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报警设计
汽车报警系统

汽车报警系统摘要:汽车报警系统是现代汽车上常见的一种安全装置。
它通过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变化,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通过声、光等方式向车主发出警报,起到保护和防盗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汽车报警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引言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报警系统作为汽车安全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车主提供了额外的保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汽车被盗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报警系统的原理和功能,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汽车报警系统的原理汽车报警系统通常由多个传感器、控制单元和警报器组成。
传感器负责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撞击、震动、温度变化等。
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触发警报器发出警报。
警报器通常通过声、光或震动等方式向车主发出警报信号,提醒车主注意车辆安全。
第三部分:汽车报警系统的功能1. 防盗功能:汽车报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汽车被盗。
当车辆受到撞击、震动或其他异常情况时,报警系统会自动启动,触发警报器发出声、光等警报信号,吓退盗贼并提醒车主。
2. 车辆追踪功能:一些高级汽车报警系统还可以配备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实时追踪车辆的位置。
当车辆被盗时,车主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追踪车辆所在位置,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和追回车辆。
3. 远程控制功能:一些高级汽车报警系统还支持远程控制车辆,如远程锁车、解锁、启动引擎等。
车主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遥控器等设备对车辆进行操作,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第四部分:汽车报警系统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报警系统也将趋于智能化。
未来的汽车报警系统将能够通过学习车主的行为习惯,实现自动化的警报和远程控制功能。
2. 多传感器结合:为了提高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的汽车报警系统可能会采用多个传感器的组合。
如运动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可以共同感知车辆周围环境的变化,减少误报和虚警的概率。
汽车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汽车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整个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检测来实现汽车防盗,当没有振动时,维持预警状态,有振动时就报警。
本系统要紧包括三个部份的电路:振动检测电路、单片机操纵电路、报警电路。
振动检测电路的要紧功能是:检测汽车是不是有振动,当没有振动时,输出维持低电平,当有振动时,检测电路产生数字脉冲信号,送到单片机操纵电路。
单片机操纵电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份,它接收检测电路传来的信号,并通进程序来加以处置和操纵报警电路,当它接收到的是低电平常,就维持报警电路关闭状态,当它一旦接收到脉冲信号时就开启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要紧实现声音和光两种报警。
本文第一说明了本次设计所能够采纳的方案,接着介绍了芯片的功能及其它器件的特性,例如,AT89S52、振动传感器等。
然后描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及其结构。
接下来分析了各个电路及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具体工作进程。
最后论述了调试方式和电路的改良方案,以确保整个系统加倍有效地工作和专门好地完本钱次设计。
关键词:振动检测电路单片机操纵电路报警电路振动传感器。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超速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超速报警器的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不适当的驾驶速度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生命财产的损失。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超速报警器,对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计背景与意义汽车超速报警器是一种通过监测车辆行驶速度并判断是否超速的装置。
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减速。
该装置有助于减少因超速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提高道路安全。
二、硬件设计1、传感器选择:选用霍尔传感器作为车速传感器,其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可用于测量汽车行驶速度。
2、单片机选择: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该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满足汽车行驶中的恶劣环境要求。
3、报警装置:采用蜂鸣器和LED灯作为报警装置,当汽车超速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LED灯闪烁提示。
