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合集下载

双频激电法探测煤矿采空区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频激电法探测煤矿采空区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双频激电法探测煤矿采空区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煤矿采空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留下的空洞,如果采空区没有填充,就会形成地下空洞。

这些采空区会对矿井的安全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威胁到附近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对煤矿采空区进行探测和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

双频激电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探测方法,它可以通过测量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确定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由于采空区中含有高电导率的水或气体,与普通地质体的电性质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双频激电法来探测采空区。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研究双频激电法探测煤矿采空区的可行性,并进行试验验证。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双频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2. 对采空区的电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其对双频激电法探测的影响。

3. 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试验场地和采样点,进行实际探测,并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4.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双频激电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5.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建议。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完成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探索了利用双频激电法探测煤矿采空区的新途径,为煤矿灾害预防和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 通过实际试验验证,提高了对双频激电法探测煤矿采空区可行性的认识和理解,为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

3. 对采空区的电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拓宽了对采空区的认识和了解。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文献资料调研:对双频激电法及其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2. 理论分析:对双频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和采空区的电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

3. 实验设计与实施:选择合适的试验场地和采样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际探测,并记录实验数据。

钻探井中激电测井寻找盲矿体前景乐观

钻探井中激电测井寻找盲矿体前景乐观
磁 铁矿体 。
井 激电 井 壁 铡
A. . 5 咖1删
不得 不把 目光精力 投 入 到地 下深 部 找矿 上 边 , 时 , 这
钻 探井 中物 探激 电测井 , 随机应运 而生 。经 过几 年十 几 年的摸索 实践 , 价 地 面 电磁 异常 , 现 井旁 或井 评 发
底 盲矿 , 确定 矿体 岩 体 的空 间位 置 、 产状 、 态 、 伸 形 延
4 4



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1 期
钻 探井 中激 电测 井 寻 找盲 矿体 前 景乐 观
朱 长 喜 ( 疆 地 矿 局 第 四 地 质 大 队 阿勒 泰 8 6 0 ) 新 3 5 0
摘 要 物探井 中激电测 井, 目前用来寻找地质盲矿体前景比较乐观。 在
关 键 词 钻井
物探
测井
找矿
10 3
34 . 20 3 02 .
极化率( ) 深 度( m)
极化率( )
证 在 8 。9 () 0 X 年 X1 3 20 0日哈 巴河 阿 舍 勒 铜 矿 Z 4 2 根据 物探 测 井 结 果再 次布 孔 , 实 , 1 3 0m 处 K4 0
孔 中孔 。井 壁 观 测 结 果 ,5 8 有 一 孔 段 4 的 打 出了 7 3m 的黄 铜 矿 , 质 人 员 肉眼 观 察 品位 可 3 ~ Om 5m . 地
l 以下 ) ' l m 虽然在 该钻井 中再 没发 现其他 有 意义 有价 值的异 常 , 在 方 位 测 井 时 发 现 , 此 井 位 , 方位 但 据 在
2 5点 距 8 处 有 一 可 喜 异 常 , 图 1 1。 0m 见 。

电法在秦岭钼多金属矿区找盲应用

电法在秦岭钼多金属矿区找盲应用
在 7 一 4号点之间顶部出露地表或埋深较浅 ,与激 电中梯异常的极大值 区域一致 ;对应 的 O 7
视电阻率数值小于 6O ( ・ ) O Q m ,属于相对低阻区域。
5 解 释推断成果
5 1 剖面 激 电测深 解释 推 断与成 果 .
区内激电测深曲线共有 “ 、K G ”和 “ 一”字型三种基本类型 ( 4 ,其变化特点 为: 图 )
3 电法工作 方法技术
针对矿区地质和地形条件,采用电法勘查方法中的直流激电中梯装置进行工作 。根据圈 定的激 电异常组合特征 ,重要异常段布置激 电测深剖面,对矿体平面位置及下部延伸情况作 出解释推断。
3 1 仪器 选择 .
激 电中梯选用仪器 为重庆奔腾数 控技术 研究所 生产 的 WD Z 5大功率智 能发 射机、 F- wD s -数字直流激电仪接收机 ,激 电测深选用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 D D - A多 J—2 z _6 功能直 流电法 ( 电)仪 ;野外工作期 间,仪器性能稳定 ,数据采集工作质量符合要求 。 激
岩石名称
绢云母化板岩、 凝灰质板岩 蚀变变石英 砂岩 花 岗斑岩 ( 强风化 )
细 晶 岩脉
块数 ( 诅 ( 黻 值T( 平 值 ( ‘ 诅 p( ・ 驮 直 B Q・ 平 幢 %) T %) %) 坶 Q M) Q M) ( M) 均 l B l 曩 B p


