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研究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并发症的关键[5-6]。
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本项小样本前瞻性研究,以初步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双层不锁边缝合与单层锁边缝合对术后切口愈合及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层不锁边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单层锁边组的产妇。
分析原因在于:(1)单层缝合虽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但其不利于切口对齐,易形成褶皱。
(2)单层缝合时,子宫肌层两端易发生重叠而影响切口处血液循环及血供,因其缺血、缺氧导致切口局部组织水肿,不利于子宫切口愈合,子宫下段容易形成穹隆样缺损[7-8]。
与之比较,双层不锁边缝合法则充分考虑到子宫的血供状态。
子宫动脉分支进入子宫肌层,向内、外垂直分支,其中尤以向外分支较多,采用分层不锁边间断缝合,能够有效避免出血及血肿形成,利于切口愈合[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双层不锁边组产妇的BMT及TMT均比单层锁边组产妇高,表明双层不锁边子宫切口缝合术能够有效减少子宫瘢痕缺陷情况。
其原因在于:(1)不锁边缝合能够有效减少对切口处子宫壁组织的压力及强度,显著降低组织对血管的压迫。
(2)能够充分保障蜕膜与蜕膜、肌层与肌层之间的无缝对接,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瘢痕缺陷[10]。
综上所述,与单层锁边缝合比较,双层不锁边缝合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更利于切口愈合和子宫肌层厚度的恢复,但仍需大样本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4 参考文献[1] 郭菲菲,吴乃文,佟玉,等.不同缝合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层厚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678-680.[2] 魏娜,宋鸿碧,许吟,等.剖宫产纵切口皮下脂肪层不缝合与缝合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16-4718.[3] 夏艳萍,郑颖,张耀飞,等.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195-2198.[4] 钟秀梅,张春艳.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出血量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8,31(24):5529-5531.[5] 谢辛,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0-81,147.[6] 陈蕊娟,王瑜,陈德新,等.剖宫产子宫肌层不同缝合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1):829-833.[7] 孟莉莉,王晓蕾,王佳旭,等.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改良横切口皮肤美容缝合法对剖宫产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881-2884.[8] 邢忠兴,刘俊凤,施玉琴,等.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与再次剖宫产切口厚度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18(1):119-120,122.[9] 曹晓明,黄庆,史玉爽,等.不同剖宫产缝合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3):31-33.[10]苏秀梅,陈新,罗新,等.首次剖宫产单层缝合法与双层缝合法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2):939-944.(收稿 2020-09-0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王蕾 王倩 王远珍 王丽聪河南嵩县人民医院妇科 嵩县 471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1.1一般资料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10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7至59岁,平均年龄(41.5±5.2)岁,绝经后妇女有51例,绝经时间2.1至23年,其中包含阴道出血不规范者22例贫血11例,月经增多患者29例,绝经后白带异常增多患者5例,阴道异常排液患者4例,绝经后无症状患者1例。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3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激素治疗,均先实行宫腔镜检查与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
1.2方法
手术方式: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检查,手术之前1小时使用海藻棒扩张宫颈,手术前6小时开始禁水禁食,排空膀胱。患者截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道、宫颈以及钳夹宫颈前唇,采用探针勘探宫腔深度、方向,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至11.5号,应用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之后,放入宫腔镜,观察并记录息肉的大小、数量、根蒂部位,采用生理盐水膨胀宫颈,其压力为100mmHg,灌流速度控制在(280±20)mL/min,在宫腔镜观察之下摘取息肉,将弥漫性的小息肉完全刮出并送检。手术过程中按照息肉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息肉较大且有蒂的,可以再子宫下段直接采取宫颈息肉摘除,并实行宫颈、宫腔搔刮术。对于小型病灶或弥漫性息肉实行刮宫术,同时应当主要搔刮的全面性,特别是在宫低和宫角位置。手术需要在B超的监护之下进行,手术之后采取常规抗炎治疗3天,并定时随访,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理。
宫腔镜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其能够为许多脏器手术提供较高的手术视野,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当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意义[4]。传统治疗方案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单纯的诊断性刮宫相对而言较为盲目,会出现过度刮宫和漏漏刮的情况,而宫腔镜不不仅能够应用于诊断,还能够应用于治疗,是当前唯一一种能够直视的宫腔设备。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方式是在宫腔镜定位之后摘除或切除息肉[5]。
