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_乙炔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

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乙炔基本化学知识点总结乙炔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2,它的结构式为H-C≡C-H。
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
本文将对乙炔的基本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包括乙炔的制备、性质及反应等方面。
一、制备乙炔乙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石灰石法:将石灰石(CaCO3)与焦炭(C)加热至高温,然后通过输送氮气或空气进行高温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CaO)和一氧化碳(CO)。
接着,将二氧化钙(CaO)与焦炭(C)加热至1400℃左右,反应生成乙炔。
CaCO3 + C → CaO + COCaO + C → CaC2 + CO2. 乙炔仪法:利用乙炔仪将水合乙酸或乙腈等物质电解制备出乙炔。
CH3COOH + H2O → C2H2 + CO22CH3CN + 2H2O → C2H2 + 2NH33. 液体乙炔法:通过各类液体烃类(如乙烯)的脱氢反应,得到乙炔。
二、乙炔的性质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与空气具有较大的爆炸范围。
乙炔可以溶解于水、酒精、丙酮、苯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丙酮和水。
乙炔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在高温、高压、阳光等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
乙炔的燃烧产生高温和暴露的炽热火焰,可用于切割金属。
三、乙炔的反应乙炔具有丰富的化学反应性,主要反应有:1. 加成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乙炔可以和H2、Cl2、Br2、HCl、HBr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乙炔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C2H2 + H2 → C2H42. 氢化反应:乙炔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乙烯。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钯等贵金属。
C2H2 + H2 → C2H43. 氧化反应:乙炔可以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当乙炔含有不完全燃烧产物时,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2C2H2 + 5O2 → 4CO2 + 2H2O4. 卤素化反应:乙炔与卤素(Cl2、Br2)反应可以生成卤代烃。
乙炔熔沸点

乙炔熔沸点
摘要:
1.乙炔的概述
2.乙炔的熔沸点特性
3.乙炔的熔沸点对其应用的影响
正文:
乙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臭、易燃的气体,是炔烃类化合物中最简单、最稳定的一种。
在常温常压下,乙炔是一种气体,但在高压下,乙炔可以被压缩成液体,甚至可以被冷冻成固体。
乙炔的熔沸点是其物理性质中的重要特性。
在标准大气压下,乙炔的熔点为-182.86℃,沸点为-84.99℃。
这意味着,在-182.86℃时,乙炔会从气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而在-84.99℃时,乙炔会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
乙炔的熔沸点对其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乙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因此在运输和储存时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其安全性。
同时,乙炔的熔沸点也决定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方式。
例如,在焊接金属时,乙炔的沸点决定了焊接的温度和效果。
乙炔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MSDS)

乙炔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MSDS)乙炔是一种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其分子式为C2H2,分子量为26.04.乙炔易燃,具有窒息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因此,乙炔具有极高的危险性。
乙炔的临界温度为35.2℃,熔点为-81.8℃(119kPa),沸点为-83.8℃,临界压力为6.14MPa。
乙炔的饱和蒸气压为4053KPa(16.8℃),相对密度(水=1)为0.62,相对密度(空气=1)为0.91.乙炔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乙炔的最小点火能无意义,爆炸下限为2.1%,爆炸上限为80.0%。
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表现为缺氧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在使用乙炔时,应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可能的话将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可以选择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在贮运乙炔时,应注意其危险性,遵守相关的贮运条件。
在急救措施方面,需要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包装标志:O52乙炔的包装方式通常是将其溶解在溶剂和多孔物中,然后装入钢瓶中。
为了保持其安全性,这些钢瓶应该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热源。
此外,库房的温度不应超过30℃。
储存时,应该与氧化剂、酸类和卤素分开存放,以免混储引发危险。
为了确保安全,储区应该配备防爆型照明和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此外,储区还应该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在储存和使用O52乙炔时,泄漏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旦发生泄漏,应该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处理。
这可能包括使用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来控制泄漏物质的扩散,并确保周围区域的安全。
乙炔

