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社会学习理论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社会学习理论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素质教 育
sU Zm J ÷ o YU
社会学 习理论对小学德 育 的启示
石 河 子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刘 月 兰
要 :班杜拉 的社会 学习理论提 出了环境 、个体 、行 为三者相 互作 用的交互 决定论 。根据这一理论 ,在 小学德育 中。应认真分析 小学
生道德行 为的特点 ,营造 良好的道德行为氛 围,注重榜样的力量 ,充分发 挥学生的 自主性 ,并鼓励 家长参与到学校 教育 中来 ,帮助 学生形成
2 、充 分发挥榜样 的示范作用 。班 杜拉 关 于观察 学习攻 击性 行 为 的实 验
证 明 了榜 样 的重要作 用 。正 面榜样 由 于是 受 到奖励 的榜样 ,更 容易 受 到模 仿 。 因此 ,教 师应 多树 立有助 于学 生 进行 模仿 的正 面榜样 ,增加学 生 的亲
社会行为。
原则 ,当 自己做 出的行 为与 道德 原则 不符 时 ,就会 产生愧 疚感 。第三 ,小 学 生对 不 同对 象 的表 现行 为不 一 致 ,
班杜 拉 的研究 表 明 ,真人 榜样 的
作 用要 优 于 电视 版 和 卡通 版 的榜 样 。 因此 ,在 教育 中 ,应 注 重真人 榜样 的 重要 作用 。例 如 ,某 一个 同学 因为帮
正确的道德观念 ,养成 良好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 :社会 学习理论 ;观察学 习;自我效能感 ;榜样
班杜拉 ( A l b e r t B a n d u r a )是 现 代
来行 事 ,他们 的道 德认 识和 言行 往往 直 接反 映 了教 师和 家长 的要 求 。而小 学 高 年级 学 生 的道 德 行 为 比较 复 杂 。 他们 在道 德定 向系 统 中有 一 定 的原则 性 ,在道 德操作 中有一 定 的策略 和 自 我设 想 ,他们 不一定 按 照家 长和 教师 的指 令去 做 。因此 ,高 年级 学生 在道

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

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
了认知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班杜拉于 1 7年出版了《 9 7 社
境、 社会文化 、 成人的榜样示范均可直接地影 响到儿童道德 的形成与发展。如果充分地利用这些可以利用的社会因素, 积极地创设 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鼓励儿童的正确行为, 抑制其不良习惯, 无疑将对儿童的道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社会学习又被称为“ 观察学习” 模仿学习” 或“ 。 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的认识与探讨主要集中在道德判 断、 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这三个方面。在班杜拉看来, 道德 判断、 道德行为与 自我调控是人类对待善与恶、 是与非等道 德问题所做出的前后相继的持续不断的主观努力。它们分 别在不同的层面上解决不同的道德问题。具体来说 , 道德判 断是关于善与恶、 是与非的认识与辨别; 道德行为是以一定 的道德判断为思想基础所采取的对待善与恶、 是与非的具体

l 6 2
东 (91)男 , 川 岳 池人 , 华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学 院 讲 师 。 17. , 四 西
维普资讯
为特别相关的认知能力 , 并使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得到提
升。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强调认知能力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
意力和积极 的道德情感等都对 自我调控能力产生积极的
早期观察的摹拟性模式或正在发生而未经剪辑的拷贝。观
社会之中, 通常是通过观察别人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知
识、 技能和行为习惯的, 这种观察和模仿是人际之间的学习,
因而该理论称为社会学习。
该理论强调, 儿童通过替代强化获得道德行为。儿童只 需要通过观察就可以获得大量新的行为。其实质是“ 替代强 化”这意味着儿童不仅可以通过观察习得行为, , 还可以在替 代强化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 因素都在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起着作用, 像家庭与社会环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启示【精选文档】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启示【精选文档】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启示摘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包括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等重要概念,一方面阐明了环境、人与其行为的交互影响,另一方面强调自我调节等内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的作用。

这些观点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三元交互决定论大学生道德行为班杜拉(Albert Bandura),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把行为和认知紧密结合,形成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中最为系统、最有影响和最具生命力的理论。

本文就其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一)三元交互决定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

他认为环境、人与其行为之间互为因果,其中每二者之间具有双向的决定和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系统。

如下图所示:图1 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图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的主体因素,E代表环境,箭头代表因果关系的作用方向。

代表人的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和决定关系。

代表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之间的双向交互决定关系。

代表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交互决定关系。

[1]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阐述了环境作为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的角色。

一是环境确实对行为有影响,甚至起决定作用的影响。

二是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并且被适当行为激活时,环境才能发挥这种作用。

三是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

这一点启示我们在研究中必须重视环境因素以及人、行为与环境是交互作用关系对道德行为出现的重要影响,不能一味只强调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忽视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二)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我们将简要介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观察学习、模仿行为以及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等。

