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实训室指导书

合集下载

紫外可见风光光度-作业指导书

紫外可见风光光度-作业指导书
1、如果仪器不能初始化,关机重启。
2、如果吸收值异常,依次检查:波长设置是否正确(重新调整波长,并重新调零)、测量时是否调零(如被误操作,重新调零)、比色皿是否用错(测定紫外波段时,要用石英比色皿)、样品准备是否有误(如有误,重新准备样品)。
2、开机前打开仪器样品室盖,观察确认样品室无挡光物后再打开电源。
3、打开电源,仪器显示初始化工作界面,仪器将进行自检并初始化,若初始化正常结束,系统将进入仪器操作主界面;
4、仪器需进行预热使光源达到稳定后开始测量,预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5、按F4(参数设置)设置波长(190-900nm),点击添加。下方光度模式选择吸光度Abs。“仪器”中参数按照国标要求,设置光谱带宽2.0,幻灯波长在360左右,氘灯190-360 nm紫外区,360钨灯360-900nm。
9、测量结束将比色皿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倒置晾干,清理台面,关闭电源开关,并及时填写相关记录。
三、注意事项
1.开机前将样品室内的干燥剂取出,仪器自检过程中禁止打开样品室盖。
2.比色皿内溶液以皿高的2/3~4/5为宜,不可过满以防液体溢出腐蚀仪器。测定时应保持比色皿清洁,池壁上液滴应用擦镜纸擦干,切勿用手捏透光面。测定紫外波长时,需选用石英比色皿。
主题TU-1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元析仪器引用新型技术,其功能强大,采用单色器技术,波长范围190-1100nm,是各种涉及水和废水分析领域的通用仪器,应用范围包括市政和工业废水,饮用水,加工过程用水,地表水,冷却水和锅炉补给水等。
二、操作方法及步骤
1、确认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是否满足要求(要求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作业指导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作业指导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2300ll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一标准曲线法1、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检查有无挡光物品,盖好盖子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通过,预热30分钟。

(自检过程中请勿打开样品室盖)3、按一下MAINMENU键回到主菜单下。

4、选中1单点测量,按ENTER进入,再选中1测量参数设置,按ENTER 进入,再选中1数据,按ENTER进入,再输入数字3CONC确认。

再用?键选中2波长( nm ),按一下ENTER,输入波长数值,按ENTER确认,按一下CLEARRETURN返回。

5、用?键选到工作曲线参数设置按ENTER进入,选中1工作曲线合成方式,按ENTER进入,输入数字1 (1价既标准曲线法),用?键到标样数量,按一下ENTER,再输入标准曲线标样个数,按ENTER确认,用?键到3工作曲线参数,按ENTER进入,依次输入各个标样浓度数值,按ENTER确认,再按两下CLEARRETURN返回,用?到0进入测量界面(或直接按数字键0进入测量界面)。

6、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放入两个空白样,盖好盖子。

按AUTOZERO 键调零,再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拿出外侧比色皿,装入第一个标样放入,盖好仪器样品室盖,按START/STOP键测量。

将第一个标样依次更换为标样2,3···分别测量,测完后记录K0,K1值(以备后用),按数字1进入样品测量界面。

打开仪器样品室盖,将外侧标样依次更换为各个样品,分别测量,测试完成后记录测试结果。

7、盖好样品室盖,关机,盖好防尘罩,清洗比色皿,二系数输入法1、打开仪器样品室盖,检查有无挡光物品,盖好盖子。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通过,预热30分钟。

(自检过程中请勿打开样品室盖)3、按一下MAINMENU键回到主菜单下。

4、选中1单点测量,按ENTER进入,再选中1测量参数设置,按ENTER 进入,再选中1数据方式,按ENTER进入,再输入数字3CONC确认。

紫外作业指导书

紫外作业指导书

北京@@@@@@@作业指导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1版ZKGX-YQ-SOP-010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开机1.打开仪器电源。

2.打开电脑,点击UV Analyst进入光谱分析软件。

3.将仪器端口设置为“Com3”,点击“联机”,软件与仪器联机成功。

二、选择测试模式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测试模式。

仪器提供的测试模式有“定量测试”、“定性测试”、“动力学测试”、“多波长测试”、“标准曲线”、“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测试”。

