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新课标ⅰ)

2017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新课标ⅰ)

2017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30kg•m/s B.5.7×102kg•m/sC.6.0×102kg•m/s D.6.3×102kg•m/s2.(6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3.(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4.(6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He 的质量为3.0150u,n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3.7MeV B.3.3MeV C.2.7MeV D.0.93MeV5.(6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A. B.C.D.6.(6分)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1、L2和L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L1中电流方向与L2中的相同,与L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2、L3所在平面垂直B.L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1、L2所在平面垂直C.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D.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7.(6分)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E b、E c和E 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 a与点a的电势φa已在图中用坐标(r a,φa)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点依次经b、c点移动到d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W bc和W cd.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E a:E b=4:1 B.E c:E d=2:1 C.W ab:W bc=3:1 D.W bc:W cd=1:38.(6分)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α(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10.(10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V,额定电流0.32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电流表A(量程0.5A,内阻0.5Ω)固定电阻R0(阻值100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Ω)电源E(电动势5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V,内阻1.00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W,最大功率为W.(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11.(12分)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12.(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二)选考题:共15分。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

实验题22. (1)平衡摩擦力(1分)、C(1分);(2)C(2分);(3)1.010 (1.008或1.012也给分) (1分)23. (1)(nR1-mR0)/(m-n)(2分);(2)R1(2分); (3)甲(2分);(4)A(2分);(5)大(1分)、偏大(1分)计算题24. 解:(1)电压表测量该回路的路端电压:U = RE/(R+r) (2分)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动生电动势:E = BLv (2分)得:U = RBLv/(R+r) = RBLat /(R+r) (1分)由图像斜率知:k = 0.4 = RBLa /(R+r) (1分)求得:a = 2 m/s2(1分)(2) 第5s末,I = U / R = 5 A (1分)F安= BIL = 1.25 N (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F -F安= m a 得:F = 1.75 N (2分)由:P = F v = 17.5 W (2分)25.(18分)解:F=0时,m和M系统动量守恒m v0 = m v1 + M v2(2分)m v02/2 -(m v12/2+ M v22/2)= μmgs(2分)将M=0.5kg、m=1kg、v0=4m/s 、s=1代入,得: v1 = 2m/s、v2 = 4m/s (不符合情况,舍去) 或v1 = 10/3 m/s (2分)、v2 = 4/3 m/s (符合题意)(2)要使m恰好不从M上滑出,临界情况下,当m滑到M右端瞬间,两者速度相等a物= μg = 2 m/s2(1分)a板= (F+μm g)/M = 2F + 4 m/s2(1分)a相= 2F + 6 m/s2(1分)v0相= 4 m/s v‘相= 0 m/ss相= 1 mv0相2 = 2 a相s相得F = 1N (1分)图像中B点对应为这种情况(2分)(3)D(C)临界点对应的情况是物块滑至某处时,木板与物块已达到速度相同,且之后物块与木板之间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两者一起加速运动的临界加速度为a =μg = 2 m/s2F D = (m+M)a = 3N (3分)函数表达式为1/s = (F + 3) /8 (3分)选考题33.(1)CDE(2)(i )设L 形管的横截面积为S ,水柱上升h 前后,A 部分气体的压强分别为A p 和A p ',A 部分气体的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00()A A p L S p L h S ='- (3分) 代入数据得:125cmHg A p '= (2分)(ii )设水银柱上升h 前后,B 部分气体的压强分别为B p 和B p ',温度分别为T 和T ',则(),B A B A p p gH p p g h H ρρ=+'='++ (2分)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00()()()A A p gH L S p gH gh L h ST Tρρρ+'+++= (2分)代入数据解得:668K T '= (1分)34.(1)BDE ;(2)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C 1、C 2, 则sinC 1 = > = sin45o (1分)同理C 2=45°(1分),i =45°=C 2i =45°>C 1,所以紫光在AB 面发生全反射(1分),而红光在AB 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且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AC 垂直,所以在AM 处产生的亮斑P 1为红色(1分),在AN 处产生的亮斑P 2为红色和紫色的混合色。

