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
中职作物栽培课教学课探索一得

中职作物栽培课教学课探索一得中职作物栽培课,往往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先理论后实践。
理论教学是按课本的章节顺序讲授,讲完一种作物后再讲授另一种作物;而实践教学则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
学校应着力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引入项目教学法则是当前改革中职学校《作物栽培》教学的最有益尝试。
一、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为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完整的工作思维,设计的“项目”必然是综合性的,也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具体表现为目标指向的多重性、项目实施的可控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和任务实施的参与性等。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运用1、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编写项目教材。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选取相对独立在项目来创设工作情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知识的构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职业能力。
但是,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是根据学科知识系统进行编写,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能完全按照原有的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
2、科学选择课程项目,合理设计工作任务。
作物栽培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紧密的连续性、系统的综合性和技术的实用性等特点。
因此,教师在项目选题时,应当根据作物栽培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作物生产的特点和当地作物生产的实际,按照现实性、知识性和探索性的原则,选取当地常见的作物作为课程级项目;根据不同作物的生产实际和当前的最新栽培管理技术,设计不同作物的模块级项目,每种作物栽培的课程级项目由不同的模块级项目组成;然后根据当地生产过程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要求制定模块级项目的工作任务,每个模块项目通过开展不同的工作任务来完成。
解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

解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植物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而植物栽培与养护是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的重要环节。
中职学校开设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为了让学生对植物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植物产业的热爱和创业的激情。
本文将对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专业技能培养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基本认识和技能,包括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生长环境的要求、栽培技术和养护方法等;2. 培养学生热爱植物、关注植物产业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绿色栽培与养护方式;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植物栽培与养护工作;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植物栽培与养护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生长基础知识: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的要求、植物的生理特点等;2. 栽培技术:包括植物的育苗、定植、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3. 养护方法:包括植物的施肥、浇水、保温、通风等养护方法;4. 实践操作:包括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植物栽培与养护。
在教学实践中,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1.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2. 校内课程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植物园、农场等单位的实习实训,让学生在校外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植物栽培与养护,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3. 比赛与实践项目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植物栽培与养护比赛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比赛和项目中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着力创新教学思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中职园林栽培养护课程实

济的发展 , 自然应该担 当起培养技 能型人才 的重任 。然而 , 目前 必须体现知识和能力的“ 岗位针对性” 。 要避免主次不分 、 本末倒
中职校 实施 的部分栽培养护 教育课程实训项 目内容设置现状 ,
置, 应赋予课程改革鲜活 的生命力 、 内容必须不断更新 。实训形
与此不相适 应。 学生的能力水平 与企业用工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 式 可以强化和增补近年 主要发展 的新 、 特、 优品种 的栽培 、 养护
加迫切 。 “ 国际花 园城市” 杭州城市绿化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
主要面 向种 苗基地 、 园林 公司 、 休闲农庄 、 花店 、 宾馆 、 物业公司
这归功于优 秀园林设计师 的智慧创作 ,还依 靠着专业技能精湛 等单位 的一线 岗位 , 培养从事园林植物生产管理 、 植物配置 和后
的园林 施工和养 护技工 的建造 、 栽培、 养护。随着 城市绿化面积 期养护管理 、 病虫害 防治 、 观赏植物 的养护管理等工作 的技能型
水 平的高层 发展 。 二、 深入课 程改革 。 精选教 学内容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是 园林专业 的主干课程 ,它的学习直接 性很强 。 原课程教学内容较为繁杂 , 一些理论性较 强的专业基础
专业人 员担 任 ,因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林 的绿 化层 次和美化 影 响学 生的专业素质 和岗位适 应能力 , 其实践性 、 应用性 、 灵活 职业教育应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 目标 ,服务于社会经 课 内容 重复设置 , 有交叉重叠现象 , 需筛选 编排及增补新 内容 ,
和 开发 出以就业为导 向, 栽培养护课程项 目内容结构化 、 工作过程 系统化 的实训项 目, 更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 技 能型人 才; 中职 园林 ; 栽培养护课程 实训项 目开发 ; 专业人 才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 , 社会对 高技能 、 高素质 人才的需 求更 养护既可以作为重要 专业能力 , 也可以单独形成一个培养方 向,
解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

解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农业生产、园林绿化和植物保育等领域内发挥作用。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的特点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进行解析,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发展。
一、课程教学的特点1. 课程内容的丰富多样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涵盖了植物生长环境调控、植物营养与施肥、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技术、园艺植物栽培与观赏、花卉花材栽培与加工等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且与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等实际工作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在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常会采用讲授、实验、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特别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于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特殊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掌握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需要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专业技能的培养1. 种植技术的培养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种植技术,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能够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种植和养护方案,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培养学生的种植技术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完成种植任务的技术型人才。
2.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养在植物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而如何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成为了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
解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

解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植物栽培与养护是一门重要的职业技能,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园林绿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展开讨论。
一、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包括植物生长的生理过程、环境要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科学的栽培和养护。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土壤培育、植物播种、施肥浇水、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能。
3.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能力,包括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需求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专业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操作中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工作。
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对植物生长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投入到这一领域,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农业专业之植物栽培教学探讨