【定量测试】在190-1100nm范围内选择所需的测试波长,测定试样在某一波长的吸光度和透射比。

1.参数及设置范围参数设置范围测试波长190-1100nm标样浓度标准样品的浓度值浓度因子吸光度转换为浓度的因子测试方式(二种方式任选一种)并行测试、连续测试样品槽全选或任选2.测试步骤a.在应用程序菜单下,选择“定量测试”,单击。

b.设定测试波长,单击确定。

c.在样品槽内放入参比,单击OA/100%T快捷键。

d.设定标样浓度,按提示放入标样,单击确定。

e.在样品槽内放入待测试样,单击测试键,可在右侧的资料区显示测试结果。

f.完成测试后,可根据需要打印、存盘。

【定性测试】在190-1100nm范围内选择所需的波长范围进行试样的吸光度、透射比或能量方式的波长扫描。

可根据需要选择所需的扫描次数、扫描精度、起始波长、终止波长和纵坐标的上下限。

完成光谱扫描后,可在屏幕操作界面选择所需的功能,对所获得的测试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1.其主要功能有:a.测定波峰和波谷的波长及其相应的吸光度和透射比。

b.显示测试波长范围内所有波长的吸光度(透射比)值资料。

c.将扫描得到的光谱图转换成1-4阶导数光谱。

d.进行光谱的迭加和四则运算。

e.对光谱进行平滑。

f.进行图谱坐标的标尺变换或将显示部分图谱放大。

g.将测试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透射比资料存盘保存。

h.打印所扫描的光谱或数据。

紫外、可见作业指导书

紫外、可见作业指导书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根据本所《质量手册》相关规定,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波长范围190nm~2600 nm,波长连续可调的可见、紫外-可见、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3.责任3.1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执行计量技术法规,进行计量检定工作。

3.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真实。

4.引用文件4.1 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4.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4.3 *********—2003《通用作业指导书检定作业指导书》5.操作规范5.1 检定条件5.1.1环境条件:该仪器不应受强光照射,周围无强磁场、电场干扰、无强气流及腐蚀性气体,温度10~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1)Hz。

5.1.2检定用波长标准物质、透射比标准物质、杂散光标准物质、碘化钠标准溶液,浓度为10.0g/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浓度为50.0g/L、标准石英吸收池:规格为10.0mm,其透射比配套误差不大于0.2%.5.1.3 检定用设备5.1.3.1调压变压器:输出功率不小于500W,输出电压(0~250)V; 5.1.3.2 兆欧表:试验电压500V,10级;5.1.3.3 万用表:不低于2.5级:5.1.3.4 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

5.2 通用技术要求5.2.1安全性能用500V兆欧表,测量仪器电源进线端与机壳(或接地端子)间的绝缘电阻。

测试时电源插头不接入电网,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用导线将电源插头的相线与零线短路,用兆欧表读取电源插头的相线与仪器接地端子这间的绝缘电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保 UV-2102C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UV-2102C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指导。

3.职责3.1 QC 负责 UV-2102C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及清洁。

3.2 QC 工程师/主任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

3.3 QA 经理负责对本文件的有效性负责。

4.定义无5.程序5.1 接通电源,使仪器预热 20 分钟。

若要实现精确测试或作全性能检查,请再执行一次自动校正功能。

在仪器与电脑非连接状态时,按[方式]键5秒左右,待仪器显示“SELFTESTINGFILTER”后松手,至仪器自动校正后,显示器上显示出“xxx.xnm”和“0.000A”时,即可进行测试。

5.2 用[方式]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

5.3 用[设置]键和[∧]键或[∨]设置需要的分析波长,然后按(确认)键,显示器显示“BLANKING”,即仪器变换到您所设置的波长及调 0ABS/100%T。

5.4 将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用擦镜纸把比色皿透光部分外表面的溶液和指印等擦干净;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5.5 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按(0ABS/100%T)键调 0ABS/100%T。

