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对待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试题,要冷静和乐观,对待初一历史考试要认真和自信。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的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处于( )A、松花江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淮河流域3、下列原始人类中,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且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4、居住于右图所示房屋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5、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的原始居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粟C、豆类D、薯类6、孙中山所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伏羲7、“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根据这一办法传承的顺序是( )A、舜—禹—尧B、尧—舜—禹C、尧—禹—舜D、禹—尧—舜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 )A、公元前3500年B、公元3500年C、公元2070年D、公元前2070年9、右图所示的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毛公鼎B、龙虎尊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10、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发展生产B、训练军队C、整顿内政D、任用管仲为相11、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相关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桂陵之战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3、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其中春秋战国的是( )A、孙思邈B、张仲景C、李时珍D、扁鹊14、创作了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离骚》,他是( )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15、毛泽东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列古代工程中与此意思吻合的是( )A、赵州桥B、都江堰C、长城D、故宫16、下列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相关的是( )A 、打制石器的使用 B、磨制石器的使用C、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D、电力的广泛应用1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朝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起关键作用的是( )A、奖励耕战B、建立县制C、承认土地私有D、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国C、秦朝D、清朝19、有压迫就有反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1、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今天的( )A 北京市B 云南省C 陕西省D 河南省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 、种植水稻B 、饲养猪、狗等家畜C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 、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 .炎帝B .大禹C .黄帝D .舜4.“禅让是在位部落联盟首领自愿进行的让贤之举,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来统治国家。

”据此分析,禅让制的依据是( )A.经济实力B.个人才德C.社会地位D.前任推荐 5.东周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时期。

周平王将都城迁到了哪一地点( ) A.西安 B.殷 C.阳城 D.洛邑6.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C.西周 D.春秋7、尧舜时期,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A .尧B .舜C .鲧D .禹8.《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 A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9.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0.《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 、晋文公称霸 B 、齐桓公称霸 C 、勾践称霸 D 、楚庄王称霸11.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迄今为止,云南、陕西、北京、广东等省区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遗物。

数十万年前,先民们就在不同地方生存、发展。

据此可知()A.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样性B.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C.我国早期人类结成群体生活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较高2.下面是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农作物品种。

材料可证实我国()(黍)现在仍旧称为黍,去皮之后称为大黄米(禾)现在称为谷子,去皮之后称为小米(来)现在称为小麦(麦)麦在商代可能专指大麦()在商代已经有稻,有人说“”字就应读“稻”A.远古人类的产生B.原始农业的兴起C.盘古传说的真实D.早期国家的建立3.“曩(nǎ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下列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这段话的描述最契合的是() A.北京人、山顶洞人B.元谋人、大汶口人C.河姆渡人、半坡人D.蓝田人、良渚居民4.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稻晚稻组合“叁优一号”测产,双季亩产达到1603.9公斤。

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5.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社会()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6.有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海纳百川,它吸收了山东龙山、山西陶寺、湖北石家河等不同区域的文化因素。

二是强势辐射,其作为“核心文化”又输出、影响到甘肃、四川、内蒙古等地。

该学者试图论证该文物()A.反映出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标志我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D.折射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7.二里头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指地处“天下之中”的最早都城及其中心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历史学家要精确掌握中华大地上远古人类发展进步的情况,下列材料中最为可靠的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北京人头部复原像C.《史记》D.原始人狩猎想象图2.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A.北京人采集狩猎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D.相传黄帝造船只3.有这样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被尊奉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①盘古②黄帝③大禹④炎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女娲补天B.炎黄二帝战蚩尤C.大禹治水D.尧舜禅让5.河南安阳“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出土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

据此推测合理的是()A.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C.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D.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6.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耳、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7.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8.下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9.生产工具的革新与技术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标志,春秋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标志性生产工具和技术是()A.石器和刀耕火种B.青铜工具和耒耜耕种C.石器和耒耜耕种D.铁制农具和牛耕10.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A.改革户籍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11.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考试试卷2022学年度说明: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地动仪模型曲辕犁筒车模型罗盘针模型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7、“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具最早出现于()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8、“香茶以待客,色醇而情意重,清烈喻薄厚;浊水而逐人,味淡而友情薄,浓淡比亲疏。

”饮茶习俗风靡全国始于何时?()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9、“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此处的“胡风”是指哪一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A.鲜卑 B.突厥 C.吐蕃 D.南诏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印度11、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①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②杜甫的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感情③阎立本的画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④书法家柳公权创立了一种雄浑敦厚创新书体,人称柳体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13、苏辙《栾城集》载:“(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此处的“朝廷”应是指()A.辽 B.西夏 C.北宋 D.南宋14、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15、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A.化石 B.科学推断C.传说D.后人想象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3.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山顶洞人4.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5. 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A.启汤 B.启盘庚 C.禹盘庚 D.禹汤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庄子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的建立者是()A.大禹B.嬴政 C.启D.伯益9. 秦朝负责行政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10.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A.秦朝 B.汉朝C.唐朝 D.明朝11.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

