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重庆市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古诗文填空(1)夜来南风起,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

(刘方平《月夜》)(3)______,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4)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______,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6)_____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托梅寄志,表达自己高洁、坚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8)张养浩在《山坡羊•骊山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历史规律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3.综合实践活动。

巴渝大地,人杰地灵。

受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栏目的启发,班上准备开展一次以“出彩重庆人”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传递正能量,激励青少年。

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三则材料,分别表现出重庆人怎样的精神面貌?请你简要概括。

材料一:李云迪,重庆大渡口区人。

国际钢琴家,红十字会爱心音乐大师。

曾多次参加大型慈善活动和为公益募捐善款的演奏会,票房收入用于帮助山区贫困学校的建设;多次举办个人慈善音乐会,所获票房和赞助捐款全部捐给有关慈善机构,用音乐传递爱。

材料二:施廷懋,从重庆走出去的奥运冠军。

这是她苦练跳水第一天到现在一共17年坚持训练的回报。

重庆市铜梁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铜梁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铜梁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7八下·万盛开学考)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 . 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C .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D . 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2. (2分) (2017七下·成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B .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C . 一个人能否成为正真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

3.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 . ②①③④⑤⑦⑥B . ①③⑤④②⑦⑥C . ②③①④⑤⑥⑦D . ②⑤④①③⑦⑥二、默写 (共1题;共2分)4. (2分) (2017七下·新乡期中)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重茅挂罥塘坳大庇突兀二、默写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7七上·上海月考) 默写(1)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

(《秋思》)(2) 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3)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

(《宿新市徐公店》)(4)靖安宅里当窗柳,________。

(《望驿台》)三、其他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7九上·龙湾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弗敢易________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③以遗陛下________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四、选择题 (共1题;共2分)4. (2分)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知而不争面山而居B . 见公输盘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C . 愿藉子杀之胡尔而与之D . 吾义固不杀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五、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5. (4分) (2018九下·蓟州月考) 请在横线处按照要求填写合适的人名。

读名著时,不同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不同的风格。

《水浒传》中,群星璀璨,智、勇、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虎”成为了其中部分英雄勇猛的代名词,有的好汉冠以绰号,比如“打虎将”① ________;另外景阳冈武松打虎,②________沂岭杀四虎,解珍解宝兄弟登州山上药箭杀虎,这些打虎故事,读完让人荡气回肠。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听③________的音乐为例教导儿子④________,“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

话语娓娓道来,父爱如山,可见一斑,意味绵长。

重庆市铜梁县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 新人教版

重庆市铜梁县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 新人教版

重庆市铜梁县巴川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3分)A.桑梓.zhǐ带挈.qì绰.刀chāo 佯.怒xiángB.星宿.xiù朴.刀pō画缯.zēn 勾.当gōuC. 栈.桥jiàn 恣睢.shuī谮.害zèn g 咬文嚼.字juéD.趱.行zǎn拮.据jié抽噎.yè前仆.后继pú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寻章摘句对答如流精血成聚恼羞成怒B.唯唯连声毫无疑义恃才放旷吹毛求疵C.豁然贯通不求甚解根深缔固狂妄自大D.与日具增郑重其事不言而喻持之以恒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他甚至歇斯底里....骂孩子,神经质抱住老婆哭鼻子。

B.他挖心搜胆....,终于解出了这道题。

C.他家的菜一向做得清淡,吃起来就味同嚼蜡....了。

D.海瑞为民请命....,直接与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抗争。

4.下面画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新的收入分配改革主要措施是,①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②建立健全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会,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加大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③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

下一步更为重要的是,④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和制定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政策措施。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或。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文学常识填空(3分)(1).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重庆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1分)1、书法展示。

(请根据拼音将下面的话写在方格内)(3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滞.(zhì)留禁.(jìng)锢憧.(chōng)憬狡黠.(jié)B、喑.(yīn)哑诓.(kuāng)骗陨.(yǔn)落诅.(zǔ)咒C、襁.(qiǎng)褓媚.(.mèi)上欺下亵.(zhǐ)渎污蔑.(miè)D、色挠.(ráo)恪.(kè)尽职守佝.(yǔ)偻的.(dì)卢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恪尽职守恼羞成怒强聒不舍B、气吞斗牛根深蒂固理至易明C、不求甚解段章取义自知之明D、涕泗横流言不及义重蹈覆辙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沁园春雪》中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美当代风流人物,点明主题,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稿,文中用了大量的事实论证了乐业比敬业重要的观点。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陈涉世家》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赞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施耐庵——《智取生辰纲》——《水浒传》B、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D、罗贯中——《范进中举》——《资治通鉴》7、仿写(3分)仿句:海伦﹒凯勒因为爱而获得新生。

重庆市潼南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潼南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潼南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 连日来,暴雨袭击邕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 . 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 教育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2. (2分) (2018八下·江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是否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

B . 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人物形象,经过时间考验而广为流传。

C . 在车辆事故率方面,公安机关已登记车辆的事故率明显下降,而未登记车辆事故率明显上升。

D . 当学生们跟着倒计时,看到电视画面中运载火箭在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都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3. (2分)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 . ④①③②B . ④③②①C . ④①②③D . ④②③①二、默写 (共1题;共12分)4. (12分)(2017·泉州模拟) 句篇名句默写。

①大漠孤烟直,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②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