此时显示器显示“BLANKING”,直至显示“100.0%T 或 0.000A”为止。

5.6 当显示器显示出“100.0%T 或 0.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或拉)入光路,这时显示的数值即为被测样品的测试参数。

5.7 校正方式及频率:外校 1 次/年。

6.培训及发放部门6.1 培训6.1.1 QA 工程师负责本文件的培训,向品控人员解释有关流程并发放相关文件,指导及观察品控人员执行程序的情况。

UV-5500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UV-5500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

公司logo 作业指导书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1、目的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避免非正规操作对仪器的损耗及人身的危害,并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适用于使用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所有人员。

3、职责和权限3.1 检测主管:负责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外校维修安排、校准及本作业指导书的更新;3.2 检测工程师及检测技术员:负责UV-55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保养、相关记录及结果判定。

4、定义4.1 透光率是表示光线透过介质的的能力,是透过透明或半透明体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5、内容5.1将仪器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检查仪器和电源线连接有无松动,将仪器电源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注意应确保接地写线有效;5.2 打开仪器开关,仪器开机后,显示欢迎界面;5.3 在显示欢迎界面几秒钟后,进入自检状态,仪器会自动对滤色片、灯源切换、检测器、氘灯、钨灯、波长校正、系统参数和暗电流进行检测;5.4 若某一项自检出错,仪器会自动鸣叫报警,同时显示错误项,可按任意键跳过,继续自检下一项。

自检不过时,要进行故障判断并排除后才可使用仪器测试;5.5 自检结束后,仪器进入预热状态,预热时间为20分钟,预热时可以按任意键跳过;5.6 测试样准备,将测试板材剪切为1*5cm,撕去保护膜后,放入第二个方槽中(同时测量多个样品时,侧依次放入第三第四个方槽中);5.7仪器处于主界面状态时,用键盘上的上下键,选定“光度测量”项,(左边的圆圈内出现圆点表示选定)。

按“ENTER”键,进入光度测量主界面;5.8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SET”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界面,用上下键,选定“透过率”测量模式,按“ENTER”键后,再按“ESC”键,自动返回光度测量主界面;5.9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GOTO λ”键进入波长设定界面,根据界面的提示,输入波长,按“ENTER”键确认,自动返回上一级界面。

紫外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

紫外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

紫外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紫外实训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紫外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

第三条紫外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各项安全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紫外实训室安全管理组织第四条紫外实训室设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紫外实训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小组由紫外实训室主任、实验员、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

第五条安全管理小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完善紫外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三)定期检查紫外实训室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四)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五)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总结事故教训。

第三章紫外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第六条紫外实训室实行预约制度,使用单位需提前向紫外实训室提出预约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七条进入紫外实训室的人员必须遵守紫外实训室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人员指挥,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第八条紫外实训室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安全措施:(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方案;(三)做好实验记录,及时报告实验结果;(四)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防止污染和火灾;(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第九条紫外实训室禁止下列行为:(一)吸烟、饮酒;(二)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三)私拉乱接电源线;(四)擅自关闭消防设施和器材;(五)其他影响安全的行為。

第四章紫外实训室安全事故处理第十条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及时报告学校相关部门。

第十一条事故处理过程中,应保护好现场,收集证据,配合学校调查事故原因。

第十二条对事故责任人依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紫外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

紫外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

紫外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1. 引言紫外实训室是为了满足学生实践操作需求而设立的场所。

为了确保学生和实训室的安全,制定本文档旨在规范紫外实训室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学生和设备的安全。

2. 紫外实训室概述紫外实训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主要用于进行紫外技术相关的实验和操作。

实训室内设备复杂,操作流程繁琐,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3. 实训室管理3.1 实训室使用时间•实训室将按照学校的规定开放使用时间,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实习和实验操作。

3.2 实训室使用申请•为了保证实训室的有序管理,成员需要提前向实训室管理员提交使用申请,申请包括使用日期、时间和目的,申请人还需提供相应的有效证件。

3.3 实训室使用制度•学生进入实训室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安全规章制度,并签订相应的安全承诺书,承诺遵守实训室的规定和要求。