词 :直 流激 电 ;激 电异常 ;视极 化 率 ;视 电阻 率 ;秦 岭钼 矿 区 ;盲矿 体 ; 深 部找 矿 文 献标识 码 iA
中 图分类号 :P 3./ 686 6 13 P 1.5
0 前 言
前人 通过详 细地 质矿 产工作 ,对黄龙 铺一 带钼 多金属 矿 的规模 、品位 、储量 等进行 了 比 较充分的评价 ,依据前人资料进行矿区开发设计工作时,发现矿体西南部边界下部 20m深 0 度范围内矿体变化情况的资料较少、依据不够充分 。为此急需一种快速、经济、高效及可靠

地下矿藏探测技术方案

地下矿藏探测技术方案

地下矿藏探测技术方案1. 背景地下矿藏的探测是资源勘探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效的探测技术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评估地下矿藏,为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技术方案在地下矿藏探测方案中,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技术:2.1 电磁法探测技术电磁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矿藏探测技术。

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的强度和变化,可以推断地下矿藏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较低的成本优势,适用于大面积的矿藏探测。

2.2 雷达波探测技术雷达波探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下矿藏探测方法。

通过发射和接收雷达波,可以获取地下地质体的反射和散射信息。

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适应性强的特点,适用于浅层和深层矿藏的探测。

2.3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的矿藏探测方法。

包括重力法、磁法、地震法等。

通过分析地下物质的重力、磁场和地震波传播等特征,可以推测地下矿藏的存在和性质。

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并可提供多种信息综合分析。

3. 方案选择与优化针对具体的地下矿藏探测任务,我们可以根据地质条件、矿藏类型和工程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

通过综合考虑技术的精度、可行性、成本和时间等因素,以及与其他勘探手段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探测效果和经济效益。

4. 结束语地下矿藏探测技术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对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用和优化探测技术,可以提高矿藏的发现率和评估精度,为后续的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以上是关于地下矿藏探测技术方案的简要介绍,请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详细研究和实施。

基于有限差分的地-井方式井中激电正演计算

基于有限差分的地-井方式井中激电正演计算

0引言
激发极化法在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 应用较多,已总结了一定的应用经验及规律咱1暂。虽 然地 - 井方式井中激电对井旁的盲矿勘查及井旁 盲矿方位的确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咱2暂,但对井中 激电方法的理论总结及研究还相对滞后。当前,数 值模拟法是研究井中激电场比较有效的基本方 法。模型的建立是运用此方法进行模拟的关键。恰 当合理地建立模型,确定边界约束条件,就可以得 到恰当、合理的模拟结果。
V軒(x,Ky,z) 2滓(x,z)-2Ky2滓(x,z)V軒(x,Ky,z)越
-2Q軒啄(x0)啄(z0)
(6)
式中 Q 为(x,Ky,z)空间中电源的电流密度。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的网格划分如图 1 所示。
图 1 中吟A ij 是 x、z 平面内包围电源点(x0,z0)的某 一面积元。
i=1,2,3,...,M X
(4)计算视极化率。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求出 各个节点的一次场电位值之后,将极化体和周围 介质的等效电阻率分别赋值给极化体和周围介质 的各个节点,然后重复计算出各个节点的总场电 位值。通过得到的一次场电位差(ΔV 1)和总场的 电位差(ΔV)进行计算,从而得到视极化率。
3 正演计算结果
正演模拟的介质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地层介 质,使用的异常体是板状体。板状体长 76 cm,宽 20 cm,厚度 2 cm,场源的电流强度 0.04 A,地层介 质电阻率 10 Ω·m,板状体电阻率 1 Ω·m。参数 h 是井口水面距钢板垂直距离,d 是井距铜板的水 平距离,L 是铜板的长度,r 是供电电极 A 到井口 的距离,MN 是测量电极的极距。A 0、A 1、A 2 和 A 4 分别代表 r=0、主方位、反方位和辅助方位。改变 r、d 以及板状体的产状分别进行正演计算,得到 相应条件下的主反方位、辅助方位以及 r=0 时的 视极化率曲线。

