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新题预测练20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21-22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

第2122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题一、单选题1.(2022·江苏·模拟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了能源的短缺,而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天然气C.核能D.石油2.(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讯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3.(2022·江苏扬州·一模)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科学岛”上的我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取得重大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
“东方超环”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
该装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中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
下列哪组核能利用方式与之相同是:()(1)原子弹(2)氢弹(3)江苏田湾核电站(4)太阳A.(1)(2)B.(1)(3)C.(2)(3)D.(2)(4)4.(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关于能源、材料和通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7 纳米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B.未来无人驾驶汽车是利用5G 网络传递信息C.光缆通信是通过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折射传递信息的D.汽车散失的热不能收集起来再利用,表明能量转化过程有方向性5.(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来自太阳能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C.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D.利用电磁波交流信息6.(2022·江苏无锡·一模)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燃冰”属于A.化石能源B.常规能源C.清洁能源D.可再生能源7.(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为节约能源,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人走灯关”的好习惯D.在能源的利用中,总会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就损失了8.(2022·江苏·灌南县实验中学一模)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军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中考物理必考点专项训练信息的传递和能源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信息的传递和能源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1.“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下解决危机问题措施切实可行的是()A. 人人都要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能源和人为毁坏物品B. 全部关闭现有的火力发电站C. 停止使用石油、煤炭资源,而改用核能和太阳能D. 各地都要大力兴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2.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得越快B. 卫星只能作为传送电视信号的中继站C. 物体间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具有方向性D. 石油、天然气和铀矿属于可再生能源3.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己进入千家万户。
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的是()A. 汽车使用的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 汽车刹车之后由于受到惯性作用,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D. 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4.如图是核电站原理的示意图,从核能到电能,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正确的是()A. 核能→内能→电能B. 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C.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 核能→机械能→电能5.关于能源、电磁波、超声波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B. 光纤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C. 化石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D. “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6.下列哪种通信没有采用电磁波传递信号()A. 有线电话B. 手机 C. 卫星电视 D. 无线广播7.近一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4G手机通信业务已经逐渐推广,使用4G手机不仅通话信号好,还要在无线网络上网时效果更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波和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km/sB. 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D. 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不能传递能量8.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手使用的是无线话筒,无线话筒把信号传递给接收设备是利用()A. 电磁波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紫外线9.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是二次能源B. 煤炭的大量燃烧不会导致温室效应C.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可转化为电能10.我省首座“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该充电站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屋顶发电板发电,这种能源是()A. 石油B. 天然气 C. 太阳能 D. 风能11.“华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缩影。
中考物理总复习15.第十五讲 信息的传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1. 2019年4月15日京雄高铁采用铺轨机正式铺轨,此铺轨机首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铺轨机与“北斗”定位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靠的是( )A. 电磁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红外线2. (2019眉山)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医院内常利用红外线灭菌B. 5G通讯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 手机在通话时涉及到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3. (2019岳阳改编)关于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制作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超导体B. 煤、石油、可燃冰都是可再生资源C.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D. 电能是二次能源4. (2019辽阳)如图所示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的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B. 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D. 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5. (2019成都)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B. 核能的使用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C. 现有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D. 氢弹爆炸时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6. (2019宜昌)前段时间,“加水就能跑的神车”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该汽车实际是利用车内水解制氢技术获得氢气,通过氢燃料电池给车提供动力(该技术成本很高,目前仍处在试的是( )验阶段),但被曲解为“加水就能跑”.下列对该事件的看法错误..A.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C. 