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某桥梁控制测量技术探讨
控制测量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控制测量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承载着道路交通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控制测量在桥梁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控制测量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其作用、方法和技术,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在桥梁工程中,控制测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控制测量可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定位和监控。
在桥梁建设初期,控制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精确确定桥梁的位置和几何特征。
通过测量和记录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建筑师可以准确规划建筑物的布局和细节设计,并确保与规划相一致。
而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控制测量则可用于监测施工的准确性和进度。
通过实时测量和对照设计文件,工程师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确保桥梁建设的精确性和合规性。
其次,控制测量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还包括监测和评估桥梁结构的健康状况。
随着桥梁的使用年限增长和环境的影响,桥梁结构可能会出现损坏、破坏或变形等问题。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定期的结构监测和评估是必要的。
控制测量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精确测量桥梁结构的形变、挠度、应力和振动等参数。
这些测量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桥梁结构的健康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加固。
控制测量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测量方法和技术两个方面。
关于测量方法,传统的控制测量主要包括经典的三角测量和测量网的建立。
通过三角测量法,工程师可以通过测量基线长度和夹角来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和坐标。
而测量网则是在工程现场搭建一系列的测量基准点,并通过测量这些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来确定其他点的位置。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的控制测量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激光扫描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的引入,使得控制测量在桥梁施工和检测中更加准确和高效。
在控制测量技术方面,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包括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存储能力的提升,现代的控制测量可以处理大量的测量数据,实现对桥梁结构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论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技术

论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摘要:质量对于企业而言,是最为关键并关系企业命运的内容,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证。
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始终是困扰建设者的核心问题。
本文主要对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桥梁工程;测量技术;影响引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桥梁正在向着跨径大、结构轻、造型美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桥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施工测量是一项精密而细致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错误,一旦产生错误而又未及时发现,就会影响下步工作,从而造成推迟工作进度或返工浪费,给国家造成损失。
测量方法的使用为公路桥梁施工及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直接了解了公路桥梁结构实际的直观的工作状态和实际承载能力,是公路桥梁施工及检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测量技术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浅析1、对于工程定位的影响施工前,把施工图纸反映到工程实地中,给接下来的施工提供标准。
这项工作意义明显,对于精准度的要求严苛,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测量事故会影响到经济成本,更会影响到企业信誉,是不能不加以重视的。
施工中,基础桩位要以准确的工程测量为先决条件,若是桩位发生偏差,那么会出现桩位作废的问题,不但影响施工进度,同样会造成极大工程安全隐患。
当进行土石方开挖时,因为设计上的要求,开挖承台土方时需要绕开工作面下土层,这时更无法离开测量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而言之,测量质量成果如何同,会受到测量人员能力、测量仪器精度、测量方案确定、现场环境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所产生的差异结果会给施工先期准备工作与施工过程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2、对于主体施工的影响进行工程主体施工时,测量主要会造成以下几方面影响:墩柱面放线、垂直度控制、标高掌握、预埋件控制等。
当混凝士施工结束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放线,以给次一道工序提供必要依据,且及时掌握之前工序的问题,防止出现事故累积得不到发现的毛病。
3、对于工程架梁的影响架设桥梁工作一般处在工程接近竣工时期,当处在架粱的准备时期,应当把预埋孔找准,把梁端线标出来,若是因为测量不准的原因,在架梁时出现预埋件与粱端线偏差错误,必然会使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
现代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测量和控制施工过程。
这是因为桥梁建设需要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来确保建成的桥梁能够承受重载和大的气候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形和地质条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