江西省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

数学(理科)第1页上饶市2017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A D AB B ACD C B C A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14. 14- 15.2π 16. 445π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1)由前5项积为243得:33a =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由32a 为23a 和4a 的等差中项得:33343q q +=⨯,由公比不为1,解得: 3q = …3分, 所以23n n a -=……………………5分 (2)由1321log n n n n b b a b n -+-=⋅=⋅得,121121(1)21!n n n n n b b b b b n n n b b b ---=⋅⋅⋅⋅⋅=⋅-⋅⋅⋅⋅=……………6分 数列1(1)!(1)!111(1)!(1)1n n n b n n n n n +--===-+++……………………8分 所以它的前n 项和11111111223111n n S n n n n =-+-+⋅⋅⋅+-=-=+++……………12分 18.(1)由图,不低于3 吨人数所占百分比为()0.50.120.080.04=12%⨯++ ∴假设全市的人数为x (万人),则有0.12 3.6x =,解得30x =,所以估计全市人数为30万…………………………………………………4分 (2)由概率统计相关知识,各组频率之和的值为1∵=⨯频率频率组距组距∴()0.50.080.160.40.520.120.080.0421a ⨯+++++++=得0.3a =……………6分 用水量在[1,1.5]之间的户数为1000.30.515⨯⨯=户,而用水量在[1.5,2]吨之间的户数为1000.40.520⨯⨯=户,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总共需要抽取7户居民,所以用水量在[1,1.5]之间应抽取的户数为为715335⨯=户,而用水量在[1.5,2]吨之间的户数为720435⨯=户 据题意可知随机变量Z 的取值为0,2,4.……………8分数学(理科)第2页22343718(0)(2,2)35C C P X P X Y C ⋅====== 133134343716(2)(1,3)(3,1)35C C C C P X P X Y P X Y C ⋅+⋅====+==== 0434371(4)(0,4)35C C P Z P X Y C ⋅====== 其分布列为…………………10分期望为:1816136()024********E Z =⨯+⨯+⨯= ……………………………12分19.(1)证明:点1A 在底面ABC 的投影为AB 的中点D 11A D ABC A D BC ∴⊥⇒⊥平面,又因为侧面11BCC B 是正方形,1B B BC ⊥,因为1B B 与1A D 在平面11ABB A 上不平行所以必相交于一点,由上可得:11BC ABB A ⊥平面,所以平面11AA B B ⊥平面11BB C C …………………5分(2)如图所示,以点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菱形边长为2,易知(0,0,0),(0,1,0),(0,1,0)D A B -, 因为D 为中点且有1A D AB ⊥,所以11A A A B =,又因为平面11ABB A 为菱形,所以三角形1A AB 为等边三角形, 从而13A AD π∠=,从而12sin 3A D π==,所以点1A的坐标为,因为11(0,2,0)A B AB ==,所以1(0,B , 又因为111112(,0,0)333B P B C BC ===,所以2(,3P ,…………………7分1C数学(理科)第3页设平面ABP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2(3BP = ,(0,2,0)AB = , 所以1100n AP n AB ⎧⋅=⎪⎨⋅=⎪⎩,即20320x y y ⎧++=⎪⎨⎪=⎩,令x =则2,03z y =-=,所以12)3n =- ,…………………8分 易知平面11ABB A 的法向量2(1,0,0)n =,121212cos ,,1031n n n n n n ⋅∴<>===⋅ 分12sin ,31n n ∴<>= 从而二面角1A AB P --的正弦值为31.…………………12分20.解:(1)因为椭圆C 的右焦点(),0F c ,2PF =,c ∴=分 ()2,1Q 在椭圆C 上,22411a b ∴+= 由223a b -=得226,3a b ==……………3分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63x y +=.…………………4分 (2)由tan AQB S AQB ∆=∠得:1sin tan 2QA QB AQB AQB ⋅∠=∠, 即cos 2QA QB AQB ⋅∠=,可得2QA QB ⋅= ,…………………6分①当l 垂直x轴时, (1)(2,1)4132QA QB ⋅=--⋅--=+-= ,此时满足题意,所以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0x =;……………7分②当l 不垂直x 轴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x =+,数学(理科)第4页由221631x y y kx ⎧+=⎪⎨⎪=+⎩,消去y 得:()2212440k x kx ++-=,……………8分 设()()1122,,,A x y B x y 所以12122244,1212k x x x x k k --+==++,……………9分 代入2QA QB ⋅= 可得:1122(2,1)(2,1)2x y x y --⋅--=代入11221,1y kx y kx =+=+得:21212(2)(2)2x x k x x --+= 代入化简得:2224(1)8201212k k k k -+++=++,解得14k =……………10分 经检验满足题意,则直线l 的方程为440x y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0x =或440x y -+=。

