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意识

合集下载

意识评估方法及内容

意识评估方法及内容

意识评估方法及内容
意识评估是一种医学上常用的方法,于评估一个人的意识状态和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意识评估方法及其内容:
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意识评估方法,评估目标包括眼睛的开放程度、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

每个项目都分别被评分,并根据得分计算总分,总分越高表示意识状态越好。

2.意识水平量表(Level of Consciousness Scale):这是一种简单的评估方法,根据患者对刺激的反应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能否与他人交流、回答问题、遵循指令等。

3.瞳孔反应评估(Pupil Response Assessment):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的反应等来评估其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功能。

正常情况下,瞳孔应当对光有收缩反应。

4.弗洛里达昏迷指数评分(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FOUR Score):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估方法,包括观察眼睛的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以及呼
吸模式等多个方面。

5.认知功能评估:除了评估意识的基本状态外,有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注意力、定向力等。

这可以通过一些标准化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来进行,如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在进行意识评估时,医护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

此外,需要注意评估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对患者的尊重和隐私保护。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是一般性的评估方法及内容,具体情况需要依据医学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和处理。

意识状态的七个分级

意识状态的七个分级

意识状态的七个分级(实用版)目录1.引言2.意识状态的定义和重要性3.意识状态的分级a.I 级:清醒或嗜睡b.II 级:嗜睡或朦胧c.d.昏睡e.昏迷f.深昏迷,去脑强直或四肢软瘫4.意识状态评估的方法a.Glasgow 评分b.问诊c.痛觉实验d.瞳孔反射5.意识状态分级的意义6.结语正文意识状态是指人对环境和自身状况的认知与察觉能力,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正常人意识清晰,定向力正常,反应敏锐,思维和情感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力良好。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可引起程度不同的意识改变,称为意识障碍。

病人可出现兴奋不安、思维紊乱、语言表达能力减退或失常、情感活动异常、无意识动作增加等。

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七个级别:1.I 级:患者清醒或嗜睡,表现为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认知和反应能力。

2.II 级:嗜睡或朦胧,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反应能力有所下降。

3.昏睡:患者处于半昏迷状态,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反应能力明显下降。

4.昏迷: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反应能力严重下降,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5.深昏迷: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但仍有呼吸和心跳。

6.去脑强直或四肢软瘫: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并伴有肌肉强直或瘫痪。

7.瞳孔反射:通过检查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应,可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评估意识状态的方法主要有问诊、Glasgow 评分、痛觉实验和瞳孔反射等。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病人的思维、反应、情感、计算力及定向力等方面的情况。

Glasgow 评分是一种量化判断意识状态的方法,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言语反应,最低分为 3 分,最高分为 15 分。

痛觉实验和瞳孔反射可以进一步确定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

意识状态的分级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能预示着不同的疾病状况和预后,因此对意识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医疗意见。

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解答

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解答

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
枕骨大孔疝,它的发展比小脑天幕疝更快,主要表现为昏 迷,双侧瞳孔先缩小(交感神经受压迫),以后散大,很 快出现中枢性的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
(3)病人瞳孔“针尖样”改变,眼球固定,光反应消失, 很快陷入深昏迷,四肢瘫痪,常是脑桥出血。
(4)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并出现眼球固定, 病变累及 中脑,或是天幕疝所致。当出现双侧瞳孔散大, 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则表明病情已是晚期。
正常人瞳孔
普通光线下瞳孔直径2-5mm,圆形,边缘整齐,位于眼球 中央,双侧对称。
若直径>5mm为扩大 >6mm为散大 <2mm为缩小
观察瞳孔操作方法
自然光线下:嘱神清患者目视前方(不能配合者应用正确 手法扒开眼皮:拇指、食指将上、下眼睑分开露出眼球) 观察瞳孔是否等大,形状是否等圆
一侧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表示原 发性动眼神经损害或原发性中脑损害。若神志清楚多表示 动眼神经损害,伴有昏迷及对侧肢体瘫痪者,表示中脑损 害。若伴有会聚调节反应迟缓,表示中脑顶盖病变,见于 洞眼神经麻痹、脑干的炎症血管病变引起的中脑被盖综合 征、脑动脉瘤及占位性疾病引起的中脑顶盖综合征。
瞳孔大小的调节
瞳孔大小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 约肌)和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瞳孔散大肌)共同调节。 当副交感神经神经受到损伤瞳孔扩大,交感神经纤维受损 则瞳孔缩小。
1、瞳孔括约肌:环形肌,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 配。 缩小; 2、瞳孔扩大肌:呈放射状,由交感神经支配。 扩大。
瞳孔扩大肌的神经支配
下丘脑交感中枢 C8-T2前角
颈上交感神经节
直接 加入
睫状神经节 第3、4、5、6颅神经 上睑提肌、眼眶肌、瞳孔开大肌 汗腺及血管 瞳孔扩大