桥梁测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测量和控制有很多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确定正确的地理位置和高度。
其次,它可以保证桥梁坚固耐用,高质量的建造。
实际上,精确的测量和控制是桥梁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它可以帮助监控和保护桥梁免受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侵害。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桥梁施工测量控制,必须使用准确和高质量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备和工具:
全站仪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三维坐标系统。
它可以测量桥梁的高度,位置和角度。
全站仪可以在传感器附近进行放置和移动,这样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自动平台测量车
自动平台测量车配备了几个不同类型的测量设备和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桥面的横向和纵向高程和坡度,并可记录GPS和交通流量数据。
这种车通常由一个驱动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员组成。
卫星测量设备
卫星测量设备是用于测量基本设施的陆地和空间设备,包括桥梁。
卫星测量设备可以为桥梁建设的每个阶段提供定位,而不会遇到技术或地理障碍。
其他设备
其他用于测量和控制的设备包括测量标志,量角器,水平仪,激光测距仪和数字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通常被用于实施精确的施工和控制。
结论。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引言桥梁是连接两个地理位置的重要结构,其施工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术。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是桥梁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桥梁施工测量控制进行深入探析,探讨其重要性、方法和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性1.1 确保桥梁质量桥梁是一项长期承载巨大荷载的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公共利益。
在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测量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确的测量控制,可以确保桥梁的几何形状、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1.2 排除施工隐患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形、外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施工隐患。
通过测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这些隐患,确保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测量控制还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因施工隐患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1.3 保障施工进度桥梁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牵涉到许多施工环节和工序。
通过测量控制,可以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测量控制还可以帮助施工人员优化施工计划,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2.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的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控制点测量等。
这些方法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和手工测量方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在施工速度和效率方面存在不足,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2.2 先进测量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更新。
如今,全站仪、GPS定位技术、激光测量技术等先进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中。
这些技术具有高精度、快速、自动化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效率和精度,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桥梁施工测量控制除了测量技术的创新外,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真实的桥梁工程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桥梁是连接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它不仅在交通运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城市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桥梁的施工测量控制是桥梁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桥梁施工测量控制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性桥梁作为交通设施的一部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桥梁的施工测量控制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对其结构、尺寸、位置等进行准确测量和控制的工作。
只有做好了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才能确保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最终建成一个安全可靠的桥梁。
1. 确保桥梁的水平和垂直度,使桥梁的结构更加稳定和安全。
2. 确保桥梁的尺寸精准,满足设计要求,避免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尺寸偏差。
3. 控制桥墩和桥梁主体的位置,保证桥梁的位置准确,避免桥梁位置偏移导致的失稳现象。
4. 对桥梁的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桥梁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虽然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设备的限制:传统的测量设备受到了很多限制,比如测量精度不高、使用不方便等问题,这给桥梁施工测量控制带来了困难。
2. 测量标定的准确性:在施工现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标定的不准确,从而导致测量误差。