江西省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上饶市2017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1。

2014年9月非洲埃博拉疫情严重,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C.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D.该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2.下列对细胞生命历程及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随细胞的衰老,细胞内的色素(如黑色素)逐渐积累而形成“老年斑"B。

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C.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可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中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两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B.脂肪鉴定实验过程中需50%的酒精洗去浮色,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则需要无水乙醇C.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需在高倍镜下进行,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在低倍镜下完成4.下列反应属于放能反应的是()A.CO2+H2O→葡萄糖+O2B.葡萄糖+O2→CO2+H2OC.ADP+Pi→ATPD.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5.有关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

国足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完成点球过程中,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以帮助他完成射球动作B。

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C.人体内因为缺乏某些激素会引起疾病,例如:呆小症、侏儒症、甲亢、糖尿病等D.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6.下列对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B。

2017年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6年9月25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成功进行两次轨道控制,将天空二号调整至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上,使其正式进入交会对接准备阶段,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如果对接后整体可看成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属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为0C.属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不为0,但小于地表重力加速度D.属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不为0,但小于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2.(6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半圆形竖直轨道,AB为水平直径,O为圆心,同时从A点水平抛出甲、乙两个小球,速度分别为v1,v2,分别落在C、D两点,OC、O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7°,(sin37°=0.6,cos37°=0.8)则()A.甲乙两球下落到轨道的时间不等B.甲乙两球下落到轨道的速度变化不等C.v1:v2=1:3D.v1:v2=1:43.(6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有两个输出端,电路中五个相同的灯泡都正常发光,则三个线圈的匝数N1:N2:N3是()A.1:4:2B.1:2:4C.4:1:2D.4:2:14.(6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而a与斜劈始终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C.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一定增大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一定增大5.(6分)新华社记者2016年11月2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近日在第11轮物理实验中再获重大突破,获得超过60秒的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放电.关于人造太阳的相关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太阳的能量来自于这个过程B.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这需要非常高的温度C.太阳内部大量氢核聚变成氦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D.氘核和氘核可发生热核聚变,核反应方程是H+H→H+n6.(6分)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象为正弦曲线,由图可知()A.物体沿南北方向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B.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一直向北做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D.t1到t3时间内速度变化率先变大后变小7.