病情变化征兆观察与处理

病情变化征兆观察与处理
病情变化征兆 观察与处理
观察内容
1、生命体征(略) 2、意识、瞳孔 3、呕血及便血 4、水肿 5、尿量异常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 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障碍
嗜睡
意识模糊
昏睡
昏迷
是最轻度的意 识障碍。病人 处于持续睡眠 状态,但能被 言语或轻度刺 激唤醒,醒后 能正确、简单 而缓慢地回答 问题,但反应 迟钝,刺激去 除后又很快入 睡。
脑积水 脑血流量增加:过度灌注、静脉回流受阻等 2、颅内非正常组织即占位性病变使颅内空间相对变小 颅内血肿 颅内肿瘤 脑脓肿 脑囊虫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3、先天性畸形颅腔容积缩小 狭颅症、颅底陷入、大片凹陷骨折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1、脑血流量减少 2、脑移位和脑疝 3、脑水肿 4、库欣反应 是由库欣于1900年曾用等渗盐水灌入狗的蛛网膜下腔
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等圆,位置居中,对光
反应灵敏,调节反射两侧相等。在自然光线下,直径为 2.5mm
异常瞳孔
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
瞳孔缩小:瞳孔直 机磷农药、氯丙嗪、吗啡
径﹤2.5mm称为瞳孔 等药物中毒
缩小,﹤1mm为针尖 样瞳孔。
单侧瞳孔缩小:常提示同
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
双侧瞳孔散大:常见于颅
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全身浮肿、呼吸急迫、缺氧、泡沫痰。 感觉及意识障碍 循环系统如高血压、心律不齐、心衰等。
护理措施
维持体液及电解质的平衡
A、详细记录输出入量:若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告知 医生。
B、每日测量体重。 C、评估水肿:眼球周围、胫前区、骶骨等部位。 D、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心音、呼吸速度、

神经内科病情观察要点

神经内科病情观察要点

检验瞳孔旳措施
1、光线宜暗淡(常用笔式黄光电筒), 使瞳孔反应最大程度旳反应出来 2、照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造成瞳 孔反应迟钝掩盖病情 3、光线应在离眼睛8英寸,从眼旳 边沿向眼内照射 4、移去光线5秒后再检验另一只眼睛
常见异常瞳孔情况
(1)瞳孔扩大(>6mm)多见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重症旳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若伴有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大脑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征象。还可见于颠茄类药物中毒、癫痫大发作后 。 (2)瞳孔缩小(<2mm)多见于乙醇(又称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氯丙嗪以及老年人旳脑桥肿瘤、脑桥出血,也可见于糖尿病。另外,有机磷、吗啡中毒甚至可出现针尖样瞳孔。若伴有光反射迟钝、中枢性高热、深昏迷,为脑桥损伤体现。 (3)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 (4)两侧瞳孔大小多变伴有光反射消失、眼球歪斜或凝视,多为中脑损伤体现。 (5)两侧瞳孔大小极端不同,或不是圆形瞳孔常见于脊髓结核、脑脊髓梅毒。
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出现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发射、瞳孔光反射、眼球运动和吞咽反射可存在
对周围事物和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有防御反应, 角膜发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无眼球运动
意识完全丧失,全身肌肉松弛,对多种刺激均无反应, 深浅反射均消失
病人能保持简朴旳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 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在乎识障碍旳同步,伴有明显旳精神运动兴奋,如躁动不安、喃喃自语、抗拒喊叫等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分值越低病情越严重,8分下列为昏迷
广泛用于脑功能异常评价,简朴、可反复性好
特殊类型旳意识障碍
去皮层综合征 无动作性沉默征(睁眼昏迷):病人可注视周围旳人,貌似觉醒,但沉默不语,不能活动,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肌肉松弛,大小便失禁,无病理征 脑死亡

