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贺州市 富川瑶族自治县中考语文试卷

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在进入这座市政大厅之前,我们已经慢游过广场。
B . 他似乎抱谦地耸了耸肩膀。
C . 轰堂大笑,鼓掌。
D . 如今的海姆佗市长先生和他的同僚先生们,可是一些信守诺言的好人。
2. (2分) (2017九下·万盛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 . 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最不愿意开口、一味保持缄默的人恰恰来自那些理应最关心科学的人之中。
C . 风光旖旎的缙云山是重庆人夏季避暑纳凉的胜地,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山中各种树木鳞次栉比。
D . 一世飘零的杜甫远眺国都,只见草木丛生,烽火连天,不禁触目伤怀,将满腔悲情化作一首绝唱。
3. (2分) (2017九下·乐陵月考) 下列哪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词性相同()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B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微斯人,吾谁与归?C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吴广素爱人4. (2分) (2017八上·灌南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朱自清,子佩弦,浙江绍兴人,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毛泽东曾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B .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C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人琴俱亡》就出自这本书。
《人琴俱亡》写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D . 古代帝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称对方或对方亲属要加上“令、尊、贤、家”以表示尊敬。
《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良好习惯的养成胡适①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格是好的习惯养成。
中学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
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途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
②我们的国家以前专注重文字教育,读书人的指甲蓄得很长,手脸都是白白的,行动是文绉绉的,读书可以从“学而时习之”背诵起,写文章摇摇摆摆地会写出许多好听的词句来,可是他们不能动手,也不能动脚,连桌凳有一点坏了,也不能拿起斧头钉子来修理。
这种只能背书写文章的读书人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动手动脚的习惯。
③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
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的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④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
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
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标本,你就到田野,到树林里去找。
无论在实验室里,在自然界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
的⑤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
写汉字,一点、一横也不放过;写外国字,“i”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点、“t”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⑥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
什么叫做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
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
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做和。
⑦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结论。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答案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答案第一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答案《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答案22.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23.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24.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四是。
(2分)25.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6.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2分)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答案:22.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3分)23.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每个要点1分)24.做什么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意对即可,2分)25.对比论证。
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
(答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也给分;只答道理论证不给分。
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共3分。
)26.示例:居里夫人埋头在实验室里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
第二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故事导入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二.习惯的重要性“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关于“梦想”的主题阅读(“梦想”调查)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长大后,有的人仍在坚持,但还有许多人,或满足于现实的安稳,或受限于现实的平庸。
新的一年又来了,你小时候的梦想还在吗?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在春节期间进行了一项调查。
儿时的梦想都是关于什么的?调查显示,49.9%的受访者是想从事某职业,36.8%的受访者是想赚很多钱,23.2%的受访者是关于实现某个目标,11.7%的受访者想环游世界。
有多少人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调查中,75.8%的受访者表示并未实现。
至于没有实现梦想的原因,47.1%的受访者表示是生活现实所致,18.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没有毅力和决心,18.2%的受访者表示梦想本身太幼稚,还有人表示是父母家人阻拦。
有21.6%的受访者表示还在努力中。
调查显示,46.5%的受访者表示仍会为儿时的梦想努力,40.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要实现梦想,47.7%的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热爱和坚持,31.3%的受访者认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最重要,14.6%的受访者表示应该多积累、少空谈,13.8%的受访者表示要有同道中人。
调查中,83.1%的受访者表示,不能等以后有空了再去实现梦想,追梦要趁早。
总的来说,5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新的一年会更好,6.2%的受访者认为会更精,19.1%的受访者觉得不会有变化。
(选自《济宁晚报》)(培育梦想)施一公,中国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三合一院士”。
他在世界上第一次解析了“剪接体”结构,成为最震动世界的突破之一;在抑制肿瘤因子和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研究方面,也具有让世界震惊的研究成果。
但是,他当年的生物学成绩非常不好,遗传学和细胞学的实验与课程,在班上都是中下等成绩。
当他1989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时,他的兴奋点是从政和经商,而对学术并无兴趣。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答题技巧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答题技巧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让经典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灯塔我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
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一些共同的价值却可以穿越时代,历久弥新。
比如民族情感的归宿、对历史的敬畏、对美好情感的期待。
经典的文艺作品,常常包含这样的共同价值,这些价值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感悟到生活蕴藏的无穷智慧。
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让人重新审视真实的生活,追忆被淡忘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在艰难中寻求生活的出路,在拼搏中表现出生存的智慧。
经典作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奋斗的坚持,告诉年轻朋友什么才弥足珍贵的。
借助经典作品提炼的生活本质,青年可以形成更为成熟的思想。
透过经典作品,感受主人公们“历经风雨仍从容”的自信乐观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的笃定担当。
《老人与海》中那位老年渔夫,生活贫困,屡受挫折,但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它代表了经典作品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青年的禀赋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敢于筑梦、大胆试错。
借助经典,青年可以效仿经典人物,大胆尝试为梦想而奋斗。
当年《平凡的世界》感动我们的,正是敢于筑梦的青年形象。
在今天,他们依然是让我们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是青年努力奋斗、赢得未来、实现梦想的指向标。
从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丧”文化,到“佛系”青年,青年话题总是牵动社会的神经。
有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认为新一代青年人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却忘记了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时代的投射。
我们不能用固化的思维去审视不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要辩证地看待,积极地引导。
经典或许是青年与时代对话的最好的媒介。
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
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焕发新生。
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经典仍以醇厚的文化内涵,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成为指引青年精神成长的灯塔。
2019-2020-当美德成为智慧 语文阅读答案 (201X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题)-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当美德成为智慧语文阅读答案(201X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语文试题)当美德成为智慧焦国成(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2)这是从血的教训中午出的箴言。
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
(3)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
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
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
(4)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5)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
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
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
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zuò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
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
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6)。
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2023年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演讲稿3篇

2023年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演讲稿3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曾经有这样真实的故事: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是一名推销员,每次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
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
只要签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竞有职员如此努力且关心公司的声誉,我要见一见他。
”于是邀请阿基勃特一起共进晚餐,从此和他成为好朋友。
阿基勃特在不断的提升中得到了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从阿基勃特的故事里我们看到,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
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都在他之上,可是到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这也就是告诉我们:一次优秀的行为算不上优秀,习惯性的优秀才称得上优秀。
优秀者之所以优秀,根本原因在于其拥有一种优秀的学习惯,这种习惯潜滋暗长地孕育了优秀的个性、优秀的作风、优秀的人格。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一切自然就与众不同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
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这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优秀的论述。
也就是说,优秀并不是用来描述人们行为而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词。
习惯是一种或多种行为的反复强化,强化的结果则成了一种恒定的品质。
这种品质或优秀或恶劣,或居于二者之间。
当优秀成为习惯,习惯的自然流露就是品质。
优秀的行为是片断性的,不连续的,只有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是本质上的优秀。
而习惯的优秀与否决定于心灵的优秀与否,只有一颗优秀而卓越的心灵才有优秀的习惯,进而形成优秀的品质。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则其心灵已臻优秀的境界。
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充盈着高深的教养,每一个细节都是一种自然流露的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答案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
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
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
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
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
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
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
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
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
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
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
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
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
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
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
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
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
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
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
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
优秀的人心
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
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
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
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
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
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
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X年4月19日,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四是。
(2分)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2分)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
杂论》
答案:
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3分)
2.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每个要点1分)
3.做什么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或: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意对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