(6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三角形ABC,AC的中点为M,BC的中点为N,将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 AB=6.0×10﹣9J,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若将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W MN可能小于3.0×109JB.若将该粒子从点M移动到N点,电势能减少3.0×10﹣9JC.若该粒子由B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功为﹣3.0×10﹣9JD.若被移动的粒子的电量为+2×10﹣9C,可求的A、B之间的电势差U AB为3V8.(6分)在直角坐标xoy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有一束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x轴上坐标为(a,0)的p点,以α=30°入射,其速度大小任意,则()A.粒子达到x轴上的范围是0~aB.运动中与y轴相切的粒子1和垂直到达y轴的粒子2在y轴上的坐标之比y1:y2=1:()C.所有粒子从入射到射出时间范围是≤t≤D.所有粒子从入射到射出时间范围是≤t≤二、非选择题9.(3分)如图1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1)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必须进行的操作是.然后保证小车的质量不变,多次向砂桶里加砂,测得多组a和F的值,画出的a﹣F图象2是.(2)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图3中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3)如果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看到部分刻度如图4所示,则正确的读数结果应该是.10.(10分)甲乙两位同学分工合作在实验室完成“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实验”,甲同学负责测量部分电路,乙同学负责供电部分电路。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实验题22. (1)平衡摩擦力(1分)、C(1分);(2)C(2分);(3)1.010 (1.008或1.012也给分) (1分)23. (1)(nR1-mR0)/(m-n)(2分);(2)R1(2分); (3)甲(2分);(4)A(2分);(5)大(1分)、偏大(1分)计算题24. 解:(1)电压表测量该回路的路端电压:U = RE/(R+r) (2分)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动生电动势:E = BLv (2分)得:U = RBLv/(R+r) = RBLat /(R+r) (1分)由图像斜率知:k = 0.4 = RBLa /(R+r) (1分)求得:a = 2 m/s2(1分)(2) 第5s末,I = U / R = 5 A (1分)F安= BIL = 1.25 N (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F -F安= m a 得:F = 1.75 N (2分)由:P = F v = 17.5 W (2分)25.(18分)解:F=0时,m和M系统动量守恒m v0 = m v1 + M v2(2分)m v02/2 -(m v12/2+ M v22/2)= μmgs(2分)将M=0.5kg、m=1kg、v0=4m/s 、s=1代入,得: v1 = 2m/s、v2 = 4m/s (不符合情况,舍去) 或v1 = 10/3 m/s (2分)、v2 = 4/3 m/s (符合题意)(2)要使m恰好不从M上滑出,临界情况下,当m滑到M右端瞬间,两者速度相等a物= μg = 2 m/s2(1分)a板= (F+μm g)/M = 2F + 4 m/s2(1分)a相= 2F + 6 m/s2(1分)v0相= 4 m/s v‘相= 0 m/ss相= 1 mv0相2 = 2 a相s相得F = 1N (1分)图像中B点对应为这种情况(2分)(3)D(C)临界点对应的情况是物块滑至某处时,木板与物块已达到速度相同,且之后物块与木板之间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两者一起加速运动的临界加速度为a =μg = 2 m/s2F D = (m+M)a = 3N (3分)函数表达式为1/s = (F + 3) /8 (3分)选考题33.(1)CDE(2)(i )设L 形管的横截面积为S ,水柱上升h 前后,A 部分气体的压强分别为A p 和A p ',A 部分气体的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00()A A p L S p L h S ='- (3分) 代入数据得:125cmHg A p '= (2分)(ii )设水银柱上升h 前后,B 部分气体的压强分别为B p 和B p ',温度分别为T 和T ',则(),B A B A p p gH p p g h H ρρ=+'='++ (2分)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00()()()A A p gH L S p gH gh L h ST Tρρρ+'+++= (2分)代入数据解得:668K T '= (1分)34.(1)BDE ;(2)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C 1、C 2, 则sinC 1 = > = sin45o (1分)同理C 2=45°(1分),i =45°=C 2 i =45°>C 1,所以紫光在AB 面发生全反射(1分),而红光在AB 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且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AC 垂直,所以在AM 处产生的亮斑P 1为红色(1分),在AN 处产生的亮斑P 2为红色和紫色的混合色。

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飞快地匀速行驶,车厢中央的光源发出了一个闪光,闪光照到了车厢的前壁和后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上的观察者看到闪光同时到达前、后壁B.车上的观察者看到闪光先到达前壁,后到达后壁C.车下的观察者看到闪光同时到达前、后壁D.车下的观察者看到闪光先到达前壁,后到达后壁第(2)题如图所示,边长为1m的正方体所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已知A、F两点的电势分别为10V、0,现于A、F点各放入等量异种电荷,C点电场强度为0,则( )A.匀强电场方向从D指向FB.匀强电场大小为20V/mC.A点放入的是正电荷D.放入点电荷后,H点电势为5V第(3)题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启了探索火星之旅。