3.4 实训室使用协议•学生在进入实训室前,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实训室管理组织的考试,获得相应的实习资质证书,才能正式使用实训室。

4. 实训室安全设施4.1 安全标识•实训室内必须设有醒目的安全标识,标识必须明确指出禁止或警告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高压区域、电源控制面板、紫外线辐射区域等。

4.2 急救设施•实训室内应设有急救箱和急救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止血带、消毒棉球、纱布、急救药品等。

4.3 消防设施•实训室内应安装符合消防标准的灭火器,灭火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可用性。

5. 个人安全和操作规范5.1 着装要求•进入实训室的学生应穿戴干净整洁、符合实习要求的工作服,并戴上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5.2 个人卫生•进入实训室的学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保持实训室的整洁和卫生。

5.3 工作操作规范•学生在进入实训室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紫外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5.4 手部卫生•学生在实验操作前后,必须做好手部卫生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洗手、消毒等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可见光谱实训室》实训指导书制定人:职业学院实训一测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一、实训目的与要求1、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

2、掌握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酸催化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实验方法。

二、实训内容丙酮碘化反应方程为C H3C O C H3+I2→C H3C O C H2I+H﹢+I,该反应是一个自动催化反应,并且为一个复杂反应,分两步进行:1、丙酮的烯醇化反应C H3C O C H3+H﹢→C H3C O H=C H22、烯醇的碘化反应C H3C O H=C H2+I2→C H3C O C H2I+H﹢+I﹣总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 C I2/d t=k C A C H﹢对上式进行积分得:﹣C I2=k C A C H﹢t+B因为碘在可见光区有宽的吸收带,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碘化钾溶液均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量碘浓度的变化。

A=﹣kεL C A C H﹢t B,上式中的εL可通过测定一定浓度的碘溶液的吸光度A带入式中求得。

做A-t图,直线的斜率可求出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K值。

有两个以上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就可以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l n(k2/k1)=E a/R(1/T1-1/T2),估算反应的活化能E a得值。

三、实训仪器和试剂试剂:0.05m o l/L碘溶液,2.00m o l/L H C l标准溶液,2.00m o l/L丙酮溶液,0.0050m o l/L碘溶液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超级恒温槽,停表,比色管(50m l 一支,25m l两支)移液管(5m l两支,10m l一支),滴管一支四、实训步骤1、开启恒温水浴,控制温度为30℃。

2、测定εL值:调整分光光度计的光路,测量波长定为590n m,在恒温比色皿中分别注入蒸馏水,用蒸馏水调吸光度零点,吸取1、温度影响反应速率常数,实验时体系始终要恒温。

2、实验所需溶液均要准确配制。

3、混合反应溶液时要在恒温槽中进行,操作必须迅速准确。

4、每次用蒸馏水调吸光度零点后,方可测其吸光度值。

实训二测定微量铁一、实训目的与要求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掌握邻二氮菲法测定铁的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训内容邻菲啰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

在p H=2~9的条件下,邻菲啰啉与F 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反应式如下:F e3+能与领二氮菲生成淡蓝色配合物(不稳定),故显色前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使其还原为F e2+。

三、实训仪器和试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铁标准溶液:含铁0.01m g/m L、0.1%邻菲罗啉水溶液、10%盐酸羟胺水溶液、1m o l/l N a A c缓冲溶液(p H4.6)。

四、实训步骤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吸取0.0m L和 6.0m L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m 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m l N a A c溶液,2.5m l盐酸羟胺溶液,5m 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c 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60n m之间,每隔0.5n m测吸光度。

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2.0、4.0、6.0、8.0、10.0m l 于6只50m 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m 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 l盐酸羟胺溶液,5m 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 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m g/50m l)为横坐标,溶液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吸收曲线的绘制1、不能颠倒各种试剂的加入顺序。

2、读数据时要注意A和T所对应的数据。

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为:A=l o g(I0/I)=l o g(1/T);测定条件指:测定波长和参比溶液的选择。

3、最佳波长选择好后不要再改变。

4、每次测定前要注意调满刻度。

实训三测定未知物(磺基水杨酸)一、实训目的与要求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训内容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 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

