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与其他系统之间天线隔离度要求

合集下载

天线隔离度

天线隔离度

CDMA系统:两发射天线之间以及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隔离度至少30dB;天线垂直布置:Lh=28+40log(k/λ)(dB)天线水平布置:Lv=22+20log(d/λ)-(G1+G2)-(S1+S2)(dB)其中k为两天线的垂直距离,d为两天线的水平距离;G1,G2分别为两天线的增益;S1,S2分别是两天线的夹角方向的副瓣电平.以上天线隔离度公式中,λ为载波的波长,k为垂直隔离距离,d为水平隔离距离,G1 、G2分别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增益(dBi),S1、S2分别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90°方向上的副瓣电平(dBp)。

通常65°扇形波束天线S约为-18dBp,90°扇形波束天线S约为-9dBp,120°扇形波束天线S约为-7dBp,这可以根据具体的天线方向图来确定。

全向天线的S为0。

关于直放站收发天线的隔离度天线隔离度即信号从直放站前向输出端口至前向输入端口(或者从反向输出端口至反向输入端口)的路径衰减值,与直放站设备本身没有关系,它取决于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安装位置,与垂直及水平的距离、相向的角度有关。

其大小直接影响直放站的增益配置,关系到直放站系统的稳定。

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之间隔离度较大,才能提高主机增益,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天线之间的隔离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空间隔离(水平隔离度和垂直隔离度)及建筑物隔离。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天线隔离度L(dB)应大于直放站最大工作增益Gmax 约10dB~15dB,若取值12dB,考虑通常情况下Gmax为90 dB,故L一般应不小于102 dB。

●水平隔离度Lh是收发信天线在水平间隔距离上产生的空间损耗,表示公式如下:Lh=22.0+20lg(d/λ)-(Gt+Gr)+(Dt+Dr)(1)其中:22.0为传播常数;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m);λ为天线工作波长(m);Gt、G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增益(dB);Dt、D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水平方向性函数造成的损耗,具体数值可以在天线方向图中查得,当上下行天线夹角为180°时,方向性损耗即为天线的前后比。

天线隔离度

天线隔离度

5G NR天线隔离度5G NR(2.6GHz频段)与其它无线系统共址时,需预留足够的干扰隔离距离规避干扰,同时多系统共址时需要预留不同天馈系统间的安装和维护空间,因此建议:(1)5G NR(2.6GHz)系统与D频段TD-LTE系统邻频,需要时隙对齐避免交叉时隙干扰。

(2)5G NR大规模天线阵与GSM/NB-IoT(900MHz)CDMA 1X/NB-IoT(800MHz)/FDD LTE(900MHz和1.8GHz)/WCDMA/FDD LTE(2.1GHz)/TD-SCDMA(A频段)/TD-LTE(F频段)/5G NR(3.5GHz)/5G NR(4.9GHz)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5m;垂直距离≥0.3m。

(3)5G NR大规模天线阵与DCS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0.9m;垂直距离≥0.3m。

(4)如果安装空间有限,可以适当缩减隔离距离,以不影响天馈系统安装和维护为宜。

同时隔离距离不应该小于下表所示数值:表 10.1-1 5G NR(2.6GHz频段)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共站站时的隔离距离要求1.15G NR(2.6GHz频段)与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谱划分方案,在5G NR系统使用的2600MHz频段(2500~2690MHz)附近,有低端和高端无线系统存在。

(1)低端:2483.5~2500MHz频段,分配给移动、固定、无线电定位、卫星移动(空对地)、卫星无线电测定(空对地)使用。

(2)高端:2690~2700MHz频段,分配给卫星地球探测、射电天文以及空间研究业务;2700~2900MHz频段,分配给航空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业务使用。

在2.6GHz频段低端,主要是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

在2.6GHz 频段高端,主要是5G NR与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干扰。

(1)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协调5G NR与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干扰主要是5G NR基站和终端对北斗系统终端的干扰。

WCDMA共站址天线安装隔离度要求

WCDMA共站址天线安装隔离度要求

WCDMA共站址天线安装隔离度要求概述随着运营商的增加和新移动系统的应用,同一站点出现几种制式共存的情况也将大大增加,由于基站天线的距离近,不同系统之间将产生干扰,如何避免、减少不同系统共站址时相互之间的干扰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共站址干扰主要是由一个系统基站天线发射的(杂散、互调)信号被(同站址)另一个系统基站天线接收到,而形成了干扰(或阻塞)。