(杜牧《赤壁》)③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测试试题及解答

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测试试题及解答

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测试试题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A. 缄默(jiān)笨拙(zhuō)拮据(jū)惟妙惟肖(xiāo)B. 恪守(kè)慰藉(jiè)踌躇(chú)锐不可当(dāng)C. 轩邈(miǎo)迁徙(xǐ)蹒跚(mán)根深蒂固(dì)D. 嗤笑(chī)蓦然(mù)胆怯(qiè)吹毛求疵(c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A项中“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ào”,意为“相似”;C项中“蹒跚”的“蹒”应读“pán”,形容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D项中“蓦然”的“蓦”应读“mò”,意为“突然”。

只有B项中所有加点字的读音均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 我们要善于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有关部门最近发出关于严禁在中考期间噪声污染的规定。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通过这次社区活动,她增强了环保意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语序不当,“解决”与“发现”应互换位置;B项搭配不当,“发出”与“规定”不搭配,应改为“发布”或“出台”;C 项两面对一面,“能否”是两面词,而“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只表达了一面,应删去“能否”;D项表述正确,无语病。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宫廷乐歌,“雅”是各地的民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B.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代表作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C.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写的一篇散文,文中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

重庆市铜梁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重庆市铜梁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重庆市铜梁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根据内容,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⑴渺.( )茫⑴停滞.( )⑴xiē( )息⑴广mào( )2.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歇斯底里B.埋头苦干C.心无旁骛D.一意孤行3.第⑴段中画横线处填入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⑴人的生命也可以无限延伸⑴人有的时候是微不足道的⑴因为他向人类传递了君子自强、生生不息的信号⑴一场疾病、一次意外、一瞬灾难,就能让生命灰飞烟灭A.⑴⑴⑴⑴B.⑴⑴⑴⑴C.⑴⑴⑴⑴D.⑴⑴⑴⑴4.请你结合第⑴段内容,参照文段中的画线句,续写一个句子。

二、综合性学习5.综合性学习(1)【任务二】采访组将在“破冰驿站”直播间采访蔡磊,请你拟写两个问题。

⑴⑴(2)【任务三】文案组要搜集证明观点的论据,请你根据示例完成提纲。

观点:青年当自强事实论据:祖逖闻鸡起舞⑴ ⑴道理论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理想目标终会实现的乐观精神⑴三、名著阅读6.联读,是把两个或者多个有关联的作品放在一起,联系着阅读,比较着阅读。

小艾四、名句名篇默写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梁实验中学初2018级2017年秋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学校:班级:姓名: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出题人:邹童审题人:李德忠)亲爱的同学:志存高远,气冲霄汉,壮志凌云,响彻九天。

扶摇直上气贯长虹,百折不挠扭转乾坤。

关于梦想的答案,就把握在你自己的手上。

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发光……不论在何时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在何时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胆怯(qiâ) 追溯.(sù) 荒谬.(miù) 鲜.(xián)为人知B.倔强(jiàng) 骸.骨(hã) 惬意(qiâ) 吹毛求疵.(cī)C.差.(chāi)使名讳.(huì) 鞭挞.(tà) 相形见绌.(chù)D.阔绰.(chuò) 陨.(yǔn)落污秽.(suì) ) 恪.(kâ)尽职守2、下列成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一代天娇红妆素裹断章取义心无旁骛B.强聒不舍言行相顾弥留之际恼羞成怒C.暗然失色登峰造极不屈不挠自知之明D. 不求甚解舐犊之情重蹈复辙锲而不舍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置身在铜梁人民公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切都是那么美不胜收....。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聪明的重庆人就地..,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取材D.十九大报告说,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4.下列对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鲁迅的小说《故乡》写“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这里的“厚障壁”是指精神上的隔膜。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美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小说通过叙述“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来反映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5、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6、请概括十九大报告选段的主要内容。

(4分)10月18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7、综合性学习(11分)今年2月,我市“逐梦他乡重庆人”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活动拉开序幕,请你作为一名小记者参加本次活动。

(1)阅读下面材料,请你说说“逐梦他乡重庆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

(4分)材料一:“‘逐梦他乡重庆人’的活动把我们身处各地的重庆人凝聚在一起,让我很感动!”身在北京的重庆妹子刘雨鑫了解了这次活动后感慨地说,“这是来自家乡的关怀,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带来的亲切与温暖。

”材料二:“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的重庆人在异地他乡奋斗拼搏的点点滴滴,与家乡人产生共鸣,为3300万重庆人民注入一点心灵鸡汤,来一场心灵互动。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波说。

材料三: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蔡敏院长说:“很多在外地打拼的重庆人身上显露出敢干、吃苦、耿直等优秀品质。

”他认为,此次活动对重庆人精神品质的宣传,将极大地激发重庆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将直接提升重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2)主办方拟将前期采访到的“逐梦故事”编辑成册,请你完善下面的编写提纲。

(3分)(3)此次活动拍摄的宣传片需要配上一段简洁生动的文字,来表达家乡人民对逐梦他乡重庆人的深情(如牵挂、祝福、激励、赞美……),请你帮他们写出来。

(50字左右)(4分)(二)古诗文积累(10分)8、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②,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③,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④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⑤,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⑥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⑦诗言志。

我们可以从《渔家傲》中的“,”体会到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破阵子》中的“,”明白辛弃疾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9~12题(15分)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仓.鹰击于殿上( ) ②休祲..降于天( )③长跪而谢.之( ) ④寡人谕.矣( )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1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本文把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

B.秦王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流咂千里”的场面,目的是用武力恫吓唐雎。

C.唐雎不畏强暴,慷慨陈词,在这场弱国与强国的斗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D.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

1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4分)(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与臣而将四矣。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13—17题。

(20分)孤独的老乡夏阳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

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

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

小吴不是这样。

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⑨“找老乡。

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

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

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

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

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

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

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

”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

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

我立即赶了过去。

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

”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

”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

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⑲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

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

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

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