激电法在天井窝多金属矿勘测中的应用

激电法在天井窝多金属矿勘测中的应用

激电法在天井窝多金属矿勘测中的应用摘要激电在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激电法是以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下介质的激电效应分布规律,达到勘查地下地质体分布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本文以江西省崇义县天井窝矿区使用激电法对钨矿的勘探作为工作实例,介绍激电法勘测应用。

关键词激电法;视电阻率;激电异常一、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及装置1、基本原理激电法是以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下介质的激电效应分布规律,达到勘查地下地质体分布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中间梯度装置本文主要介绍激电法中梯装置对钨锡矿的勘探,布置了6条激电中梯剖面,测线总长度计3.6千米,252个测点,圈定视极化率异常3处,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带1条,视电阻率高阻异常带2条,推断断裂带2条、地质界线2条,并大致圈定了其范围、走向、及在地表出露位置。

激电测深采用现场结合激电中梯工作发现时的异常情况布设激电测深工作,激电测深点点距20m,使用对称四极装置,最小供电极距AB=6m,最大供电极距AB/2=225m。

激电测深点6个。

二、工作区域地球物理特征1、地质概况本矿区地层简单,主要为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和奥陶系上统古亭灰岩,二者为断层接触。

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分布于测区南部。

为一套次深海泥质陆源碎屑的类复理石建造。

岩性简单,主要为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粉砂质板岩、变余石英细砂岩,局部夹凝灰岩。

上部为粉砂质板岩、变余长石石英砂岩、板岩、含炭质硅质板岩等,下部为古亭组灰岩、或不纯灰岩。

多以单斜岩层产出,地层走向多为北西西或北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0°-50°。

局部地段灰岩或钙质砂岩与花岗岩接触部位,已交代形成以石榴子石为主的矽卡岩类岩石,大部分灰岩已大理岩化。

第四系全新统沿山坡或山沟零星分布,厚度一般1-5米不等。

堆积类型有残积、冲积、坡积、洪积等。

物质组分为褐黄色亚粘土。

腐植土化亚砂土、砂、砾等混杂堆积物。

井中激发极化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井中激发极化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井中激发极化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潘和平【摘要】通过介绍井中激发极化法(简称井中激电)地-井方式寻找井旁、井底盲矿的基本原理以及野外应用实例;介绍井中激电井-地方式探测深部盲矿、圈定矿体走向的原理和实例;介绍井中激电井-井方式探测井间盲矿实例,较系统地综述了井中激电(电阻率)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Boreholeinducedpolarizationmethod(referredtoasboreholeIP)isthege neraltermofinducedpolarizationmeasurementsintheborehole.Thispaperdescribesthebasicprinciplesoftheprospectingforbli ndorebodiesbesideandatthebottomofthebore-holeaswellastheapplicationexamplesusingIP/resistivitymethodsforthesurfac e-to-boreholeworkpattern.Thebasicprinciplesof detectingdeepblinddeposits,thedelineationoftheorebodiesandtheapplicatio nexamplesusingIP/resistivitymethodforthebore-hole-to-surfaceworkpatternaredealtwith,andtheexamplesofdetectingorebodiesbet weenboreholesarepresented.Theeffectof boreholeinducedpolarization/resistivitymethodintheexplorationofmineralre sourcesissystematicallyreviewed.【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7页(P620-626)【关键词】井中激发极化法;地-井方式;井-地方式;井-井方式;矿产资源勘探【作者】潘和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井中激发极化法(简称井中激电),是在钻孔中进行激发极化测量的各种工作方式的统称。