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要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D. 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水是一种能源的是( )7. (2019桂林)为了减少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下列做法不正确...A.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 开发使用电能驱动的电动汽车8. (2019云南)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我省33个贫困县(市、区)达到脱贫标准,退出了贫困序列.脱贫过程中许多村镇安装了“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头顶小风扇”的新能源路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风扇的作用是为太阳能电池板散热B. 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成了小风扇的机械能C. 这种新能源路灯是集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一体的发电用电设备D.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把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转化为电能二、填空题9. (2019荆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原子核是由质子和________组成的;根据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人们把物质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以及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________;卫星和地面控制中心是通过________波来进行通讯的.10. (2019济宁)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如图所示,将手机放在密闭的塑料容器中能正常接收到呼叫信号,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中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说明________(选填“塑料容器”或“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第10题图11. (2019苏州)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核能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我国已建成十余座核电站,它们是利用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参考答案及解析第十五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 A2. D 【解析】医院内常利用紫外线进行灭菌消毒,A错误;5G通讯主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B错误;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如人说话,C错误;通话时人说话发出声波,同时手机发出电磁波传递信息,D正确.故选D.3. D 【解析】制作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A错误;煤、石油、可燃冰都是不可再生资源,B错误;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需要节约能源,C错误;电能的获得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故电能是二次能源,D正确.故选D.4. B 【解析】硅光电池板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A错误;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C错误;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从自然界中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D错误.故选B.5. C 【解析】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没有电子,A错误;核能的使用可能引发核泄漏和核辐射,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B错误;目前核聚变不能控制,所以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C正确;氢弹爆炸是核聚变,是不可控的,D错误.故选C.6. D 【解析】氢燃料电池在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只能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需要消耗其他能量;对任何事件都要遵守科学原理,不能以讹传讹,故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此车燃烧后产生水蒸气排放于空气中,即水又回归于水,水只是车能源的载体而非来源,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 B 【解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可以减少污染,A正确;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B错误;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废气的产生,C正确;电动汽车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尾气的排放,D正确.故选B.8. C 【解析】小风扇的作用是风力发电,把风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这种新能源路灯“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头顶小风扇”,太阳能电池板可利用太阳能发电,小风扇可以利用风能发电,而路灯是为了给住户提供电,所以这种新能源电池板是集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为一体的发电用电设备,C正确;由于存在能量损失,太阳能电池板只能把一部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故选C.9. 中子半导体电磁【解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物质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是半导体;卫星和地面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进行通讯的.10. 不需要金属容器【解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由实验现象可知塑料容器没有屏蔽电磁波,而金属容器屏蔽了电磁波.11. 不可再生核裂变【解析】煤、石油、天然气越用越少,不能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是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9讲 信息的传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习题

第19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2018·恩施)以下能源不可再生的是()A.天然气 B.风能C.太阳能 D.地热能2.(2018·烟台)“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主要依靠()A.声波 B.超声波C.次声波 D.电磁波3.(2018·黄石)关于能量转化与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风扇通过电动机,能将电能转化成风能B.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C.地热、天然气、电能都属于二次能源D.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是我们仍需节约能源4.(2018·武汉)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B.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时是有方向性的D.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5.(2018·昆明)如图所示设施中,用于发电的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是()A.风能和水能B.风能和煤的化学能C.风能和核能D.煤的化学能和核能6.(2018·临沂)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1~100 μm范围内B.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其电阻大小只与长度有关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用手机收看“华唐名师”的直播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7.(2018·常德)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利用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B.太阳能为二次能源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清洁、无污染8.(2018·西宁)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依靠电磁波D.光纤通信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9.(2018·随州)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和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图甲是2018年5月21日发射的一颗探测月球背面的卫星“鹊桥”.图乙是我国的“小太阳”工程,它能够在高温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反应,释放核能.