4、存储模块:为保存设定的速度阈值和超速记录,需设计一个非易失性存储模块,如EEPROM。
5、电源模块:考虑到汽车电源的特殊性,设计一个稳定的电源模块,以确保报警器的稳定工作。
三、软件设计1、速度采集:通过霍尔传感器采集汽车行驶速度,并将速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单片机。
2、速度判断:单片机读取速度信号后,与设定的速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超速,则触发报警装置。
3、报警处理:当报警触发时,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LED 灯闪烁提示。
同时,将超速记录保存在存储模块中。
4、速度阈值设定:为适应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软件中设计一个速度阈值设定功能,驾驶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阈值。
5、程序优化:为提高程序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和中断处理技术,减少CPU的占用时间。
四、系统测试与优化1、速度测试:通过实际行驶测试,验证报警器是否能准确监测汽车速度,并判断是否超速。
2、硬件调试:检查电路板连接是否正确,调整传感器和报警装置的工作状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软件调试:通过调试和优化程序,提高报警器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汽车防盗警报器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摘要随着汽车数量增多,盗窃汽车的犯罪案件与日俱增,且车辆被盗的数量逐年上升,为了防止汽车被盗,给汽车装上防盗报警系统实有必要。
对此提出了一种汽车防盗报警器的设计方案。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制作容易、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防盗报警器。
在本设计中,用红外遥控器控制报警系统电源的通断,避免车主进入室内产生误报警;采用现在普遍应用于报警器中的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进行盗情信号的检测;用当今最流行的AT89C2051单片机控制,体积小、成本低。
此报警器处于警戒状态下,发生盗窃时,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送到单片机,经单片机分析处理产生声光报警,并且切断汽车点火线圈电源使汽车无法启动。
关键字:红外遥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AT89C2051单片机、声光报警The Design Of Car Warning SystemGuarding Against TheftAbstract: As the quantity of personal automobile increases, cases of stealing cars rise day by day, causing the lost of automobile goes right toward the peak, to prevent the vehicles from being taken robbed, an anti-theft system including alarming module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for every single automobile. Therefore a new scheme of anti-theft and warning system for vehicles is announced.In this thesis, an anti-theft alarm system with features of high performance-to-price ratio, much easier manufacture procedure and great practical usages is introduced. In this design, inferred remote controller is in charge of control alarm system power source supply, to avoid the car owner triggers the warning by mistake. In sensing module, the pyroelectric inferred sensor is selected for detecting signals of stealing; And the most popular microcontroller AT89C2051 which has small volume and low cost is used. When the whole system is in guarding status, and stealing behavior has been detected, sensing module will send the detected signal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fter processing by the microcontroller, sound and light warning will be activated. And the vehicle will not be fired anyway because the automobile ignition coil power source will be cut off at the same time.Keyword: Inferred Remote Control, Pyroelectric Inferred Sensor, Microcontroller AT89C2051, Sound And Light Alarm目录第1章前言 (1)1.1选题背景 (1)1.2全球汽车防盗报警器的现状 (1)1.3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第2章汽车防盗报警器的总体方案设计 (3)2.1方案设计要求 (3)2.2系统方案设计 (3)第3章汽车防盗报警系器的硬件设计 (4)3.1红外遥控发射器 (4)3.1.1 振荡器 (4)3.1.2 红外遥控发射器的原理图 (5)3.2防盗报警系统的电源电路 (6)3.3红外遥控接收及控制电路 (7)3.3.1 锁相环单音频率译码集成电路(LM567) (8)3.3.2 锁存器 (9)3.3.3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9)3.3.4 