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探讨

是误 诊 。而传 统的治 疗方 法 如 :常规 止 血 、药物 治 疗 、刮宫 等往 往 效 果 不 理 想 ,复 发 率 高 。近 年 来 ,
随着 宫腔 镜技 术 的发 展 和普及 ,子 宫 内膜 息 肉的诊
断和 治疗水 平得 到很 大提 高 。现 回顾2 0 1 2年 1月我 院使 用 官 腔镜 诊 断 和治 疗 的子
子宫 内膜 息 肉 ( e n d o me t r i a l p o l y p ,E P)是 子 宫 内膜基底 层 的局 限性增 生 ,有 蒂 突 向宫 腔 ,由 内 膜腺 体和 间质组 成 ,是妇女 最 常见 的子宫 内膜病 变 之一 ,是 异常 子宫 出血 的常见 原 因 ,有 时也 会 导致 不孕 症和盆 腔 痛n ] ,其 恶 变率 小 于 2 %。 常用 的诊 断方 法有 B型 超声 、诊 断性 刮宫 等 ,但 容 易漏诊 或
・ 1 l 2 ・
福 建 医 药 杂志 2 0 1 3年 1 O月 第 3 5卷 第 5期
F u j i a n Me d J , Oc t o b e r 2 0 1 3 , V o 1 . 3 5 , N o . 5
・
诊 疗 技 术
・
宫腔 镜 诊 断及 治 疗 子 宫 内膜 息 肉的临床 价 值 探 讨
【 关 键 词 】 官 腔 镜 手 术 ;子宫 内膜 息 肉 ;临 床 分 析
【 中 图分 类 号 1 R 7 1 1 . 7 1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1 1 0 0 2 — 2 6 0 0 ( 2 0 1 3 ) 0 5 — 0 1 1 2 — 0 3
福 建 省妇 幼 保 健 院 妇 科 ( 福州 3 5 0 0 0 1 ) 陈 娟 王 雪春 苏 彦 钊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应用效果

临床医学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应用效果蒙霞,韦淑向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广西河池 546300[摘要] 目的 探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
对照组予以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予以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性激素水平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P <0.05)。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月经期、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5.42±1.08)d 、(56.48±10.26)分、(3.94±0.98)mm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998、6.604、3.825,P 均<0.05)。
观察组黄体生成素、孕酮分别为(4.19±0.54)IU/L 、(1.18±0.11)pg/mL 均高于对照组,雌二醇(62.26±11.26)pg/mL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564、6.848、5.847,P 均<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8,P <0.05)。
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上具有显著成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且维持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4)02(c)-0053-05Effect of Hysteroscopic Endometrial Polyp Resection o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MENG Xia, WEI Shuxiang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Hechi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echi,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6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from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 City from June 2021 to June 2023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hysteroscopic cu⁃rettag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menstrual status, endometrial, sex hormone level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6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3.72%),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962, P <0.05).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menstrual period, menstrual volume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5.42±1.08) d, (56.48±10.26) min and (3.94±0.98) mm,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5.998, 6.604, 3.825, all P <0.05). Luteinizing hormone (4.19±0.54) IU/L and progesterone (1.18±0.11) pg/m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stradiol (62.26±11.26) pg/mL were lower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8.564, 6.848, 5.847, all P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2.33%)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3.9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888, P <0.05). 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has signifi⁃DOI :10.16662/ki.1674-0742.2024.06.053[作者简介] 蒙霞(1979-),女,壮族,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

