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15)

合集下载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4)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4)

趣味数学
题目一:猪妈妈从车的前、后、左、右不同位置给坐车的小猪照相,你能写出当时猪妈妈处在小猪的哪个位置吗?
答案:
前左右后
题目二:选一选,你知道左边的图形是由右边的哪两个图形拼成的吗? 在下面画“√”.
答案:
√√
√√
√√
题目三
从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第( )条路最近.
答案:②
数学小故事:
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

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

”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

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
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12)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12)

趣味数学题目一:1.小丽和姐姐踢毽子。

姐姐三次一共踢82下,小丽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丽第三次最少要踢多少个?分析:姐姐三次一共踢82下,小丽要想超过姐姐至少要踢83下,所以她第三次至少要踢83—25—25=33下。

解答:83—25—25=33(下)答:要想超过姐姐,小丽第三次最少要踢33个题目二: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

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5段要多少分钟?分析:锯成3段要6分钟,锯成3段是锯了2次,所以每次要6÷2=3分钟,那么锯5段需要锯4次,要4×3=12分钟。

解答:6÷2=3(分钟)4×3=12(分钟)答:锯5段要12分钟.题目三学校运动会比赛跳高后,分出了一、二、三名。

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实际上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谁是第二?分析解答:本题是简单的推理,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有一人说了假话。

假设是甲说谎话,乙、丙没有说谎,那么乙是第二,甲不是第一,只能是第三,这样丙只能是第一,和丙说的“我不是第一”我不是第一不相符合,所以甲没有说谎。

同样方法假设丙说谎,也不成了,那么就是乙说谎了。

从而可得到甲是第一,丙是第二,乙是第三。

数学小故事:自己查找吧,这个题材很多,内容通俗易懂即可!﹤、﹥和﹦的本领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

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

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

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

我是‘等’,这两位是‘大于’和‘小于’,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11)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11)

趣味数学题目一:一个人带着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捆白菜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船,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

怎样安排才能既不让狗吃兔子,又不让兔子吃白菜?分析解答:先把兔子带过河,把兔子放到对岸;渡船回去,再把白菜放到对岸,返回时把兔子带回原地;把狗带过河并放到对岸;最后一趟把兔子带到对岸。

题目二:下图四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哪几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相等的?分析解答:因为四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看看各个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多少来判断哪几个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图1占四分之一,图2占四分之一,图3占四分之一,图4占二分之一,因此,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有图1、图2和图3。

题目三喜羊羊和沸羊羊同时从A点出发,喜羊羊走图示路线,沸羊羊走另一路,它们的速度一样,它们能同时到达B点吗?分析解答:喜羊羊和沸羊羊速度相同,同时出发,能不能同时到达,我们可以看看它们走的路程是否一样,路程一样,能同时到达;路程不一样,不能同时到达。

通过观察图形,利用平移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两条路的路程一样,因此,它们可以同时到达B点。

数学小故事:0的诞生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

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

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

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

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知识浓缩(26)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知识浓缩(26)

知识浓缩一、观点1、几何形从物中抽象出来的各样形,包含立体形和平面形。

立体形:有些几何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是立体形。

平面形:有些几何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是平面形。

2、生活中的立体形柱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方体、正方体)、五棱柱、⋯⋯生活中的立体形球(按名称分 )棱4、棱柱及其相关观点:棱:在棱柱中,任何相两个面的交,都叫做棱。

棱:相两个面的交叫做棱。

5、三物体的三指主、俯、左。

主:从正面看到的,叫做主。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边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挨次首尾相连构成的关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弧:圆上 A、B 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9、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能够近似的看做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10、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穷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

11、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穷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

12、线段的中点:点 M 把线段 AB 分红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 与 BM ,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

9、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极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或:角也能够当作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0、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终边持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1、角的均分线从一个角的极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红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均分线。

1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订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用符“∥”表示,如“AB∥ CD”,读作“ AB 平行于 CD”。