井间激电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井间激电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井间激电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井间激电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井间激发极化法(井间激电)的供电和观测装置置于地下深处,能够有效的提高勘探深度和发现深部目标体的能力。

随着对深部找矿方法的研究,以及井中物探方法的发展需求,井间的三维反演已逐渐取代二维反演,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但是由于受三维正反演的计算效率的限制,井间实际资料的反演仍以二维为主,三维反演的应用较少。

井间激电二维反演是通过相邻的两口井的观测数据进行反演计算,从而确定地下的矿产分布情况。

这种二维反演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井间接收到的电场是来自三维空间的电场响应,二维条件下模拟的电场记录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井间三维空间的电场信息,不利于三维电性结构的解释和评价;2、二维成像只是利用相邻的两口井的观测数据进行成像,没有利用分布在三维空间的多井观测数据,使得观测数据和相应的方位信息的利用率不高。

针对目前井间激电正反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基于多井数据的井间激电三维数值模拟与反演方法的研究,有助于获得井间真三维电性结构,弥补井间二维成像存在的不足,为井间激电勘探提供更为准确的地电结构信息,同时也为井间激电法的资料解释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本文展开井间激电三维正反演的研究。

采用有限单元法实现了井间激电的正演计算,采用非均匀六面体网格剖分方法,并对生成的网格再进行四面体细化,提高了计算精度;在刚度矩阵合成过程中,比较了不同策略的计算效率,优化了刚度矩阵的合成策略。

对于有限元法最终形成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实现了对称超松弛预条件共轭梯度法(SSOR-CG)的迭代计算,完成了三维激电正演的计算。

针对三维正演中形成的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计算问题,从迭代计算方法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效率问题出发,引入代数多重网格法,实现了代数多重网格法(AMG)的计算,提高了正演计算的效率。