接着,我们将分析幼儿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如家庭教育环境的多样性、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复杂性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幼儿德育实践中,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通过深入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我们将提出具体的启示和建议,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行为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与幼儿德育的目标高度契合。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来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因此,本文将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和模仿良好行为等方式,促进幼儿德育的有效实施。

我们也将关注如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以应对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个体差异带来的挑战。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要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或模仿学习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主张,人的行为模式、态度和价值观并非仅仅通过直接的经验获得,而是更多地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来学习和塑造。

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是一个包含四个核心过程的机制: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阶段,它涉及到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注意和选择。

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选择性地注意他人的行为。

对于幼儿德育而言,这意味着教育者应该选择具有正向价值观的示范行为,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保持过程是指学习者将观察到的行为模式以符号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取和使用。

在幼儿德育中,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通过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正面的行为模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
育的启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人们认为,大多数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

你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快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注重榜样的作用。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得到。

但是你得到什么样的行为,你的行为方式取决于榜样的作用。

榜样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奖励,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以及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人的行为不仅受外部行为结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自我诱导的行为结果,即自我调节的影响。

自我调节主要通过设定目标和自我评价来调节行为,从而触发激励功能。

4.提倡奖励更高的自信。

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的信心,对他的积极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会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对一个困难的局面,他能应付的程度以及这种局面的持久性。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很高的期望,他在困难面前总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长期坚持;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

因此,有必要改变人们的回避行为,建立高度的自信心。

班杜拉理论意义

班杜拉理论意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当代社会德育意义□董大敏(湖北经济学院社会科学系,湖北武汉430205)摘要: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说、社会认知说和交互决定论,并由此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对我国教育研究以及今天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恰当、合理地析评这一理论带给我国教育实践的价值意义,有利于我们寻找和创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教育实践;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论;自我效能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及其社会学习流派研究了儿童大量的社会学习问题,提出了观察学习说、社会认知说和交互决定论,并由此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社会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自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起,就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思想界,并对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以及素质教育实践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所谓社会学习论,亦称模型模仿论。

这一理论试图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特点。

这就需要探讨个人成长过程中认知、行为与环境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1.关于行为的习得过程。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人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胡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3-0012-02摘要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多数情况下,人类是通过对他人的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学习的。

其中三元交互理论、观察学习理论与榜样示范理论对我国当代德育有着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德育The Enlightenment of Bandura '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n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Hu YueAbstract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mankind's behavior is by observing and modeling other people's behavior.The 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the imitation learning and model education method in this theo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hina nowadays.Key words social learning theory;Bandura;moral education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社会学习理论是侧重研究个体如何在周围成人榜样的影响下学习道德行为。

它是在吸收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社会学习理论1.1三元交互理论人不是单向的受内部因素驱使,也不是单向的由外部环境控制。

人的行为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吴越摘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三元交互作用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三方面的内容。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幼儿逐步明辨是非,塑造良好的行为品格与道德品质。

在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关注幼儿的道德背景、道德熏陶、巩固道德感三方面具体阐述该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幼儿德育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0)09-0074-07班杜拉在继承与发展了心理学家赫尔、米勒、多拉德等人“社会学习”“模仿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岀“观察学习”这一替代性、无尝试的学习方式,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社会学习理论,推动了观察学习的大量相关研究,其社会学习理论对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笔者从三元交互作用论、观察学习、自我效能感三方面介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分析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多方面的意义。

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从关注幼儿的道德背景、道德熏陶、巩固道德感三方面具体阐述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一)三元交互作用论义心理学家人的的,社会的观点,是由外部刺激引发,也不仅受内部因素驱使,而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

因此,班杜拉提岀了三元作者简介:吴越/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硕士(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74交互作用理论,阐释了个体、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

个体是指个人的知识水平、态度、期望、信念;行为指个体的具体行为、选择;环境指外部的物理条件、他人、刺激和结果。

个体的某一行为、选择由个人态度、信念与外界环境、状况决定;个体的不同行为表现和自身的态度水平又会反过来改变外部环境对待个体的方式;而个体的期望、信念也受过去的行为经验和当下环境所决定。