?经测定,在标准状况下,乙炔气体
的密度为1.16g/L,其中含氢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7.8%,其余为碳元素,试 确定乙炔的分子式。
一、乙炔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H2 结构式: 电子式:
H C C H
结构简式: HC≡CH
H—C≡C—H
分子几何构型 直线型(四原子共直线)
二、乙炔的性质
CH2=CH2
HC≡CH
不饱和烃 (碳碳三键)
饱和烃 不饱和烃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
CH3Br、CH2Br2、 CHBr3、CBr4 CH2Br—CH2Br CHBr2—CHBr2 ____
与酸性高锰酸钾 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练
习:
1.下列有关乙炔的性质的叙述中,既 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 )
2.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 焊接金属。
小结
本节学习乙炔的结构、重要性质和主 要用途。
乙炔结构
是含有CC叁键的直线型分子
化学性质
很活泼,可以发生氧化、加成等反应。
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性质比较
化合物名称 甲烷 乙烯 乙炔
结构简式
所属烃类的 结构特点
反应类型 与溴反应 反应最终产物
CH4
A.能燃烧生产二氧化碳和水。 B.能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D.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 答案: D
2.下列各组物质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 别的是( )
A. 乙烯、乙炔 C. 乙烷、甲烷 答案:B D B.乙烯、乙烷 D.乙炔、甲烷
3.下列分子构型是直线型的是( ) A.C2H6 B.C2H4 C.C2H2 D.CO2
焊接常用的易燃易爆气体

焊接常用的易燃易爆气体焊接是一项常用的金属加工技术,用于将金属材料连接起来。
然而,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易燃易爆气体,这些气体具有潜在的危险性,需要识别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乙炔乙炔是焊接过程中最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之一。
乙炔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乙炔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达到 2.5% 至 82% 时就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由于乙炔具有极高的燃烧温度,因此,乙炔的燃烧能够产生很高的温度和明亮的火花,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氧气氧气是焊接过程中另一种常见的易燃气体。
氧气并不是易爆气体,但是它可以强化可燃物的燃烧。
如果将氧气注入可燃物质中,会加速燃烧反应,并在短时间内产生极高的温度和火焰。
因此,在焊接工作中使用氧气必须格外小心,确保它与可燃物材料能够有效地隔离开来。
乙醇乙醇是一种液态易燃气体,也可能在焊接过程中被用作清洗剂,但要注意它的燃点。
乙醇的燃点非常低,只要接触到明火、火花或高温,就能够引起燃烧并可能产生爆炸。
氢气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也可能在焊接过程中被用作气源。
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氢气泄漏到空气中,它的扩散范围非常宽,这也使得氢气泄漏成为一项极为危险的活动。
预防措施针对焊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危险,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保护措施确保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好标准的安全栏杆,并使用防爆灯。
在进行有液态易燃气体的焊接过程时,使用非电导型火焰保护屏隔离焊接区域并避免燃烧物溅出造成火灾。
通风措施在进行焊接过程的同时,需确保焊接区域良好通风。
如果不能直接进行通风,建议采用局部排放通风扇、风机和排风机等设备对焊接区域进行排风处理。
防护措施在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服、防爆眼镜、防护手套等防护设备。
在操作结束后,应该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气体和材料。
储存措施对于易燃易爆气体,必须在储存时遵守所在国家的规定并且必须使用专用储存设施。
在储存期间,必须保持储存设施与周围环境通风良好,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储存设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乙炔实验知识点总结

乙炔实验知识点总结乙炔,学名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激光切割、气焊等工业过程中。
乙炔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乙炔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知识。
在进行乙炔实验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将对乙炔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乙炔的合成乙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碳氢化合物的裂解。
碳氢化合物裂解是指将碳氢化合物在高温或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分解,生成乙炔。
碳氢化合物的裂解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热解法、光解法等。
热解法是指将碳氢化合物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成乙炔和其他化合物。
热解法的原理是利用碳氢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差的特点,将碳氢化合物加热至较高温度,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光解法是指利用光能将碳氢化合物分解生成乙炔。
光解法的原理是利用碳氢化合物与光能发生作用,使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炔。
二、乙炔的性质乙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乙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下面将对乙炔的性质进行详细介绍。
1. 燃烧性乙炔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炔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具有高温、高亮度的特点,可以用于焊接、切割等工业过程中。
2. 氧化性乙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氧气、氯气等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产物。
3. 反应性乙炔具有极强的反应性,可以与多种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三、乙炔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乙炔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下面将对乙炔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1.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实验室空气的流通。
2. 在使用乙炔时,应注意避免其与氧气等氧化剂接触,以防发生氧化反应。
3. 使用乙炔气体时,应严格遵守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的使用规范,确保实验室的消防安全。
4. 在进行乙炔实验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实验服等防护装备,以防发生意外伤害。
四、乙炔实验的具体步骤进行乙炔实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乙炔成分组成