意识、瞳孔、呼吸的观察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要性

意识、瞳孔、呼吸的观察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要性
脱水剂情况下 注意 观察瞳孔 的 变化情况 。如 散大 的瞳孔 缩小 ,
常提示治疗是有希望 的 , 应继续抓紧时机 ; 如瞳孔无变化或逐 渐 散大 , 应结 合全面体征考虑是否为病情 的反跳 , 还是用药的剂 量
或时 间不足 , 时提 醒医生注意 。④ 在观察 中要 注意排 除原 有 及 眼病造成 的瞳孔 陈旧畸形 , 以免混淆观察结果 。 2 3 呼吸的观察 . 呼吸功能紊乱 , 特别是呼吸道梗 阻是颅脑损 伤病人较 为常 见的临床征象。因此 , 严密观察呼 吸的变化 , 持 保 呼吸道畅通 , 持正常 呼吸功 能非常重要 。重型损 伤病人 呼吸 维 变化 明显 , 中型颅脑 损伤病 人呼吸 变化不 大。本 组 6例 重型 轻
维普资讯
家庭护士 2 0 年 4月第 6 08 卷第 4 上旬版( 期 总第 1 3期) 0
盐水 l 。本实验运用 低渗 盐水 湿化气 道 , 道梗 阻 和呼 吸道 3 J 气
感染的情况均低于常规湿化气道 。可能是 由于生理盐水进人支 气管 、 内 、 分蒸发 , 肺 水 溶质 沉积在肺泡 、 支气 管 , 形成高渗 状态 , 引起 支气管水肿 , 不利 于气体 交换 , 0 4 %盐水 吸人后 , 而 .5 在气 道 内浓缩 , 使之 接近生理盐水 , 对气 道无 刺激 作用或刺激较小 。
的先兆 , 如出现脉搏缓慢有力 、 呼吸深慢 , 收缩压高而脉压大 , 则 提示颅 内血肿存 在或继续增大[ 。呼吸骤停 大多是濒 临死亡的 信号 , 应争分夺秒地实施急救 。 3 体 会 做好颅脑损伤病人 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 , 降低死亡率 , 减少
2 1 意识的观察 .
意识 障碍 的有无及 意识 障碍的形式 、 程度和
1 临 床 资 料

四个意识对照检查

四个意识对照检查

四个意识对照检查四个意识对照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旨在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这种检查方法包括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眼球运动以及脊髓反射进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的异常。

首先,意识状态是四个意识对照检查中最重要的部分。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姓名、年龄以及当前的时间,以确定患者是否有清醒和思考的能力。

如果患者能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他们的意识状态被认为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混乱或昏迷的症状,那么可能会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其次,瞳孔反应是四个意识对照检查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医生会用手电筒照射患者的眼睛,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回缩反应。

正常情况下,瞳孔应该对光反射产生收缩。

如果瞳孔出现异常,比如一侧瞳孔扩大或两侧大小不一致,那么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的问题。

第三,眼球运动是四个意识对照检查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医生会要求患者注视特定物体,并观察患者的眼睛是否能够准确追踪物体的运动。

如果患者出现眼球运动不协调、斜视或快速眼动(nystagmus)等异常情况,那么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的问题。

最后,脊髓反射是四个意识对照检查中的最后一个部分。

医生会以特定的方式敲击患者的膝盖或脚趾,观察膝反射或足反射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敲击会引起相应的肌肉收缩。

如果患者出现脊髓反射异常或缺失,那么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的问题。

综上所述,四个意识对照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通过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眼球运动以及脊髓反射进行评估,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的异常。

这种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继续向下写,相关内容如下:四个意识对照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特别是在急诊情况下,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