个体、行为、环境三者各自存在又彼此影响、相互决定,人不再是面对环境刺激变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自身以及行为改变环境的主动创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 政 教 育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胡 月
南京 ( 南京 师范 大学 江 苏 ・
中图分类号 : G6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源自2 1 0 0 2 3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0 3 - 0 0 1 2 - 0 2
观察者大脑 中。 如果人们对示范行为不保 有记忆 , 观察也只 是无用功。在观察者接收到示范行 为后 ,即使榜样不再 出 现 ,保 留在记忆 中的象征化 的示范 行为仍然能持续地 影响 观察者 。观察者 只有将示范行 为加 以整理 , 在 内心复述 , 才
能牢 固地记住示 范行 为的反应模式 , 指导实践 。 1 . 2 . 3运动再生过程 i mi t a t i o n l e a ni r n g a n d mo d e l e d u c a t i o n me t h o d i n t h i s t h e o y r p l a y 运 动再 生过程 就是 “ 把 符 号的 表象转 换 为恰 当 的行 a n i mp o r t a n t ol r e i n he t m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n o w a d a y s . 为” , [ 1 1 2 7 指观察者将记忆 中的示范行为转变为具体实践 的活 Ke y wo r d s s o c i a l l e a r n i n g t h e o r y ; Ba n d u r a ; mo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动 。它可以分解 为: 反应 的认知组织 、 反应 的启动 、 反应 的监 察 以及利用反馈信息对反应进行改进 四个部分。 . 2 . 4动 机 过 程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 ,社会 学习理论是侧 重研 究个体如 1 何 在周 围成 人榜 样的影响下学习道德行 为。它是在吸收 了 “ 人们并不把 习得 的所 有东西都 表现在行为 中” , 人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 知心理学 的基础 上 ,由美 国心理学 家 们 只会模仿让他们感到满意 的、 有价值 的那些行 为 , 并不是 将获得 的示范信息都表现在行 为上。班杜拉认 为动机的激 班杜拉在 2 O世纪 6 O年代提出的。 发与维持离不开强化 , 并将强化分为外部 强化 、 替代 强化和 1社会 学 习理论 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 即外 界因素对观察者 的行 为产生的直 1 . 1三元交互 理论 它关 注结果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替代强 化直接作用 人不是单 向的受 内部 因素驱使 ,也不是单 向的 由外部 接 强化 , 于榜样 , 榜样起到替代作用 , 对观察者构成 强化。 自我强化 环境控制 。 人 的行为是 内外两方 面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 。 班 杜 拉在其著作 中用 B表示行 为 , P代表人 即内部 因素 , E代 是 完全依靠 自我 内部因素来增强和维持 自己的行为。 1 . 3榜样示范 P “ 大 部分 的人类 行动是 通过对 榜样 的观察而 习得” , [ t 1 2 2 表外部环境 , 将人 的行为 图解为B E。 人通过其行 观察者获取他人行为的反馈信息 可以引导他在实 际中如何 去做 , 并且在进行某一行动 之前 , 可 以尽量 避免不必要 的错 为实践改造环境 , 被改造 的环境 又会影响人 的下一个行 为 , 误。这种方式具有 间接 I 生, 主要分为五类 。 并且行为实践会丰富个人 的人生经验 和社 会阅历 ,为 E t 后 1 . 3 . 1 行 动和言语 的示范 的行为提供指导。B、 P 、 E三者相互关系是双向的 , 任何因素 行动示范是指观察者通 过接 受他人行动传递 的信息而 都不起单一的决定作用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是从人 、 人 实现学习。实际生活中 , 他人的行动示 范是一种非常普遍的 的行 为及环境 的互 动关 系中分析人的心理 与行 为 ,客观地 示范 。 言语示范就是借助语言传 递承载行 为模式 的信息 。 教 把握 三者之间 的关系。 学中 , 教师介绍小说 中人物故事 , 宣传英雄 事迹等都是常见 1 - 2观察学 习理论 的 言语 示 范 。 观察学 习也称替代 学习 ,是指个体将刺激 在他人身上 1 . 3 _ 2象征性示范 发生的反应情况作为信息 , 观察他 人的行为结果 , 获得新 的 象征性示 范是 指通过 电视 、电影 等大众媒体 向观察 者 行为反应模式 。区别于行为主义心理学 中的经典条件反射 提供多种 多样 的示范 。与动作言语示范相比有许 多优越性 , 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观察学 习过程没 有涉及对学 习者 的直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 , 传播的面积广泛 , 可 以反 复呈现 接刺激强化 , 它包括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 大量个人生活圈以外的信息。 1 . 2 . 1注意过程 1 . 3 . 3抽 象示范 班杜拉指 出: “ 面对示范 的各 种影响 ,注意过程决定 着 抽象示范是通过分析榜样行 为 ,挖掘 出行 为背后隐藏
摘 要 班杜拉 的社会学 习理论强调 多数 情况 下, 人 类是通 过对他人的示范行 为的观察 、 模仿进行 学习的。其 中三元交 互理论 、观察 学习理论 与榜 样示范理论 对我国 当代德育有
着 重 要指 导价 值 。 关键词 社会 学习理论
力, 除此之外 , 大众传媒工具 中的各 种象征性榜样越来 越引
Ab s t r a c t Ba n d u r a ' s s o c i a l l e a r n i n g t h e o r y e mp h a s i z e s t h a t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ma n k i n d ’ S b e h a v i o r i s b y o b s e r v i n g a n d mo d e l i n g
人 注 目。
1 . 2 .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就 是将 示范行为抽象 为符 号的形式 ,保 留在
班杜拉 德育
Th e En l i g h t e n me n t o f Ba n d u r a ’ S S o c i a l Le a r n i n g Th e o r y o n Co n t e mp o r a r y Mo r a l Ed u c a t i o n/ / Hu Yu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