红外遥控接收和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11)3.4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实现对汽车的监测 (12)3.4.1 红外线 (12)3.4.2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 (13)3.4.3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工作原理 (13)3.4.4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汽车的检测原理 (14)3.5声光报警电路和切断电路 (15)3.5.1 555多谐振荡 (15)3.5.2 声光报警电路 (16)3.5.3 切断电路 (16)3.6报警系统的中央处理模块 (17)3.6.1 中央处理器的选用 (17)3.6.2 中央处理器的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20)3.6.3 AT89C2051的指令系统说明 (21)第4章汽车防盗报警器的软件设计 (22)4.1单片机软件设计概述 (22)4.2系统防盗报警的软件实现 (22)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A 软件实现源程序 (27)附录B 红外遥控发射器的电路图 (29)附录C 红外遥控接收以及报警系统的电路图 (30)第1章前言1.1 选题背景汽车—这个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现代人的代步工具、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商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已经逐渐地成为我国寻常百姓家的新成员。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倒车报警器设计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倒车报警器设计引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年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导致交通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倒车操作不当。
为了减少倒车事故的发生,汽车倒车报警器应运而生。
其中,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倒车报警器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倒车报警器进行设计。
一、原理介绍超声波测距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到达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时间差来计算与障碍物的距离的一种技术。
在汽车倒车报警器中,通过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后部,可以测量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当距离过近时,报警器会发出声音或者光信号来提醒驾驶员。
二、硬件设计1.超声波传感器:选择一款高性能的超声波传感器,它能够发送超声波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测量距离。
2.控制器:选用一款可编程的微控制器,用于处理和控制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以及控制报警器的工作。
3.报警器:可选用蜂鸣器、LED灯或者液晶屏等报警装置,用于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
4.电源:选用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给整个系统,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等。
三、软件设计1.初始化:在系统上电后,初始化控制器和超声波传感器,设置相应的参数,如采样率、测量范围等。
2.超声波测距:控制器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发送超声波信号,测量信号反射回来的时间差,然后利用速度乘以时间差的一半来计算距离。
3.距离处理:将测得的距离与设定的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如果距离过近,则控制报警器发出声音或者光信号。
4.报警模式:可以设计多种报警模式,如声音频率逐渐加快、LED灯闪烁等,以提醒驾驶员注意。
四、优化设计1.多传感器设计:可以将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布在车辆周围,以提高测距的准确性,并增加障碍物的识别能力。
2.声音控制:可以引入声音控制模块,当车内有人讲话或者发出声音时,报警器暂时关闭,避免误报。
3.防水设计:考虑到汽车经常遇到雨水等恶劣环境,对超声波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防水设计,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是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技术的安全辅助设备,能够帮助驾驶员在倒车时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提高行车安全性。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该系统主要由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和报警器组成。
超声波传感器负责探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距离,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判断是否存在碰撞的风险,并通过报警器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提醒其采取正确的行动。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超声波传感器。
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其测距范围、精度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