如图所示,天问一号通过虚线椭圆轨道从地球轨道到达火星轨道,已知椭圆轨道近日点A距离太阳中心距离为,远日点B距离太阳中心距离为地球、火星绕太阳的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与火星的速度大小之比为B.“天问一号”在椭圆轨道A和B处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C.“天问一号”在椭圆轨道A和B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D.要实现从椭圆轨道B处进入火星轨道,“天问一号”需向前喷气第(4)题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移动电话得到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电话机上网购物、玩游戏、刷抖音、查资料等等,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与欢乐。

有关移动电话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B.移动电话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C.移动电话不仅能利用电磁波传递声音,也能传递图像D.在加油站一般禁止利用移动电话打电话第(5)题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的波速是v=8m/s,根据图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横波若与频率为1.5Hz的波相遇可能发生干涉B.t=1s时刻,x=2m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C.t=2.75s时刻x=4m处的质点位移为D.从t=2s到t=2.75s的时间内,x=4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第(6)题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波速可能是( )A.1m/s B.2m/s C.3m/s D.4m/s第(7)题如图所示,一透明介质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ABC,,P、Q分别为AB、AC边上的点,且,。

【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14-18为单选;19-21为多选〉14“2016年11月1日珠海航展明星“运20”具有超大的运输能力,若“运20”运送坦克以200m/s的速度沿半径为200m的圆形目标区直径方向飞来,如图所示,当与圆形最近水平距离为3600m处,要将坦克投送到目标区内,飞机最大高度为:(己知g=10m/s2)A.1620mB.1805mC.2000mD.1950m15.2016年9月发射”天官二号”目标飞行器,10月17日发射“神神11号”飞船并与“天宫二号”在高度为393公里轨道实现对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要在天宫二号同轨道加速追上实现对接B.由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景海鹏,陈冬俩字航员不能测量拉力。

C.若知道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求出天宫二号与飞船组合体在对接轨道运行周期.D.天宫与飞船组合体运行速度要小于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

16.当前房地产很火爆,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α衰变时,生成的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少4;B.发生β衰变时,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却最弱D.若只有4个氡核,经7.6天一定只剩下1个氡核17.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且傾角为37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1kg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200N/m的轻质弹簧连接,弹簧的原长L0=20cm;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A、B均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L=21cm,加速度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sin370=0.6,cos370=0.8)A.2m/s2,20NB.4m/s2,25NC.2m/s2,7.5ND.4m/s2.5N18.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块,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19、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M、N、Q是电场线上一点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OQ连线与直线MN垂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O点电势与Q点电势相等B.M、O间的电势差大于O、N间的电势差C.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Q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正电荷在Q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OQ垂直且竖直向上20、如图所示,导体棒ab、cd均可在各自的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导轨电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B2的方向如图,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在0-t1时间内()A.若ab不动,则ab、cd中均无感应电流B.若ab不动,则ab中有恒定的感应电流,但cd中无感应电流C.若ab向右匀速运动,则ab中一定有从b到a的感应电流,cd向左运动D.若ab向左匀速运动,则ab中一定有从a到b的感应电流,cd向右运动21、某同学自制一电流表,其原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均匀细金属杆MN与一竖直悬挂的绝缘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矩形区域abcd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MN 的右端连接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出标尺上的刻度.MN的长度大于ab,当MN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静止时,MN与矩形区域的ab边重合,且指针指在标尺的零刻度;当MN中有电流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强度.MN始终在纸面内且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mg xk ∆=B.为使电流表正常工作,金属杆中电流的方向应从N指向MC.劲度系数K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小D.磁感应强度B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小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2、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秤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在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I.弹簧秤挂在绳套l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Ⅱ.弹簧秤挂在绳套l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Ⅲ.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F1′=;Ⅳ.比较,即可初步验证;V.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保持绳套2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序号)A.逐渐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3、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kΩC.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4kΩD.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ΩE.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Ω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1.0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50Ω,额定电流为1.0AH.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中使用的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2)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的导线,在图1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填“左”或“右”)端.(3)实验中得到的其中一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该组数据标记在U-I坐标中,其余实验数据已标记在坐标中,请你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并简述该图线不是直线的主要原因;(4)若将实验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在第Ⅰ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经过x轴上的Q 点以速度v进入磁场,方向与x轴正向成30°.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后恰好能再回到电场,已知OQ=3L,粒子的重力不计,求(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粒子从P点运动至第3次到x轴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 (14-18为单选; 19-21为多选〉14“ 2016年11月1日珠海航展明星“运20”具有超大的运输能力,若“运20”运送坦克以200m/s的速度沿半径为200m 的圆形目标区直径方向飞来,如图所示,当与圆形最近水平距离为3600m处,要将坦克投送到目标区内,飞机最大高度为:(己知g=10m/s2)A. 1620mB.1805mC. 2000mD.1950m15.2016年9月发射”天官二号”目标飞行器,10月17日发射“神神11号”飞船并与“天宫二号”在高度为393公里轨道实现对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要在天宫二号同轨道加速追上实现对接B.由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景海鹏,陈冬俩字航员不能测量拉力。

