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俗语之鸟兽昆虫一
崂山道士文言文翻译

崂山道士,隐居山林,修炼道术,独善其身。
山中多奇花异草,鸟兽昆虫,皆得其道。
道士常游于山林之间,悠然自得,不知岁月之迁。
一日,道士于林中见一异人,其貌不扬,衣衫褴褛,背负一破布囊,行走如飞。
道士心奇,遂尾随其后。
行至一山洞,异人入洞不见。
道士亦随之入洞,洞内幽深,曲折回环,竟无尽头。
道士行至洞中深处,忽见一池清水,清澈见底。
池边有一石台,台上有一老者,须发皆白,仙风道骨,自言姓李,乃此洞洞主。
李老者见道士至,微微笑曰:“汝乃何处人氏?为何至此?”道士答曰:“小道崂山道士,闻洞中异人,特来一观。
”李老者曰:“汝有何道术,敢来此洞?”道士曰:“小道虽无甚道术,但修心养性,颇得道之真谛。
”李老者闻言,颔首微笑,曰:“汝诚可教也。
”自此,道士常至洞中,随李老者学道。
李老者传授道士许多道术,如炼丹、制符、御剑等。
道士学得津津有味,技艺日进。
李老者见道士悟性极高,便言:“汝若欲得更高境界,须先破心中执念,方可修成正果。
”道士闻言,心中一动,遂问:“何为心中执念?”李老者曰:“心中执念,即世间种种烦恼,如名利、情欲、仇恨等,皆能阻碍修道之路。
”道士曰:“小道深知其理,然难以割舍。
”李老者曰:“汝若不能割舍,则永远无法成道。
”道士默然,心中思绪万千。
一日,李老者言:“汝欲破心中执念,须先炼心。
我有一法,可助汝炼心。
”遂授道士一法,令其每日于清晨,面朝东方,闭目凝神,念诵咒语,以净化心灵。
道士依言而行,日复一日,心中执念渐消。
李老者见状,笑曰:“汝已有所悟,可继续修炼。
”道士感激不尽,遂更加刻苦修炼。
数年后,道士道术大进,已能御剑飞行,呼风唤雨。
李老者曰:“汝已修成正果,可出洞自立。
”道士拜谢李老者,出洞后,遍游名山大川,弘扬道教,传道授业,成为一代宗师。
《崂山道士》文言文翻译:崂山有一位道士,隐居于山林之中,修炼道术,独善其身。
山中奇花异草繁多,鸟兽昆虫,皆得道之真谛。
道士常常在山林之间游走,悠然自得,不知时光流逝。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二)点脚雷盘点脚雷盘①,盘到南山,七星北斗②,挑星牛牛③,猪蹄马蹄,扭只④脚脚并⑤拢米恁齐⑥。
唱这首歌谣时,一般是由多位小朋友围坐成一圈,模拟幸运大转盘,选其中的一位小朋友站在中间一边念歌谣,一边逐个用手指点每一条脚,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点到谁的腿,谁就只能把这条腿架到另一条腿上,变成一条腿参与下一轮游戏,如果第二次还是点到这个人的腿,这个人就要起身替换站在中间的人负责“点脚”。
①雷盘:方言谐音,指类似幸运大转盘的东西。
②七星北斗:指北斗七星,这里为押韵故意倒装。
③挑星牛牛:也有人反映小时候是念作“挑星盲牛”。
受口口相传的限制,作为后人的我们目前只知其音,不知其意,暂时无法揣摸其最初的寓意。
④扭只:方言谐音,意为哪只。
⑤并拢:也有地方念作“闭拢”,意思相近。
⑥米恁齐:方言谐音,音同“米能齐”,意为整整齐齐。
懒汉歌天光①露水白洋洋,宁可②日昼③晒太阳④;日昼太阳上晒落⑤,宁可黄昏⑥夹暗摸⑦。
黄昏蚊虫⑧嗯啊啊⑨,宁可明朝⑩天光起五更○11。
这首歌谣是模仿懒汉的语气唱的,目的是为了讽刺懒汉不愿干活,尽给自己找借口。
①天光:方言谐音,意为早上。
下同。
②宁可:也有地方说“愿光”,意思相同。
下同。
③日昼:日,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入”,口语音同“纳”,此处音同“纳”。
日昼,意为中午。
④晒太阳:方言音同“帅太阳”。
也有地方说“干翁添”,意为再干一会儿。
⑤上晒落:方言音同“上帅落”,意为上往下直直地照射下来。
也有地方说“热轰轰”,意为热哄哄。
⑥黄昏:此处音同“闲昏”。
⑦夹暗摸:方言谐音,意为在黑暗中摸索着行走或工作。
也有地方说“暗蒙蒙”,意为黑乎乎。
⑧蚊虫:方言,音同“门虫”,指蚊子。
⑨嗯啊啊:方言谐音,象声词。
也有地方说“叫巴巴”、“叫啊啊”,都是指很多蚊子发出嗡嗡的声音,很吵闹。
⑩明朝:方言音同“门焦”,意为明天。
○11起五更:方言,意为早上很早就起床。
五更,大约在凌晨四五点钟左右。
古时夜里以更计时,有专门的更夫负责打更报时,晚上8-9点钟打一更,10-11点打二更,凌晨12-1点钟打三更,2-3点钟打四更,4-5点打五更,早上6-7点打六更。
北宋苏轼《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注释

