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精细复习:文言虚词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掌握文言虚词(35张PPT)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掌握文言虚词(35张PPT)

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②补语的标志,用
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③宾
之 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
前,译时应省去;④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译时应省去;⑤凑足音节,可不译。二是作语气助词:
“之”无实义,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如“久之”
【参考译文】 杨玄感造反时,炀帝派裴蕴追究他的党羽,对裴蕴说:“杨玄感一 呼,随从他的就有十万之众,不都杀掉,那么以后就无法警戒他人。” 裴蕴因此就严法究治,所杀的有几万人,都登记没收他们的家财。…… 炀帝不高兴地说:“我去尚未打下来,这些鼠辈怎能成事?”苏威出去 后,裴蕴揣测皇上的心意,奏告苏威有罪,炀帝把苏威交裴蕴审问,裴 蕴于是判处他有死罪。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过了些日子,这位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 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地方。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 说:“这是那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于是,渔夫把船停在岸 边,看着那位商人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就沉没于河水之中了。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参考译文】 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 草上呼救。有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 大喊:“我是济上的大户,你能救了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 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说:“你刚 才许诺给我百两银子,如今却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可以吧?”商人马上 变了脸说:“你是个打鱼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 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个文言虚词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个文言虚词课件
或事物。
典型误用案例分析
1 2 3
误用“而”代替“却”
例如,“他学习很努力,而成绩并不理想”中的 “而”应改为“却”,以表达转折关系。
误用“因为”与“由于”
例如,“由于他生病了,所以没能来上课”中的 “由于”应改为“因为”,以更准确地表达因果 关系。
误用“对于”与“关于”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中的 “对于”应改为“关于”,以更准确地表达涉及 关系。
避免常见错误技巧分享
01
熟悉常用虚词的基本用 法和含义,避免张冠李 戴。
02
注意上下文语境,选择 最符合语境的虚词。
03
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 加深对虚词用法的理解 和记忆。
04
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 可以查阅相关语法解析 或请教老师同学。
04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与解析
经典题型回顾
选择题
针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设置四个选项,要求 考生选择最符合文意的选 项。
分析高考真题
深入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分析文言虚词的考查方式和命题趋势,明 确复习重点。
专项训练与模拟测试
针对文言虚词的考点和难点,进行专项训练和模拟测试,提高解题 能力和应试技巧。
错题集整理与反思
建立错题集,对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和反思,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纠 正。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阅读文言文原著
通过阅读文言文原著,了解文言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加深 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记忆。
实战演练:完成一篇文言文阅读并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阅读一篇文言文,并 尝试理解其中的文言虚词。
根据阅读内容,回答与文言虚 词相关的问题,如词义辨析、 用法归纳等。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给出 正确答案和解析。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虚词 课件(27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虚词 课件(27张PPT)

第(6)句表面看是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
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
应该是并列关系。
10
劝学中的“而”字的用法
君子曰:学不可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
以已。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冰,
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 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 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
水为之,而寒于水。 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
• (4)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解析:这两个“而”字,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 于“如果”、“假使”。
复习时找找规律,就会发现,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把这两个例句牢牢记住,考试时 就不难辨别了。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6)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连词,第(5)句表转折 关系,
(1)汝初闻言而怒。 (2)客逾庖而宴。
解析:第(1)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2)
句就有疑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
间上的,有逻辑上的。第(1)句属前一种情况,
“闻言”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为再发生;
而“逾庖”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
是修饰关系。
9
•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作出”、“制定”
5
六王毕,四海一 动词 统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 副词 一旦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夺取
令壮者无取老妇 通“娶”
留取丹心照汗青
助词
动词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助词,无实义
自言本是京城女 动词,说
6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 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 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课件

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
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
于张仪。
(22·甲卷《战国策·秦策二》)
3
学习目标
✓ 了解并识记重要虚词的基本用法(词性和 功能)。
✓ 根据语境,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4


