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摘要】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观察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对患者选取和分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结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对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和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验证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子宫内膜息肉、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患者选取、分组情况、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应用前景、局限性、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子宫内膜增生形成的肿块,可引起月经不调、不孕和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宫腔镜手术,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子宫腔内的情况,并将息肉切除,达到治疗的效果。
一些患者在手术后易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研究者开始探索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能性。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的增生,从而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本研究旨在观察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宫腔镜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作用和疗效;2.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的长期疗效和复发率的影响;3.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提升;4.总结不同治疗方案对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治疗建议和指导。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论文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探讨【摘要】目的采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探析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118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其中子宫内膜息肉46例,采用宫腔镜对其治疗并复查。
结果 118例子宫内膜出血患者中,有4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占38.9%,采用宫腔镜治疗,所有复检病例手术顺利,且无并发症,治愈率高达91.3%。
结论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诊治,诊出率高,在其他药物的配合下,治疗效果显著,对治疗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异常出血;宫腔镜通过对我院118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诊出率高,采用宫腔镜检查后诊刮,并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118例子宫内膜出血病例,年龄24-55岁,其中经量过多和阴道出血各73例、45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46例。
1.2 方法采用xg-5型宫腔镜,sle-600型冷光源进行检查,其中以5%葡萄糖液作膨宫介质,宫腔压力为16-22kpa。
检查一般在患者月经结束后3-7天进行,若患者出血较多,经消炎后可选择血量少时进行。
镜下检查要全面窥视宫颈管和宫腔,检查确诊后才可进行手术治疗。
2 结果在本组118例子宫内异常出血病例中,采用宫腔镜诊断,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6例,多发性息肉患者36例,单个息肉患者10例。
4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下观察,发现在输卵管开口处有外观光滑、粉红色或黄白色柔软赘物突出,呈柳叶状或舌状,或从子宫壁任何部位向宫腔突出。
有些患者镜下可见形态规则的小血管,息肉带蒂与子宫壁相连,并随膨宫液体的流动而摆动,子宫息肉直径在0.4-3cm之间。
宫腔镜下进行诊刮术和活检,并将组织进行病例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2例,宫腔镜检出率高达91.3%,其余子宫内膜单纯增生患者3例,粘膜下肌瘤患者1例。
在对4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诊刮术后,均配合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患者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黄体酮,22天为一疗程,服用3-6个月后进行宫腔镜复查,所有患者康复效果较好,通过对4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长达3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月经状况均良好,效果显著。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自子宫 内膜 表面突 出的 良性结 节 , 由内膜 、 腺体 及其 间质组成 , 外 表呈现细长 的圆锥形或 卵圆形 , 表面光滑并 常有 血管 , 可为单 发或多发【 1 ] 。
1 . 3 方 法
8 7 . 7 %。 6 0例不孕患者 , 妊娠 4 1 例, 妊娠率 为 6 8 . 3 %, 5 0例非不孕 患者 . 妊娠 3 9例 , 妊娠率为 7 8 . 0 %。
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宫腔镜 ; 子宫 内膜息 肉; 诊 断; 治疗 【 中图分类号】R 7 3 7 . 3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一 O 7 4 2 ( 2 0 1 4 ) O 2 ( b ) 一 0 1 7 2 - 0 2