北宋苏轼《六国论》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六国论北宋-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
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
瑞安俗语常用词一

第1课瑞安俗语常用词(1)
1阿爷——祖父
2爱睏——欲睡
3熬勿牢——忍受不了
4八字——年庚
5白白——没有报酬
6板障——板壁
7伴手——礼品
8棒柱——拐杖
9逼迫——难受
10鼻头——鼻子
11菜头——白萝卜
12草鸡——雌鸡
13茶筒——热水瓶
14茶煨——泡茶的陶罐
15忏愿——发誓
16长命线——手脚绳
17长年——长工
18趁早——赶紧
19吃接力——吃点心
20抽糟——表面有凹纹
21出挑——出众
22窗门——窗子
23大帽——奉承话
24大堂——一大堆
25大兆年——瘟疫流行之年26呆头鸡——呆子
27单个儿——独生子
28挡牢——抓住
29倒死——跌死
30道地——指漂亮
31稻坛——庭院
32得人憎——可耻
33地宕——地方
34癫人——疯子
35垫栏——积牛厩肥
36顶倒扦——倒插
37顶勿牢——受不了
38兜兜——口袋
39独自人——单身汉
40独自人——光棍
41肚底货——学文
42断点——没有一点
43断分——连一分也没有44对经——情投意合
45发福——发胖
46发兴——开始
47饭焦——锅巴
48飞丝网——蜘蛛网
49飞映光光——萤火虫50分岁酒——除夕吃的酒。
瑞安俗语1

瑞安俗语1瑞安俗语:俚语1【一个人吹箫,一个人捺窟】讽喻本该一个人做的事,硬要由两个人来做,碍手碍脚,反把事情弄糟。
【一个馒头也要发食】喻事情虽小,做起来都要经过一定程序。
食:读如蚀。
发食:发酵。
【一升米落镬,用到廿四件家生伙】音谓:即使完成一件小事,也必须具备各种条件,经过一定程序。
家生伙:用具。
【一粒饭在狗尾巴上也撮起吃】讽刺过份节省。
:读邓去声,掉落。
【一着不到满盘空】意谓尽管时时处处小心谨慎,但只要出了一次差错,便有可能前功尽弃,导致彻底失败。
着:弈棋下子。
【一篰一只乌贼断】义同“一碗白米饭给一粒老鼠屙害。
” :状似乌贼,色白,无墨囊。
一只乌贼放出的墨汁,几可沾污一篰。
:读如嵌,给、被。
断:断送。
【十八个捣臼还画在岩上】意谓事情还只是设想而已,离成事的距离尚很遥远。
【十个儿九个盖】谓入不敷出,尽管东挪西移,都不可能求得平衡。
【十里衣衫五里财】谓衣衫讲究比家财富足更为人所知。
【“八几三”扣“天两” 】“八几三”是骨牌九中最小的三点,“天两”是最大的两点。
喻昔日官场等级森严,大官压小官。
【人茅坑里还讲自个儿纂儿朝上】比喻做错事或遇上倒霉事,饰词掩盖,以顾全面子。
【人情是张锯,你有来,我有去】谓人情往来,如拉锯之来去,欲罢甚难。
【刀鹰放个屁影悄悄】讽喻承诺不兑现或所谈事久无回音。
刀鹰:老鹰。
【三八廿八】谓假装懵懂。
民间故事:一妇女向货郎货物三件,每件八枚铜钱。
妇女付钱时,故意说:“三八廿八”,实际只付给20文。
货郎以为这妇女多给4文,不数就走。
后妇女追上,说多给了钱。
货郎心虚,便还给4文。
【三日风,四日雨】①犹如反复无常。
②喻常发脾气【三粒板,两条缝】喻事情明摆着,一清两楚。
【三脚蛤蟆儿趵下趵下】讽喻学艺不精、无能耐,却喜欢卖弄、炫耀自己。
三脚蛤蟆:蝌蚪向蛤蟆蜕化时的变态。
趵:读如豹,跳跃。
【下巴骨讲脱爻】谓话已说尽,脱:脱臼。
【大麦未割,韭菜先割】多指大女儿未婚,小女儿倒先嫁。
【大猫赶来,草鞋帮断爻】喻关键、紧急时刻偏出问题。
瑞安俗语修养篇八