5
思维导图
6
虚词“而” 你的修假并因转承递(你的休假病因专程递)
20
虚词“乃”
词性
用法
释义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
② 表示限制或条件 才、仅
副词 ③ 表示出乎意料
竟,竟然,却
④ 表示判断
是,就是
⑤ 表示递进
甚至
代词
⑥ 表示第二人称 ⑦ 指示代词
你,你的 这,这样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
知弗如田文。(19·Ⅲ卷《史记·吴起列传》)
21







词性
用法
释义
① 第三人称
他/她/它,他(们)的
② 第一人称
我的,我(自己)
代词 ③ 第二人称
你,你的
④ 远指代词
那,那些
⑤ 指示代词(后多为数词) 其中的
⑥ 推测语气
大概,或许,恐怕
副词
⑦ 反问语气 ⑧ 商量语气
岂,难道 还是
⑨ 祈使语气
一定,应当,千万
连词
⑩ 假设关系 ⑪ 选择关系
假如,如果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虚词知识点讲解(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虚词知识点讲解(课件)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贵贱不同你将她遗弃怎能算情薄?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 ①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飞鸟听了由于它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6.表被动,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①公为我献之。 你替我把它们献上吧。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爱子女,就要替他们考虑得长远些。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因此秦王很不高兴,只好替赵王击了一下缶。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趋向。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等到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
乃 (三)【乃】--语气助词,不译
①乃文乃武 既有武功,又有文德。 ②乃玉乃金 语言像金玉一样。形容文辞优美。
乃 (四)【乃】--固定搭配

(四)用作助词,不译。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 (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________《六国论》 2.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______《六国论》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________《六国论》 4.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________《伶官传序》 5.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________《祭十二郎文》 (你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 1~3: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 4:表示祈使语气“一定”。 5:代词,你;代词,你的。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虚词复习》精品PPT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虚词复习》精品PPT

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
3、予我千金,吾生若 4、不若与人乐
你们 比得上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比得上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好像
7、天若有情天亦老
如果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名词,地方
2、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表被动
3、所欲有甚于生者
做主语,想要的东西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做宾语,听到的事情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成为;叫、是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介词,因为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介词,为了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介词,表被动
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介词,对、向
⑦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句末语气词
⑧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介词,因为
区分“以”字介词和连词的用法
一、介词,可翻译成:用、把、拿、在、于、 从、凭借、根据、依照、因为……
后跟名词或代词作宾语,但要注意省略宾语 和宾语前置的情况
二、连词,同“而”(转折除外),可表并列、 顺承、因果、修饰、目的等关系
后跟动词、形容词或句子
请判断以下句中“以”字是介词还是连词
1、举匏尊以相属 2、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9、作《师说》以贻之 10、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11、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 2、以刀劈狼
介词,用
• 3、宋人执而问其以 名词,原因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课件


常用作助词,表示提示、顿挫 、列举、假设等语气,也可与
其他词组合成新词汇。

常用作助词,与动词结合构成 名词性结构,表示“……的地
方”、“……的人”等。
于、以、为、乃等连词介绍及应用

用作介词,表示时间、处所、 对象、比较等关系,也可与其
他词组合成固定短语。

常用作动词和介词,表示做、 是、为了等意思,也可与其他 词组合成新词汇。
典型错误类型及避免策略
误用虚词
由于对一些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不准确,导致在句子中 误用了虚词,如该用“而”的地方用了“和”。
漏用虚词
在句子中漏用了必要的虚词,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或表达 不清。
滥用虚词
过多地使用虚词会使句子显得啰嗦、不简洁,影响表达效 果。
避免策略
要准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注意辨析同义词虚词 之间的差异;在句子中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虚词;避免 过多使用虚词,力求简洁明了。
3
运用虚词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高考最终目的是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虚词知 识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提高自己的文言文 素养。
02
常见文言虚词详解
之、其、者、所表示意义与用法
01
02
03
04