根据WCDMA与其它移动系统的隔离度要求,本文给出了共站址时WCDMA天线的安装要求,可作为共基站建设时天线安装的指导或建议。

1 共站址隔离度分析1.1 WCDMA BS与其它系统共站址协议分析根据文献[1]~[5],WCDMA与GSM 900MHz、DCS 1800MHz、PHS BS、CDMA2000 BS 或TD-SCDMA BS共站址时,考虑其它系统杂散对WCDMA接收灵敏度的影响小于0.1dB,得到的隔离度要求如下表所示:表1根据协议WCMDA与其它系统共站址时隔离度要求根据协议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WCDMA和其它系统基站基本不可能做到共站址。

如果要共站址,必须对其它系统基站在WCDMA接收频段的杂散辐射进行滤波。

1.2 WCDMA BS与其它系统共站址建议值表2WCMDA与其它系统共站址时隔离度建议值说明:根据协议WCDMA与GSM、DCS、CDMA2000系统间要求的隔离度非常高,在实际情况中,一般要求隔离度在40dB以上,所用60dB是考虑到可能各家的GSM、DCS、CDMA2000系统设备杂散不一致而留了干扰余量。

2 共站址天线安装要求2.1 各种系统所使用的天线情况各系统频段内天线均包括:1.全向单极化:增益11dBi(GSM、DCS、CDMA、WCDMA),10dBi(PHS)2.定向单极化:水平波瓣宽度65°、90°,增益15dBi(GSM、DCS、CDMA、WCDMA),增益18dBi(DCS,WCDMA)3.定向双极化:水平波瓣宽度65°,增益15dBi(GSM、DCS、CDMA、WCDMA),增益18dBi(DCS,WCDMA)其中PHS系统是如下的形式:由多个天线单元构成,天线的下倾角比较大,一般在100以上。

各天线系统隔离度

各天线系统隔离度

为降低两系统间干扰,天线要有一定的隔离度,其取决于天线辐射方向图和空间距离及增益,通常不考虑电压驻波比引入的衰减。

引入下公式:垂直排列:Lv=28+40*lg(k/λ) (dB)水平排列:Lv=22+20*lg(d/λ)-(G1+G2)-(S1+S2) (dB)其中:Lv:隔离度要求(dB)λ:载波波长(m)k:垂直隔离距离(m)d:水平隔离距离(m)G1,G2:发射与接收天线最大辐射方向增益(dBi)S1, S2:发射与接收天线90度方向副瓣电平(dBp)(相对主瓣方向,取负值。

全向天线时为零)变形后得:k=λ*10(Lv-28)/40d=λ*10(Lv-22+G1+G2+S1+S2)/20本例考虑TD-LTE对GSM900,隔离度Lv的计算方法在(天线隔离度(dB))页给出。

则天线间隔要求如下:基站天线类型水平间距(m)垂直间距(m)λ(m)隔离度(dB)G1(dBi)G2(dBi)S1(dBp)S2(dBp) TD-LTE对GSM9000.470.180.3331.0015.0015.00-18.00-18.00水平隔离距离干扰系统GSM900TDD-LTE(F频段)T DD-LTE(D频段)WCDMA LTE FDD(F频段,联通)CDMA LTE FDD(F频段,电信)GSM900—0.50.50.50.5 1.30.5 TDD-LTE(F频段)0.5——340.54TDD-LTE(D频段)0.5——0.50.50.50.5 WCDMA0.530.5—0.50.50.5LTE FDD(F频段,联通)0.540.50.5—0.54 CDMA 1.30.50.50.50.5—0.5LTE FDD(F频段,电信)0.540.50.540.5—垂直隔离距离干扰系统GSM900TDD-LTE(F频段)T DD-LTE(D频段)WCDMA LTE FDD(F频段,联通)CDMA LTE FDD(F频段,电信)GSM900—0.30.20.30.30.60.3 TDD-LTE(F频段)0.2——0.50.60.50.6TDD-LTE(D频段)0.2——0.20.20.20.2 WCDMA0.50.50.2—0.20.50.2LTE FDD(F频段,联通)0.30.20.20.2—0.20.6 CDMA0.50.50.20.50.2—0.2LTE FDD(F频段,电信)0.20.20.20.20.60.2—。

电信版_不同系统间的天线隔离度

电信版_不同系统间的天线隔离度

不同系统间的天线隔离度在共建铁塔中,在很小的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无线系统,需考虑GSM900MHz、GSM1800MHz、CDMA800MHz、WCDMA 2GHz、CDMA 2GHz 、TD-SCDMA 2GHz系统间的干扰隔离要求,PHS不在本指引讨论的范围。

