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下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复习题(教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_名著导读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2)

C.在中国科技年度颁奖大会上,众多科技工作者济济一堂,谈笑风生。
....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D.夏正当春华秋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 受益匪浅:指收获很大。
同学失误,我们不可能获益,只可能吸取教训,褒贬不当,使用不正确;C.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D.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中间正是夏,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故选B。
9.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悚.然(sǒnɡ)负荷.(hé)闲暇心有灵犀B.悼.词(dào)怏.然(yànɡ)角逐姗姗来迟C.蹒.跚(mán)点缀.(zhuì)蔚然天崖海角D.踉.跄(niànɡ)刹.那(chà)告罄生命无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负荷.(hé)”应为:hè;B. 全部正确;C. “蹒.跚(mán)”应为:pán,“天崖海角”应为:天涯海角;D. “踉.跄(niànɡ)”应为:liànɡ;故选B。
10.仔细阅读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当它们之中出现“伤员”时,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以防止猛兽吃掉负伤者②正是这个习性被盗猎分子所利用③藏羚羊有着顽强而自尊的品格④它们能够战胜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它们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⑤在盗猎现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数百头藏羚羊全部被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A.④①②⑤③B.③①②⑤④C.③④①②⑤D.⑤③④②①【答案】C【解析】【详解】C.②句中的“这个习性”指代的是①句的内容,①句应该在②句前;①句内容是④句中“群体精神”的阐述,①句应在④句后;⑤句内容明显是②句的内容的结果,应在②句后;③句首先亮出说明对象,使其他句中的“它们”有了着落,应为首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_名著导读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5)

设统一答案,内容要有对青春的理解,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杜牧是____(朝代)代诗人,与____并称“小李杜”。
【答案】唐李商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小李杜”的了解,即:杜牧和李商隐。
25.布封赞美马,不仅赞其自然美、灵性美,而且还要赞其“人格”之美,历史上对于马,人们或是描摹,或是臆想,或是刻画,或是塑造,或是礼赞,将马的形象存入了文学的宝库。
那些马都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喜爱,但是它们往往局限于某一感情、某一氛围、某一性格或某一人物精神。
今天,我们走进“马的世界”,对马文化知识进行探究。
(1)历史上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个吗?(2)语文老师指定你负责“马文化知识探究”。
想一想,你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探究哪些“马文化知识”?(3)布封说“它(马)的教育以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告终”。
虽然,马是人类的朋友,而人却不是马的朋友。
尤其在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马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你认为,它的命运会怎样?人们又应该怎样与马和谐相处呢?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郭隗、孙膑、伯乐。
与马有关的历史故事:千金买骨孙膑赛马。
(2)上网搜集与马有关的资料,班级召开马资料交流会,与了解马的人谈马等方法。
探究这些“马文化知识”:含马的词语或成语或诗歌、历史上著名的马故事、著名的马画家、人对马的认识与评价等。
(3)示例:我认为,马的作用越来越小,它可能只起到当宠物的作用、景区点缀作用、赛马作用等,它在人类世界越来越没有地位,最终可能被淘汰为食物。
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善待万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_名著导读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17)

102.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
甲:乙:【答案】101.黄梅时节(或初夏),蜂蝶(或叶)102.甲: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
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101.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描写的把握。
甲诗中,“黄梅时节家家雨”点明了时令。
农历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
乙诗中,“蜂蝶纷纷过墙去”写蜜蜂和蝴蝶见到满园落红残景纷纷飞过院墙,句中的“蜂蝶”就是春天特有的景象。
10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
通过把握诗歌内容,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语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甲诗中,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快燃尽,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因此,“闲敲棋子落灯花”可以想像诗人久等客人而客人未至时的情景。
乙诗中,蜜蜂和蝴蝶也是喜花爱花的,它们在久雨中好不容易盼到天晴,兴冲冲地飞到诗人的庭院,结果大失所望,不得已纷纷飞过墙头而去。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他不禁猜想:莫非春色还保留在邻家吗?不然的话,蜂蝶怎么飞过去了呢?因此由“蜂蝶纷纷过墙去”可以去想像邻家的春色。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10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析。
【答案】103.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围绕“时节、雨夜、池塘、蛙鸣”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即可)。
104.作者雨夜约客,久等不至的寂寞无聊之情。
【解析】103.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加以描绘即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是“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与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与练习题(内容:名著《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考点概述】1、对名著作者、年代及主要人物的了解;2、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3、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4、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5、在综合题中运用名著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课前诊断】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
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
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
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
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
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
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
(1)文段选自《》,作者。
(2分)(2)请联系原著,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3分)(3)请参照示例,为“他”“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
(2分)图1 “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图2 “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示例】图1 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
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图2 配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七(1)班组织“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在“观点碰碰车”环节,小彤同学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生存,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做怎样的努力,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_名著导读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6)