给出了代数多重网格法的RS粗化策略的计算流程,以及虚拟网格的插值算子、限制算子、系数矩阵和光滑迭代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效率与强弱连通阀值、网格粗化的层数的关系,优化了参数的选取;通过数值实验比较了SSOR-CG、AMG、代数多重网格预条件共轭梯度法(AMG-CG)和代数多重网格预条件稳定双共轭梯度法(AMG-BCGSTAB)算法的计算效率,发现AMG-CG和AMG-BCGSTAB算法计算效率最高,说明将代数多重网格法作为传统迭代方法的预条件子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等效电阻率法
原则上讲,体极化与面极化一样,当给出具体的地电条件后,便 可利用边界条件通过解拉普拉斯方程,求出总场电位的表达式。但求解 过程较繁,故在求解体极化总场电位时,常利用较简便的“等效电阻率 法”,根据相应条件下一次场电位的已知解,通过代换求总场电位。通 过比较一次场和总场的边界条件,在体极化总场的第二边界条件中,将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 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 吴 冰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引 言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有限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模型的建立、计算及结果分析 结论及建议
主要内容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引言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及意义
研究方法及 存在问题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收敛准则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在有限元法中,场函数的总体泛函是由单元泛函集成的。 如果采用完全多项式作为单元的插值函数,则有限元解在一 个有限尺寸的单元内可以精确地和真实解一致。但实际有限 元的插值函数只能取有限项多项式,因此有限元解只能是真 正解的一个近似解。这就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当单元尺寸趋 于零时,有限元解趋于真正解。这个条件就是有限元解的收 敛准则。 完备性 收敛准则 协调性
*
i
i
表示第i种介质的等效电阻率
i 1i
此式便为体极化条件下,由一次场的已知 解通过代换求总场的“等效电阻率法”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井中激发极化法 在钻孔中进行激发极化测量有其突出的优点,因为供电或测量 装置之一或全部总是放入钻孔深部使其接近于被探测的对象,从而 增大了激发极化强度或被接收的激发极化响应。另外,在地下测量 还可减小地表和覆盖层以及外来电的干扰。异常效应增大和干扰的 减小,使得探测能力增强。井中激发极化测量是以钻孔轴为测线, 接收来自钻孔周围地下空间的激电响应,这就更加增加了异常的有 用份量,从而发现小而深的高极化体的机会就比地面激电测量要大 得多。它可分为地表-井中工作方式、井中-地表工作方式、井中-井 中工作方式三种方式 。本文中采用的主要是地表—井中方式。 地—井方式的基本特点在于,它利用钻孔使测量电极接近矿 体,因而能使观测到的矿体激电异常大大增加。同时,它又能通过 把极布置在不同位置上而改变矿体的极化方向和强度。在每个方位 上均做地—井方式的井测量。由于极化位置不同,井旁盲矿的极化 方向和强度也就各不相同,因而各方位上测得的激电异常曲线的形 态和强弱也就不一样。利用这种差异就可以推断井旁盲矿体相对于 钻孔所在的方位。
U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I 1 4 R
上式便是均匀、各向同性无限介质中点源电场的电位分布公 式 ,它的边界条件为 :
r
时 U 0 时 U 1I 2 R
r0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设地面为无限大平面,地下充满 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电介质,当点电 流源在地表向地下供入电流I时,地 中电流线的分布便是以为中心向周围 呈辐射状。如图2.2.1.1所示。为了求 距A点为R的M点之电位,可用均匀无 限介质中点源电场的拉普拉斯方程解。 另外,注意到半无限介质中,电流密 度应较无限介质中大一倍,则有
j I 2 R 2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从而可得 :
C
I 2
因此点M的电位为:
U
I 2 R
地—井 本文着重描述在长直流脉冲激发下的异常分布。这时,电场是稳 定的,总场电位U在场源以外的均匀介质内,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激电法求解正演问题的基本方法与电阻率法相似。 各种岩石和矿石均有不同程度的导电性能,将直流电源的 两端通过电极与大地相接,在地下建立稳定电流场,其分 布状态决定于地下具有不同极化率及不同电阻率的岩石和 矿体的赋存状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测该电场的分布 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激电法进行观测时,是采用长脉冲 充电,并在充电达到饱和的情况下读取极化场,在断电无 延时的情况下读取二次场,非稳定的二次场就是两个稳定 电场(极化场和一次场)之差。由于极化场和一次场都是 稳定场,因此,它也可以采用电阻率法一些基本理论计算。
1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1
1
1
* 1
1

2
1

2

* 2
则两者的边界条件形式上完全相同;再考虑到距外电流源(即供电电 极)无限远和无限近的极限条件,则可证明,经过上述代换后,体极 化总场和一次场电位的解在形式上也完全相同。由此得出结论:只要 将无激发极化的一次场电位表示式中各介质的电阻率 便可得到体极化总场电位的表达式。 i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地表稳定点电流源场的计算 假设在电阻率为的均匀各向同性的无限介质中,有一点电 源,其电流强度为I,求距离A点处为R处的M点的电位公式。此 问题具有球形对称性,选用球坐标,把原点置于 A 点。由于任 一点的电位与方位角和极角无关,故球坐标系中的拉普拉斯方 程简化为: U (R 2 ) 0 R R 求解后得到: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地表供电的点电流源电场的空间分布 情况,设计模型利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计 算,得到一次场电位差,再根据等效电阻率原理求得总 场电位差及二次场的电位差,从而得到极化体二次场电 位差及视极化率;通过对二次场电位差以及视极化率的 对比分析得到极化体的激电异常特征,从而达到探寻井 旁盲矿体的目的。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有限元求解法的基本步骤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求解域 离散化 确定状态 变量及控 制方法
问题及 求解域 定义
单元 推导
总装 求解
联立方程组求 解和结果解释
有限元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前处理、处理和后处理。前 处理是建立有限元模型,完成单元网格划分;后处理则是采集 处理分析结果,使用户能简便提取信息,了解计算结果。
公式推导 研究内容 使用FEPG软件进行计算