C.若知道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求出天宫二号与飞船组合体在对接轨道运行周期.D.天宫与飞船组合体运行速度要小于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

16.当前房地产很火爆,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出α、β、γ射线,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α衰变时,生成的核与原来的核相比,中子数少4;B.发生β衰变时,释放出电子,说明原子核内有电子存在C.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却最弱D.若只有4个氡核,经7. 6天一定只剩下1个氡核17.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且傾角为370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1kg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200N/m的轻质弹簧连接,弹簧的原长L0=20cm;现对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A、B均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L=21cm,加速度和推力F 的大小分别为:(sin370=0.6,cos370=0.8)A. 2m/s2, 20NB. 4m/s2, 25NC. 2m/s2, 7.5ND. 4m/s2. 5N18. 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块,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 B.S1在上,b在上 C.S2在上,a在上 D.S2在上,b 在上19、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M、N、Q是电场线上一点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OQ连线与直线MN垂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O点电势与Q点电势相等B.M、O间的电势差大于O、N间的电势差C.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Q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正电荷在Q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OQ垂直且竖直向上20、如图所示,导体棒ab、cd均可在各自的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导轨电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B2的方向如图,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在0-t1时间内()A.若ab不动,则ab、cd中均无感应电流B.若ab不动,则ab中有恒定的感应电流,但cd中无感应电流C.若ab向右匀速运动,则ab中一定有从b到a的感应电流,cd向左运动D.若ab向左匀速运动,则ab中一定有从a到b的感应电流,cd向右运动21、某同学自制一电流表,其原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均匀细金属杆MN与一竖直悬挂的绝缘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矩形区域abcd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MN的右端连接一绝缘轻指针,可指示出标尺上的刻度.MN的长度大于ab,当MN中没有电流通过且处于静止时,MN与矩形区域的ab边重合,且指针指在标尺的零刻度;当MN中有电流时,指针示数可表示电流强度.MN始终在纸面内且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时,弹簧的伸长量为mg xk ∆=B.为使电流表正常工作,金属杆中电流的方向应从N指向MC.劲度系数K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小D. 磁感应强度B减小,此电流表量程会更小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2、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秤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在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 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I.弹簧秤挂在绳套l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Ⅱ.弹簧秤挂在绳套l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Ⅲ.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F1′= ;Ⅳ.比较,即可初步验证;V.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保持绳套2方向不变,绳套1从图示位置向下缓慢转动900,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序号)A.逐渐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3、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kΩC.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4kΩD.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ΩE.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Ω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1.0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50Ω,额定电流为1.0AH.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中使用的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应选用(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2)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的导线,在图1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填“左”或“右”)端.(3)实验中得到的其中一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该组数据标记在U-I坐标中,其余实验数据已标记在坐标中,请你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并简述该图线不是直线的主要原因;(4)若将实验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在第Ⅰ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经过x轴上的Q点以速度v进入磁场,方向与x轴正向成30°.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后恰好能再回到电场,已知OQ =3L,粒子的重力不计,求(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2)粒子从P点运动至第3次到x轴的时间。