一般来说,超声波传感器在测距范围内可以提供较高的测量精度,并且对大多数障碍物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接下来,控制器的设计是系统中的关键部分。
控制器需要实时接收传感器上传的距离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
控制器可以使用嵌入式系统来实现。
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算法,如滤波算法、虚拟线算法等,来进行数据处理和障碍物的识别。
在决策方面,可以设置适当的距离阈值,当距离低于该阈值时触发警报。
最后,报警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其音量和可靠性。
对于音量,报警器应具备足够的声音大小,以确保驾驶员能够听到警报并及时做出反应。
对于可靠性,报警器应具备较长的寿命和稳定的性能,以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此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还可以考虑加入其它功能,如图像显示功能。
通过搭载摄像头和显示器,可以将车辆周围的情况实时显示在显示器上,使驾驶员更加直观地了解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
总之,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倒车防撞报警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辅助设备。
通过合理选择超声波传感器、设计有效的控制器和报警器,并加入其它功能,可以实现对倒车过程的有效监控和警示,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_毕业论文设计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_毕业论文设计汽车防撞报警系统引言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汽车防撞技术成为了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和动态信息,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避免或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原理和实现方法,旨在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驾驶环境。
一、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原理1.1 汽车防撞报警系统概述汽车防撞报警系统是一种集多种传感器、现代信息技术、控制单元等技术于一体的汽车安全保护装置。
它通过多种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汽车周围的环境和动态信息,比如车速、车距等,一旦检测到有碰撞的危险,控制单元就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驾驶员注意,避免或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
1.2 系统技术原理汽车防撞报警系统包括多个部分,主要有传感器、控制单元、报警器等,其技术原理如下:1)传感器传感器是汽车防撞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和动态信息,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
通常用于汽车防撞报警系统的传感器主要有如下几种:(1)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距离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前方的障碍物,计算出与前车的距离,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
(2)摄像头摄像头是一种视觉传感器,在汽车防撞报警系统中主要用于识别路标、车道和车辆等信息,同时也可以用于行人识别和交通信号灯感知。
(3)雷达传感器雷达传感器是一种远距离检测传感器,可以检测周围车辆的行驶状态,计算出与前车的距离和速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
(4)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的加速度、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常用于制动系统和 ESC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中。
2)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汽车防撞报警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通过计算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并根据需要发出报警信号。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设计一、系统概述汽车防撞预警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四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控制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如有风险,立即启动报警装置并控制执行机构进行干预。
二、传感器选型与布局1. 传感器选型为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本系统选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三种传感器。
毫米波雷达具有穿透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雨雾等恶劣天气;摄像头可识别道路标志、行人和车辆等目标;超声波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近距离障碍物。
2. 传感器布局根据车辆结构和行驶需求,本系统将传感器均匀分布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确保无死角监测。
具体布局如下:(1)前方:安装两个毫米波雷达,分别位于车辆前保险杠两侧,覆盖前方120°的监测范围。
(2)后方:安装一个毫米波雷达,位于车辆后保险杠中央,覆盖后方60°的监测范围。