关于“鹊桥”和“小太阳”,说法正确的是()A.“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电磁波B.“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超声波C.“小太阳”发生着核裂变D.“小太阳”的核原料是可再生能源10.(2018·孝感)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正在逐步被人们开发和利用,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其核燃料在反应堆内通过核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的方式,把核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供千家万户使用.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11.(2018·威海)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测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________通信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________s.12.(2017·济南)(1)伽利略认为,如果图示中的斜面是光滑的,那么当小球从左侧某一高度向下运动时,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小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这是因为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能的总量是________的.(2)众所周知,内能会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动地从温度低的物体转移到温度高的物体;由于摩擦总会有一些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却不可能自动地再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_______.13.(2018·广东)汽车GPS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________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信号.答案课后提分训练1.A 2.D 3.C 4.C 5.A 6.D 7.B 8.B 9.A10.裂变220 11.电磁波 1.75 12.(1)守恒(2)方向性13.电磁波3×108射频。
2019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八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真题演练

试题、试卷、习题、复习、教案精选资料
第十八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真题演练
考点电磁波与现代通信(6年3考)
1.(2018江西10题2分)骑行共享单车前,需先用手机扫码将信息通过_____
_____传递到共享平台,共享平台再将解锁信息以____________m/s的速度传递到该车,进行解锁。
考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6年1考)
2.(2014·江西6题2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其他物体,而在这两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1.电磁波3×108
2.转化转移
1。
备战中考物理《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试题精选(原卷)

备战中考物理《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试题精选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9年央视春晚首次实现全媒体传播,并在4K、5G、VR、AR、AI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首次进行4K超高清直播,全程采用5.1环绕声,实现5G内容传输,是一场真正的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春晚。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是根据音调分辨出钢琴声和二胡声的B.5G的传输速度更大,是因为5G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的C.手机通过Wi﹣Fi收看春晚直播,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D.收看过程中为不影响他人,把音量调小一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如图所示是某学校为学生配备的智能学生证。
智能学生证除了记录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外,还具有定位(判断学生“在校”或“离校”)及紧急呼救等功能。
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A.超声波B.次声波C.无线电波D.红外线3.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蓝牙通信的电磁波()A.是蓝光B.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D.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小4.关于电磁波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紫外线不属于电磁波B.将一根导线一端与干电池负极相连,另一端快速碰触正极,能产生电磁波C.电磁波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声呐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探测海洋深度的5.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院内常利用红外线灭菌B.5G通讯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D.手机在通话时涉及到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6.现在家庭中使用的电器较多,例如:①吸尘器;②手机;③空调;④电视遥控器;⑤洗衣机。
其中,应用电磁波工作的一组电器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⑤7.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C.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约为30万千米每秒D.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长、频率很低的电磁波8.无需wifi信号,点亮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成功实现了这一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LED灯中安装一个微芯片,便可让其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9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习题及答案

1第19讲 信息的传递 能与可持续发展1.(2018·恩施)以下能不可再生的是()A .天然气B .风能C .太阳能D .地热能2.(2018·烟台)“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主要依靠()A .声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电磁波3.(2018·黄石)关于能量转化与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风扇通过电动机,能将电能转化成风能B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C .地热、天然气、电能都属于二次能D .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是我们仍需节约能4.(2018·武汉)关于能量和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才能得到,是二次能B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C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时是有方向性的D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5.(2018·昆明)如图所示设施中,用于发电的能属于可再生的是()A .风能和水能B .风能和煤的化学能C .风能和核能D .煤的化学能和核能6.(2018·临沂)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及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1~100 μm 范围内B .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其电阻大小只与长度有关C .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D .用手机收看“华唐名师”的直播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7.(2018·常德)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利用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B .太阳能为二次能C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D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8.(2018·西宁)能、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B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C .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依靠电磁波D .光纤通信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9.