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完整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除法知识点一: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一、填空题:1、除法算式13÷2=6……1中13是(),2是(),6是(),1是()。
2、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3、49里面最多有()个9,余数是()。
4、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比()小。
5、在一个余数是8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
6、8的5倍里最多有()个9。
7、□里最大能填几?□×4<37 8×□<70 54>8×□□×6<39 9×□<65 48>5×□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9、□÷8=5……△,当△最大时,□应该是()。
10、19根小棒可以摆()个正方形,还剩()根。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2、49除以8,商5余9。
()3、48÷7和60÷9的商相同,余数也相同。
()4、妈妈将一些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到9块,还剩9块。
()5、一只35元的玩具熊可以换7辆8元的小汽车。
()三、直接写答案:21÷6=__……__ 19÷4=__……__ 67÷9=__……__38÷5=__……__ 52÷7=__……__ 71÷8=__……__17÷2=__……__ 43÷9=__……__ 25÷3=__……__四、计算下列各题:(每行的最后1题要验算)27÷9= 60÷7= 58÷8= 496+317=70÷9= 29÷5= 34÷6= 618-239=五、列式计算:1.被除数是57,除数是7,商几余几?2.39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3.除数是9,被除数是62,商是几?余数是几?六、开放题:()÷9=8……()要使余数最小,被除数是()。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知识1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知识2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知识3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点在各节中)第二部分: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1.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章————除法(有余数除法认识)1、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23÷4=5……3 23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3是余数2、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也可以说;除数要比余数大。
例:在□÷7中;如果有余数; 余数最大是( 6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7。
在□÷5 = 6······中 4 )。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5。
3、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根据问题决定;商的单位和问题的单位相同;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4、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例:有22个人;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22÷4=5(条)……2(个)5+1=6(条)答:至少要租6条船。
5、如提的是问题是“最多做几件衣服?”;商作为最后的答案。
例: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花布;25米花布最多能做几套衣服?25÷3=8(套)……1(米)答:最多可以做8套衣服。
6、计算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各部分数。
例:(51)÷6=8......3 (47)÷7=6 (5)先算6×8=48;再算48+3=51。
先算7×6=42;再算42+5=47。
51÷( 6 )=8......3 26÷()=4 (2)先算51-3=48;再算48÷8=6。
先算26-2=24;再算24÷4=6。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1、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辨认方向时;要认准中心点。
例:“小猫在小狗的()方”;中心点是小狗3、每天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4、指南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
5、早晨起床;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数与代数复习有余数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43÷747÷934÷6(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基础练习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30 ()×5<32 ()×7<46 ()×9<42拓展练习1、有16个放木块。
(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放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放木块。
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3、小猴子爬杆,一秒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提高练习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3、在()÷()=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7、有27本书,最少再添( )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 )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重点: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知识点梳理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知识点梳理总结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
3、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4、由3个千,5个一组成的数是();由9个一,2个百和1个千组成的数是()。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1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4、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0个一百是(),
10000里面有()个百,1000里面有()个十;
5、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6、比较大小时,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校的数就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的,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从大到小用“>”,从小到大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
1. 单元一:减法运算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难点: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2. 单元二:整数的认识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整数的概念,能够辨别正整数和负整数,并能够简单运用正整数和负整数进行加减运算。
重点: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难点:辨别正整数和负整数,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单元三:长度的比较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的比较概念,能够正确使用比较运算符进行长度的比较,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重点:理解长度的比较概念,掌握比较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难点:应用长度的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4. 单元四:货币和价格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货币的单位和面值,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价格的表示方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加减法运算。
重点:认识货币的单位和面值,掌握价格的表示方式和货币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进行货币的加减法运算。
5. 单元五:时间的认识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时间单位和钟表上的时间刻度,能够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法运算。
重点:认识常见的时间单位和钟表上的时间刻度,掌握时间的读取和表示方式,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进行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以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一、除法。
1. 有余数的除法。
- 意义:平均分一些物体,有时有剩余,余下的就是余数。
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3个,还剩1个,1就是余数。
-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可以继续分。
-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例如:13÷4 = 3……1。
先写除号“厂”,把被除数13写在除号里面,除数4写在除号左边。
试商,想4乘几最接近13且小于13,4×3 = 12,商3写在除号上面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13 - 12 = 1,1就是余数,写在横线下面。
2. 除法的应用。
- 解决“至少”“最多”等问题。
- 如:有22人乘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22÷4 = 5(条) (2)(人),余下的2人也需要1条船,所以至少需要5+1 = 6条船。
二、方向与位置。
1. 方向。
- 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 辨认方向的方法:可以根据太阳的升起(东方)和落下(西方)来辨认方向;也可以利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2. 位置。
- 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例如,学校在小明家的东北方向,距离小明家500米。
三、生活中的大数。
1. 计数单位。
- 个、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 数的读写。
- 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例如:3050读作三千零五十。
- 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例如:四千零六写作4006。
3.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例如:1000>99,因为1000是四位数,99是两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除法(有余数除法认识)
1、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3÷4=5……3 23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3是余数
2、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也可以说,除数要比余数大.
