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410-1996)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 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 工程文档)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pc3SDz0LX3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 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pc3SDz0LX3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pc3SDz0LX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绑扎板缝筋→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短筋→质量检验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pc3SDz0LX3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pc3SDz0LX3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pc3SDz0LX3质量标准4.1 保证工程: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绑扎板缝筋→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短筋→质量检验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 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 绑扎板缝筋→ 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短筋→ 质量检验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doc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 绑扎板缝筋→ 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短筋→ 质量检验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精)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 >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作业条件:2.2.1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iS理板ifii及板站淸理板mi及板熬・jTT3.2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W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多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安装。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双钢筋叠合板:板厚分为和两种系列。
平面尺寸以三模为基准,系列,长~,宽~.共种;系列,长~,宽~,共种。
预制叠合板的叠合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层和浮浆。
双钢筋叠合板要有出厂合格证。
支座硬架支模及支板缝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应按施工方案配制。
机具;垂直运输机械、钢卷尺、撬棍等。
作业条件: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
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
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质量。
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
并按安装图核对叠合板的型号和规格。
检查墙体或梁的标高及轴线。
梁和圈梁的钢筋及模板办完隐、预检。
叠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场地应事先抄平、整实,并筑∶灰土两步。
堆放的支点位置同吊点。
每块叠合板下沿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应放通长垫木,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
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
堆放高度宜不大于层。
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
墙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缝处硬架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图: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画叠合板位置线→吊装叠合板→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
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
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
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004]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004]](https://img.taocdn.com/s3/m/944b383b76c66137ee0619e9.png)
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410-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
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
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 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 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 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 作业条件:2.2.1 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
2.2.2 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 绑扎板缝筋→ 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短筋→ 质量检验3.2 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图4-253.3 绑扎拼接板缝5通长筋。
为用φ5冷拔低碳钢丝平焊成型的双钢筋,绑扎板缝配筋的级别分为Ⅳ级,按图纸设计执行,绑扎拼板缝的要求见图4-25。
3.4 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
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图4-263.5 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绑扎吊环双向筋时,沿吊环的两个方向均用通长的φ8筋双向连接,伸入邻跨400mm,端头加180°钩。与吊环直交向穿越吊环,另一向置直交筋下并与之绑扎,如图4-26(三拼为例)。
7.3钢筋隐检记录。
7.4钢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5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和冷拔记录。
4.1.3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4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和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4.2基本项目:
受力钢筋保护层
±3
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支座负弯矩筋绑好后,不准踩在其上作业或行走,并派专人看护和修整,保持其正确的空间位置。
5.2安装水电管线时,不得任意切断和位移已绑好的钢筋。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支座负弯矩空间位置不准,应加强成品保护和设置钢筋马凳,适量加密。负弯矩筋间距不均,端头不在一条直线上。应加强间距标志划分和端头拉线绑扎。
2.2.2加工成型的叠合层钢筋进场,按设计要求检查其规格、型状、尺寸和数量是否正确,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部位和编号分别加设垫木堆放。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板甩出的筋→绑扎板缝筋→绑扎吊环双向筋→绑扎支座负弯矩筋→质量检验
3.2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事理叠合底板的甩出筋,见图4-25。
3.5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4.1.2冷拔低碳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6.2吊环双向通长φ8筋,入跨长度不足,或一端长,一端短,配筋要正确,绑扎要排除障碍,认真使入跨长度到位,两端均匀。
6.3叠合板甩出筋整形不规范:板缝5通长筋不顺直,绑扎不牢。应认真按规定整形,坚持合理的绑扎顺序。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钢筋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原材、焊接)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用小锤、放大镜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3。
表4-12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受力筋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取一点,取其最大值
2
绑扎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焊接构造筋间距
±1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4
焊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水平高差
+3
-0
10
4.2.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
4.2.2钢筋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3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Leabharlann 尺量检查。4.2.4点焊焊点无裂纹和多孔性缺隐,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烧伤。
交底内容:
4-10双钢筋叠合板钢筋绑扎工艺标准(410-1996)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各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钢筋绑扎。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
2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无老锈和油污。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2.1.2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2.1.3垫块:用水泥浆制成50mm×50mm,厚度等于保护层设计厚度。
2.1.4主要机具:电焊机、钢筋扳子、钢筋钩等。
2.2作业条件
2.2.1叠合板已吊装完毕,梁钢筋已绑扎完毕,叠合层模板已安装完毕,墙体伸出的搭接筋等已按图纸要求检查整修完毕,并将其锈皮及水泥浆等污垢清理干净。以上诸项已分别办完隐检或预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