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儿科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后期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第6版)为教材,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于教材始终,突出了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突出了儿科护理专业的特点,力求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儿科护理教学与临床的需要。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将教材内容按照按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来规定各章的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以使考生便于理解及掌握好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讲授、示教、操练、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儿科护理学》教学模块、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一)教学模块《儿科护理学》教学包括两个模块。

儿科护理学I主要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儿科临床基本操作的示教和操练,在学院完成。

具体教学单元和时数安排如下。

儿科护理学II为床旁教学实习,为期2周,内容包括儿科临床护理实践、儿科护理技术示教、儿科护理专题小讲课、儿科护理查房、儿科CBL教学、儿科护理临床进展讲座、儿科高级护理实践见习等。

(二)教学方法包括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专题汇报和研讨、高仿真模拟的教学、床旁教学、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教学评价包括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专题汇报、阶段测验、个案考核在内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三、《儿科护理学》具体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及儿科护士角色与素质的要求。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所涉及的范围。

2.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理解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了解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本科《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护理学本科前沿一、目的任务《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

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

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时安排总学时:72学时(其中面授36学时,自学36学时),学时安排如下:课程学时分配表四、建议教材肖洪玲.儿科护理学.第二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和要求1、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及角色。

3、了解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1、儿科护理学概述: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的特点。

2、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4、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5、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自学内容】无第二章生长发育目的和要求1、掌握体格生长和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和测量方法;计划免疫程序。

2、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3、了解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

教学内容【授课内容】1、生长发育概述: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2、生长发育评估:见习体格生长的测量及判断,包括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正常值;体格生长的评估;生长有关的其他发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主要介绍儿科护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和意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第二部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身高、体重、生理发育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

2. 儿童生理与病理变化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理与病理变化的特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生理与病理的差异,为儿科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3. 儿童心理与行为特点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包括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掌握相应的护理技能。

第三部分:常见儿童疾病护理1. 儿童常见传染病护理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等内容,包括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等常见传染病的护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2. 儿童常见慢性病护理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慢性病的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包括哮喘、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护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第四部分:儿童护理技能1.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评估发育水平等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2. 儿童护理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儿童护理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给药、注射、换药、胃管护理、气管插管护理等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儿童健康促进1. 儿童生活方式指导本节主要介绍儿童生活方式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包括合理膳食、科学作息、适量运动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和途径。

2. 儿童疾病预防本节主要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包括接种疫苗、卫生保健、环境卫生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疾病预防的原则和策略。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童护理》教学大纲建桥学院护理系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儿童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性质儿童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儿科常见病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程任务主要任务是是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为护理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常见病的基本医学人士,包括疾病概念、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诱发因素。

2.熟悉儿科常见病的辅助检查和健康教育。

3.掌握儿科常见病的临场表现和治疗要点及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原则。

4.了解儿科常见病的护理诊断,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对儿科常见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对儿科常见病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对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患儿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的能力,以及向个体、家庭、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3.具有实施儿科常用诊疗护理操作技术的互利能力。

(三)素质教育目标1.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以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关心、爱护、尊重患儿。

2.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思维方式,认真热情、积极主动地实施整体护理的工作意识。

3.培养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习和实训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环境适应能力、创新意识。

四、学时分配建议五、教学大纲说明(一)本大纲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 本课程实际学时为48节,部分内容归入集中技能训练和临床见习、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2.本大纲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4个层次:①了解:能记住知识的内容。

②熟悉:能领会概念的还以和理解知识的内容。

③掌握:能深刻认识、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④熟练掌握:能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儿科护理学的定义和概述1.2 儿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1.3 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核心价值观第二章:儿科生理、心理与发育特点2.1 儿童生理特点2.1.1 儿童生长发育2.1.2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2.1.3 儿童消化系统特点2.2 儿童心理特点2.2.1 儿童认知发展2.2.2 儿童情绪与行为表现2.3 儿童社会与情绪发育2.3.1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2.3.2 儿童适应能力与应激反应第三章:儿科护理学基础3.1 儿童生命体征监测与评估3.1.1 儿童体温监测与评估3.1.2 儿童呼吸状态监测与评估3.1.3 儿童心率监测与评估3.2 儿童体格检查与评估3.2.1 儿童常见疾病体征检查3.2.2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与监测3.2.3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评估3.3 儿童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3.3.1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护理3.3.2 儿童循环系统疾病护理3.3.3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第四章:儿科护理技术4.1 儿童静脉留置与输液技术4.2 儿童各种导管的引流与管理4.3 儿童口腔护理与胃肠净化技术4.4 儿童伤口护理与换药技术4.5 儿童疼痛评估与缓解技术4.6 儿童药物治疗与给药技术第五章:儿童家庭护理与健康指导5.1 儿童疾病的家庭护理指导5.2 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5.3 儿童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5.4 儿童生活方式与健康教育第六章:儿科临床实践6.1 儿科临床工作流程与管理6.2 儿童急诊与危重护理6.3 儿童急救技术与护理6.4 儿童慢性疾病管理与护理结语:以上是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地学习儿科护理学,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儿童生理、心理与发育特点,了解儿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并具备各种儿科护理技术与护理实践能力。

