问题解决方案)
背景:
今年我担任八年级一班英语教学工作。
刚接到这个班不到一个星期,我就发现这个班学生的特点是:聪明但懒惰。
几乎一半学生学习态度极差,课外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就抄袭。
为此我很烦恼。
怎样才能让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这是我日夜思考的问题。
描述故事过程:
我发现我们班很多男同学,理科学得很好,然而英语成绩却总是不及格,庆东就是其中一个,他很聪明, 平时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每次作业都一团糟,要么就是看不懂的天文字,要么就是不写,最糟糕的就是还让别人代写,成绩很不理想。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决定一定要挽救这个聪明的学生,帮助他改掉恶习。
于是我作了自我反思,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方面做作了调整。
每个单元的第一节课都是听说课,上完听说课后我就会布置听说方面的作业。
我安排两人一组(优生和学困生一组)。
互相练习本节课学习到的重要句型和对话。
第二天上课抽查。
这个班29名学生,单出一个,我就让庆东每天和我练习。
每天晚上我主动给庆东用英语打电话,在电话里,我首先会说一些表扬性的话。
如“I am glad to talk with you.”“Your English is better than before!”等。
他刚开始时还有点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两个星期后,英语是越说越多,越说越好了。
现在他很乐意给我打电话。
每个单元都有两篇阅读文章,我把我们班按照学习情况分成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
在上阅读课之前,我总是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让学生回到家里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独立完成我所布置的阅读作业。
写作是每个同学最头疼的作业。
我首先让他们准备一个摘抄本,摘抄自己认为有用的或优美的句子,并且记住这些句子。
每个周末我让他写一篇自己想写的文章。
文章不要求很长或很优美,但要能写出几句完整正确的句子。
我记得他写得第一篇文章是“I don’t like English. I like P.E and music…..”我评价说:“虽然你不喜欢英语,但英语句子还是写对了。
还好没有写不喜欢英语老师。
”
现在他的英语写作水平还是有所提高了。
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考了65分写作10分的题得了6分。
他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总算及格了.我以后还会继续努力的,下次争取考得更好。
”我真为他感到高兴。
我对他说“你的成绩能进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你能够认真完成每一次课外作业。
老师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下去!”
反思:
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学生不愿意学,不愿意写课外作业,也许是作业千篇一律,枯燥无趣。
只有老师先改变自己,用心寻找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乐于去接受。
只有让课外作业变得丰富有趣,并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学生才会乐于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