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杭州市某三甲医院急诊门诊夏季高温天气疾病谱分析
预防医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为了探索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用A、理论流行病学B、遗传流行病学C、描述流行病学D、移民流行病学E、血清流行病学正确答案:D2.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二代发病率E、死亡率正确答案:C3.某学者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选取了120例该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使用标准疗法的对照组,随访观察时,观察者与患者均不知道两组接受的措施,一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60名患者中有40人有效,对照组60名中有20人有效,经统计学检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结果推出的结论为:A、资料不足,尚不能下结论B、该药对该疾病有效C、该药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低于标准疗法的疗效D、标准疗法无效E、该药对该疾病无效正确答案:A4.某市乙脑发病率为1/万,该市历年来乙脑发病率一般波动在(0.8〜1.1)/万。
判断该市1983年乙脑的流行强度属于A、流行B、暴发C、长期变异D、大流行E、散发正确答案:E5.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A、机体蓄热导致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B、头部受强热辐射直接照射致脑组织水肿C、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D、外周血管扩张致脑供血不足E、机体脱水后补充大量淡水正确答案:A6.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A、容易出现失访偏倚B、相对于队列研究,样本含量要求很大C、相对于试验研究,不容易产生医德问题D、回忆信息时,易出现信息偏倚E、不能分析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正确答案:D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B、侧重研究传染病的流性特征和防治措施C、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只研究疾病的防治措施E、侧重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正确答案:C8.属于交叉设计对照和自身对照共同缺点的为A、仅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B、仅适用于病程长且病情稳定的疾病C、组间可比性差D、需要样本量大E、都能做自身前后比较正确答案:B9.当一种疗法可以延长患者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这样在人群中A、该病的发病率、患病率都会升高B、该病的患病率会升高C、该病的发病率会降低D、该病的患病率会降低E、该病的发病率会上升正确答案:B10.预防医学的第一次变革使下述哪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明显改变:A、地方病B、心脏病C、肿瘤D、传染病E、意外死亡正确答案:D11.男,45岁。
卫生统计学习题

《预防医学》练习题——统计学方法一、判断题:1.对称分布资料的均数和中位数的数值一致。
()2.标准误是表示个体差异分布的指标。
()3.标准差大,则抽样误差也必然大。
()4.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含量趋向无穷大时,x趋向等于μ,Sx趋向等于σx。
()5.用频数表法计算均数,各个组段的组距必须相等。
()6.t 检验是对两个样本不同样本均数的差别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之一。
()7.t检验结果t=1.5,可认为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意义。
()8.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个不同样本均数的差别进行假设检验,一次p<0.01,一次0.01<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小。
()9.在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手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作t检验后的结论是相同的。
()10.确定假设检验的概率标准后,同一资料双侧t检验显着,单侧t检验必然显着。
()11.某医师比较甲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作假设检验,若结果p<0.05 ,说明其中某一疗法优于另一疗法;若p<0.01,则说明其中某一疗法非常优于另一疗法。
(? )12.若甲地老年人的比重比标准人口的老年人比重大,那么甲地标准化后的食管癌死亡率比原来的率高。
(? )13.比较两地胃癌死亡率,如果两地粗的胃癌死亡率一样,就不必标化。
(? )?14.同一地方30年来肺癌死亡率比较,要研究是否肺癌致病因子在增强,应该用同一标准人口对30年来的肺癌死亡分别作标化。
()15.某地1956年婴儿死亡人数中死于肺炎者占总数的16%,1976年则占18%,故可认为20年来该地婴儿肺炎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16.小学生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为中学生的两倍,这是小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
()17.若两地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差别很大,即使某病发病率与性别、年龄无关,比较两地该病总发病率时,也应考虑标准化问题。
()18.计算率的平均值的方法是:将各个率直接相加来求平均值。
()19.某年龄组占全部死亡比例,1980年为11.2%,1983年为16.8%,故此年龄组的死亡危险增加。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题含答案1、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
该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正确,因为用流行率未用发病率答案:C2、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死亡病例B、旧病例C、可疑病例D、新发病例E、有待确诊的病例答案:D3、下表是某地肺癌的标化死亡比(SMRs): 职业 SMRs1949-1960 1968-1979 木匠 209 135 瓦匠 142 118 仅依据 SMRs 可得出:A、1949-1960 年木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同期瓦匠高B、 1949-1960 年瓦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 1968-1979 年高C、瓦匠的年龄调整死亡率 1949-1960 年比 1968- 1979 年高D、 1968-1979 年木匠的肺癌死亡率比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群预期死亡率高E、 1968-1979 年木匠肺癌的死亡百分比是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预期死亡率估计死亡率的 1.35 倍答案:D4、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B、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