这将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的专业水平,为儿童的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希望该教学大纲能够为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指导,并促进该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儿科护理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助产专业用)一、课程的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患病儿童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健康及患病儿童进行整体护理,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健康教育。

二、课程目标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

2.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诊断检查及治疗要点。

3.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4.熟悉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

5.具有对儿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6.具有对儿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7.具有对儿童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8.学会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及常用诊疗技术操作配合。

9.初步具备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10.具备与他人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学时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一、绪论 2 0 2二、生长发育 2 2 4三、小儿营养与喂养 2 2 4四、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2 0 2五、住院患儿护理 2 0 2六、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0.5 5.5 6七、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4 2 6八、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2 4九、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十、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2 5十一、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0 4十二、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 3十三、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 3十四、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0 2十五、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4 0 4十六、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3 0 3十七、急病患儿的护理 3.5 0.5 4合计 44 20 6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一)儿科护理学的范围熟悉理论讲授 2一、绪论(二)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了解多媒体演示(三)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熟悉(四)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一)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理论讲授 2(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了解多媒体演示(三)体格发育掌握病例分析二、生长发育(四)感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熟悉示教实践1 小儿体格测量方法熟练见习 2掌握技能实践(一)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掌握理论讲授 2(二)婴儿喂养掌握多媒体演示三、小儿营养与喂养实践2 小儿营养不良与喂养学会见习 2技能实践四、儿童保健和(一)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熟悉理论讲授 2疾病预防(二)小儿计划免疫掌握(一)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了解理论讲授 2(二)住院护理常规掌握多媒体演示(三)住院小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熟悉角色扮演(四)小儿用药护理情景教学五、住院患儿的 1、药物的选择了解自学讨论护理 2、药物的剂量计算了解3、给药方法熟悉(五)小儿体液疗法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了解2、常用体液种类、成分及配制熟悉3、液体疗法熟悉(一)一般护理法理论讲授 0.51、一般测量法掌握多媒体演示2、儿童床使用法熟悉情景教学3、臀红护理法掌握自学讨论4、约束法掌握示教5、更换尿布法了解6、婴儿淋浴法熟悉六、儿科常用护理(二)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熟悉技术(三)协助治疗的操作1、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光照疗法掌握3、保暖箱的使用熟悉实践3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熟练见习 5.5掌握技能实践(一)概述熟悉理论讲授 4(二)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多媒体演示1、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掌握病例分析2、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熟悉角色扮演3、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掌握情景教学(三)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自学讨论1、早产儿的特点掌握示教2、早产儿的护理掌握七、新生儿(四)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及患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颅内出血、新儿的护理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破伤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估了解实践4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2技能实践(一)营养不良理论讲授 21、护理评估掌握多媒体演示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角色扮演八、营养性 3、护理目标了解自学讨论疾病患儿的 4、护理措施掌握情景教学护理 5、护理评价了解示教(二)小儿肥胖症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了解3、护理措施了解(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概述熟悉2、护理评估掌握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护理评估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学会见习 2的护理病例分析(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熟悉理论讲授 4(二)口炎多媒体演示1、护理评估熟悉角色扮演2、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熟悉自学讨论3、护理措施熟悉情景教学九、消化系统(三)小儿腹泻示教疾病患儿的护 1、护理评估掌握理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实践6 腹泻患儿的护理熟练 2掌握(一)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31、解剖特点熟悉多媒体演示2、生理特点熟悉角色扮演(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自学讨论1、护理评估掌握情景教学十、呼吸系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示教统疾病患 3、护理措施掌握儿的护理(三)急性支气管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肺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实践7 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熟练见习 2掌握病例分析(一)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41、心脏了解多媒体演示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2、心率熟悉角色扮演3、血压熟悉自学讨论(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室情景教学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病例分析未闭、法洛四联症)1、概述了解十一、循环 2、护理评估掌握系统疾病患 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儿的护理 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三)病毒性心肌炎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一)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理论讲授 21、小儿造血特点了解多媒体演示2、小儿血液特点了解角色扮演(二)小儿贫血概述熟悉自学讨论(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景教学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十二、造血 3、护理目标了解系统疾病患 4、护理措施掌握儿的护理 5、护理评价了解(四)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8 贫血患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1病例分析(一)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 21、解剖特点熟悉多媒体演示2、生理特点掌握角色扮演(二)急性肾小球肾炎自学讨论1、护理评估掌握情景教学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十三、泌尿(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系统疾病患 1、护理评估掌握儿的护理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3、护理目标了解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四)泌尿道感染1、护理评价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9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学会见习 1病例分析(一)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理论讲授1、脑、脊髓了解多媒体演示2、脑脊液了解角色扮演3、神经反射熟悉自学讨论(二)化脓性脑膜炎情景教学1、护理评估掌握病例分析十四、神经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系统疾病患 3、护理目标了解儿的护理 4、护理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三)病毒性脑膜炎、脑炎1、护理评估熟悉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一)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掌握理论讲授 4(二)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护理(麻疹、多媒体演示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角色扮演型细菌性痢疾)自学讨论十五、传 1、概述(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掌握情景教学染病患儿 2、护理评估掌握病例分析的护理 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4、护理目标了解5、护理措施掌握6、护理评价了解(一)总论理论讲授 31、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多媒体演示2、诊断检查熟悉角色扮演3、预防熟悉自学讨论4、治疗要点了解情景教学(二)原发型肺结核病例分析十六、结 1、护理评估掌握核病患儿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的护理 3、护理措施掌握教学参考学时单元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活动参考理论实践(三)急性粟粒型肺结核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结核性脑膜炎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掌握3、护理目标了解4、护量措施掌握5、护理评价了解(一)小儿惊厥理论讲授 3.51、护理评估掌握多媒体演示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情景教学3、护理措施掌握自学讨论(二)急性颅内压增高示教1、护理评估掌握十七、急 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症患儿的 3、护理措施掌握护理(三)急性呼吸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四)充血性心力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五)心跳、呼吸骤停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熟悉3、护理措施掌握(六)急性肾衰竭1、护理评估掌握2、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掌握3、护理措施掌握实践10 心跳、呼吸骤停学会技能实践 0.5 (CPR)五、大纲说明(一)适用对象与参考学时本大纲主要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教学使用,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PediatriCNursing总学时:64讲授学时:40实训、见习学时:24学分:3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健康评估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儿科护理学》是临床专科护理的组成之一,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