农业专业之植物栽培教学探讨农业种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可促进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就中职农业教学来说,植物栽培教学需要跟上时代的进步,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创新。
在这方面,各个学校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
植物栽培教学方式需要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对其要求,来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更新。
一、采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植物栽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程,该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的创新和实践的机会。
在课堂,老师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要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在讲解理论内容时,要插入大量相关的图片和短片内容。
这些照片和短片可以是老师自己在植物栽培过程中自己拍摄的,也可以是利用网络资找到的图片。
这些图片不仅要具有典型和形象的特点,最好还要具有趣味性,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播放有关植物栽培的短片,使学生对植物栽培的过程,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例如在讲解植物栽培成苗的过程,如果只是利用电子课件将课本内容展示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来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避免学生觉得讲解的内容单调乏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农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农业植物栽培技能的重要环节。
每节课后,笔者总要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章节及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并使学生面对提出来的问题产生强烈弄明白的愿望和兴趣,鼓励学生去预习,看哪些同学能通过预习把问题解决得最好。
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下节课提问,要对预习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预习不好的提出希望。
实训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中的应用6页word文档

实训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中的应用The solid Xun target teaching method is in mediumly the job 《 the park plant the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 learn 》 of applicationXu Ya dong,Zhao Jia xiang【Abstract】《Park plant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 to learn 》BE medium etc. occupation school park profession of profession course.This text was main introduction solid Xun targ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solid Xun target the teaching method is in 《 the park plant the cultivation with protect learn 》 of application.一、实训目标教学法概念实训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实训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训目标”主要是指以生产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一种任务,它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构建。
其目标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一定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中职园艺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园艺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园艺专业是培养园艺技术人才的学科,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园艺基础
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胜任园艺相关的工作。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需要对中职园艺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在园艺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
中职园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植物生长、发育和
繁殖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熟悉各类植物的特点和养护技术。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园艺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
植物的种植、养护和管理工作。
培养学生在园艺管理和维护方面的能力。
中职园艺专业学生需要了解园艺管理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如肥料的施用、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园艺设施的维护等。
通过实践操作和
园艺管理的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园艺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进行园艺项目的规划、组织
和管理。
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方面的能力。
中职园艺专业学生需要能够与他人进行
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够与社会各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园艺项目的团队合作和
社会实习的培训,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工作,能够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工作。
中职园艺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园艺管理和社
会实习等多种方式来进行。
这些培养方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
备较强的园艺专业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
还需要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提高学
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园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
作者:刘晓燕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11期
[摘要]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是中职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介绍了中职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等。
[关键词]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专业技能;中职园林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3-0057-0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中职教育要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要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为我国的经济化建设服务。
笔者对中职园林专业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意见。
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的人才,因此中职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
针对中职教学的特点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过程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目前中职园林专业的教材在设计上还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教材的知识面太广、内容太多,没有一定的地域性,没有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等。
针对中职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进行以下的调整:(1)适当删除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2)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
在讲解《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时,教师要针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讲解,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师可以针对当地的特色植物进行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这种植物只能生长在特定的地方。
这种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对中职园林专业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二、改变教学方法
(一)专题法
中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内容较为枯燥,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
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在理解时会感到困惑。
在中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删减。
例如,在讲解园林植物的养护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所有的养护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集中教学。
(二)影音结合法
中职园林专业的知识较为枯燥、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中职园林专业会涉及各种类型的植物,有些植物学生可能没见过,有些植物他们可能见过但印象不是很深。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和教学相关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见过的植物的特征,还可以让他们了解没有见过的植物的特征。
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多种植物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分辨,这样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中职园林专业会涉及一些操作性的内容,例如,播种、嫁接、移植、育苗的培育、植物的养护等。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播种、嫁接、移植等的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播种、嫁接、移植等的过程。
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讲解和练习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教学方式,要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在室外,还可以利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解播种育苗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实践,如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培育苗木,让他们感受播种的过程。
在亲身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
在讲解嫁接育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果园进行实践,让他们亲自进行嫁接。
教师要引导学生跟踪观察嫁接后植物的生长状况。
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实习教学的方式
目前中职园林专业的实习教学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的实习,教师在安排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很难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
中职园林专业在进行实习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实习教学的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实习小组。
教师可以将学生安排在学校附近的公园、植物园、苗圃以及相关的公司等,让他们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进行植物的培育和养护,这样既达到了实习教学的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习教学要和课堂教学相联系,在学生学习完知识后教师要安排相应的实习教学。
通过实习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
(一)走出教室
针对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教学地点转移到室外,让学生走出教室。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公园、植物园、苗圃以及相关的公司进行参观和学习。
(二)请进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教师可以请一些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园林方面的讲座,使学生了解有关园林的新技术。
综上所述,在中职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阳晟.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农技服务,2016(1):189.
[2]王丽菊.中职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研究[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