E MP围绕血 管核心子 宫 内膜腺 体和间质 的 良性 局部增生 , 据统计 , 2 0 %绝经后 妇女受到 E MP的影 响。E MP通常并不 明确 的显示 出症状 . 目前报道 的妇女患 E MP的危险率在 0 %~ 4 . 8 %变 化 。关于 E MP的治疗和诊 断 目前 临床上 尚无统一标准 , 传统上 的诊断方式包括 经阴道超声和病理检查 。随着微创 技术 的不 断
开 口状态 , 如果 镜下有息 肉, 则行 定位刮宫术 , 或 者以钳夹 出 , 如 不是不 孕患者 , 则应 该进行全 面刮宫 , 同时尽 量去除 内膜 , 术后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随机选取 2 0 0 8年 1月 至 2 0 1 0年 9月 2 3 6例 在 我 院 妇 科 门诊就 诊 的疑 为 子 宫 内膜病 变 患者 为 研究 对 象 ,年 龄
3 2 6 5岁 , 平均 ( 4 8 . 5 ±5 3)岁 ; 平均孕 次 ( 2 . 4±0 . 5) 次,
8 8
世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3 年 3月第 1 3 卷第 9 期
・
临床研究 ・
宫腔镜检查在 子宫 内膜病变诊 断 中的临床 价值
包 东彬
( 浙江省 台州市黄岩新华 门诊 部 , 浙 江 台 查在 子宫 内膜病 变诊 断 中的应 用价值 。方法 采 用整群抽样 的方法 对 2 3 6例疑 为子 宫 内膜 病 变患者进行 官腔镜检查 ,同时经宫腔镜 下行 定点活检病理组 织学检 查。结果 2 3 6例 患者 中子宫 内膜 炎 3 3例 ,子 宫
产次 ( 1 . 6±0 . 3)次 ,其 中绝 经者 5 5例 ( 2 0 . 3 7 %) ,未绝经 者2 1 5例 ( 7 9 . 6 3 % o研究 对象主诉 有异常 阴道流血 1 2 5例 ; 下 腹疼 痛 1 0 2例 ;阴道 分 泌 物增 多 6 8例 ; 虽无 自觉 症状 , 但 B超 下见子 宫 内膜异 常 8 7例 。 所有入 选对象 已排 除阴道 、宫颈病变 以及全 身其他严 重 疾 病患 者 。所 有 患者 均行 宫 腔镜 检 查 ,在 官腔 镜 下对 病 变 内膜予 以摘 除 、刮宫 或取 组 织 活检 ,所 有病 例 均送 组 织 病 理学 检查 ,以病理 检查结果 为诊断标 准 。 1 . 2 检 查 方 法 仪 器采用 O L YMP U S宫腔检查 镜 ,手术 时 间选择在 月经 干 净后 3~7 d进行 ,绝经 后 阴道出血者 于无 出血或 出血减 少 时进行 检查 。常规 消毒会 阴及阴道 ,以 5 % 葡 萄糖作 为膨 宫 介质 ( 膨 宫压一 般为 1 5 —2 0 k P a ) ,插入 宫腔镜 后观察 患 者 官 腔 的形 态 大小 、深 度 、膜 色 泽 、厚 度 ,有 无 病 变及 病 变 具 体情 况 等 。宫腔 镜 诊断 以夏 恩兰 等 人 主编 的 《 妇科 内 镜 学 》为参 照标 准 】 。 根 据镜下检 查情况 ,对 可疑病变者 取多处组 织进行 病理 学 检 查 。所有 活 检组 织 标本 均 经 常规 病 理制 片 、H E染 色 、 由多个病 理医 师共 同 阅片 、讨论并 作 出诊 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153例EP患者,按照妇女生理阶段、生育要求及临床症状,采用不同的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
其中生育期EP 59例,围绝经期EP 73例,绝经后期EP 21例。
患者年龄22~76岁,平均随访(22±6)个月。
结果153例中,EP切除后遍刮内膜42例,遍刮内膜再施以内膜剥除13例,同时行浅层内膜切除26例,同时行全层内膜切除72例。
有月经改变100例,术后治愈93例,无效7例;无效中5例合并子宫腺肌病(4例药物治疗治愈,1例行子宫切除),2例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症(行二次内膜电切治愈)。
痛经30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无效中6例药物治疗好转,1例行子宫切除。
继发贫血32例,治愈28例,好转4例。
不孕症9例,治愈率77.78%。
结论(1)生育期:无明显月经改变的,切除EP后遍刮子宫内膜;有明显月经改变的,其中无生育要求且年龄>40岁的,切除EP后再行全层内膜切除;其余均切除EP后再行浅层内膜切除。
(2)围绝经期:无明显月经改变的,切除EP后遍刮子宫内膜;有明显月经改变的,切除EP后再行全层内膜切除。
(3)绝经后期:无阴道出血的,切除EP后遍刮子宫内膜;有阴道出血的,同时行内膜剥除。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A study on applied valuation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for endometrial polypsZHANG Hong-wei,SHEN Rong,ZHANG Lei.Shanghai Yangpu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Shanghai 20008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valuation of different ways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for endometrial polyps.Methods Clinical effects wer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on total 153 patients underwent different ways of hysteroscopic surgery according to women physiological stages,the desire of fertility and clinical symptoms during the period of June 2002-June 2005.The mean followed-up duration was 22±6 months.Results Among 153 cases,after polyps resected,meantime 42 cases underwent uterine curettage,13 cases underwent uterine cuerttage and endometria ablation,26 cases’ superficial layer of endometria were resected,72 cases’s whole layer of endometria were resected.In 100 cases menstrual change,93 cases were cured,7 cases were invalid. Of 7 invalid cases,5 cases complicated by adenomyosis(4 cases cured through drugs,1 case cured through hysterectomy),2 cases complicated by endometrial hyperplasia(cured by repeat endometrial resection).In 30 cases dysmenorrhea,23 cases were valid,7 cases were invalid.Of 7 invalid cases,6 cases recovered through drugs,1 case cured through hysterectomy.In 32 cases secondary anemia,28 cases were cured,4 cases recovered.Infertility cure rate was 77.78%(7/9).Conclusion (1)Fertile stage:uterine curettage should be undergone for patients without menstrual change after polyps resected;among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change,whole layer of endometria were resected for the ones (more than 40 ages)without desire of fertility and superficial layer of endometria were resected for the others after polyps resected.