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2.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双线桥法
化合价升高 失去2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H2 + CuO
0 +2

Cu + H2O
0
+1
得2e-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用 e-
表示电子, 表示电子,注明电子得失数
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
某元素失去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 或电子对偏离 某元素得到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 或电子对偏向 (本质) 本质) 化合价降低 (特征) 特征)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 氧化反应
得氧失氧观点 氧化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还原 有氧得失的反 应 反应 氧化还原 得氧失氧同时 的关系 发生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剂 0 还原剂 +5 氧化剂
0
HCl+HClO
+3
-1
+1
Fe+4HNO3(稀)
Fe(NO3)3+2H2O+NO (
+2
BaCl2+H2SO4
BaSO4 + 2HCl
2H2O2
-1
催化剂
-2
0
2H2O + O2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剂
+3
氧化剂
Fe2O3 + 3CO
2、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关系:
交流
0 还原剂
研讨
+2 -1
1、Cu+Cl2 、
0
+1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2Na+ Cl2 = 2NaCl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
H2O+ CaO == Ca(OH)2
2H2O =通电 2H2↑+O2↑

CaCO3 == CaO+CO2↑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Fe+CuSO4=FeSO4+Cu
Zn+H2SO4 == ZnSO4 +H2
以 2Na + Cl2 = 2NaCl 反应为例分析:
Na
+11
பைடு நூலகம்
28
e11
7 8 2 +17 Cl
Na+ +11 2 8
8 8 2 +17 Cl-
Na+ Cl-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一:电子的得失
以 H2 + Cl2 = 2HCl 反应为例分析:
H +1 1
7 8 2 +17 Cl
H Cl
共用电子对 化合价升降原因之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练习
书本P27 T4、T5
4、下列变化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①_②__③___(填序号)。
①金属的冶炼
②钢铁的锈蚀
③食物的腐败
④钟乳石的形成
5.下列4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③___(填序号,
下同),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④___,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①__②____。
只能作还原剂 既能作还原剂,也能作氧化剂 只能作氧化剂
化合价 -2
0
S
S
+4
+6
S

高一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氯化钠的形成.exe 化合价变化是因为有电子的得失
0 0 点燃 +1 -1 H2 + Cl2 2H Cl • H2中H的化合价升高,H2是还原剂, 其发生氧化反应。 • Cl2中Cl的化合价降低,Cl2是氧 化剂,其发生还原反应。 氯化氢的形成.exe 化合价变化是因为有电子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是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的 化合价升高,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 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 • 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 化合价降低,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 获得(或偏向)电子的过程。
说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H2SO4+2NaOH=Na2SO4+2H2O 化合 Fe+CuSO4=FeSO4+Cu 分解 3O2+4Al=2Al2O3 置换 H2O+CO2=H2CO3 复分解 CaCO =CaO+CO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 氧化还原反应 •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被氧化, 其所在的物质是还原剂。 •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被还原, 其所在的物质是氧化剂。 高原低氧
0 +1-1 +2 -1 0 Zn+2H Cl=Zn Cl2+H2↑ • 金属Zn中Zn的化合价升高,金属Zn 是还原剂,其发生氧化反应。 • HCl中H的化合价降低,HCl是氧化 剂,其发生还原反应。
0 +3 -2 高温 0 +1 -2 3H2+Fe2 O3 2Fe + 3H2 O • H2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 • H2中的H化合价升高。 • Fe2O3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 Fe2O3中Fe的化合价降低。
• 是不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还 原剂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 剂中都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呢?

高一【化学(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第一、二课时)-课件-(含实验视频)

高一【化学(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第一、二课时)-课件-(含实验视频)
石墨 硫酸铜溶液
高中化学
任务二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活动2 利用图中装置 进行铁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的实验,实验现 象之一是电流计的指 针发生偏转。请你根 铁片 据这一实验现象对该 反应的原理做进一步 思考。
指针偏转
石墨 硫酸铜溶液
高中化学
任务二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小结2
1. 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电子转 移,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CuO
+2
高温 0
2CuO + C
2Cu + CO2 ↑
氧化还原反应
+2
0
CuSO4 + Fe +2
Cu + FeSO4 +2
CuSO4 + 2NaOH
Cu(OH)2 ↓ + Na2SO4
非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
任务一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小结2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是反应前后有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年 级:高一
学 科:化学(人教版)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
任务一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 说后,人们把物质与氧结合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把氧化物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九年级化学》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2.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电子转移的外在 表现,可以通过分析反应中是否有元素的 化合价发生变化来判断某个反应是否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
任务三 巩固提升
活动1 请你为下列反应分类,说明你的分类依据。
2Na + Cl2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答案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失去的电子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