各系统间频率要求如下:系统上行频段(MHZ) 下行频段(MHZ)GSM900(中国移动) 885-909 930-954GSM900(中国联通) 909-915 954-960GSM1800(中国移动) 1710-1735 1805-1830GSM1800(中国联通) 1745-1755 1840-1850CDMA800 825-835 870-880WCDMA 1920-1935 2110-2125CDMA2000 1940-1955 2130-2145TD-SCDMA 1880-1920,2010-2025 附录中隔离度计算,是根据各系统的行业规范规定的杂散辐射、阻塞电平,接收机灵敏度等指标为基准,实际工程中,各个厂家的设备在这些指标上往往优于规范的要求,因此最终的隔离要求要比以下结果小,可根据设备实际的性能参数进行详细计算。

本附录中GSM900和GSM1800是指杂散辐射等指标能满足YDT 883-1999《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规定的设备,对于较早购买的不满足此标准的设备,需要的隔离度较大。

相同制式之间的干扰隔离度,是指不同运营商相同制式网络之间的隔离要求。

1) GSM900与GSM900隔离度移动GSM900(上行885~909,下行930~954),联通GSM900(上行909~915,下行954~960)。

1) 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的杂散干扰R99协议中GSM900系统对共站的带外杂散辐射要求:<-96dBm/100kHz=-93 dBm/200kHz,当允许的灵敏度恶化1dB时,GSM900系统在885~915MHz频段允许接收到的杂散干扰功率为-123dBm/200kHz,理论计算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杂散干扰需要的隔离度为:MCL= -93-(-123)=30 dBm2) 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的阻塞干扰GSM900系统的发射功率是43 dBm,GSM900系统允许的阻塞电平是8dBm,理论计算规避GSM900基站对GSM900基站阻塞干扰需要的隔离度为:MCL=43-8=35 dBm2) GSM900与GSM1800隔离度GSM900(上行885~915,下行930~960),GSM1800(上行1710~1735,1745~1755下行1805~1830,1840~1850)。

天线隔离度

天线隔离度

F频段与其他系统的隔离度其他系统水平隔离距离垂直隔离距离GSM/DCS不推荐≥1.8m GSM/DCS≥0.5m≥0.3m CDMA1X不推荐≥2m CDMA2000不推荐≥3m WCDMA≥0.5m≥0.2mTD-SCDMA不推荐≥0.9mTD-SCDMA≥0.5m≥0.2m WLAN不推荐≥3.4mWLAN≥8/2.6m≥0.9/0.5m D频段与其他系统的隔离度其他系统水平隔离距离垂直隔离距离GSM/DCS不推荐≥1.8m GSM/DCS≥0.5m≥0.3m CDMA1X不推荐≥2.7m CDMA2000不推荐≥2.7m WCDMA≥0.5m≥0.2mTD-SCDMA不推荐≥0.7mTD-SCDMA≥0.5m≥0.2m WLAN不推荐≥2.5mWLAN≥6/2.2m≥0.8/0.5m备注GSM/DCS符合3GPPTS05.05V8.20.0(2005-11)规范要求时GSM/DCS符合3GPPTS45.005V9.1.0(2009-11)规范要求时无无无符合《YD/T1365-200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关于发布《2GHz频段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射频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信无TD-SCDMA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硬件技术规范(2010年)》时遵循《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353号)》要求遵循《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AP、AC设备规范V1.1.0》要求(“/”前后两个值对应WLAN基本型和增强型要求)备注GSM/DCS符合3GPPTS05.05V8.20.0(2005-11)规范要求时GSM/DCS符合3GPPTS45.005V9.1.0(2009-11)规范要求时无无无符合《YD/T1365-200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关于发布《2GHz频段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射频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信无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硬件技术规范(2010年)》时遵循《关于调整2.4G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2002]353号)》要求遵循《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AP、AC设备规范V1.1.0》要求(“/”前后两个值对应WLAN基本型和增强型要求)。

GSM和CDMA的天线隔离度是多少

GSM和CDMA的天线隔离度是多少

GSM和CDMA的天线隔离度是多少?1.CDMA发射机的边带杂散噪声落入GSM接收带内 CDMA基站具有较好的发射特性,其发射机的线性度以及带外杂散辐射等指标均远优于IS-97标准的要求。