3. 施工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对测量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风力、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不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测量工作的质量,如果技术水平不足,就很难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针对桥梁施工测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1. 引入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有许多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问世,这些设备在测量精度、使用方便性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可以提高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珠江黄埔大桥主塔斜拉桥测量控制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斜拉桥主塔施工测量曹剑辉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8+946.1~K9+651.1,全长为705m的北汊主桥斜拉桥,全桥墩位位于黄埔区大濠洲岛。
北汊主桥跨径组成为:383+197+63+62m,为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主塔采用门型索塔,钢筋混凝土结构。
塔柱自承台顶起的高度为226.14m,自桥面起的高度为160.45m。
塔柱设两道横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均采用箱型截面,高度为10m。
主塔承台平面尺寸两塔柱底分别为19m×19m,厚度6m,两承台之间采用高6 m,宽8m系梁联成整体。
基础为钻孔桩,每塔柱上布置16根直径250cm的钻孔桩,为嵌岩桩,桩长35m。
全桥共50段钢箱梁,钢箱梁标准块长16m、宽41m(含风嘴),高3.5m,最大起吊重量达345t。
共设88根钢绞线斜拉索,最长索安装长度约391m,重约28t。
一、斜拉桥常规施工控制测量的主要特点斜拉桥的施工测量与其它工程比较,有较为突出的特点:1、大型斜拉桥空间结构位于宽阔水面的高空,误差结构中外界环境影响大。
2、斜拉桥空间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其中以斜拉索体系最具代表性。
3、由于斜拉桥跨径大,其高程传递精度要远高于普通跨河水准测量精度,一般不能低于二等水准精度。
4、控制网分期建网而非常规分级建网,以满足不同施工阶段的控制要求。
5、控制点使用频繁,数据采集量大,观测周期长,主要控制点尽量采用强制归心观测墩。
这样既减少仪器对中误差,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控制测量在珠江黄埔大桥施工测量中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广州城建坐标系统。
为了方便施工放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桥独立坐标系,即以桥轴线里程增大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与X轴垂直向右为Y轴正方向即上游方向。
在本段内X 值即为里程值,换算公式如下:X=X0+(X′-a)*COSA+(Y′-b )*SINAY=Y0-(X ′-a )*SINA +(Y ′-b )* COSA其中:X 、Y 为大桥独立坐标;X ′、Y ′为广州城建坐标;X0=7285.444-2.825,Y0=0(以DJ4为起算点); a=25600.3247,b=61451.2927;A=212°18′43.1″。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是指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桥梁的各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管控,确保桥梁建设达到设计要求,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针对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探析。
一、桥梁测量控制的技术与方法1.工程测量技术桥梁测量控制的核心是工程测量技术,它是通过各种仪器仪表、软件工具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一种综合应用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工程测量技术主要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总站测量、沉降监测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桥梁的精度和稳定性。
2.数字化技术在桥梁施工中,数字化技术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
现代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数据的快速测量、记录、分析、对比和展示,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误差。
例如,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等方法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数据,为桥梁施工提供了有效依据。
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帮助桥梁施工完成地形地貌分析、地理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等各种功能。
通过GIS技术,施工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桥梁周边地理环境信息,建立数字地图,为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二、桥梁测量控制的重要作用1.保证桥梁施工质量桥梁测量控制可以对桥梁的各项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和缺陷,保证桥梁建设质量。
2.提高桥梁施工效率桥梁测量控制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快速获取各项数据,减少了反复测量的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人为错误的风险。
3.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桥梁测量控制可以通过沉降监测等方法,及时发现桥梁的安全隐患,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为桥梁的日后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结语桥梁测量控制在桥梁施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桥梁测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通过科学合理的桥梁测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桥梁建设的安全可靠和持久耐用。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探析桥梁施工测量控制是指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测量技术和仪器仪表来控制施工质量和保证工程的精确度。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桥梁建设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并准确测量各个构件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