第27课瑞安俗语修养篇8137【生尿缸里泡红枣儿】喻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
138【生锈钉占窟】比喻无用的人空占位置。
义同“死人占穴”。
139【生意做蚀爻,扁担担裂爻】形容倒霉事接踵而至。
140【十八岁正后生,黄牛娘背过坑】青年人精力旺盛。
141【手长衫袖短】比喻够不上,达不到。
142【手摊开五爪龙恁】形容伸手索要财物。
五爪龙:壁虎。
143【寿山吃薄粥,命苦】寿山:瓯剧《金手钏》中人物,是个仆人,常受苦。
144【双手垂落天罗瓜恁】①喻懒惰,双手不动。
②状无可奈何。
145【水鸡听响佛恁】喻人目瞪口呆,如鸭子忽闻响雷。
水鸡:鸭子。
响佛:打雷。
146【四老爷恁妆起神气】喻位卑架子大。
四老爷儿:昔日县衙典史的谑称。
位在知县、县丞、主簿之下,排在第四位。
妆起:装起。
147【松糕炊痞牢恁】喻工作受阻,无法进展。
松糕:糯米粉炊糕。
痞牢:炊制时米粉粘结,蒸气不能上透,造成夹生。
148【苏秦求官,口气不塌】喻矢志不移。
149【汤涌弗响】锅水到沸点时,响声反轻,比喻学识丰富的人不喜欢宣扬、夸耀自己。
150【剃头刀两面刮】向对立双方都“刮”一刀,得到好处。
151【替狗也搩牢相唤】喻事已成功,高兴之至。
搩:读如杰,抱。
152【天讲暗爻】昧于事理瞎编胡诌。
153【天塌落来只箬笠恁大】喻不怕惹祸。
恁:如此、这般。
154【天塌落只箬笠恁大】比喻不怕惹祸。
155【田螺壳里只该点水】比喻财力有限。
156【田螺壳里做道场】谓地方小,无法派大用场。
157【听三勿听四,重午当冬至】话听一半,就鲁莽做事。
158【头杀爻只汤碗儿恁大】表示敢说敢为,什么都不可怕。
汤碗:茶盏。
159【头缩到肚里爻】形容惊惧。
瑞安俗语(自然类)