当偏离中心频率1MHz时,信号已下降70dB。

天线空间隔离公式如下:垂直方向为28+40lg(S/x);水平方向为22+20lg(S/x)-(GT+GR)。

其中:S为天线隔离的空间;GT为发射天线增益;GR为接收天线增益;x为波长。

由计算可知,天线隔离要求见表1。

表1 天线隔离要求一在各种干扰因素中,基站的发射滤波特性和天线的空间隔离距离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条件允许的站址应尽量加大天线的隔离空间以保证足够的隔离度,留出更多的抗干扰余量。

在天线平台条件有限的站址,如果天线的垂直空间不能满足1m的要求,可考虑采用外部滤波器。

2.CDMA发射机的交调产物落入GSM接收带内在部分系统中,CDMA发射载波的边带噪声和交调产物采用相同的指标,故按照发射载波边带杂散辐射相同的分析方法,可得出与3.1相同的结论。

3.CDMA发射载波造成GSM接收机灵敏度下降根据GSM标准(GSM05.05,Section5.1)可得出对带外阻塞和带内阻塞的要求。

(1)带外阻塞●当f为100kHz~860MHz时,带外阻塞<8dBm;●当f为925~935MHz时,带外阻塞<0dBm:●当f为935MHz~12.75GHz时,带外阻塞<8dBm。

(2)带内阻塞●当∣f-f0∣为600~800kHz时,带内阻塞<-26dBm;●当∣f-f0∣为800kHz~3MHz时,带内阻塞<-16dBm;●当∣f-f0∣>3MHz时,带内阻塞<-13dBm。

通过计算,天线隔离要求见表2。

表2 天线隔离要求二在以上计算中考虑了GSM系统接收端不加滤波器的情况。

一般来说,GSM系统的RX滤波器对880MHz 的信号具有30dB的抑制作用,这对抗阻塞干扰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2007-9-17_WCDMA网络的室内覆盖

2007-9-17_WCDMA网络的室内覆盖

WCDMA网络的室内覆盖建设一个全覆盖高质量的网络,是WCDMA网络运营商面临的一个挑战。

提供良好的WCDMA网络室内覆盖,是保证WCDMA业务连续性覆盖的关键之一,也是运营商获得预期用户群的基础。

WCDMA网络使用的频率在1.9GHz以上,如果依据2G网络的室外基站密度来建设WCDMA网络,必然会导致室内覆盖效果不理想。

同时,WCDMA网络的小区业务覆盖完全依赖于小区负载,因此,必定造成热点区域的小区对邻近小区的干扰,影响整网的质量。

考虑到各种不可预测性的可能危及整个网络质量的因素,有必要重视WCDMA室内的覆盖,保证用户得到良好的服务。

系统的实现现在普遍使用的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WCDMA室内覆盖网络可以借鉴此系统。

图1 室内覆盖系统无线信号接入方式目前实现信号接入的技术方案有两种:有线接入方式和无线接入方式。

有线接入方式有线接入方式可以选用宏蜂窝基站、微蜂窝设备、光纤远端拉远(RRU)以及光纤直放站,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

这种接入方式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大且话务量相对较高的建筑物内,在市区中心使用较多,能较好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

对于某些特殊区域,如大型会议中心、机场、火车站等话务量高密度地区,一定要采用室外宏蜂窝基站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

有线接入方式的成本较高,需要增建传输系统。

若使用基站作为信号源的话,还需进行扰码规划,增加网络规划与优化工作量。

究竟选用哪种有线接入方式,需要综合权衡各方因素才能定夺,比如建筑物所在区域、网络质量及其他运营商的网络等。

无线接入方式无线接入方式以室外宏蜂窝信号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借助直放站将无线信号进行放大。

这种接入方式适用于低话务量和较小面积的室内覆盖盲区,在市郊等边远地区使用较多,也在移动网络建设初期和优化阶段大量使用。

无线接入方式由于会对室外大网造成干扰,因此在密集城区不采用这种方式。

无线接入方式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因此被那些注重投资成本控制及网络资源利用率的运营商所青睐,用来在低话务密度区域提供室内覆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rvice Description Copyright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1(2)
WCDMA 与其他系统之间天线隔离度要求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NSNS )
2/2
空间隔离工程建议
对于WCDMA 与其他通信系统间的隔离度要求,工程中成本最低最有效的隔离手段就是空间隔离。

空间隔离是指采用不同的天线安装方式来达到隔离度的要求,通常有水平隔离和垂直隔离两种方式。

根据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工程经验,我们建议运营商在天线工程建设中采用以下空间隔离方案:
* *对于TD-SCDMA 、SCDMA 、PHS 可能存在隔离不足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射频带通 滤波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