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定桥梁的位置和几何形状,二是控制和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三是做好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桥梁施工的初期,为了确定桥梁的位置和几何形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在实地进行考察和勘察,通过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确定桥梁的基准点和控制点。
然后,通过使用位移传感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精确定位和测量,准确获得桥梁各个构件的位置和角度。
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桥梁的参数和几何形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测量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精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采取相应的测量控制措施。
在桥墩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墩柱的位置、高度和倾斜角度,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记录,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和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在施工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桥梁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在桥梁施工测量控制中,还需要做好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施工结果。
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和校验,消除误差和偏差,并提高测量精度。
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确定测量结论和计算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需要进行数据的保存和备份,以备后期的分析和应用。
在桥梁施工测量控制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工作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精度。
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方法,确保测量精度和数据准确性。
需要培养专业的测量人员和技术团队,提高测量能力和技术水平。
还需要加强测量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现测量数据的共享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某桥梁控制测量技术探讨摘要:我国现阶段正在修建和拟建的特大型桥梁很多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施工工艺复杂、工程量巨大,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本文以GPS技术在大型桥梁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施测的要求和流程,并结合笔者曾经参与的某大桥测量实例,给出了具体的测量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GPS 大型桥梁控制测量控制网我国现阶段正在修建和拟建的特大型桥梁很多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施工工艺复杂、工程量巨大,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很多常规的测量手段和方法己经不能满足工程上的需要,但随着GPS技术的飞速发展,GP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同时也解决了很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
GPS技术在大型桥梁平面控制网中的应用却并不多,本章就GPS技术在特大型桥梁平面控制网中的应用做些探讨。
1 GPS桥梁控制网布设原则根据控制网的实际与桥位区的地形条件以及桥梁本身的特点,进行图上初步设计,然后到实地踏勘选点。
对于GPS控制点选点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GPS观测要求,要减弱干扰,保证卫星信号的正常接收,确保观测质量,控制点要布设在四周开阔,在地面大于150的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同时要减少多路径效应,控制点周围不得有强反射面,尽量避开高压线。
(2)控制点应便于发展。
(3)为了提高网点的精度与可靠度,不允许出现支点。
(4)点位需布设在稳固且宜长期保存处。
(5)为了满足桥梁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放样的需要,每个控制点应至少与两个方向通视,同时注意控制点与主要放样建筑物的几何图形强度。
2 GPS控制网的施测方法研究2.1 GPS仪器的选择与检验GPS仪器的型号多样,精度、性能各不相同。
选择什么样的接收机作业应按网的精度要求来定,对于选定的接收机在参加作业之前,首先应对其性能与可靠性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使用。
GPS接收机的检验全面检验包括:一般检视、通电检验、试测检验。
2.1.1 一般检视一般检视要求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GPS接收机及天线外观应良好,型号正确;(2)各种部件及附件应匹配、齐全、完好;(3)需紧固的部件不得松动和脱落;(4)设备使用手册和后处理软件操作手册及磁(光)盘应齐全。
2.1.2 通电检验通电检验要求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有关信号灯工作正常;(2)按键和显示系统工作正常;(3)利用自测试命令进行测试必须通过;(4)检验接收机锁定卫星信号的快慢,接收信号的强弱及信号失锁状况。
2.1.3 试测检验GPS接收设备一般检验与通电检验后,应在不同的基线上进行以下测试。
(1)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检验接收机内部噪声是接收机钟差、信号通道时延、延迟锁相环误差以及机内噪声所引起的定位误差的综合反映。
一般采用零基线测试法与超短基线测试法。
(2)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检验天线相位中心的稳定性是指天线在不同方位下的实际相位中心与厂家提供的天线几何中心的重合程度。
这项检验可在标准基线、比较基线场或GPS检测场上进行。