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小儿营养卫生的需求,使学生了解其服务对象是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需求。

通过对各系统疾病知识的学习,掌握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基本实践技能。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和专科护理知识进行卫生保健指导、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临床护理,为小儿提供全身心的最佳护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儿科护理学概念、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明确儿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以及履行角色功能应具备的素质;清楚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掌握小儿年龄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正确认识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对儿科护理专业充满信心。

教学要求:识记:(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对象和范围(2)小儿年龄分期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理解:(1)儿科护理学的概念(2)儿科护士的角色(3)各期小儿的主要解剖生理特点应用:(1)根据小儿的特点提出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2)根据实际谈谈儿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其中第四、五节内容自学为主第二章:生长发育(5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清楚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及其评估(体重、身长、头围、骨骼、牙齿);正确运用所学护理知识为小儿实施体格检查。

《儿科护理学 》教学资料:教学大纲(范玲主编)

《儿科护理学 》教学资料:教学大纲(范玲主编)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本大纲适用于3年制护理学专业)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儿科教研室《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Pediatric Nursing)一、课程说明课程代码课程总学时数 41/15周学时 3/1 学分3课程性质必修课使用专业护理专科1、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

其教学目的是熟悉儿科护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小儿的一般护理和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学会儿科常用的的护理操作技术,以适应临床儿科护理的需要。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习惯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它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社区护理等课程有许多交叉之处,搞好儿科护理的理论教学,注意与其他临床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加强本学科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上的衔接及知识的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儿科护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操作方面与其他学科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因此,注重儿科护理实践技能教学,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使护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合理,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儿科护理学》(范玲主编)。

参考书: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堂使用儿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王慕狄。

儿科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杨锡强,易著文。

儿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樊寻梅。

儿科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吴希如,秦炯。

儿科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薛辛东。

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崔焱。

儿科护理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朱念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Byh19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数:4学时数:64适用专业:护理二、课程地位和任务《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