(2018·随州)近年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和能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图甲是2018年5月21日发射的一颗探测月球背面的卫星“鹊桥”.图乙是我国的“小太阳”工程,它能够在高温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反应,释放核能.关于“鹊桥”和“小太阳”,说法正确的是()2A .“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电磁波B .“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超声波C .“小太阳”发生着核裂变D .“小太阳”的核原料是可再生能10.(2018·孝感)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正在逐步被人们开发和利用,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其核燃料在反应堆内通过核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的方式,把核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供千家万户使用.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11.(2018·威海)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测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________通信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________s.12.(2017·济南)(1)伽利略认为,如果图示中的斜面是光滑的,那么当小球从左侧某一高度向下运动时,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小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这是因为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能的总量是________的.(2)众所周知,内能会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动地从温度低的物体转移到温度高的物体;由于摩擦总会有一些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却不可能自动地再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_______.13.(2018·广东)汽车GPS 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 ;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信号.答案课后提分训练1.A 2.D 3.C 4.C 5.A 6.D 7.B 8.B 9.A10.裂变 220 11.电磁波 1.75 12.(1)守恒 (2)方向性13.电磁波 3×108 射频。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9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习题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19讲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2018·恩施)以下能源不可再生的是()A.天然气 B.风能C.太阳能 D.地热能2.(2018·烟台)“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主要依靠()A.声波 B.超声波C.次声波 D.电磁波3.(2018·黄石)关于能量转化与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风扇通过电动机,能将电能转化成风能B.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C.地热、天然气、电能都属于二次能源D.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是我们仍需节约能源4.(2018·武汉)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B.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时是有方向性的D.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5.(2018·昆明)如图所示设施中,用于发电的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是()A.风能和水能B.风能和煤的化学能C.风能和核能D.煤的化学能和核能6.(2018·临沂)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1~100 μm范围内B.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其电阻大小只与长度有关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用手机收看“华唐名师”的直播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7.(2018·常德)许多城市都在推广利用太阳能,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B.太阳能为二次能源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D.太阳能清洁、无污染8.(2018·西宁)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特别重视太阳能的利用B.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C.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依靠电磁波D.光纤通信具有抗干扰、信号衰减小的特点,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信息传输9.(2018·随州)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和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图甲是2018年5月21日发射的一颗探测月球背面的卫星“鹊桥”.图乙是我国的“小太阳”工程,它能够在高温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反应,释放核能.关于“鹊桥”和“小太阳”,说法正确的是()A.“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电磁波B.“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超声波C.“小太阳”发生着核裂变D.“小太阳”的核原料是可再生能源10.(2018·孝感)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正在逐步被人们开发和利用,核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其核燃料在反应堆内通过核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的方式,把核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供千家万户使用.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V.11.(2018·威海)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测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________通信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________s.12.(2017·济南)(1)伽利略认为,如果图示中的斜面是光滑的,那么当小球从左侧某一高度向下运动时,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小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相同的高度,这是因为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能的总量是________的.(2)众所周知,内能会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动地从温度低的物体转移到温度高的物体;由于摩擦总会有一些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散失到空气中,但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却不可能自动地再转化为机械能,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_______.13.(2018·广东)汽车GPS导航仪与通信卫星之间通过________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如图所示是表示音频、视频和射频三种信号的波形示意图,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信号.答案课后提分训练1.A 2.D 3.C 4.C 5.A 6.D 7.B 8.B 9.A10.裂变220 11.电磁波 1.75 12.(1)守恒(2)方向性13.电磁波3×108射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新题预测练20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2015四川成都中考)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用于通信B.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C.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D.卫星通信不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电磁波不只用来通信,还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微波炉就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能量,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电磁波对人类是有辐射的,可引起人体病变,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手机既可以发射电磁波,也可以接收电磁波,故C选项说法正确;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2.(2015湖南益阳中考)如图是某学校为学生配备的智能学生证。