2、强弱规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能进行,则满足: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价态规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情况下:例如,浓H2SO4中的S只具有氧化性,H2S中的S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4.先后规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1)如果一种氧化剂遇到了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的顾序依次反应。

例如:Zn、Fe同时加入盐酸中,还原性Zn>Fe,则Zn先与盐酸反应。

(2)如果一种还原剂遇到了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属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例如在含有Fe2+、Cu2+的溶液中加入锌粉,氧化性:Cu2+>Fe2+,则锌粉先与Cu2+反应,然后再与Fe2+反应5.归中规律例如:守恒法在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中的应用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NO3-)+c(SO42-)=2.5mol/L,取200mL该混合酸,则能溶解铜的最大质量为()A. 12.8gB. 19.2gC. 32.0gD. 38.4g通过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2、锌和某浓度的HNO3反应时,若参加反应的锌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产物有硝酸锌、X和水,则X可能是()A、NH4NO3B、N2OC、N2O3D、NO23、将38.4g铜与15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①NO2的体积为___L.②若铜与硝酸刚好反应完全,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mol•L-1.4、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A.0.15 mol/L B.0.225 mol/L C.0.30 mol/L D.0.45 mol/L5、R2O6n-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4-,若反应后R2O6n-转变为RO3n-.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6、已知2Fe2++Br2═2Fe3++2Br−往100mL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3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

高中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三篇】

高中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三篇】

⽆忧考⼩编整理了⼩学⼀年级上册语⽂第⼆单元试卷三套,希望对你有帮助!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三维⽬标]知识与技能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 培养学⽣⽤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培养学⽣的归纳能⼒、推理能⼒。

过程与⽅法1.重视培养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法,提⾼科学探究的能⼒。

2.培养学⽣的思维能⼒。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进⾏对⽴统⼀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

[教学重点]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新课导⼊:⼈类的⾐、⾷、住、⾏,⽣物体的产⽣、发展和消亡,化⼯⽣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活、⽣命、⽣产有着⼗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

下⾯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中氧⽓发⽣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步研究。

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新课推进师:引导学⽣思考交流(学⽣填写此表)。

引导学⽣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程式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类标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CuO+H2====Cu+H2O H2跟O2结合⽣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得氧、失氧的⾓度是Fe2O3+3CO====2Fe+3CO2⽣:得出以下结论[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氧化还原反应⽅程式反应前后化合价升⾼的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CuO+H2====Cu+H2O2Mg+O2====2MgOFe2O3+3CO2====Fe+3CO22Al2O3====4Al+3O2↑2H2O2====2H2O+O2↑Mg+2HCl====MgCl2+H2↑Mg+2H+====Mg2++H2↑Fe+CuSO4====Cu+FeSO4Fe+Cu2+====Cu+Fe2+师:CuO+H2====Cu+H2O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例:2Cl2+2NaBr===2NaCl+Br2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铂金除外);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其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对于氧化剂来说,同族元素的非金属原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就越难得电子。

因此,它们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

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如卤族元素和氢气反应)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二)1、电子守恒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如: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时表现氧化性,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表现还原性,(亚铁离子和锌、次氯酸根)在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氯气歧化)。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时,是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H,被还原生成H2,浓硫酸是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时,起氧化作用的是S,被还原后一般生成SO2。

