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雨的形成 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冀教版 (共17张PPT) (1)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冀教版  (共17张PPT) (1)

酒精灯:灭火不可以用嘴吹,要用灯帽灭火, 盖帽熄灭后,需将灯帽再次提起。 三脚架、石棉网:1.用于物体加热时垫在支架或三 角架上,使物体受热均匀;2.操作时要小心,在加 热前把石棉网放在架上;3.实验完后,不要急于拿 下石棉网,以免烫伤。 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应无水滴;3.盛液体加热时 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2/3,建议1/3为宜。
向大家分享一下
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呢?
现在跟我一起 去旅行吧!
原来,在自然环境中,由于 太阳对江河湖海的加热,大量的 水蒸气跑到了空气中。
而空气中的这些水蒸汽 又上升到了空中遇到了冷的 空气就会凝结在一起形成小 水滴,小水滴越聚越大,越 聚越多,当空气托不住这些 小水滴时,小水滴就会落下 来,形成雨。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
雨的形成
How is the rain?
在之前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小水珠(凝结)形 成的过程是什么呢?
水蒸气 → 遇冷 → 小水珠(凝结)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我才会出现呢? 一、水蒸气
二、受冷
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还见到过我呢?
你们是否有具体的想法把我变出 来呢?在确定猜想之前,让我们先制定一 个实验计划吧!
那么……
干旱
洪涝
既然我们明白了雨的成因,那么如 何让雨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老师对你们的期望:
拿出你们的计划单,让我们分组来设计 实验计划吧!
那么下面我要展示给大家我的“爸爸妈妈”( 材料)但是需要你们帮我把他们挑出来。
选一选并完成你们的计划吧 : 有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烧杯、塑料勺、 玻璃管、小碟子、冰块,冷水、量杯。
展示一下你们的畅想吧?
那么弟姐妹制造出来吧?

《雨的形成》课件

《雨的形成》课件

再见
雨水的重要性
降水量的不 均匀所带来 的不便
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的手段 人工降水
叫人工降水。它主要是根据不同云 层的物理特性,向云中播撒盐粉、 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 等催化剂,使悬浮在空中的极小水 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而降落, 形成降水。这是人工影响天气中最 常用的方法,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 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
雨的形成
冀教版四年级
科学下册
香山红叶lisuli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 能简单的解释雨是怎样。形
成的。 2.了解 “雨是怎样形成的”科 学现象,知道雨对于动植物的 重要性。 3. 能够操作“雨的形成”的模 拟实验。
露珠
水蒸气受冷后凝结 成的小水珠附着在 植物体上就成了露 珠
春雨
春雨
水在 100℃的时候变为水蒸气,而在 0℃ 以下会变成冰。水的这三种状态之间 是可以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 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之为可逆的。
降雨量分布
我国是一个降水很不均匀的国家,
每当夏天的到来,我国南部地区就 会经常发洪水。而北方就会时常被 干旱气候所困扰,尤其是西北地区, 更是雨水稀少。所以,我国很多地 区在很多时候都需要雨的形成 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会遇到冷空 气,水蒸气就会变成小水珠,这个 过程叫做凝结 水陆上的水受热之后变成(水蒸气) 上升到空中,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 又(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在气流 的作用下不断的摩擦、碰撞、汇聚, 最后当空气载不动它们的时候,就 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
水三种状态的变化关系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9. 雨的形成》课件2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9. 雨的形成》课件2
精品课件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 高效课堂资料
市实小 清风制作
雨的形成
——四年级科学
雨的形成
看到这些奇妙的水珠,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我子相同、水的多少 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玻璃片相同、盖玻璃 片的时间相同
一块是冷玻璃、一块 是热玻璃
雨的形成
水蒸汽


我是水蒸 气娃 娃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附着在 物体上就是露珠
悬浮在低空就是雾
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模拟雨的形成实验装置图
再见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59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59张PPT)
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记录自己的 观察结果。 有的液体混合后会溶解在一起,颜色也有变化;而 有的液体混合后,会分成不同的层次。
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气体与液体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
液体 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体积
气体 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通过实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气态
>1535℃
316℃ 232℃
300℃
物质状态的变化
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这一性质在 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被利用的?
物质状态的变化 自己还知道哪些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例,和同学说说吧!
谢 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不同状态的物体。让我们对 图中的物体和由此联想到的其他物体进行分类。
化冰实验
实验2:
1.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冰化成水
Hale Waihona Puke 及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温度计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

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
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又会有哪些变
化?
化冰实验
提示: 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2.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化冰实验
两个小组合作,分别完成其中的一个实验,做好各项 实验记录,与同学分享实验成果。
化冰实验
将实验过程中温度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记录在下面
的表格中。 温度(℃)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观测时间 (分钟)