乙炔成分组成
乙炔是一种无色、易燃、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其化学式为C2H2,由于其独特的反应性和物理性质,在化工、照明、制冷、焊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乙炔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元素,其中碳元素的含量为92.3%,氢元素的含量为7.7%。
此外,乙炔还含有少量的杂质,如氧、氮、水等。
乙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如石灰石加水法、电石法、乙烯加水法等。
其中,电石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乙炔的方法之一,其过程为:将石灰石与焦炭或煤混合后,送入电炉内加热,使其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电石;再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乙炔。
乙炔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够与氧气、氯气、氢气等进行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此外,乙炔还能够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烷基化反应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1 -。
乙炔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建规火险分级:甲类
毒
性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致癌性:
危险性概述
危险特性:具窒息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爆炸下限[%(V/V)]:2.1
沸点(℃):-83.8
相对密度(空气=1):0.0
闪点(℃):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
临界温度(℃):35.2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聚合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
燃烧性:易燃,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其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消
防
与防
护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性质
二、乙炔的性质
物理性质
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微溶于水,易 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A)氧化反应:
(1)被氧气氧化:
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烧
淡蓝色火焰
火焰明亮 带有黑烟
火焰很明亮带 有浓烈黑烟
实验现象:火焰很明亮,带有浓烈黑烟 完全燃烧方程式:
2C2H2+5O2 点燃 4CO2+2H2O
观察分析上面的热化学方程式,并思考生产中 为什么常用氧炔焰来切割或焊接金属,而不用 氧烷焰或氧烯焰呢?
乙炔完全燃烧所需氧的物质的量最少,生成水的 物质的量也最少,因此燃烧时用以提高氧温度以 及水气化所消耗的反应热也最少,所以乙炔火焰 温度最高。
(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2KMnO4 + 3H2SO4 + C2H2 → 2MnSO4 + K2SO4 + 2CO2 + 4H2O
b.与H2加成
催化剂
CHCH + H2
CH2=CH2 + H2
催化剂
CH2=CH2
CH3CH3
c.与HCl加成
CHCH + HCl nCH2 = CHCl
催化剂
CH2= CHCl
氯乙烯
催化剂
加温、加压
CH2CH
n
Cl
聚氯乙烯
聚乙烯:用聚乙烯薄膜做成塑料袋是无毒的,可
以用来盛装食物,只是强度差些,且不能经受80℃ 以上的高温,并有一定的透气性,不宜长期用来盛 装茶叶、香料等。
四、乙炔的用途
1、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 焊接金属。 2、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 以用来制备氯乙烯、 聚氯乙烯和乙醛等。
CHCH + HCl
nCH2 = CHCl
催化剂
CH2=CHCl
CH2CH
n
催化剂
加温、加压
Cl
聚氯乙烯
乙炔
1、乙炔的结构 2、乙炔的性质 3、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n CH≡CH
催化剂
[CH=CH]n
小结
1、乙炔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2、乙炔的性质
物理性质
氧化反应( O 2 、酸性 KMnO 4 )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Br 2 、H 2 、 HCl和 H 2 O) 加聚反应
制备气体要求掌握的几个方面
药品 实验原理 装置 实验步骤
1.药品: 电石(CaC2)、饱和食盐水
CaS +2H2O==Ca(OH)2 + H2S↑
Ca3P2 +6 H2O==3Ca(OH)2 +2PH3 ↑
类似臭鱼的味道
思考:怎样除杂?
将气体通入CuSO4溶液或NaOH溶液
CuSO4 + H2S===CuS↓+H2SO4 3CuSO4 +2PH 3 ===Cu3P2 ↓+3H2SO 4
3.装置:
现象:溶液的紫色褪去,但比乙烯慢。原因:乙炔具 有不饱和烃的性质,易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碳碳三键 比碳碳双键稳定。
(B)加成反应:
a.与溴加成 H—C C—H+Br—Br
H—C C—H Br Br 1,2 二溴乙烯 Br Br H—C C—H+ Br—Br Br Br H—C—C—H Br Br 1,1,2,2-四溴乙烷 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B A.1种 C.3种
)
B.2种 D.4种
5、以乙炔为原料,下列过程能合CH2Br-CHBrCl 的是( B ) A、先加成HCl,再加成HBr B、先加成HCl,再加成Br2 C、先加成Cl2,再加成HBr D、先加成Br2,再加成Cl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纯乙炔有难闻的臭味 B 、乙炔分子里所有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方法二:关闭止水夹,从分液漏斗加水至没过漏斗下端, 继续加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烧瓶中液面,若静止后液面稳 定不变化,证明气密性良好。