(2)Perimenopause:uterine curettage should be undergone for patients without menstrual change and whole layer of endometria were resected for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change after polyps resected.(3)Postmenopause:uterine curettage should be undergone for patients without vaginal bleeding and endometria abl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patients with vaginal bleeding.【Key words】endometrial polyps;hysteroscopic electrosection宫腔镜作为诊断和治疗宫内病变的金标准已被临床证实,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宫内病变[1]。
然而对于不同年龄子宫内膜息肉采用何种方式治疗更为适合,目前此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对此我院进行临床研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5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病年龄22~76岁,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平均随访(22±6)个月。
其中,生育期59例,无明显月经改变19例,有明显月经改变40例,痛经14例,不孕症9例;围绝经期73例,无明显月经改变15例,有明显月经改变58例,痛经16例;绝经后期21例,无阴道出血8例,有阴道出血13例(11例呈点滴状,2例超月经量)。
32例继发贫血,7例为乳腺癌术后口服三苯氧胺所致子宫内膜息肉。
1.2 方法1.2.1 诊断标准(1)宫腔镜检查:镜下可见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有蒂柔软的赘生物,小者1~2mm,大者可充满宫腔,表面呈粉红色或桃红色,有淤血时可呈紫褐色,加压膨宫时,赘生物颤动而不脱落[2]。
(2)病理:大体标本一般直径约2~3cm,表面灰红,半透明状,比周围黏膜韧,顶端常有出血及糜烂;显微镜下内膜息肉是由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的肿块,有蒂向宫腔突出。
1.2.2 手术方法术前6h禁食水,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术中采用静脉麻醉。
(1)生育期:无明显月经改变的,切除息肉后遍刮子宫内膜;有明显月经改变的,其中无生育要求且年龄>40岁者,切除息肉后再行全层内膜切除(即切除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及肌层下2~3mm);其余均切除息肉后再行浅层内膜切除(即切除内膜功能层)。
(2)围绝经期:无明显月经改变的,切除息肉后遍刮子宫内膜;有明显月经改变的,切除息肉后再行全层内膜切除。
(3)绝经后期:无阴道出血的,切除息肉后遍刮子宫内膜;有阴道出血的,同时行内膜剥除(即用球状电极电凝破坏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
1.3 术后随访于术后第1、3、6、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了解月经改变、息肉复发及受孕等情况。
2 结果2.1 生育期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2.1.1 无明显月经改变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19例患者术后口服孕激素3个月,月经量同前或较前减少,平均随访26个月,息肉无复发;5例不孕症中,1例术后6个月受孕现已分娩,2例分别于术后5、7个月受孕现妊娠5、9个月,1例术后1年受孕妊娠3个月流产。
2.1.2 有明显月经改变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1)无生育要求且年龄>40岁的:14例患者中,术后无月经者2例,点滴出血者3例,经血明显减少者4例,月经正常者4例,淋漓出血者1例,其病理证实合并子宫腺肌病;5例贫血者,4例治愈,1例好转;5例痛经者中,症状消失2例,好转2例,加重1例,其病理证实合并子宫腺肌病。
2例合并子宫腺肌病效果不佳者,术后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6个月,1例月经正常,1例痛经症状缓解。
(2)无生育要求但年龄≤40岁或有生育要求的:26例患者术后均口服孕激素3个月,经血明显减少者8例,月经正常者18例;8例贫血者均治愈;9例痛经者中,症状消失3例、好转4例、无改变1例、加重1例,后2例病理证实合并子宫腺肌病,改为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6个月,痛经症状缓解;4例不孕症中,1例术后5个月受孕现已分娩,2例分别于术后7、11个月受孕现妊娠5、8个月。
2.2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2.2.1 无明显月经改变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15例患者术后均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6个月,停药后无月经者6例,经血明显减少者5例,月经正常者4例,平均随访23个月,息肉无复发。
2.2.2 有明显月经改变的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58例患者中术后无月经者14例,点滴出血者5例,经血明显减少者27例,月经正常者6例,淋漓出血者4例,月经无变化者2例,后6例中2例病理证实合并子宫内膜增殖症,行二次内膜电切术后无月经;4例病理证实合并子宫腺肌病,3例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6个月停药后经血明显减少,1例同时伴痛经症状加重行全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