注意:(1 )平行线是无穷延长的,不论如何延长也不订交。

(2 )当碰到线段、射线平行时,指的是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平行。

小学数学-趣味数学教案讲义

小学数学-趣味数学教案讲义

小学数学-趣味数学教案讲义教学目标通过趣味数学,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奥秘,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找到数学中的乐趣。

教学内容开始:用一个小的游戏,引入讲课内容。

(5分钟)游戏介绍: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

游戏要求:(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把火柴贴在白纸上,让学生主动上黑板上移动火柴,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小小奖励)。

2、找规律:(1)312,423,534,645,(756)(2)1221,2332,3443,4554,(5665)(3)12321,23432,34543,45654,(56765)3、生活趣题1)有4个小蛋糕,一大三小,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有一个小蛋糕,应该怎样分?2)一个长方形木板,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3)从一楼到四楼费时48秒,若以同样的速度到八楼,要多少时间?64秒4)人带狗、鸡、米过河,每次只能带一样过河。

当人不在场的时候,狗要吃鸡,鸡要吃米,请问人、狗、鸡、米怎样过河?1)第一步:人跟鸡先过去(第一轮)2)第二步:人跟狗过去或者跟米(第二轮)人跟狗过去,放下狗后,把鸡带回来。

放下鸡,把米带过去;再次返回,把鸡带过去。

人跟米过去,放下米,把鸡带回去,放下鸡,把狗带过去,空船返回,把鸡带过去。

5)将7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孩子,并且苹果切口尽可能少,该怎么样分?6)鸡蛋的数量往一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下去,12分钟后,篮子满了。

那么,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吗?11分钟4、数学趣味谜语——猜一数学名五四三二一(倒数)每份一样多(平均数)分数的妙用——怎样分马?(待讲)有一位阿拉伯老人,生前养有11匹马,他去世前立下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分别继承遗产的1/2,1/4,1/6。

儿子们想来想去没法分:他们所得到的都不是整数,即分别为11/2,11/4,11/6。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9)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9)

兴趣数学题目一:用两个长为 10 厘米,宽为 6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求大长方形的周长。

剖析 :把这两个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两种拼法,长拼接在一块或宽拼接在一块,如图解答:方法 1:把两个小长方形的长拼接在一块拼成的大长方形周长6+6=12(厘米)10× 2+12× 2=20+24=48(厘米)答: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48 厘米。

方法 2:把两个小长方形的宽拼接在一块拼成的大长方形周长10+10=20(厘米)20 ×2+6× 2=52(厘米)答: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52 厘米。

题目二:△ +○=8△ +△ +○ +○ +○=19△=()○=()剖析:假如△ +○=8,那么△ +△ +○ +○ +○里有两个△ +○还多一个○,也就是○ =(△ +△+○+○+○)-(△ +○)-(△ +○) =19-8-8=3 ,再依据△+○=8 可得△=8-3=5.解答:○=(△ +△ +○ +○ +○)-(△+○)-(△=19-8+-8=3○);△=8-3=5。

题目三:假如把 1 ,2,3,4,5,6,7,8 这八个数字分别填入下边算式的□中(没有同样的),那么得出最小的差的那个算式是□□□□-□□□□。

剖析解答:把 1,2,3,4,5,6,7,8 这八个数字分别填入算式的□中(没有同样的),得出的差最小,要让被减数尽可能的小,减数尽可能的大,并保证被减数大于减数,就是用这八个数字中的 5 做较大数的首位, 4 做较小数的首位。

而后让较大数的后三位尽可能的小( 5123),让较小数的后三位数尽可能的大 (4876)。

所以此题中得出最小的差的那个算式是5123-4876.数学小故事:高斯的故事小朋友你们可知道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呢?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由于老师想要歇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内心正想,这下子小朋友必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本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样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怎样算出的:把 1 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 101 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获得答案等于 <5050> 。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趣味数学