用作代词、助词、动词等,表 示指代、结构助词、音节助词
、提前宾语等。

主要用作代词和副词,表示指 代、推测、祈使、反诘等语气
虚词分类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 词、叹词和拟声词等,如常见的“之 、其、者、所、以、于、而、乃、则 、焉”等。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01
02
03
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可以表示文言文中的 多种语法关系,如并列、 承接、转折、因果、假设 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18个文言虚词+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18个文言虚词+课件

六、若
1、动词
1)如同;像
关山度若飞。
2)同,相当
彼与彼年相若也。
3)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对付,处置
寇深矣,若之何?
晋惠公对庆郑说:“敌人深入了,怎么办?”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 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
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是简便.(就是印得越多,就越觉 得简便了,就显示出来了)
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相与枕藉乎舟中。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 矣。 5.吾尝疑乎是。
1.天下事有难易乎?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若毒之乎? 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孰为汝多知乎!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5.而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6.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两种心情。)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这几点。)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②有郭四者,凡四杀人。 ①近者奉辞伐罪。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2、恐前后受其敌。 害怕前后都受到他们的夹击
1、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不嫁给这样的好郎君(的话),往后你打算( 说)什么呢? 义:美好。
2、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这种祸患现在显现不出来,但是将来会显 现出来的。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公问其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是
(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为四川第一 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②濒江水灾,购米 ④条奏 ⑥在 )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①交代了陶澍的政
绩被举荐为四川第一,不能表现其“实心任事”。⑤只是交 代了别人对陶澍的评价。②③④⑥都能表现陶澍的“实心任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 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 . 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御 . 史三十余年之 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 . 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 . 阻水,并开引河,导之 入淮。淮水所 经,劝民修堤束水,保 . . 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 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 社仓法 而去其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川东道 出为 . A. 婚姻 结为 . 纠葛,豁然一清 于是三十余年之 . B. 入淮 并开引河,导之 . 灾民赖之无失所 . C. 经,劝民修堤束水 淮水所 . 身任 澍毅然以 . D. 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于是以 .
第二节 文言虚词
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
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 烛邹有罪
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 “ 可。 ”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 烛 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
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 王曰: “ 勿 杀,寡人闻命矣。”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赈:救
事”。
答案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
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 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 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 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 身任,亲赴上 . 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 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 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 为最要。”于是以 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 . 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 次举 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 . 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烛邹,你给我们的君主掌管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
罪;使我们的君主因为鸟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别国的 诸侯听说了这件事后,从而认为我们的君主看重鸟却轻视人 士,这是第三条罪。烛邹的罪已数说完了,请杀了他吧。” 景公说:“别杀了,寡人听你的就是了。”
(2012·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 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 治积弊。巡南漕 ,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 . 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后咸 丰中乃卒 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 惜,称其“实 . 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 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 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 婚姻,后俱为名臣。 . (选自《清史稿· 陶澍传》,有删节) 【注】 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 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澍就擢 巡抚 .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 C.将以次举 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 D.后咸丰中乃卒 行之 . )
擢:提升。 豁:免除。 举:推举。 卒:最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
项,举,启动,发动。 答案 C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的能力。A项,第一个“为”是动词,担任;第二个“为” 也是动词,成为。B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
二个“之”是代词,指江水。C项,第一个“所”是名词,
住所;第二个“所”与“经”组成所字结构,指经过的地方。 D项,都是介词,用。 答案 D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 ③使吾君以鸟之 故杀人( . ) ) ②召吏欲杀之 ( . )
答案
①它,代鸟。②他,代烛邹。③的,助词。
2.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答案 ① 要 仁政,不要暴政。②理,要讲到点子上。③源自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参考译文】 景公喜好射鸟,委派烛邹掌管鸟却把鸟 弄丢了。景公恼火,叫来手下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 有三条罪,请让我对他数说了他的罪以后再杀他。”景公说: “可以。”于是把烛邹叫来在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道:
代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 利用人才。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
“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错,原文中的信息是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
说明是英和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的。
答案 C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