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高考作文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高考作文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
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衫?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
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
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钦羡。
然而,在他的心中,却埋着深深的寂寞。
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
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
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自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
即使终生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
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心头灰色的寂寞更加浓重。
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滕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
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
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
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
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初三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初三作文】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细雨闲花皆寂寞,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句,表达了雨中孤寂、万物失落的意境。
而对于文人英雄来说,这句诗更是大有深意。
文人英雄,是指既有文学才华,又有英雄气概的人。
如唐朝王勃、杜甫、苏轼等,都是文人英雄的代表。
他们在寂寞中不断探求、努力创作,将自己的心情、感受、理想通过文字传达给人们,影响了世间。
然而,文人英雄也常常身处孤独之中,他们的创作一般发生在晚上或夜里,独坐一隅,时而抚琴、品茶、吟诗,时而思索。
细雨落在梧桐树上,敲打着窗台,增添了他们的孤独感,而花儿落纷纷,若有所思地在雨中轻舞,更是让人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凄凉。
然而,文人英雄并非孤芳自赏,他们的创作时刻关注着社会,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之奋斗。
白居易在同窗王之涣的悼亡诗中说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在短暂的一生中,文人英雄们努力创作,积攒八阵图般的名声声誉,或扬我国威、报社会之弊,或歌咏人民生活、描绘丰碑,或疏理时弊、激扬正气,或劝谏君王、倡言改革。
除了在创作中孜孜以求,文人英雄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做出贡献。
唐代太子李建成谋反案中,李白举剑为太子辩护,挽救了他的性命;明代贾谊为挽救严嵩骨髓受擦伤,一人捐献骨髓。
这些非凡的举动,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此,我们也应当位文人英雄捧出来一个快捷事实,就是面对危难和挫败没有投降和认输,而是努力创作和批判,谱写出青春和理想的音符。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精神,向他们学习,做勇于创新、不断批判自我、积极奉献的文人英雄。
细雨闲花皆寂寞,字字流转着文人英雄的一生。
他们以写作为自己的伴侣,以振兴文化、弘扬民族为己任,将孤独、痛苦、奋斗、成功、辉煌都化成了笔下灵感与诗篇,终究成为了时代的放声炮,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磨灭。
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鞭策自己,努力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用汗水谱写青春之歌,用理想点燃烽火。
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一起迎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XX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
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字数800以上。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
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
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
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
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
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
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
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
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
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秦竞时(点评)
【期刊名称】《高考金刊》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素材范本之一:素材密集化素材密集化是一般优秀作文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大量的经典素材遍布全文,使文章读来气势恢弘,富有美感。
使用这一方法,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素材外,还能够对这些素材进行恰当归类。
【总页数】1页(P30)
【作者】秦竞时(点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J], ;
2.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J],
3.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J], ;
4.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J], 鲍亚民(点评)
5.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J], 北京一考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雄人物的作文(4篇) 初二年级作文

英雄人物的作文(4篇)初二年级作文我心中的英雄人物在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敬佩,他们在这个世上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当之无愧,是被人们歌颂的。
俗话说的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此刻有多少英雄人物为拯救更多的生灵而牺牲,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位。
她叫孟丽萍。
孟丽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她为人们奉献了许多,但她自己却永远跨入了天堂的大门,再也回不来了。
那一年,我国某一山区发生了一场大洪水,房屋都被大水淹没了,大家无路可去,全被困在了一个小岛里。
那里没有什么吃的,大家渴了就喝露水,饿了就吃野蘑菇和野菜,但又有多少人为这个而中毒身亡,当时的他们真的是痛苦不堪的……就这样他们在小岛上整整生活了半个多月,后来这可怕的洪魔终于结束了,但是他们却被困在那里回不去了,因为面临在他们面前的是类似长江的大河。
他们又怎么过去呢?正当他们百感交集之时,面前却驶来了一条小船,船上有一位女人身穿雨衣缓缓驶来。
此时岛上被困的人们都欢呼起来啦,他们为有一点生机而兴奋。
那为船上的女人便是——孟丽萍。
孟丽萍缓慢得划了过来,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她一到岸上就马上跟他们说,‘不用怕,有我呢。
我一定会救大家出去的。
’话音刚落她就马上开始了她的救援行动,可是她的那条船一次只能载重5个人,但岛上却困着上千个人,孟丽萍凭着自己勇敢和毅志成功营救了被困的人。
到她自己一个人架着小船前行的时候,突然这可怕的洪水又将再次袭来,那可恶的魔爪抓走了孟丽萍,只剩那小船还在那摆着摆着……孟丽萍在她活着的最后一刻向岸上的人们大喊‘平安啦,我为祖国而骄傲’此刻岸边的人们早已泣不成声。
多好的人啊,当年的她才年仅21岁……尽然就这样被夺去了她花一般的年龄,就像是一支被折断的小花落入水中,将失去一片生机。
后来被拯救了的那些人们为了哀悼孟丽萍,把这个村叫为‘宇平村’象征着与孟丽萍永远在一起。
是的,我国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英雄人物,如雷峰,鲁讯……他们都为我们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们的光辉永远的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细雨闲花皆寂寞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住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头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闲花看不见,鲜花落地听无声。
”每每读到这句,不禁感叹雨和鲜花的寂寞。