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半坡居民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居民12.以下关于黄帝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13.小亮同学在学习公元纪年法时,对历史年代尺非常感兴趣。

他要计算夏朝的建立距今()A.4084年B.4085年C.4086年D.4087年1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齐鲁”地名的称呼最早与哪一制度有关()A.郡县制B.禅让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15.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噶米精编江苏省启东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噶米精编江苏省启东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江苏省启东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50分钟总分:50分一、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A .B .C .D .2、如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

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A.陶器 B.瓷器 C.青铜器D.铁器3、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4、位于岷江中游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在古代发挥了哪些具体作用()①水运②旅游③防洪④灌溉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5、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其主要目的是()A.解除边境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B.借天子的影响来发展齐国霸业C.为了维护和巩固分封制D.确保周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6、与春秋时期战争相比,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A.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较多 B.交战区域广东海座位号:C .继续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来扩展疆域D .持续时间较长7、第九届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墨子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战国时期,墨子的思想主张( )A .兼爱、非攻B .法治C .实行“仁政”D .体现辩证思想 8、《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樗(chu )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 )A .刑狱B .军事C .行政D .监察9、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 B. C. D.10、在历史学习中,历史地图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如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②秦长城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③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③ 11、下列说法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无关的是( )A .起义的原因是秦的暴政B .起义的领导者是陈胜、吴广C .起义首先在大泽乡爆发D .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2、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城濮之战1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苑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使用骨针缝衣使用天然火种植水稻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 B. C. D.2.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3. 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人4. 相传在黄帝时期谁创造了文字()A.嫘祖B.隶首C.伶伦D.仓颉5. 禹穴居时,以_______为兵器。

横线处应填入的是()A.木棒B.石器C.铁D.铜6. 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他迁都到()A.殷B.亳C.阳城D.镐京7. 我国有文字的历史始于()A.夏朝B.周朝C.商朝D.尧舜禹时期8. 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9.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

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

请问秦统一后整理出来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A.甲骨文B.钟鼎文C.小篆D.隶书10. 奠定战国七雄政治格局的事件()A.尊王攘夷、城濮之战B.问鼎中原、长平之战C.围魏救赵、马陵之战D.三家分晋、田氏代齐1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和平奖”()A.墨子B.孔子C.老子D.庄子12. 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造福民众。

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是()A.长城B.都江堰C.灵渠D.郑国渠13.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辽东,西起临洮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14. 秦朝灭亡的标志是()A.陈胜吴广起义B.巨鹿之战C.刘邦攻占咸阳D.西汉建立15. 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铸造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将其作为中国人民迎接新世纪到来的珍贵礼物送给了联合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启东市2017-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总分30分)
1.观察如图所示示意图,判断“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应在什么位置()
A.A B.B C.C D.D
2在远古农耕时代,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日常吃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粟 C.小麦 D.玉米
3他既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位国君,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史记。

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
5“明君兴国,昏君误国。

”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决定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7.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

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8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A.改革盛行 B战争不断 C王室衰微 D.国家统一
9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 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
C. 当兵建立军功
D. 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奖赏
10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A.繁重的徭役 B. 很重的赋税 C. 残酷的刑法 D. 可怕的殉葬
1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得益于()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实施D.秦朝统一的完成
12.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公平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13.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共通之处。

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
A.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B.实行仁政来恢复人的善性
C.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D.主张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14.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
15.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最强。

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实力由弱变强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2分)
(3)材料三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和作用是什么?(4分)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权。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战争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

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哪个?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是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的体现?请列举出这一思想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上设置了什么官职?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思想上的具体措施又是怎样的?(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纸)
一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列对应的空格中(每道2分,共3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材料题(共20分。


16 (1)(2分)。

(2)(2分)。

(3)(2分)。

(4)。

(4分)。

17(1)。

(4分)。

(2)
(4分)。

(3)。

(2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总分30分)
1----5ABDBD 6---10ACDCA 11----15BCACB
二材料题(共20分。


16
(1)商鞅变法.(2分)
(2)商鞅,秦孝公.(2分)
(3)统一度量衡.(2分)
(4)具体措施: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分)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2分答出两个不同的点即可)
17
(1)秦朝,郡县制,法家,韩非。

(4分)
(2)实行推恩令,削弱诸候国的土地和人口。

设置刺史。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4分)
(3)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