通过这种检查方法,医生可以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意识丧失、中枢神经功能障碍、颅脑外伤等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意识状态的评估是四个意识对照检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麻醉状态评估方法

麻醉状态评估方法

麻醉状态评估方法
麻醉状态评估是指对患者接受麻醉后身体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

评估麻醉状态
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监测是否出现意外情况,例如过度麻醉、呼吸困
难等,并及时采取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麻醉状态评估方法。

1. 喷雾评估法
喷雾评估法是一种简便的评估方法。

在患者鼻腔或口腔内喷雾一定浓度的可卡因或其
他麻醉药物,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眼睛反射和喉部肌肉松弛的程度来评估麻醉状态的
深浅。

2. 瞳孔反应法
瞳孔反应法是常用的瞳孔检查方法。

在患者眼睛上方或下方透光处照射光线,观察瞳
孔直径的大小变化。

当瞳孔变小时表示患者意识清醒,当瞳孔变大时则表示患者进入深度
麻醉状态。

3. 意识响应法
意识响应法是通过询问患者问答问题的方式来评估患者的麻醉状态。

在患者接受麻醉后,医生会询问患者姓名、年龄、身体状况等问题。

如果患者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则表示
患者仍处在浅层麻醉状态,若患者不能理解或回答问题,则表示患者进入了深度麻醉状态。

4. 血氧饱和度法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氧气向红细胞结合的程度,通常通过监测患者的脉搏波和呼
吸频率来评估。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通过监测患者的脉搏波和呼吸频率来评估患者的麻
醉状态,若血氧饱和度下降,则表示患者已进入深度麻醉状态。

综上所述,麻醉状态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并且在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的麻醉反应,采取措施保证患
者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此综合征不属 于昏迷,也不是去皮质状态或无动性缄默。其特 点为患者意识清醒,但除眼球能垂直运动外,四 肢不能运动,睁闭眼受限,不能言语,眼球不能 水平运动等。主要是因为双侧皮质脊髓束及支配 脑桥,延髓的皮质核束受损所致。因病变部位仅 累及脑桥腹侧部,故患者意识清醒,可用眼球向 上,下活动表达其意识活动。
(二)瞳孔变化及临床意义
1.瞳孔大小:正常成人瞳孔直径2~4mm,两眼对称, 通常差异不超过0.25mm。 (1)瞳孔散大:动眼神经受压,多见于脑干损伤。 (2)瞳孔缩小:多见于桥脑损伤。
2.瞳孔形状 (1)正常瞳孔,呈圆形,两眼等圆。 (2)瞳孔出现三角形或多边形:多见于中脑损伤。 3.瞳孔多变:如出现交替性瞳孔散大或缩小,多见 于脑干损伤。 4.脑疝中瞳孔的变化 (1)小脑幕切迹疝: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同侧瞳 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锥体束征阳性。 (2)枕骨大孔疝:呼吸突然停止,然后出现瞳孔散 大,心跳停止。

1)
2)
3)
去大脑皮质状态:患者可以无意识睁闭眼,眼球能 活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四肢肌张 力高,病理反射阳性。多见于皮质损害较广泛的 缺氧性脑病,脑炎,外伤等。 无动性缄默:患者能无目的的注视检查者和周围 的人,似觉醒状态,但缄默不语,肢体不能活动。 持续植物状态:因广泛脑损害后,患者丧失认知 和智能活动,但保留脑和脑干的自主神经功能的 意识障碍。患者保存完整的睡眠-觉醒周期和心肺 功能,眼球无目的转动;但可吞咽,咀嚼,磨牙, 无语;随意运动丧失。