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地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地铺满了整条幽径?然后它们确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处花冢,埋葬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
而这座花冢,呗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
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
然而在他的心里,却埋着深深寂寞。
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和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的眼中便如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己。
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
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是没有朋友的。
即使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述说的寂寞。
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加过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
他的寂寞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此的新时代。
陆游你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藤酒......”将寂寞定格在那个知音好友的记忆之中。
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见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
元稹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哪红墙深院里,一个寂寞灵魂的心声。
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这笔。
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作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便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2007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其实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亏待了自己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然而,在生活急遽变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样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
2007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txt
2007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选登
北京高考作文题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于是阅卷中我们看到,更多的考生选择了谈“恬淡”,不约而同地让伟大的古人李白、陶渊明、苏轼佐证自己的观点,尽管不知何为真正的恬淡;更多的考生选择了写“春天美好的品格”,让华益慰、王顺友、“微尘”等“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事实的论据。正当大家慨叹让最不懂寂寞的学生写一篇“何谓寂寞”的文章有多么不容易的时候,这样的一篇文章出现了。于是阅卷六组的全体老师兴奋起来,奇文共赏,一人点评一句———
【初中作文】甘耐寂寞 成就非凡议论文800字

分类: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初三议论文 > 甘耐寂寞 成就非凡议论文800字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创作时间:2013-03-10 23:02:50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细雨,鲜花是寂寞的,因为它不被人关注,付出的也仅以看不见和听无声收场。但细花、闲花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它们终不孤单。古今中外,有多少的文人英雄有着丰功伟业,或是杀敌报国,或是文笔传世,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们也曾忍受寂寞,独步支撑,但心灵却不曾孤单。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汉王刘邦。
初打天下时,项羽霸王气势已显,而刘邦还只是个文弱书生,手下兵将少之又少。但刘邦很懂得礼贤下士,广结人缘,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或许他也因为自己实力的弱小而孤苦无助,寂寞情绪不可避免,但他心有梦想,从一点一滴做起,用一举一动去赢得人心,终将张良、韩信、樊哙等雄才收至麾下,建立了汉代天下。而项羽张扬着开场,却刚愎自用,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而文学领域甘耐寂寞的典范应该是李后主了。
爱迪生实验了一千多次仍失败,但他没有放弃,寂寞清苦的实验室生活让他更执着,也更坚定,最后终成一代伟大科学家,发明了电灯泡,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居里夫人将自己的一生都放在了科学研究上,或许也感寂寞,但精神和信念却推动她勇敢研究下去,最终发现了镭元素。这些伟人身处寂寞之境,但却甘于寂寞,终成非凡伟业。而对于我们这些将进高三的学生来说,每一天的学习生活是清苦寂寞的,但我们需要静心学习,潜心钻研,耐得寂寞,努力拼搏,惟其如此,方可不寂寞于未来。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也如是。我们应带着细雨闲花的启示,甘耐寂寞,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向前迈去,成就非凡人生!
南唐的繁华仅是过眼云烟,一朝覆灭,李后主便只得沦为阶下囚的命运。他痛苦、现实面前却开辟了一个诗词的新境界, 王国维说, 词 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生活的清贫和繁华的往逝或许使他感觉人生孤寂,但他也有此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为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留下了永恒的光辉。而外国一些名人成功的事例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耐住寂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
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
闲花的寂寞。
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
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
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
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
深深寂寞。
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
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
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
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
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打
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
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
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
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
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
他的寂
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
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
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
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
元稹以阳刚之手
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
”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
心声。
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
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
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
林则徐被贬伊犁,
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造福了一方百姓。
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
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
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
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
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
”他们的红
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
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