【答案】(1)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尼摩诺第留斯号《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2)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约翰▪克里斯朵夫》《艺术哲学》【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海底两万里》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其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之父”。
“海洋三部曲”,指的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是三部曲的第二部。
主人公是尼摩船长,他驾着自己设计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在各大海域航行。
据此填空即可。
(2)本题考查有关傅雷及《傅雷家书》的相关文学常识。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现身说法,从倣人、对待艺术、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对儿子做出了悉心指导。
傅雷因在副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译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
《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
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据此填空即可。
30.名著阅读。
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
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
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
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1)文中的“我们”除了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还有哪些人?(2)下列关于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的险情,顺序正确的是()A.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B.土人围攻——冰山封路——同鲨鱼搏斗——搁浅——章鱼袭击C.搁浅——章鱼袭击——同鲨鱼搏斗——土人围攻——冰山封路D.冰山封路——土人围攻——章鱼袭击——搁浅——同鲨鱼搏斗(3)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复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专项复习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一、《骆驼祥子》基础知识: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 (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祥子与车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4.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辽宁省锦州市 2004 年中考题)5.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6.“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7.《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8.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9.《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10.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11.《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12.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13.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阮明。
1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祥子,骆驼是他的外号。
15.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他买的第二辆车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
16.1951 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7.《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18,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的长篇小说是《骆驼祥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_名著导读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20)

八段到第十三段,是“我不去伤害它”“我只是微微一笑”“我不动声色地写”,我的不伤害惊扰使鸟儿越来越淘气,小鸟的变化说明了小鸟在“我”这儿非常放松愉悦,对我依赖依恋。
128.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
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实际生活,概括出画线段落的寓意,用一个词语表达。
画面寓意重点可以从这两句理解:“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睡得好熟!还呷呷嘴”,由小鸟的极度信赖,人鸟相伴,可拟为:和谐美好安宁包容陪伴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_名著导读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9)