C、暴露组的死亡率加非暴露组的死亡率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减去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E、以上都不是答案:B5、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出发点是宏观:A、群体水平C、团体水平D、队列水平E、生态水平答案:A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B、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要求的把握度E、要求研究的变量的性质答案:E7、饭店的碗筷,每次用后都进行消毒,这是:A、终末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预防性消毒E、化学消毒答案:D8、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不能估计相对危险度B、不能调查多种可疑的病因C、容易产生医德问题D、回忆时易发生偏性E、样本含量要求很大答案:D9、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频率的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答案:A10、系列研究表明,历年驱虫药销售量与脑炎分布:A、相似C、相一致D、不相似E、没关系答案:C11、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答案:D12、发生医院感染时,停止收容新病人的时间是:A、该病最长潜伏期过去B、该病员短潜伏期过去C、该病平均潜伏期过去D、该病常见潜伏期过去E,观察一段时间没有新病人发生答案:A13、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报告时限为:A、3 小时以内B、4 小时以内C、 6 小时以内D、7 小时以内E、2 小时以内答案:B14、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 ,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A、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小于吸烟者答案:E15、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B、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C、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D、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E、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答案:E16、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的对照常用:A、自身对照B、亲友对照C、邻居对照D、以未接种的健康人为对照E、该病的病例为对照答案:D17、自病原体侵人机体到临床症状最早出现的一段时间称为:A、潜伏期B、传染期C、前驱期D、发病前期E、隔离期答案:A18、缺乏某一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A、充分病因B、必需病因C、非必需病因D、非充分病因E、危险因素答案:B19、关于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最恰当?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时就分清人群队列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对照,并测量暴露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答案:A20、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的正确关系是:A、发病率患病率×病程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发病率,患病率十病程D、发病率,患病率一病程E、病程,发病率×患病率答案:B21、医院感染的含义是:A、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所有发生在医院内的细菌感染C、医院内病人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D、因医疗器械消毒不严造成的感染E、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医院职工在护理或治疗患者过程中发生的感染答案:A22、在 Framingham 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 30 一 44 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 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D、不正确,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E、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答案:B2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确切的含义是:A、针对疫情出现后的措施B、针对疫情存在时的措施C、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D、指疫情未出现时,针对病原体可能存在的实体或可能受病原体威胁的人群所采取的预防措施E、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答案:D24、在一项有 500 名病例和 500 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 400 名病例和100 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
附属杭州医院内科统考-病例分析题

附属杭州医院内科病例分析题(呼吸、心内、消化、内分泌、肾内)病例一患者,女性,25岁,主诉:因“腰酸5天伴发热3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酸乏力,未做进一步治疗,3天前患者出现发热畏寒,最高体温达40.5℃,伴有全身酸痛,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就诊于本院门诊,查血常规+CRP白细胞 9.4*10^9/L,中性粒细胞 75.4%,超敏C-反应蛋白30mg/L;尿常规:白细胞(镜检)+++,脓球(镜检)++;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针”及“异帕米星针”静滴抗炎治疗2天,患者仍有发热畏寒,全身酸痛,乏力,今日门诊复查血常规:白细胞9.9*10^9/L,中性粒细胞 78.3%,超敏C-反应蛋白 116mg/L;尿常规:白细胞(镜检)+++,脓球(镜检)++;为进一步诊治收治入院。
患者自病来神志清,精神软,睡眠、胃纳可,小便如上所述,大便无殊,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健,家族史、个人史及生育史无殊。
体格检查:T 37.8℃、P 98次/分、BP 107/69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无充血。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9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浮肿。
神经系统查体无殊。
辅助检查:本院门诊:血常规:白细胞9.9*10^9/L,中性粒细胞 78.3%,血红蛋白 99g/L,超敏C-反应蛋白 116mg/L;尿常规:隐血 ++,蛋白+-,红细胞(镜检)++,白细胞(镜检)+++,脓球(镜检)++。