地电模型的建立、计算及结果分析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研究内容及意义
本文研究表明,采用地-井激发极化法进行探测井 旁盲矿体,是行之有效的。在实际工作中时,极化体产 状和范围都是未知的,观测结果与激电异常曲线进行对 比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井旁盲矿体。本文研究的是 地表供电,井中接收的方法进行测量极化率的分布,得 到激电曲线。在激电曲线上有异常反映则得知存在井旁 盲目矿体,可根据不同角度、不同供电位置得到的激电 曲线来确定盲矿体距井的大致距离及产状;通过不同极 化率极化体模型以及不同电阻率极化体模型的对比分 析,得到不同极化率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及电阻率不同对 观测结果的影响。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物性测定 和应用地质—物化探资料,就可判断井旁盲矿的大致产 状和范围。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模型实验的主要问题是“相似性”问题,即怎样选择模 型的几何参数和电性参数电阻率或极化率,才能保证模型 实验在模型上观测的结果与野外的实测结果相同或相似。 数学解析法虽然得到的解比较严格,但对于某些较接 近实际或稍复杂些的地质问题,这种模拟方法往往都得不 到所需要的解答,特别是在井中激电法中常使用的点电源 作用场的情况下,能够导出解析表达式的几何形体就更少。 数值模拟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占用计算机内 存大量较大,计算时间长,成本也较高。另外,因为数值 模拟方法总是在将地下复杂的激发极化过程理想化、简单 化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很难考虑充电时间、延时时间等 因素对激电异常的影响。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有限单元法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 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 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 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 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 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因为实际问题被简化为 较简单的问题,所以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 是近似解。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视极化率理论曲线的解释 当井旁存在高极化盲矿体时,要把电极置于 钻孔的不同方位上进行地—井方位测量,所 得的视极化率或二次场异常曲线的形态将会 有明显的差异。因为改变A极相对盲矿体的 距离,亦改变了作用场对盲矿的极化方向, 同时,由于A极至盲矿距离的不同也就改变 了极化强度的缘故。利用不同方位测量结果 的这种差异,就可判断井旁矿体的存在, 并确定其相对钻孔的方位和估计其埋深及产状等。无论模型产状如何, 所有主方位上极化率或二次场曲线均呈“上正下负” 反“S” 型,并且正异 常区均与盲矿在井轴上的投影(井轴段)相重合。而在辅方位上,极化 率或二次场曲线均呈“上负下正”的“S”型,并且或曲线主方位上若矿体倾 斜且延伸较大时,对曲线形态起作用的将是矿体的近井端,因此,在矿 体向井倾斜时,主方位曲线正极值位于正异常区的下部,且接近于矿尾 的埋深。
2U 0
总场的计算即为根据给定的边界条件求解拉普拉斯方程的问题。求出 总场电位后,再根据直流电法的理论,求出一次场电位,可按
s
U 2 U U 1 U 2 100 % U U U 1 U 2
上式即为视极化率的计算公式,这样求解极化率可以转化为求一次场 和二次场的问题。
激发极化法基本理论
地—井激电法探测盲矿体的数字模拟研究
有限单元法 的基本概念 有限元求解法 的基本步骤
激限 发元 极法 化的 法基本概 理念 论及原理 有
收敛准则
有限元分 析基本概 念和原理
误差分析
应用FEPG进行 计算的一般过程
地中稳定电流场的 微分方程弱解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