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三、实训仪器和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 V-1800P C-D S2);配1c m石英比色皿2个(比色皿可以自带);容量瓶(100m L,15个);吸量管(10m L,5支);烧杯(100m L,5个)2.试剂:任选四种标准试剂溶液(水杨酸、1,10-菲啰啉、磺基水杨酸、苯甲酸、维生素C、山梨酸、对羟基苯磺酸、苯磺酸钠);未知液(四种标准溶液中的任何一种)。

四、实训步骤(1)吸收池配套性检查石英吸收池在220n m 装蒸馏水,以一个吸收池为参比,调节τ为100%,测定其余吸收池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记录其余比色皿的吸光度值作为校正值。

(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将四种标准试剂溶液和未知液配制成约为一定浓度的溶液。

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 m 范围内测定溶液吸光度,并作吸收曲线。

根据吸收曲线的形状确定未知物,并从曲线上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定量测定时的测量波长。

190~210n m 处的波长不能选择为最大吸收波长。

(3)标准工作曲线绘制分别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于所选用的100m 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最大吸收波长,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4)未知物的定量分析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于所选用的100m 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最大吸收波长,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未知样平行测定3次。

(5)结果处理根据未知溶液的稀释倍数,求出未知物的含量。

计算公式:0X C C n =⨯0C ——原始未知溶液浓度,μg /m L ; XC ——查出的未知溶液浓度,μg /m L ;n ——未知溶液的稀释倍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比色皿配套性检验:A1=0.000A2=2、定性结果:未知物为_________________。

3、未知试样的定量测量(1)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贮备溶液浓度:_______标准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定量分析结果:未知物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训小结1、不能颠倒各种试剂的加入顺序。

2、读数据时要注意A和T所对应的数据。

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为:A=l o g(I/I)=l o g(1/T);测定条件指:测定波长和参比溶液的选择。

3、最佳波长选择好后不要再改变。

4、每次测定前要注意调满刻度。

实训四测定未知物(苯甲酸)一、实训目的与要求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训内容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 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

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三、实训仪器和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 V-1800P C-D S2);配1c m石英比色皿2个(比色皿可以自带);容量瓶(100m L,15个);吸量管(10m L,5支);烧杯(100m L,5个)2.试剂:任选四种标准试剂溶液(水杨酸、1,10-菲啰啉、磺基水杨酸、苯甲酸、维生素C、山梨酸、对羟基苯磺酸、苯磺酸钠);未知液(四种标准溶液中的任何一种)。

四、实训步骤(1)吸收池配套性检查石英吸收池在220n m装蒸馏水,以一个吸收池为参比,调节τ为100%,测定其余吸收池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记录其余比色皿的吸光度值作为校正值。

(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将四种标准试剂溶液和未知液配制成约为一定浓度的溶液。

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 m 范围内测定溶液吸光度,并作吸收曲线。

根据吸收曲线的形状确定未知物,并从曲线上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定量测定时的测量波长。

190~210n m 处的波长不能选择为最大吸收波长。

(3)标准工作曲线绘制分别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于所选用的100m 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最大吸收波长,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4)未知物的定量分析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于所选用的100m L 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最大吸收波长,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未知样平行测定3次。

(5)结果处理根据未知溶液的稀释倍数,求出未知物的含量。

计算公式:0X C C n =⨯0C ——原始未知溶液浓度,μg /m L ; XC ——查出的未知溶液浓度,μg /m L ;n ——未知溶液的稀释倍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比色皿配套性检验:A 1=0.000 A 2=2、定性结果:未知物为_________________。

3、未知试样的定量测量(1)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贮备溶液浓度:_______标准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过程:定量分析结果:未知物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训小结1、不能颠倒各种试剂的加入顺序。

2、读数据时要注意A和T所对应的数据。

透射比与吸光度的关系为:A=l o g(I/I)=l o g(1/T);测定条件指:测定波长和参比溶液的选择。

3、最佳波长选择好后不要再改变。

4、每次测定前要注意调满刻度。

实训五测定未知物(维生素C)一、实训目的与要求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训内容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 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