检验时,将GPS接收机天线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精确对中、整平,并使天线的定向标志指北,观测一个时段(大约1.5小时),然后一个天线(A)不动,另一天线(B)依次旋转900、1800、2700,测三个时段,观测结束,解算各时段的基线值,天线在不同方位下测定的基线变化最大互差应小于仪器标称精度的2倍固定误差,说明B天线合格,否则应送厂检修或降级使用。
同样固定B,同样的方法可测定A。
(3)GPS接收机不同测程精度指标的测试该项检验主要是测试GPS接收机能否达到其标称精度,一般应在标准检定场进行,因为标准检定场有短、中、长基线边。
要求标准基线的精度达到10-5,检验时,将GPS接收机天线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精确对中、整平,并使天线的定向标志指北,一般要求强制对中,天线高的量取精确至1mm,观测时间按不同模式不同。
测试结果与基线标准长度之差应小于仪器的标称精度。
2.2 GPS控制网的外业实施方法GPS控制网测量的外业实施主要包括控制点的选点埋石、外业观测、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等工作。
(1)选点埋石根据前述的选点原则与设计的网形进行选点。
为了保持点位,便以长期利用GPS点的结果,GPS点应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定点位。
点的标志与标石必须稳定、坚固,以利于长久保存与利用。
对于大型桥梁,建设周期长,使用频繁,为了提高GPS测量的精度,减少对中误差,方便使用,一般建造强制对中观测墩。
(2)GPS测量的作业模式选取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确定两点间的相对位置的作业方法,也称作业模式。
不同的作业模式因作业方法和观测时间不同,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目前普遍使用的作业模式主要有:静态相对定位、快速相对静态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
但对于GPS控制网而言,只能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快速相对静态定位。
静态相对定位模式是将两台或多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多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观测时间在45分钟以上。
采用这种方法,其基线相对定位精度可达5mm+1ppm*s,s为基线长度。
采用这种方法作业时,使观测基线构成一系列的闭合环,用于外业检核,因此其观测精度与可靠性较高。
主要应用于全国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的建立、地壳运动或工程变形监测网的建立、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建立等。
快速静态定位模式一般在测区中央选择一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流动站,每点观测几分钟即可达到与立、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建立等。
快速静态定位模式一般在测区中央选择一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流动站,每点观测几分钟即可达到与静态相对定位相当的精度。
其优点是速度快、精度高、能耗低,缺点是构不成闭合环,可靠性差,因此主要应用于一般控制网的测量与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及碎部测量等。
因此就GPS 桥梁控制网而言采用静态相对定位。
3 应用实例研究3.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某珠江公路大桥,桥位区覆盖层厚度在290-340m之间,以粘土、亚粘土、粉沙、粗沙和砾石为主。
地层处下沉趋势,江南不均匀下沉显著,据国家测绘局掌握的资料,大桥所在地区存在着每年厘米级的不均匀性地表下沉,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稳定性不利。
这对大桥的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PS控制网的布设是为满足大桥的勘测设计、施工放样和大桥的变形监测的需要,遵循“整体控制、局部加密”的原则。
并且在控制点位置的选择上考虑了桥梁施工的特点,一方面将点的位置于施工便道以外并适于GPS观测要求的位置,另一方面尽可能保持相邻点间相互通视以及临近线位控制点设站、长边定向的施工放样原则,某大桥的GPS平面控制网由18个点组成,网形为以桥轴线为公共边的两个大地四边形,两边各扩展一个大地四边形,这增加了网的图形强度。
同时在桥轴线的延长线两端1~2公里及周围选点,其中北岸桥轴线延长线布设两个大地四边形,南岸桥轴线延长线布设四个大地四边形,各平面控制点保证有两个以上的通视方向。
控制网范围东西长约2km,南北宽约10km,桥轴线相对中误差不低于1/70万;平面控制网各相邻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8mm。
3.2 GPS平面控制测量3.2.1 选点造标根据设计的网形与GPS选点的原则共布设18个点。
为了方便使用以及通视的需要建造强制对中观测墩。
共建造观测墩22座,其中8m 高观测墩4座、6m高观测墩3座、3m高观测墩H座、2m高观测墩4座;20m深埋水准点4座、50m、6.85m深埋水准点各一座。
依据珠江两岸地质特点,在基础处理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加固处理方法。
3.2.2 外业施测根据上述布网方案以及精度指标要求,制定了严密的施测方案与施测计划。
实际观测使用了8台GPS双频接收机,其中5台ASHTECH Z-xtreme型、3台ASHTECH-ZXⅡ型接收机,其标称精度位5mm+1ppm,均使用相同扼径圈天线(可达到3mm十0.5ppm)进行观测。
观测时,观测参数设置如下:(1)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数大于等于9颗,(2)截至高度角大于15°,(3)由卫星星座和测站组成的图形几何强度小于等于6,(4)采样间隔时间15秒,(5)卫星象限分布(25士20)%,(6)连续观测24小时,整个观测进行了13天,共完成某大桥首级平面控制网观测点18个及联测国家坐标点3点,形成5个同步环。
同步环和同步环之间采取边连接。
观测中仪器设备工作正常。
每天的观测数据都及时下载,查验数据观测质量,结果全部合格。
3.3 基线解算为了提高GPS基线解算的精度,联测武汉跟踪站(WUHN)和北京房山跟踪站(BFJS)。
并采用GAMIT软件、精密星历、TIRF97框架,解算WH02的坐标,然后固定WH02,共解算基线84条。
3.4 精度统计分析(1)GPS控制网地心坐标:选取WUHNGPS跟踪站为固定点,用GAMTI基线解算的结果进行坐标传递,WUHNGPS跟踪站空间地心坐标值为IRTF2000框架下的地心坐标;X=-2267749.3365mY=5009154.2898mZ=3221290.6629m平差后最弱点位中误差为:±0.64cm。
(2)桥位控制网“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0度,1001、1002、1003为起算点,投影面为高斯椭球面,观测数据为32条GPS独立基线边,为三点约束平差方法;起算坐标:1001:X=3502692.9000mY=609199.6600m1002:X=3532461.1700mY=608630.4600m1003:X=3539125.0700mY=589648.1700m最弱点:Mx=±1.78cm,My=±1.78cm,Mp=±2.66cm最弱边相对精度:1/48072。
可以满足路桥施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1]吴迪军,黄全义,张建军,李书银,熊小莉.特大型桥梁施工GPS高程控制网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09(5).[2]周拥军,施一民.统一正常高系统的桥梁GPS水准的有效解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