【冀教版】科学四下:第9课《雨的形成》ppt课件

【冀教版】科学四下:第9课《雨的形成》ppt课件

凝结与凝固的区别。 凝固是物体由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的过 程。 凝结是水蒸气与冷,变成水的过程。凝结现 象的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水蒸气,二要受 冷。
你知道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吗?
雨是由云里的云滴(小水滴及小冰晶)形成的。 云滴变成雨滴降落下来主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云 里的水蒸气不断在小水滴及小冰晶上凝结、凝华, 使云滴增大;另一个是云滴在上升、下降的运动过 程中会不断相互碰撞、并合,使云滴越来越大。当 云滴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 雪花生长在既有冰晶又有过冷水滴的混合云里。 在这种云里,过冷水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水蒸 气不断地凝华在冰晶上,使冰晶不断增大形成雪花。 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又互相粘在一起,形成雪片。
适当浇水,使其保持湿润.
成长
种茄子要适时浇水施肥, 并注意防病虫害,细心呵 护,总会有好的收获。
拓展活动:制作种子标本盒
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比较种子的颜色、形状、 大小等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 小瓶,自己制定分类标准,制作种子标本盒,并进行 展示。
思考: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一粒种子就能发育成一个 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 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 幼苗。那么,种子在什么 条件下才能萌发呢?
猜想一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 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当的水分
③空气
=种子发芽总数÷播下的种子总数 ×100%
9、பைடு நூலகம்的形成
小水珠从哪里来? 雨雪的形成。 大自然中水的周而复始现象。
自学课本34页。
考考你。
根据课本31页上面的四幅图画提出自己的 问题。(提出后集体讨论)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9雨的形成 》word教案 (2)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9雨的形成 》word教案 (2)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
9. 雨的形成
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在导入中设计几种常见的生活情景.如锅盖上的小水珠,浴室镜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上的小水珠和植物上的小水珠等四个生活场景,引入本课教学,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主要为讨论活动,让学生解释“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形成的”?突出了凝结现象的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水蒸气,二要受冷,水蒸气凝结的对比实验可为学生的讨论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也可为不能解释凝结现象的学生提供帮助.拓展活动以根据连环画写科学童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这个活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四(4)班有个别的学生不太好,四(3)班完成的较好.有待于教师继续辅导\督促学生完成.
1.水变成水蒸气例子:锅盖上的小水珠;洗澡间内玻璃上的小水珠;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上的小水珠。

2.会做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实验,它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常温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有小水珠生成;加热的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无小水珠生成。

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4.写出雨的形成的实验的计划。

内容: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我的假设:水蒸气受冷变成小冰滴,然后掉下来,形成雨。

需要的器材:烧杯一个,热水、玻璃片、冰块。

实验步骤:(1)先在烧杯里放上热水;(2)把玻璃片放在烧杯上;(3)在玻璃片上放一些冰块;(4)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玻璃片上出现很多小水滴,一会聚集多掉下来。

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集多了掉下来成了雨。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22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9 雨的形成| 冀教版  (共22张PPT)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火磨小学 殷杰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雨的形成
板书设计
教学重、难点
教学反思
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 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和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尝试探 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动手,整体学 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他们对 周围的世界 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 于操作,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 很大的提高。
实验步骤:
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 2、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酒精灯的规则)。 3、给其中一片玻璃加热。 4、同时给两个杯盖上一块加热的玻璃片,一 个块冷玻璃片。 5、观察实验结果,记录现象。
水 蒸 汽 遇 冷 变 成 水 的 过 程 叫 凝 结
在什么季节才会出现这种自然现象?
小组合作, 模拟实验
其方法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 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 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 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 增加发电水量等。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 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 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学生谈收获, 检测
四 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导入新课
2走进生活, 解释现象
3实践验证, 得出结论
4小组合作, 模拟实验
5自学人工在线, 了解人工降雨
6学生谈收 获,检测
情境激趣,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出示雨中图片, 让学生感受雨中美景,从 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 题。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雨的形成ppt课件 (2)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雨的形成ppt课件 (2)

遇冷
遇冷
受热 受热
遇冷
水蒸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受热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
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 13
再见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雨的形成
——四年级科学
1
雨的形成
2
看到这些奇妙的水珠,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3
1、这些小水珠是怎样 形成的?
2、形成这些小水珠的 条件是什么?
4
我的对比实验
相同 条件
不同 条件
1、杯子相同 2、水的多少相同 3、水的温度相同 4、玻璃片相同 5、盖玻璃片的时间相
一块是冷玻璃
一块是热玻璃
5
小水珠形成的条件
11
科学在线
人工降水
用人为的手段促使云层降水称为人工降水。它主 要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向云层中播撒盐粉、 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等催化剂,使悬浮 在空中的极小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而降落,形 成降水。这是人工影响天气中最常用的方法,它不仅 能有效地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
12

遇冷
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6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珠附着在
物体上就是露珠。
7
悬浮在低空就是雾。 8
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9
模拟雨的形成实验装置图
10
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水蒸气 )上升到空 中(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在气流 的作用下,不断( 碰撞)、( 汇聚 ),最 后当空气( 托不住 )这些小水滴的时候, 就会形成( 雨 )降落到地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业
• 根据书上漫画及视频,写一篇关于 水的循环的科学童话。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请描述图片中的天气情况
人工降雨服务对象
• 农田、农作物、蔬菜、 果园等 • 降雨抗旱
• 库区蓄水发电、灌溉 • 林区降雨森林防火降 雨、灭火等
如何展开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目前主要有飞机和 高炮两种主要方式,飞机人工 降雨的优点是作业范围大,受 益面积广,但费用昂贵,且当 云中对流发展旺盛时,飞机作 业危险性很大。高炮人工降雨 的优点是方便、快捷、易于操 作,特别适用于山区、小范围 的抗旱,且费用低。(每次作 业需3000元左右,但产生的效 益可达几十万元,投入产出比 高达1:40),此外,高炮人工 降雨不受强对流天气的限制, 但每次的受益面积没有飞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