例: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6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7.
在□÷5 = 6
······ 4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5.
3.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根据问题决定,
商的单位和问题的单位相同,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4.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
例:有22个人,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个)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5.如提的是问题是“最多做几件衣服?”,商作为最后的答案.
例: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花布,25米花布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25÷3=8(套)……1(米)
答:最多可以做8套衣服.
6.计算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各部分数.
例:(51)÷6=8......3 (47)÷7=6 (5)
先算6×8=48,再算48+3=51. 先算7×6=42,再算42+5=47.
51÷( 6 )=8......3 26÷()=4 (2)
先算51-3=48,再算48÷8=6. 先算26-2=24,再算24÷4=6.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1、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
2、辨认方向时,要认准中心点.例:“小猫在小狗的()方”,中心点是小狗
3、每天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4、指南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
5.早晨起床,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6.大树年轮较疏的向着(南)方,较密的向着(北)方.
7.北风是由(北)向(南)吹,西南风是由(西南)向(东北)吹.
8.方向扳:
先找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再确定:东北(东和北之间部分)西北(西和北之间部分)
东南(东和南之间部分)西南(西和南之间部分)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千位的左边是(万)位,右边是(百)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5002).
3.在8536中,8在(千)位上,表示(8个千);5在(百)位上,表示(5个百);
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
4.由3个千,5个十组成的数是(3050),它是一个(四)位数;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1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5. 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6.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
6.比较大小时,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的,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从大到小用“>”,从小到大用“<”.
第四章————测量
1、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0米=1千米;
3.长度单位比较大小,首先要观察单位,换成统一的单位之后才能比较;
4.长度单位换算( 1.顺加0.逆减0. 2.进率是几就加或减几个0 )
1000 10 10 10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km m dm cm mm
第五章————加与减
1、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时,想成几个百加减几个百,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也相同;
2、计算时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2).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加进位1;
(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减借位1;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如:()+156=368 280+()=760
4、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如()-156=368 (求被减数:用156+368计算) 980-()=760 (求减数:用980-760计算)
5、加法的验算方法: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注意:运算时不要抄错数,也不要直接把验算结果抄上.
第六章————认识角边
1、角由( 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顶点边
2、按角的大小,将角分为(锐)角.( 直 )角.( 钝 )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比直角小的是( 锐 )角,比直角大的是( 钝 )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3、比较角的大小时要注意:
角的大小与边的( 长短 )无关,与角的( 张口大小 )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4、正方形有四个( 直 )角,四条边都( 相等 )
5
、长方形有四个( 直 )角,长方形的对边( 相等 )6、平行四边形有( 4 )条边,有2个( 锐 )角,2个( 钝 )角,
对边( 相等 ),对角( 相等 ).
第七章————时.分.秒
1、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一共有( 60 )个小格;
2、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就是1分 ;
3、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就是1 时;
4、时针走一大格是1 时,走一圈是12 时;
5、时.分.秒相邻单位的进率是60;
1 时 = 60分, 1分 = 60秒
6、比较时间,首先要观察,统一单位之后再比较大小
7、准确的读出表面的时间.
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
; 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8.时间的加减:分减分,时减时,当分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化成60,再相加
8∶08 8时08分
减.
9.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