智能学生证除了记录学生个人信息资料外,还具有定位(判断学生“在校”或“离校”)及紧急呼救等功能。
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A.超声波B.次声波C.无线电波D.红外线答案:C解析: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智能学生证实现定位或呼救功能时,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传播,故选C。
3.(2015湖北荆州中考)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B.移动电话的声音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C.中央电视台与荆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不同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答案:B解析:光纤通信是以光通信,需要用到光导纤维,故不是无线传播,A错误;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正确;电磁波的波速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中央电视台与荆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定位的,故D错误。
4.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B.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答案:A解析:声、光和电磁波中,声能传递信息,光和电磁波也能传递信息,故A正确;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网络通信是利用数据通信传递信息,故D错误。
5.有关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汽轮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D.核电站是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核能答案:B解析: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汽轮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的能量,故C、D错误。
6.(2015江苏南京中考)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核燃料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答案:C解析:核燃料是短期无法再生的,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A错误;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选项B错误;据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特点可知,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具有方向性的,故选项C正确;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故选项D 错误。
7.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答案:C解析:电池充电,消耗了电能,得到了化学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电动机工作,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因此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消耗了内能,得到了机械能,故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C错误;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得到能量的,因此内能发生了转移,D正确。
8.(2015四川成都中考)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源是人类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B.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灭,但可以创造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C解析: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故A正确;现在人类面临着资源紧缺的现状,所以应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故B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故C错误;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9.(8分)我国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提供导航服务的,渔民是利用声呐装置发射和接收来探测鱼群位置的。
(均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答案:电磁波超声波解析: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提供服务的,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探测鱼群位置的。
10.(8分)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太阳能属于(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释放出的能。
答案:一次聚变解析:本题考查了太阳能的实质及对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区分。
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的能量。
11.(12分)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垃圾发电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红庙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将垃圾填埋后,采用科学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
因此,垃圾填埋气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解决了垃圾填埋场安全和污染问题,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我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和前期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年总发电量大约可供4万个年用电量为2 800千瓦时的家庭使用。
(1)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的缺陷有等。
(2)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能。
垃圾填埋气是一种能源。
(3)请谈谈你在节能减耗、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实事?(写出一点)。
答案:(1)会造成常规污染(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2)电可再生(3)随手关灯解析:(1)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2)垃圾填埋气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能源;(3)在我们生活中力所能及做的事:节约用水、随手关灯、不使用塑料袋、不随意丢弃废电池等。
12.(10分)回龙抽水蓄能电站,是我省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
在深夜用电低谷,它用电网过剩的电能把山下水库的水抽到山顶水库内,白天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补充电网电能不足,为缓解我省电网的调峰压力做出了贡献。
(1)蓄能电站放水发电时,能转化为能。
(2)该蓄能电站的发电总功率为110 MW,采用220 kV高压进行输电,求高压输电线中的电流。
(3)该蓄能电站每天可发电5小时,如果一天的发电量由热电转换效率为30%的热电厂来提供,需要消耗多少煤?(煤的热值q= 3. 0×107 J/kg)答案:(1)机械电(2)500 A(3)2.2×105 kg解析:(1)水力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2)采用不同电压输送电能时,蓄能电站的发电总功率不变,根据P=UI的变形公式求出高压输电时电线上的电流;已知P=110 MW=1.1×108 W,U=220 kV=2.2×105 V由P=UI可得I==500 A;(3)先根据W=Pt和Q=ηW即可求出热电厂提供的热量,然后根据Q=mq即可求出消耗煤的质量。
一天电站消耗的电能W=Pt=1.1×108 W×5×3 600 s=1.98×1012 J;电能转化的热量Q==6.6×1012 J;由Q=mq可得,消耗煤的质量m==2.2×105 kg。
13.(14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瑞士大学学生设计了一款灯壶合一的“水壶台灯”,如图所示,“水壶台灯”是由玻璃壶、圆形底座和白炽灯组成。
白炽灯与壶形灯罩下方的凹槽正好吻合(灯泡不直接与水接触),可将发光时所产生的热能用于茶水保温。
白炽灯标有100 W字样,求:(1)该台灯正常工作半小时时所消耗的电能;(2)若上述电能的91%转化为内能,可将多少千克初温为40 ℃的茶水加热至90 ℃。
[c茶水=4.2×103 J/(kg·℃)]答案:(1)1.8×105 J(2)0.78 kg解析:(1)知道灯的额定功率,利用W=Pt求消耗的电能;W=Pt=0.1 kW×0.5 h=0.05 kW·h=1.8×105 J;(2)上述电能的91%转化为内能,即Q吸=W电×91%,再利用Q吸=cmΔt求水的质量。
Q吸=W电×91%=1.8×105 J×91%=1.638×105 J,Q吸=cmΔt1.638×105 J=4.2×103J/(kg·℃)×m×(90 ℃-40 ℃)所以m=0.7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