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知识点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知识点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海底两万里》知识点及答案一、填空题1、凡尔纳是法国(国家)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2、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3、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4、《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
“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5、《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凡尔纳18岁时在一次晚会上遇到一位胖绅士,这位胖绅士是大仲马。
后来,凡尔纳与他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
再后来,凡尔纳又相继创作了《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他的所有作品都收录在一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一书中。
8、大仲马是把历史学融进文学,巴尔扎克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凡尔纳则把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融进文学。
他的自传性作品是《喀尔巴阡古堡》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人类进步得实在是太慢了”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11、《海底两万里》题目中的“里”指的是法里。
12、尼德·兰说,世界上的动物有两种,好吃的和不好吃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名著导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 —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作品简评《骆驼祥子》用同情的笔触描绘出这样一幕悲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一一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不顾生活的万千磨难努力地生活,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
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
随着主人公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
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结构紧凑,笔触严谨;2、心理描写丰富多变,细腻深刻;3、“京味儿”描写真实生动,亲切随和。
语言上的京腔京调简洁朴实、自然明快,北京口语更凸显了人物特色。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位置。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
老舍的《骆驼祥子》,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以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视角,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因此,《骆驼祥子》,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骆驼祥子》开始,老舍才真正地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传世的贡献,而这种贡献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文体风格 (或称“文学风格”)一一“北京味儿”,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京味小说”。
《骆驼祥子》真切地体现了这种“北京味儿”,并由此为“北京味儿”确立了基本特征,那就是:第一,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和北京事;第二,写出浓郁、多彩的北京风土习俗、人情世态;第三,写出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
三、名著梗概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主题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童年》《昆虫记】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童年》《昆虫记】
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包括《童年》和《昆虫记》两部分。
1.《童年》:这是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主要讲述了他童年时代的一些真实经历和成长过程。
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家庭环境、学校生活和与同学朋友的交往,展现了一个少年时代的心理世界和成长故事。
2.《昆虫记》:这是捷克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含了他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作品中的昆虫形象象征了现代社会中被边缘化的个体,通过描写昆虫们的遭遇和命运,探讨了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和存在的困境。
这两部名著都是对人类的成长、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与揭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引导读者思考自我、社会和人生的意义,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成熟有着深远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概括

《海底两万里》(法国儒勒·凡尔纳)
一、作者简介及内容概述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变成现实,因此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罗纳克斯教授带着仆人康塞尔参加美国法兰格特舰长指挥的亚伯拉罕·林肯号军舰追捕怪兽(尼莫船长的潜水艇),被怪兽击中后落水,后主仆二人和亚伯拉罕·林肯号上的鱼叉猎手尼德兰进入尼莫船长的“鹦鹉螺号(也译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见识了“鹦鹉螺号(也译诺第留斯号)”的神奇的功能,随“鹦鹉螺号(也译诺第留斯号)”进行海底两万里的航行,参观了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也目睹了尼莫船长指挥“鹦鹉螺号(也译诺第留斯号)”对自己的敌人进行攻击的残忍。
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展现出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书中也夹杂着对尼莫船长身世不幸、被迫在海底生活的介绍,塑造了其献身科学、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追求。
二、情节介绍(悬念及尼莫船长特点、思想)——故事性(情节的勾连、悬念)、思想性。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下《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第二部分
老舍所著经典小说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虎妞
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
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泼辣,用祥子的话来说,她做哥们儿好,但难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对外人她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心爱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亲剥夺的青春。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第三部分
老舍所著经典小说
人物特点
祥子
十八岁,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为全书灵魂人物。祥子是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
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祥子被旧社会摧残压迫,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反映了当时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名著导读-2020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梳理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名著档案书名:《骆驼祥子》体裁:长篇小说作者:老舍人物:祥子、虎妞、小福子等成书时间:1937年地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关键词:骆驼,买车,京味儿,理想与现实(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他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二)作品简评《骆驼祥子》用同情的笔触描绘出这样一幕悲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平城,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不顾生活的万千磨难努力地生活,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
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
随着主人公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点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骆驼祥子》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结构紧凑,笔触严谨;心理描写丰富多变,细腻深刻;“京味儿”描写真实生动,亲切随和。
语言上的京腔京调简洁朴实、自然明快,北京口语更突显了人物特色。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位置。
它以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视角,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因此,《骆驼祥子》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骆驼祥子》开始,老舍才真正地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传世的贡献,而这种贡献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文体风格(或称“文学风格”)——“北京味儿”,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京味小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考点解读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考点解读及练习题(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考点解读及练习题一.考点解读及其解题技巧◆考点剖析中考涉及的文体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试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及性格;(3)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掌握:作家,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及有关故事情节、作品思想方面的内容;(4)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性阅读等,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对名著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评价等。
主要题型有:选择类题。
填空类题。
理解概括型、感悟评价型和语言运用型。
◆解题技巧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
具体应做到:1.广泛阅读,熟悉推荐的十二部必读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回目或梗概。
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2.精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精读可用勾画法、摘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都作一番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得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3.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在阅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甚至个别句子都要做好笔记,写感悟与体会可就整篇而言,也可抓住某一点去写。
4.名著阅读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解答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抓住题旨,看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作答。
5.掌握重点题型的的解析技巧:考试题型:(1)文学常识积累题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名著导读《童年》

主题探究(小组合作)
1、“阿廖沙在苦难中的成长”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之一.