(3)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摄像头,分别位于车辆左右两侧,覆盖左右两侧60°的监测范围。
(4)四周:安装四个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位于车辆前后保险杠和左右两侧,用于检测近距离障碍物。
三、控制器设计1. 算法设计(1)数据预处理: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去噪、滤波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2)目标检测与识别:通过摄像头识别道路标志、行人和车辆等目标,结合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数据,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3)碰撞风险评估:根据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计算与本车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碰撞情况。
(4)预警决策:根据碰撞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是否触发预警。
2. 硬件设计控制器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等。
处理器选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嵌入式芯片,满足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的需求;存储器用于存储算法模型和运行数据;通信接口负责与传感器、报警装置和执行机构进行数据交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我们天天都见汽车奔驰在我们身边,可是你知道有多少车主因为汽车被盗被抢造成多少的经济,甚至是生命的损失?我们经常听说有人车被盗,各大媒体也在报道**出租车被抢事件。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报警保护的系统或装置。
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基础通信设施也日趋完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渐渐走到每个人的身边。
利用现有的个人通信终端实现对自己汽车的报警和控制,既可以节约投资又便于实际的应用。
为了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对各种被盗车辆的报警和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就是在以上的指导思想下对汽车被盗报警,被抢控制事故的一次创新设计。
对于汽车被盗现有报警装置,有一定的距离限制,而对于被抢事件,还没有一种比较可行实际的装置。
电话属双工通信手段。
电话遥控作为一较新的课题与常规的遥控方式相比,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不需进行专门的布线,不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避免了电磁污染。
并且,单片机智能控制,利用不同的提示音达到对于不同操作的提示及对受控方状态的信息反馈,从而使操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受控方信息,使产品达到交互式与智能化。
同时,由于电话线路各地联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网,因此遥控距离可跨省市,甚至跨越国家。
作品为突出电话遥控的信息反馈功能,并使产品达到非常高性价比。
故未对电话装置的其他功能进行进一步的扩展,而且所有使用的集成电路和其它元器件都尽量选择廉价的。
因此,在该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是很方便的。
该设计主要可以用在私家车,出租车等汽车上,通过电话(用于汽车上的类似于手机的电话)发送信息给本人(车主),车主通过电话发送指令给本系统,经过分析处理后完成对汽车的控制。
本文将在以下的内容中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2、总体方案设计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方案总体框图2.1.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构成:(1)汽车报警传感器, 主要是水银开关等现有报警开关。
(2)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双CPU 系统, 一个以完成用户键盘输入汉字液晶显示、故障状态指示为主, 另一个完成报警检测, 若有报警事故发生, 将所监测的报警信号进行分类处理, 并且可向外界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也可以调出已存贮好的相应语音信号, 通过电话网络向外发出警情信号。
(3) 模拟电话机, 采用集成电路组成的双音多频信号(DTM F)技术, 模拟电话机摘机、拨号、应答等功能, 将报警信号通过语音或DTM F 代码传送到本人所指定的电话。
2.2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该报警电路主要由检测电路、自锁电锁、解锁电路、振荡电路和扬声器等组成, 其框图如图2所示.报警器原理图如图3所示。
水银开关SB1、锁开关SB2 和集成运算放大器N 1、N 2 组成检测电路部分, R 3、R 4、R 5 为分压电阻, 为运算放大器N 1、N 2提供两个基准电压; 二极管D 1、D 2 及电阻器R 2、电容器C1 组成输入端保护电路; 运算放大器N 3 组成报警自锁电路; 三极管Q 1、电阻R 6、R 7、R 8、二极管D 5、电容C2 和按纽SB3 组成定时解锁电路和人工解锁电路; 运算器N 4 和电阻R 15、R 16、R 17、电容C4、C5 构成文氏振荡电路, 当报警时, 振荡器驱动拨号器发出警报。
图2图32.3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1 )检测电路本报警器的接口检测电路采用的是电压触发报警接口, 并设有防破坏功能。
将开关SB1 装在门上(门不动时SB1 断开, 门活动时SB1 闭合) , 将锁开关SB2 装在锁内(锁打开SB2闭合, 锁锁上时SB2 打开)。
R 3、R 4、R 5 为运算放大器提供两个基准电压,N 1 的反相输入端C 点电位约为612 V , N 2 的同相输入端D 点电位约为517 V ,正常情况下,A 点的电位约6 V 左右。
当主人通过钥匙打开车门正常进入时, SB2 闭合,SB1 断开, A 点电压不变, 运算放大器N 1、N 2 输出点E 为低电平, 这时不应报警。