兴趣数学题目一:计算: 10-9+8-7+6-5+4-3+2-1 。

分析:这题假如从左到右按次序进行加减运算,是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

但由于算式较长,多次加减又繁又慢且简单犯错。

假如改变一下运算次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特别“美丽”。

下式括中的算式表示先算, 10-9+8-7+6-5+4-3+2-1 = (10-9 ) +(8-7 )+(6-5 )+(4-3 ) +( 2-1 )=1+1+1+1+1=5题目二:下列图所示的“塔”由 4 层没有空隙的小立方块垒成,求塔中共有多少小立方块?分析:从顶层开始数,各层小立方块数是:第一层: 1 块;第二层: 3 块;第三层: 6 块;第四层: 10 块;总块数 1+3+6+10=20(块)。

从上往下数,第一层: 1 块;第二层:第一层的 1 块加第二层“看得见”的 2 块等于第二层的块数: 1+2=3 块;第三层:第二层的 3 块加第三层“看得见”的 3 块等于第三层的块数: 3+3=6 块;第四层:第三层的 6 块加第四层“看得见”的 4 块等于第四层的块数: 6+4=10 块。

总块数 1+3+6+10=20(块)题目三黑兔、花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

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

”请你谈谈,谁跑得最快 ?谁跑得最慢 ?分析:这道题完整能够利用比较的知识,依据题意可知:黑兔的速度 >白兔的速度,黑兔的速度不是三个里面的最快,所以黑兔的速度 <花兔的速度,所以花兔的速度 >黑兔的速度 >白兔的速度,所以花兔的速度最快,白兔的速度最慢。

数学小故事:测谎器爸爸有一个测谎器,他问儿子:" 你今日数学成绩怎样呢?"儿子答道: "90 分。

" 测谎器响了。

儿子又改说: "70 分。

" 测谎器仍是响了。

爸爸很生气地叫道: " 我从前都是 90 分以上。

" 这时,测谎器没有响却翻倒了。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知识浓缩(24)

【精品】数学小学1-6年级知识串讲讲义知识浓缩(24)

知识浓缩一、观点1、圆柱 :一个矩形以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360 °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圆柱体,又叫直圆柱,简称圆柱。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圆锥:一个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极点究竟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3、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近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 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随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 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而且两头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 2 倍,即 d=2r 。

二、性质1、圆柱的计算公式:S 侧=chS 表=s 侧+s 底×2V=sh/32、丈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川放在圆锥的极点上边,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3、圆锥的侧面睁开图:把圆锥的侧面睁开获得一个扇形。

4.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V=sh/35、球的体积公式: V=4/3 πr3二、运用对于体积和容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样,但要冷静器里面量长、宽、高,而计算体积要之外面量长、宽、高。

计量体积用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计量容积除了用体积单位,还能够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四、规律总结1 、在实质生活中 .使用的资料都要比计算结果多一些,所以,在计算资料的应用题中取近似值,不论要省略的位上是几(0? 9)都要向前一位进一。

这类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假如是利用资料做东西,最后余下的资料只需不够做一个,都不可以算完成,所以是求能做的个数时,要用去尾法取近似值2、表面积是物体表面的总面积,使用的计量单位是面积单位。

在解决一些与表面积有关的应用题时 .要联合实质状况 .不是全部题目都是求有关物体整个表面积,实质有几个面 .就求那几个面的面积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数学
题目一:一只蜗牛爬一棵十米的树,白天爬三米,晚上睡觉时落下两米,它需要几天爬上树顶?
解答:第一天爬三米,晚上落下两米,第二天从一米往上爬三米,晚上落下两米,第三天从两米往上爬三米,晚上落下两米,以此类推第八天从七米往上爬
三米到达树顶。

所以需要八天。

题目二: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
解答:求出9个数的总和,8个数的总和,相减就是去掉的数。

72×9-78×8
=648-624
=24
题目三哥哥今年比小丽大12岁,8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小丽的4倍,今年二人各几岁?
解答:不管过多少年哥哥比小丽永远大12岁,可设8年前小丽X岁,则哥4X岁。

4X-X=12
解:3X=12
X=4
12+4=16(岁)16+12=28(岁)
答:今年哥哥28岁,妹妹16岁。

数学小故事: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
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