三个即可)【解析】4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的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4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情节的概括能力。
认真阅读名著,可以知道尼摩船长等途中经历的几次险情:①在北大西洋上,“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并遭到了炮轰,除了那三位俘虏外,各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
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了当地土著的攻击。
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了土著人,进入了“鹦鹉螺”号。
③在印度洋时,在其珠场于鲨鱼展开搏斗,正当船长危在旦夕时,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
④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十米后的冰盖砸开,逃出了冰下。
⑤在大西洋上,“鹦鹉螺”号被一只巨大的章鱼所困扰,他们拿着斧头和章鱼搏斗,在这过程中,一名船员不幸惨死。
43.《海底两万里》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答案】尼摩船长: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物。
阿龙纳斯:正直仁慈,学识丰富,热爱科学考查事业,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康塞尔:性格稳重,为人热情,正直诚实,忠心耿耿的仆人。
尼德·兰: 体格健壮,有勇有谋,但性格固执,脾气暴躁。
【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人物形象的掌握。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如:尼摩船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从他和鲨鱼搏斗这一情节可以看出来;康塞尔生性沉稳,从不大惊小怪,为人随和,对主人忠心耿耿。
当诺第留斯号遇上冰山撞击,无法换气时,康塞尔忍受同样的痛苦,却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威第十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综合性阅读复习题童年一、知识网盘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答案: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2.《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 ,正直的老工人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答案:吝啬、贪婪、专横、残暴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小茨冈格里戈里好事情3. (人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答案:高尔基4.《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 ,善良乐观的 ,自私残暴的 ,贪婪恶毒的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答案: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舅舅们二、片段赏读(一)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
“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阅读上述文字,你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的人;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的主人公,名叫。
答案:自私冷酷童年阿廖沙(二)①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A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
B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②“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③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儿,说:④“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⑤“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放光。
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⑥母亲从桌子旁站起来,慢慢地走到窗口,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1.这几段文字真实地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 ,批判了小市民的。
答案:生活状况自私残暴2.请在选文第①段加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从修辞运用的角度作简要揣摩分析。
答案:(示例一)A句:把舅舅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的样子比做“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文中的“舅舅们”以自己“冤屈有理”而哆嗦着大叫大吼,表现了其不孝不敬和自私。
(示例二)B句:把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的叫声比做“公鸡打鸣一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失态和治家无能等。
(三)外婆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
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
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
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
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
外婆知道的故事、诗歌、传说、童话多得不计其数。
1.你对这篇名著的阅读感受是什么?答案:(示例)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请你写出其中你最欣赏的人物及其事例,并分析他(她)的人物性格。
答案:(示例)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3.读完这部小说,想必你有很多话想对小说中小主人公说,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案:(示例)阿廖沙,虽然你命运坎坷,生活困难,可是你有那么多朋友,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
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你的努力,你一定会改变你的生活的,祝你越来越幸福。
昆虫记一、知识网盘1.《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出三个。
答案:(示例)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2.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喜欢?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
喜欢的理由:机警,生活能力强。
3.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 ;这本书是《》,这本书又译为《》或《》,被誉为“”。
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作《绿色蝈蝈》。
本书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答案:法布尔昆虫记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昆虫的史诗4.简述《昆虫记》的主题: 。
答案: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5.《昆虫记》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有人说,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
你的看法呢?答案:略。
言之成理即可。
6.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荐《昆虫记》,请说说推荐的理由。
答案:(示例)《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最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非凡的文学及科学成就受到举世推崇。
它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7.请你写出《昆虫记》所描绘的昆虫中你不喜欢的一种动物是 ,理由是。
答案:狼蛛一口就能咬到敌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杀手二、片段赏读杰出的建筑师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
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
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
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
那微斜的门口,被蟋蟀们仔细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
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们的四弦提琴。
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的了。
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
1.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两个词语加以概括。
答案:隐蔽稳固2.第一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最多”表示最大限度,用在原文是指这个隐蔽的隧道最深处不超过九寸,不是很深;去掉后就变成这个隧道深九寸,不符合实际,语言不准确。
三、我行我秀在平时阅读时,可采用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把文中的昆虫特点进行总结,积累好词好句。
请大家读完一篇就为昆虫做一张小小的名片。
名片的样式如下:综合性学习一、知识网盘1.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南20余千米黄河西岸的峡口山东坡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不仅在宁夏,而且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它是指?答案:青铜峡一百零八塔2.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答案: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3.“四仪”是指什么?这是一个多项选择( ACDF )A.地动仪B.黄河水车C.浑天仪D.司南车E.罗盘F.日晷4.哪一个是有关于黄河的歌谣?这也是一个多项选择( BD )A.卢沟谣B.黄土高坡C.黄梅戏D.黄河大合唱5.黄河流入哪个海?( B )A.黄海B.渤海C.南海D.东海6.黄河全长多少千米?( C )A.5 264千米B.5 364千米C.5 464千米D.5 564千米7.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至少写3句)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8.下列哪个是与黄河有关的成语?( C )A.五湖四海B.翻江倒海C.河清海晏9.“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哪位治水英雄?( A )A.大禹B.李冰C.范仲淹D.徐霞客10.下列关于黄河的俗语是( AC )A.不到黄河不死心B.驴唇不对马嘴C.跳到黄河洗不清D.长江后浪推前浪11.《黄河颂》是谁作的词,谁谱的曲?答案:作词:光未然谱曲:冼星海12.黄河,中国的第大河。
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千米,流经我国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份,成字形。
答案:二几二、我行我秀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1.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
答案:(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2.请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答案:(示例)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母亲河哭泣!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青。
保护黄河是每个华夏儿女的义务。
3.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或者活动项目)。
答案:(示例)(1)举办黄河图片展览;(2)开展成果展示会;(3)举行诗歌朗诵会;(4)开展有关黄河故事交流会;(5)举办“我是黄河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6)举行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