瑞安俗语自然类:1.【吃了重五粽,棉袄慢慢送】吃了粽子,过了端午,厚的衣服才可以收藏起来,表明端午节前还有低温的天气。
2.【出门冇六月,二八乱着衣】大热天出门,也要带足衣服;春秋季节交替,穿衣自由随意。
3.【九月九,蚊虫叮捣臼】说明九月的蚊子比以前更厉害了。
4.【七正八歪九斜西,十月衔山鸡头啼】以月亮的位置辨别时间。
七月月亮在天顶,八月月亮歪一点,九月月亮明显靠西面,十月月亮快要下山的时候,公鸡第一次鸣叫报晓。
5.【初一、十五两头潮,吃了日昼好开船】初一、十五早晨、黄昏两次涨潮,吃了中饭上港的船开始往瑞安开。
6.【初八、廿三四,潮涨日昼迟】初八、廿三四,午后才涨潮。
7.【天光乌云障,晚界晒死老和尚】早上天空雾气茫茫,是大晴天的征兆,到了下午阳光猛烈,老和尚经不起这猛烈阳光的暴晒。
8.【手僵刨番丝,不听广播晴也知】拂晓起来刨地瓜丝,双手有僵的感觉,这一天不用听广播也知道将是一个大晴天。
广播:农村专指天气预报。
9.【清明前后棺材天】指出清明节前后天气必定是阴雨连绵。
10.【云拔西,平地推溪;云拔南,平地闯成潭】雷雨季节,乌云若向西或南面飞奔而去,肯定将有大暴雨。
闯:方言音读“闯”第四声。
11.【云拔北,落点雨磨磨墨】雷雨季节,乌云若向北面移动,可以判定没有大雨,只有零星小雨。
12.【月光照烂地,尽晴只一夜】月亮很明亮的照耀湿漉漉的地面是第二天肯定不是晴天的征兆。
13.【康选滚沙,晒白豆泡汤】蚯蚓在泥沙里打滚,将有大暴雨来临,如果翻晒黄豆,定会被雨水浸泡。
康选:方言,蚯蚓。
14.【蓝冲上冲落,河臀晒了硬壳壳】如若上空射出数条蓝色的云,这是天大旱的迹象,河水晒干,河底晒裂。
15.【鲎不挂海口,茅屋随风走】东海上面出现半条彩虹,这天定有强大的暴风雨,茅草屋会被刮走。
鲎:方言音近“耗”,指彩虹;不:方言音近“骨”上声,义,一半或不完整。
16.【知了报高温】蝉儿若高声鸣叫,表明高温天气已经来临。
17.【天光云霞,水满稻桠;晚界云霞,冇水煎茶】夏季早晨天空若出现彩色的云,近段时间会发大水,水位高到接近稻穗;若傍晚的时候,天空出现彩色的云,不久会出现旱情,吃水出现困难。
昆虫备忘录第一辑草木虫鸟兽读后感

昆虫备忘录第一辑草木虫鸟兽读后感这本书啊,就像是一本昆虫和小动物们的“八卦大全”。
以前我看昆虫啊,就觉得它们不是在墙上爬,就是在草丛里乱飞,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每一只小昆虫、每一只小动物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小星球,有着自己独特的规矩和超级酷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蝉吧,以前只知道夏天它就在树上叫个不停,吵得人午觉都睡不好。
可是书里一讲,才知道这家伙在地下还藏着那么长的“黑历史”呢。
它要在土里待好多年,就像一个隐居的大侠在闭关修炼,然后一朝破土而出,在树上放声高歌。
这哪是简单的“唱歌”啊,简直就是在炫耀自己多年修炼的成果嘛。
还有那些小蚂蚁,看着小小的,忙忙碌碌的。
书里写了它们怎么找食物,怎么搬家,就像一个纪律严明的小军队。
我就想啊,要是我能像蚂蚁一样这么有组织纪律性就好了,每天早上不赖床,也不磨蹭,肯定能把事情干得井井有条。
作者写这些草木虫鸟兽的时候,就像是在给我们介绍他的一群老朋友。
他不是那种干巴巴地说“这个昆虫长啥样,习性是什么”,而是用特别好玩的故事把这些知识给串起来。
读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坐在一个大树下,听一个老爷爷绘声绘色地讲着这些小生灵的趣事。
这本书还让我觉得,咱们周围的这些小昆虫和小动物,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这个大家庭里的成员。
我们可不能小瞧它们,说不定哪天它们还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大惊喜呢。
比如说,那些小蜜蜂,它们忙忙碌碌地采蜜,不仅让自己有吃的,还顺便给花儿们当了“红娘”,让花儿们能结出果实。
这要是没有小蜜蜂,我们可就没那么多美味的水果吃喽。
总之呢,读完这本书,我看周围的小昆虫和小动物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就像突然发现身边有一群超级厉害的小邻居,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的生活可比电视剧还精彩呢。
我觉得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像我这样的大朋友,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去发现这些小生灵背后的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