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为临床上最常见最有意 义的类型。常规分为嗜睡和昏迷。其中昏迷又可分 为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三种。常用格拉斯哥评 分法观察。如表3-1和3-2 表(3-1)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不能睁眼
计分
4 3 2 1
语言反应 计分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语无伦次 只能发声 不能发声 5 4 3 2 1
(2)朦胧状态:表现为意识内容缩窄。只注意目前 关心的事物,对外界不能引起普遍的关注,对总体 的状况不能正确把握。可有幻觉,错觉没有谵妄那 样激烈的精神运动兴奋状态。常突发突止,历时数 分钟至数天,甚至更长,发作后遗忘。 (3)精神错乱:类似于谵妄,特点是意识水平改变 不明显,而思维混乱与定向力严重障碍,不能正确 认识外界,持续兴奋骚动 (4)酩酊状态:由于乙醇等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意识 障碍。 (5)催眠状态:由施术者诱导出来的一种意识狭窄, 常见于心理学治疗。
意识障碍是指机体对环境和自身的知觉发生障碍 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了障碍。 当颅脑由于各种因素如颅内病变,系统性代谢障 碍,感染中毒性疾病等受到损伤后,可出现意识 改变,早期为嗜睡,朦胧,躁动,谵妄等,中晚 期通常为昏迷状态。
目前,临床上常将意识障碍分为意识内容的 变化, 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意识范围改变。下面主要从发作 性意识障碍的疾病,意识内容的障碍,意识水平的 下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和脑死亡几个方面进行 介绍。 1.发作性意识障碍;主要特征意识改变持续时间较为 短暂,一般为意识障碍突发突止。 (1)晕厥:常因短暂的全脑一时性,广泛性血流灌 注不足,网状功能受抑制,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 和全身肌张力消失而跌倒,但又很快完全恢复的临 床综合症。
意识 瞳孔的观察
(一)意识障碍程度的观察
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 有意义的应答能力,其构成包括意识内容和觉醒状 态。 意识内容是高级神经活动,是大脑皮质的功能, 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定向,情感和行为。 觉醒状态是人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几敏力,此功能 取决于大脑半球的完整性,又称皮层觉醒。觉醒睡 眠周期是皮层下功能,称皮下觉醒,即开关系统, 是各种传入神经活动激活大脑皮质,使其维持一定 水平兴奋性,处于觉醒与睡眠周期性交替的大脑生 理状态,是意识内容的基础。
中昏迷
4~6Βιβλιοθήκη 深昏迷3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醒状昏迷:又称睁眼昏迷,患者表现为双目睁 开,眼睑开闭自如,眼球无目的活动,貌似意识清 醒,但其知觉,思维,情感,记忆,意识及语言等 活动均丧失,对自身及外界环境不能理解,对外界 刺激毫无反应,不能说话,不能执行各种动作命令, 肢体无自主运动,呈现无意识内容,而觉醒-睡眠周 期保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2)癫痫发作:大脑神经元异常同步放电引起的 短暂神经功能紊乱。有意识改变的发作类型有失 神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强直-阵挛性 发作和复杂部分发作等。 (3)其他:如心因性意识模糊,睡行症,神游症, 梦游症和发作性睡病等。 2.意识内容障碍 主要特征为意识清晰度下降,刺 激@值下降,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等。 (1)谵妄:表现为意识水平明显波动和精神运动 兴奋状态,症状昼轻夜重。通常自我定向保存, 而地点,人物,时间定向障碍。行为无目的性, 在恐怖的幻觉和妄想支配下可产生冲动性行为或 自伤及伤人,梦境与现实相混淆。老,幼易发, 可为感染中毒和代谢紊乱并发症。
运动反应
遵医嘱活动 刺痛定位 躲避刺痛 刺痛肢屈 刺痛肢伸 不能活动
计分
6 5 4 3 2 1
表(3-2)意识障碍程度
意识障碍 程度
清醒 嗜睡 浅昏迷
GSC评分
13~15 9~12 7~8
患者表现
定向功能好 唤醒后很快入睡,定向功能障碍 患者表现意识丧失,对高声无反应,对第二信号系 统完全失去反应。对强烈的痛刺激或有简单反应, 如压眶上缘可出现表情痛苦及躲避反应。角膜反射, 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及腱反射尚存在,生命体征一 般尚平稳。 较浅昏迷重,患者表现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四肢完全 处于瘫痪状态,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咳嗽反射, 吞咽反射等尚存在,但明显减弱,腱反射亢进,病 理反射阳性。呼吸循环功能一般尚可。 所有深浅反射消失,患者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 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消失, 四肢瘫痪,腱反射消失。 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处于涉死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