3、归中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介于反应物中高价与低价之间,且不能交叉。

高一化学-(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难度竞赛适合) 最新

高一化学-(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有一定难度竞赛适合) 最新
的物质不是水也不是酸,故为KOH,且系数为10, 故最后配平方程式为:
• 2H2O2+Cr2(SO4)3+10KOH=3K2SO4+2K2CrO4+H2O
练习:
• 1、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 (1)Cl2+CrF3 +
——K2CrO4+ KIO4+KCl+H2O
• (2) P4+ NaOH+
• 2、(2003初赛)1摩尔高锰酸钾在240~ 300℃加热释放出19.2g氧气,写出反应方 程式。(已知K2MnO4 640℃分解, K3MnO4 800℃分解。)
• 3S0.、20O5(0320-9m8的年ol溶/初L液的赛与K)28C10r0.O0004.0的m0Lm碱浓L性度S溶O为3液2-恰和好反 应,反应只有一种含硫产物和一种含铬 产物,反应产物混合物经盐酸酸化后与 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 为0.9336g。相对原子质量:S 32.06 Cr
• 4、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得到一 种正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碱式盐。(非 氧化还原反应)
• CuSO4+Na2CO3+H2O=Na2SO4+NaHCO3+Cu2CO3(OH)2
7.1.2离子-电子法的配平
配平原则:
① 电荷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 还原剂失电子数。
② 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 总数相等。
但是在过氧化物中,氧的氧化值为-1,在氟 的氧化物中,如OF2 和O2F2中,氧的氧化 值分别为+2和+1。
⑤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氧化值的 代数和为零 ,复杂离子的电荷等于各元 素氧化值的代数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泉一中高考化学复习单元过关
《烃》试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李慎行 李秀花 2001.3.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 14 Na: 23 Cl: 35.5 C: 12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
A .丙烷>乙烷>甲烷
B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C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D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
2.下列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
B .
C .
D .
3.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 .C 3H 6与C 5H 10
B .
C 4H 6与C 5H 8
C .C 3H 8与C 5H 12
D .C 2H 2与C 6H 6
4.能将直馏汽油、裂化汽油、溴苯三种液体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 .溴水
B .KMnO 4溶液
C .酒精
D .水
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A .分子中C 、H 、O 个数之比为1:2:3
B .分子中
C 、H 个数之比为1:2
C .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D .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为CH 4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C 5~C 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 .含
C 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为C 3H 8与C 6H 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 .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C .两个相邻同系物的分子量数值一定相差14
D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8.某烷烃的结构为: ,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A . 1,2-二甲基-3-乙基戊烷
B . 3-乙基-4,5-二甲基已烷
C .4,5-二甲基-3-乙基已烷
D . 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CH 3—CH — CH — CH — CH 2
3 3 2H 5 3 CH 3C C
9.在120℃时,某混合烃和过量O 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知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
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A.CH 4和C 2H 4 B .C 2H 2和C 2H 6
C .C 2H 4和C 2H 6
D .C 3H 4和C 3H 6
10.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 .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 .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 .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
11.某烃具有同一类别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在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只能
有一种一氯代物,这种烃可能是
①具C 7的芳香烃 ②具C 10的稠环芳香烃 ③具C 4的烷烃
④具C 5的烷烃 ⑤具C 6的烷烃 ⑥具C 8的烷烃
A .①②④ B.④⑤⑥ C.仅④⑥ D.③④⑤⑥
12.六苯乙烷为白色固体,其结构表示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芳香烃,易溶于乙醚中
B .它的分子式为
C 38H 30,是非极性分子
C .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D .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
13.在C 6H 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目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与下列叙述相
符的是
A .2个-CH 3,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B .3个-CH 3,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C .3个-CH 3,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
D .4个-CH 3,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14.篮烷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篮烷的分子式为C 12H 14
B .篮烷分子中存在3个六元环
C .篮烷分子中存在3个五元环
D .篮烷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
15.烃分子中若含有双键,叁键或环,其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则少于同碳原子数对应烷烃
所含的氢原子数,亦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用Ω表示).下表列出几种烃的不饱和度: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mol Ω=3的不饱和链烃再结合6molH 即达到饱和
B .
C 10H 8的Ω=7
C .C 4H 8的不饱和度与C 3H 6、C 2H 4的不饱和度不相同
D .CH 3CH 2CH =CH 2与环丁烷的不饱和度相同
C C
阳泉一中高考化学复习单元过关-《烃》
班级姓名成绩
选择题答题卡
16.有A、B、C、D、E五种烃,具有下列性质:①各取0.1mol分别充分燃烧,其中B、
C、E燃烧所得的CO2均为4.48L(标准状况),A和D燃烧所得的CO2都是前三者的3倍;②在适宜条件下,A、B、C都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中A可以转化为
D、B可以转化为C,C可以转化为E;③B和C都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A、D、E无此性质;④用铁屑作催化剂时,A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结构简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

17.重氮甲烷(CH2-N≡N)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应用,它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氮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是由氮原子一方提供的。

(1)重氮甲烷的电子式是。

(2)重氮甲烷在受热或光照时,容易分解放出N2 ,同时生成一个极活泼的缺电子基团碳烯(:CH2 ),碳烯的电子式为。

(3)碳烯很容易以它的一对未成键电子对不饱和的烯`炔发生加成形成三元环状化合物,它与丙烯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碳烯还可以插入C—H键之间,使碳碳加长,它插入丙烷分子中C—H键之间,碳链增长后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或。

(5)重氮甲烷的CCl4溶液用紫外线照射时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分子量为210的有机物和N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通常,烷烃可以由相应烯烃经催化加氢得到,但是烷烃A分子式C9H20它不能由任何
C9H18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

而另有A的三个同分异构体B1,B2,B3却分别可有而且只能由一种自己相应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

则 A ,B1,B2,B3的结构简式是,,
,。

三、实验题(共10分)
19.1,2-二溴乙烷可作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上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设备制备1,2-二溴乙烷。

图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试管d 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①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 ___,__ ____。

②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 ____ 。

③容器c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

④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___ ___。

四、计算题(9分)
20.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混和气体,A或B分子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 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
(1)将1升该混和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升CO2气体.试推断原混和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2)120℃时取1升该混和气体与9升氧气混和,充分燃烧后,当恢复到120℃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6.25%.试通过计算确定A和B的分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