如果不除杂(不用 CuSO 4溶液)对乙炔的性质 实验是否有影响?
8MnO 4 - +5 H2S +14 H + =8Mn 2+ +5 SO 4 2- +12 H2O
H2S + Br2 =2HBr + S↓
4.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组装仪器(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药品 轻轻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进行乙炔性质实验 拆装置(从右到左,从上到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方法一: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若导 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手掌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水柱, 证明装置不漏气。
小 知 识
点燃前需验纯:乙炔与空气(或O2 )的混合物
遇火可能发生爆炸。
氧炔焰:乙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在O2中燃烧,
产生的氧炔焰温度高达3000℃以上,可用于切割、 焊接金属。
CH3-CH3(气)+ 7/2 O2(气)→ 2CO2(气)+ 3H2O(液) ; 放热1561KJ· -1 mol CH2=CH2(气)+ 3 O2(气)→ 2CO2(气)+ 2H2O(液) ; 放热 1411KJ· -1 mol CH≡CH(气)+ 5/2 O2(气)→ 2CO2(气)+ H2O(液) 放热1300KJ· -1 mol
注意
1.饱和食盐水可减缓化学反应速率,得到平 稳的乙炔气流;电石为块状,也是为了减缓化学反 应速率。
2.保存电石时要严防吸水,取用时用镊子。
3. 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用电石 和水反应制取的乙炔,常闻到有恶臭气味,是因为 在电石中含有少量CaS 、Ca3P2等杂质,跟水作用时 生成H2S、PH3等气体有特殊的气味。
电子式为
Ca2+ C C
2
2.反应原理:
器中放石几块, 滴水则产气, 点之则燃
CaC2+ 2 H2O
Ca(OH)2+C2H2↑电石气
其他金属碳化物与 H2O反应,原理与CaC 2类似。 是否都生成 C2H2 ? 试写出ZnC2、Al4C3 与水反应的方 程式。 ZnC 2 +2H2O Al4C3 +12H2O Zn(OH) 2 +2 C2H 2 ↑ 4Al(OH) 3 +3CH 4 ↑
乙
炔
一、乙炔的结构
分子式: C2H2 电子式: H∶C C∶H
结构式: H—C C—H 结构简式:HC CH
空间构型: 直线型分子, 所有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烷 乙 烯 物质 乙 乙 键参数 C C(单键) C C(双键) C 键长(10-10m)
炔 C(叁键)
1.54 348 约1090
1.33 615 1200
A.1∶2 B.2∶3 C.3∶4 D.4∶5 3、描述CH3—CH = 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6个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4、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 为
制氢气 制氯气 制氨气、 氧气
(简易)启普发生器
固液加热造气
固固加热造气
注意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简易装置
原因: a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 b反应会放出大量热量,如操作不当,会使启普发生器 炸裂。
c生成的Ca(OH)2为糊状,会堵住球型漏斗和底部容器间 的空隙,使发生器失去作用。
圆底烧瓶(锥形瓶或广口瓶)+分液漏斗
1.20 812
键能(KJ/mol) 键 角
1800
1.碳碳叁键的键能和键长并不是C-C的三倍, 也不是C=C和C—C之和。因为叁键中有二个键 不稳定,容易断裂,有一个键较稳定。
2.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链烃为炔烃。
3.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
名称 结构简式
乙炔 CH≡CH
推测一:能在空气中燃烧,火 焰很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推测二: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推测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褪色
4、乙炔的用途
1、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 HCl氯化氢完全 加成,加成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 Cl2取代,则气态烃可能是 C
A、CH ≡CH
C、CH≡C—CH3
B、CH2=CH2
D、CH2=C(CH3)CH3
2、在标准状况下将11.2升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通入到 溴水中充分反应,测得有128克溴参加了反应,测乙 烯、乙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
C 、电石必须防潮,密封干燥保存
D 、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减缓电石与水反 应速率
7、CaC2 和ZnC2 、AlHale Waihona Puke C4 、Mg2C3 、Li2C2 等
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 的反应进行思 考,从中得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C ) A. ZnC2 水解生成乙烷 B. Al3C4水解生成丙炔 C. Mg2C3水解生成丙炔 D. Li2C2水解生成乙烯
聚氯乙烯:用聚氯乙烯薄膜做成的塑料袋有毒
性,因而不宜与食品直接接触。聚氯乙烯塑料常 用于做雨衣、鞋底、床罩、窗帘、桌布、手提包 等。 都可造成环境污染,即白色污染
d. 与水加成
HC CH H2O
+
分子内重排
催化剂 加热
CH 2 CH OH
乙烯醇(不稳定)
O CH 3 C H
乙醛 .
制备乙醛
(C)加聚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