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

《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知识目标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贫血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的护理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二)能力目标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三、教学时数2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科护理学任务和范围一、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一、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正常或异常的方法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正常或异常的方法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三、教学时数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一、生长发育规律二、影响生长发育因素第二节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二、出生至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第三节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一、骨骼发育二、牙齿发育第三章儿童保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新生儿期及婴幼期小儿的保健要点2.掌握预防接种的免疫方式、注意事项3.熟悉常见生物制品(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流脑、乙肝疫苗)的特点及接种方法4.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儿游戏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预防接种的免疫方式、注意事项三、教学时数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一、胎儿特点及保健二、新生儿特点及保健三、婴儿特点及保健四、幼儿特点及保健五、学龄前特点及保健六、学龄期特点及保健七、青春期特点及保健第五节计划免疫一、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二、免疫程序三、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四、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第四章儿童营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小儿对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2.掌握按照体重、热卡计算牛奶配方的方法并能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3.掌握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及方法4.熟悉母乳喂养的优点并能指导母亲正确进行母乳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按照体重、热卡计算牛奶配方的方法并能指导母亲进行正确的人工喂养2.掌握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及方法三、教学时数 2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能力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二、营养素的需要第二节儿童喂养与膳食安排一、婴儿喂养二、幼儿膳食安排三、学龄前儿童膳食安排四、学龄前儿童和青春期膳食安排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各时期小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重点2.熟悉小儿用药特点3.熟悉药物选择的注意事项(抗生素、退热药、镇静止痉药、止咳平喘药、泻药和止泻药、肾上腺皮质激素)4.了解药物剂量计算原则和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各时期小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重点2.熟悉小儿用药特点3.熟悉药物选择的注意事项(抗生素、退热药、镇静止痉药、止咳平喘药、泻药和止泻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三、教学时数 10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三节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一、各年龄阶段患儿对疾病的认识二、患儿对住院的反应及护理第八节儿童用药特点及护理一、儿童用药特点二、儿童药物选择及护理三、儿童药物剂量计算四、儿童给药方法第十节儿科护理技术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新生儿分类方法及相关的概念、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早产儿护理重点(体温、呼吸、喂养、感染)2.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3.掌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4.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5.熟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因、分度、治疗要点及护理6.熟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7.熟悉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新生儿分类方法及相关的概念、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早产儿护理重点(体温、呼吸、喂养、感染)2.掌握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的分类;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3.掌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4.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三、教学时数 6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新生儿分类第二节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一、正常足月儿的特点及护理二、正常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第五节新生儿窒息第六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第七节新生儿颅内出血第十节新生儿黄疸第十一节新生儿溶血病第十三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及护理措施2.掌握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护理要点、急救措施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佝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及护理措施2.掌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护理要点、急救措施三、教学时数2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二节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一、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小儿腹泻的护理2.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3.了解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4.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5.学会液体疗法的计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小儿腹泻的护理2.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3.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4.学会液体疗法的计算三、教学时数 8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四节婴幼儿腹泻第九节儿童体液平衡特点及液体疗法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小儿肺炎的护理2.熟悉小儿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3.熟悉小儿肺炎的主要合并症的表现及处理4.了解小儿肺炎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5.了解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小儿肺炎的护理2.熟悉小儿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3.熟悉小儿肺炎的主要合并症的表现及处理三、教学时数 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四节肺炎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2.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3.了解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2.熟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三、教学时数 6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3.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2.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及护理三、教学时数 6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三节肾病综合症第十二章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2.熟悉两种营养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三、教学时数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造血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小儿贫血一、概述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第十三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重点、不同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2.了解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重点、不同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三、教学时数 6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第三节病毒性脑炎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分类及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实验室检查方法及护理2.掌握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酮症酸中毒的监护过程;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3.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分类及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实验室检查方法及护理2.掌握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酮症酸中毒的监护过程;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三、教学时数 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第二节生长激素缺乏症第五节儿童糖尿病第十五章免疫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对风湿热患儿的休息安排和健康教育;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2.熟悉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3.了解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4.了解小儿免疫特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对风湿热患儿的休息安排和健康教育;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2.熟悉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及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三、教学时数 2学时四、教学内容第四节风湿热第六节过敏性紫癜第七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第十六章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遗传的定义,遗传病的种类及各类特点2.熟悉21-三体综合症、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要点3.了解21-三体综合症、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遗传的定义,遗传病的种类及各类特点三、教学时数 2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二节 21-三体综合症第三节苯丙酮尿症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麻疹的护理要点2.掌握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护理3.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标准及临床意义;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4.熟悉原发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5.了解麻疹、水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麻疹的临床表现、麻疹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麻疹的护理要点2.掌握典型水痘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护理3.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方法、标准及临床意义;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三、教学时数 4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病毒感染一、麻疹第三节结核病一、概述二、原发型肺结核五、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崔炎.《儿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11月[2] 肖红玲.《儿科护理学》第二版.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门课程采用期末集中闭卷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