2、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 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 到什么启示?
3、小说主题之二:揭露了19世纪末俄国黑暗、残酷的现实社 会生活,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人物形象分析
高尔基名言
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 现自己底意志。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知识链接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 2、《童年》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阿廖沙 3、《童年》主人公是: 4、《童年》讲述的是 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 的童年生活。 5、“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阿廖沙 这句话是 外祖母 说的,“好孩子”指的是 6、“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 这句话中描写的人物是 外祖父 ,表现了人物 吝啬 的性格特征
名著导读
《童年》高尔基
在苦难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 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 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 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他 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 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 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写作特点归纳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 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 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全都分给他们吧, 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 ,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写作特点二:语言十分生动活泼,场面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 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祥子:((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
2、虎妞:性格大胆泼辣,贪吃懒惰、好逸恶劳。
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社会的牺牲品。
3、刘四爷:他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的自私自利,但他又讲面子.
4、曹先生: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可以说,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所以他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
、《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2、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3、《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4、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5、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
现请你谈一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1)感受:①祥子是勤劳、善良、忠厚、朴实,注重信用和讲义气的小伙子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情节: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
6、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 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
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7、《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
请问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梦想破灭后,他最终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他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
(他最终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无业游民。
)8、老舍的作品中用了许多老北京话,试举出几个例子。
如交车租叫“车份儿”,晚上出车叫“拉晚儿”,吃的食物叫“嚼谷”等。
9.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或: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
他善良淳朴。
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所以书名叫《骆驼祥子》。
)
10.有人说: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
你同意吗?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不同意,《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代表的是祥子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即使这一个祥子凭借如此的巧合未堕落,只要现实未改变他终究不幸,更何况一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12.请简述一个体现祥子爱心的行为。
答案示例:一天晚上,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了饿晕倒地的车夫老马。
祥子为老车夫买了10个羊肉包子。
13.请你简单概述《骆驼祥子》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个情节,并简要说说出感动的原因?
情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感动原因(感受):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生活拼命拉车,他那吃苦耐劳、坚忍、拼自己的力气挣饭吃的性格令我感动不已。
祥子的遭遇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普遍遭遇,看完这个情节后我感受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14、为什么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还要去拉车?
答:赚钱养家,这是旧社会的压迫使他不得不这么做。
15.小福子和祥子的感情如何?她对祥子后半生有什么影响?
祥子对小福子有明显的同情和怜悯之意,平时的接触,危难时刻竭诚相助,他们逐渐培养起彼此的倾慕之心,在虎妞死后得到了升华。
她的死给祥子造成沉重的打击,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造成了祥子的彻底堕落。
《海底两万里》
1.凡尔纳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2.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3.《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
“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3.《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5.《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6.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做的,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的,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的,布是用(海洋纤维)做的。
7.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是(12000)册,鹦鹉螺号的造价是(200)万法郎,鹦鹉螺号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50海里)。
8.请列举几种海底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
9.尼摩船长会说(四)种语言,分别是(法语、德语、英语、拉丁语)。
10.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打到了(鲨鱼)。
11.在红海,尼德•兰用鱼叉杀死了一头(海马)。
12.尼摩船长允许尼德•兰杀死海马,是因为(能为船上提供鲜肉)。
13.尼摩船长用(热水)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
14.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列举其中几次。
答: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15.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答: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16.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丛中?
答: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17.请简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
答: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蒂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18.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
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
崇尚自由独立,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反对压迫的战士。
19.《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已成为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答:(1)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2)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3)科幻小说往往也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书中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如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20.你能说出《海底两万里》中最吸引你的三个情节吗?
示例:(1)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2)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3)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摆脱南极冰山之困。
(4)击退土著人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