当不通过钥匙开车入驾驶室时,A 点变为高电平, 运算放大器N 1 输出点E 为高电平, 这时电路应报警;若报警接口被人为短接, 则运算放大器N 2 输出点E 为高电平, 电路仍然报警。
同时, 二极管D 1、D 2 及电阻器R 2、电容器C1组成输入端保护电路, 即使人为故意破坏, 在输入线上连接高电压, 由于二极管的保护作用, 也很难损坏本报警器的输入端。
(2)正常上车的电路工作状态在正常的上车时, 检测电路输出E 点为低电平, 使G 点也为低电平, 而由于R 10、R 13的分压, 使H 点的电位为6V , 所以运算放大器N 3 的输出J 点为低电平, 发光二极管D 6 截止不亮; 而二极管D 7 导通, 使运算放大器N 4 构成的振荡器不能起振, 故扬声器不发出声音, 此时电路处于“待报警状态”。
(3 )非法上车的电路工作状态在非法上车时,检测电路输出E 点为高电平, 使G 点变为高电平, 这时V G> V H , 运算放大器N 3 输出J 点为高电平, 电路处于报警自锁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发光二极管D 6导通发光; 二极管D 7 截止, 运算放大器N 4 构成的文氏振荡电路起振, 产生交流信号, 电流通过C6 驱动扬声器发出鸣叫声, 此时电路处于“报警状态”。
(4) 定时电路和报警解除本报警电路设有定时电路, 可使电路报警状态只能维持一定时间, 以免影响他人。
定时电路采用阻容定时电路, 由三极管Q 1、电阻R 6、R 7、R 8、二极管D 5、电容C2 构成。
工作过程如下:电路报警时, E 点处于高电位, 此时E 点通过R 6 对C2 进行充电。
当C2 上电压不足, 使三极管Q 1饱和导通时, Q 1 输出点F 为高电平, D 5 截止(即定时时间未到) , 电路E 点保持高电位, 维持报警状态不变; 当C2 上电压较大, 足以使Q 1 饱和导通时(定时时间到) , F 点为低电平, 这时E 点被箝位在低电位上, 使V G< V H , 变为“待报警状态”, 报警自动解除。
若要立即解除报警, 则可通过按纽SB3 进行人工解锁。
当SB3 接通时, G 点接地, 变为低电平, 使电路变为正常状态。
3.控制系统主要由电话振铃检测电路、电话自动拾机和挂机电路、DTMF信号解码电路、语音提示电路、音频放大电路组成。
当有电话呼入时,电话振铃检测电路检测到有振铃并等待系统默认的振铃次数后,控制器自动拾机。
用户在语音提示下依次输入用户的操作密码和操作指令。
DTMF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DTMF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送入AT89C51,若密码有误,系统自动挂机,当密码正确时,只需按语音提示依次完成一系列操作,当操作完成时,单片机根据返回的确认信息实现对相应的汽车主要启动部件的进行控制。
此系统主要包括电话振铃检测电路电话自动拾机和挂机电路、DTM信号解码电路、语音提示电路、音频放大电路,系统结构框图如图 4所示。
图4该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用户需要控制汽车时,可用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汽车上的电话号码,振铃信号通过电话网络传到家中的话机,此时振铃检测电路开始检测铃流信号,一次铃流信号产生一个脉冲,脉冲送到单片机A T89C51中计数。
在有人接听或振铃次数不大于6次(可由软件设定)时,控制系统认为是电话呼叫信号或误操作而不动作,以避免干扰正常电话业务。
当振铃次数大于6次时,系统认为是对插座和电器的控制,单片机控制摘机并启动语音提示电路发出提示音,要求用户输入密码。
DTMF解码芯片MT8870会将用户输入的按键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送到单片机中判断。
如果密码不正确,则语音提示重新输入,当输入次数超过3次(可由软件设定)时,系统将自动挂机;如果输入密码经系统确认正确后,语音提示用户各项操作所对应的数字键,确认操作完成后,系统自动挂机。
用户拨打话机按键的过程中,按键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一定时间(一般设置为5~10秒),当超过设定时间时,系统同样会自动挂机。
、单元模块设计根据电话远程智能遥控系统的具体设计要求:(1)通过电话网对汽车实现控制(强制停车);(2)控制器可以实现自动模拟摘挂机;(3)控制器设置密码校验;(4)自动报警拨号。
我设计此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单元功能模块:(1)铃音检测、计数;(2)自动摘挂机;(3)密码校验;(4)在线修改密码;(5)双音频信号解码;(6)输入信息分析;(7)控制开关;(8)汽车部件状态查询;(9)忙音检测;(10)水银开关系统根据电话机和交换机发出的不同信号音以及电话线各种状态的不同要求,我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单元功能模块作出软件或硬件上的不同分工,具体如下。
理论上交换机所发出的各种信号音都可以通过软件编程而识别,即通过单片机发出的脉冲信号来检测信号音单位时间内的脉冲个数计算出其频率,从而完成信号音识别。
但是从系统的可靠性和程序的结构设计上分析,我选择了硬件来解决振铃音检测、忙音检测、双音频信号解码等功能模块。
自动摘挂机和电器的控制必须使用具体硬件电路来实现。
振铃音计数、忙音计数、密码校验、在线修改密码、输入信息分析、汽车部件状态查询等功能模块使用软件编程方式要比硬件电路简单的多,实现也很容易。
综上所述,我设计信号音检测、自动摘挂机、控制电器、双音频解码,水银开关等功能模块使用硬件电路实现。
而信号音计数、密码校验、在线修改密码、信息分析、电器状态查询等功能模块使用软件编程完成。
(一)各单元模块功能介绍及电路设计1. 电源设计本设计所利用的电源是利用78系列组成的稳压电路。
78系列的的应用电路,可实现正向的固定输出;输入端电容C14,C17用以旁路高频干扰脉冲及改善纹波。
输出端所接电容C20,C21起改善瞬态响应特性、减小高频输出阻抗的作用。
一般输出端无须接入大电解电容。
此外,78系列稳压器自身也具有完善的短路和限流保护、过热保护和调整管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因而它的工作是比较可靠。
电路设计如图3.1所示。
图5供电电源2. 振铃音的检测当用户被呼叫时,电话交换机发来铃流信号。
振铃为25±3伏的正弦波,谐铃失真不大于10%,电压有效值90±15V。
振铃以5秒为周期,即1秒送,4秒断。
硬件原理如图4所示,根据振铃信号电压比较高的特点,可以先使用高压稳压二极管进行降压,然后输入至光电耦合器。
经过光耦的隔离转换,从光电耦合器输出的波形是时通时断的正弦波,经过RC回路进行滤波输出很标准的方波。
方波信号就可以直接输出至单片机的中断计数器输入口,完成整个振铃音检测和计数的过程,经多次有效中断计数后,确认铃流有效,自动摘机完成。
电路设计如图3.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