25、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物体叠放在上表面光滑的B物体上,一起以v0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木板C发生碰撞,碰撞后B、C的速度相同,B、C的上表面相平且B、C不粘连,A滑上C后恰好能到达C板的右端.已知A、B质量相等,C的质量为A的质量的2倍,木板C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求:(1)A物体与木板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A刚到C的右端时,BC相距多远?(二)选考题:33、【物理-选修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物质,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B.第二类永动机与第一类永动机一样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C.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D.浸润与不浸润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E.不可能让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水银柱封闭在竖直玻璃管内,气柱的长度为h;现在向管内缓慢地添加部分水银,水银添加完成时,气柱长度变为3h/4.再取相同质量的水银缓慢地添加在管内.外界大气压强保持不变.①求第二次水银添加完成时气柱的长度.②若第二次水银添加完成时气体温度为T0,现使气体温度缓慢升高,求气柱长度恢复到原来长度h时气体的温度.34.【物理-选修3-4】(1)如图,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三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C.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D.若蓝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射到a点光也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E.光在ab面上不可能发生全反射(2)如图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0时的图像, 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像,① 试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② 求该波的波速v ;③ 求再经过3.5 s 时P 质点的路程s 和位移物理部分答案选择题:(全对6分•不全3分•有错0分•共48分〉14. C 15.C16. C 17 . D 18. D 19. ABC 20. BD 21. AC 22、(1②F 1和F 1/ (2)D 23、①B ,E ,F ②如下图;最左端;③图像如下图;灯丝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④0.44±0.02W24、(1)粒子恰好能回到电场,即粒子在磁场中轨迹的左侧恰好与y 轴相切,设半径为R R+Rsin300=3L 2v qvB m R= 可得2mv B qL=(2)粒子在Q 点进入磁场时,v x =vcos300在电场中的时间:133x L t v v⨯== 磁场中运动的时间:251033m L t qB v ππ==总时间12103L t t t vπ=+==: 25、解:(1)设A 、B 的质量为m ,则B 的质量为2m .B 、C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令B 、C 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 1,以B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3mv 1 解得:013v v = B 、C 共速后A 以v 0的速度滑上C ,A 滑上C 后,B 、C 脱离A 、C 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设最终A 、C 的共同速度v 2,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2mv 1=3mv 2 解得:0259v v =; 在A 、C 相互作用过程中,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22012•21•311222fL mv mv mv =+- 又 f=μmg 解得:20427g v Lμ= (2)A 在C 上滑动时,C 的加速度202227v mga m L μ== A 从滑上C 到与C 共速经历的时间:2103v v L t a v -== B 运动的位移:x B =v 1t=L C 运动的位移12()423C v v t L x +== BC 相距:x=x C -x B =3L 33.(1)ADE(2)解:①设开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0,添加的水银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 ,由玻意耳定律得:0034p hS p p hS =+⨯(),解得:013p p =, 再加水银后,气体的压强变为:p 0+2p ,设第二次加水银后气柱长为h',由玻意耳定律得:p 0hS=(p 0+2p )h′S,解得:35h h '=;②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气柱长度恢复到原来的长度h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0002 p p h S p h S T T+=,解得:053T T =; 34、(1)BDE(2):(1)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t=0时P 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由题图甲可以判断出此波沿-x 方向传播.(2)由题图甲知λ=4 m ,由题图乙知T=1.0 s ,所以波速v=λ/T=4.0 m/s .(3)求路程:因为 3.57122t n T === 所以路程:s=2An=2×0.2×7 m=2.8 m 求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考查从图示时刻P 质点经T/2时的位移即可,所以经3.5 s 质点P 的位移仍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