问题:1.患者首先考虑什么诊断?(2分)诊断依据?(2分)2.如何区分上下尿路感染?(4分)3.入院后需完善什么检查?(2分)参考答案:考虑诊断急性肾盂肾炎(1分);依据:患者有发热、腰痛、肾区叩击痛阳性(1分),尿检提示白细胞、脓球阳性(1分)。
急诊科题库59-1-8

急诊科题库59-1-8问题:[单选,案例分析题]男性患者,27岁,高温暴晒2小时后在建筑工地昏倒,体检:脉搏120次分钟、呼吸25次分钟、体温40.5℃、血压9060mmHg。
采取下面哪项措施不恰当()A.A.放置在阴凉处B.环境降温C.冰水浸浴D.冰水擦拭E.氧气吸入问题:[单选,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69岁,退休教师,家人发现其反常昏睡不起2小时呼救120。
既往有高血压史,1个月前有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病史。
医务人员在家中检查发现:血压10060mmHg,P68次分,R16次分,能被叫醒;回答问题时口齿不清,答完后马上又进入深睡眠状态,难以唤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减退,右下肢肌力约4级,右上肢肌力3~4级,右上肢肌张力稍高;右侧霍夫曼征(+),右侧巴宾斯基征(±);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发现。
下列院前处置不妥的是()A.A.避开患者向家属说明初步诊断并交待病情的严重性,需要立即转入专科医院做颅脑CT尽快明确诊断并入院治疗B.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争取尽可能配合C.平稳搬至救护车上,平卧、吸氧、监护病情转入医院D.立即开放静脉通路,并行溶栓治疗E.与转入医院联系尽快做颅脑CT问题:[单选,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69岁,退休教师,家人发现其反常昏睡不起2小时呼救120。
既往有高血压史,1个月前有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病史。
医务人员在家中检查发现:血压10060mmHg,P68次分,R16次分,能被叫醒;回答问题时口齿不清,答完后马上又进入深睡眠状态,难以唤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减退,右下肢肌力约4级,右上肢肌力3~4级,右上肢肌张力稍高;右侧霍夫曼征(+),右侧巴宾斯基征(±);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发现。
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不宜采取溶栓治疗()A.A.患者发病达5小时B.尚能被叫醒C.呕吐大量咖啡色样胃内容物,血小板计数≤100×109LD.血压10060mmHgE.CT等检查无颅内出血征象/ 相亲网问题:[单选,案例分析题]女性,5岁。
浙大《流行病学》在线作业

1.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 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 提供诊断依据D. 不涉及药物治疗2. 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治愈率3.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用的疾病的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4. 关于现患调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抽样调查是一种观察法B. 整群抽样适用于大规模调查C. 单纯随机抽样所得代表性最好D. 普查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5. 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 相对经济B. 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C. 可计算发病率D. 选择无病者作为对照6. 在进行子宫内膜癌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时,下列哪一组病例最为理想:A. 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B. 一个地区多所医院诊断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C. 一个地区肿瘤发病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D. 一个地区肿瘤死亡监测系统登记的所有子宫内膜癌病人7. 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l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为A. 系统抽样B. 整群抽样C. 简单抽样D. 多级抽样8. 年龄调整死亡率是用来:A. 确定人群中特定年龄段的实际死亡人数B. 纠正忽略了年龄信息的死亡率C. 在相同年龄的人群中做比较D. 在比较死亡率时消除人群中年龄分布差异的影响9. 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10. 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 现场观察B. 实验工作C. 调查分析D. 统计处理11. 据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由此推论驾驶蓝色车比其他颜色的车。
发生事故的危险性更高。
该推论是:A. 正确的B. 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C. 不正确,因为该比较不是基于率的比较D.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12. 下表是某地肺癌的标化死亡比(SMRs):职业1949-1960 SMRs 1968-1979 SMRs 木匠209 135 瓦匠142 118 仅依据SMRs可得出:A. 1949-1960年木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同期瓦匠高B. 1949-1960年瓦匠死于肺癌的人数比1968-1979年高C. 瓦匠的年龄调整死亡率1949-1960年比1968-1979年高D. 1968-1979年木匠的肺癌死亡率比同年龄的各职业的人群预期死亡率高13.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4.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B.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C.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D.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5. 下列哪项不属于队列研究的特点:A. 能研究多种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B. 能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C. 是由因到果的研究D. 能计算研究因素所引起的发病率16. 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17. 当某一新疗法可防止死亡但不影响疾病恢复时,那么将会发生:A. 该病发病率增加B. 患病减少C. 该病患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降低18. P和Q两个社区年龄调整死亡率相等,P社区粗死亡率较Q社区低,则可能得出结论:A. 两个社区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 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不准确C. 诊断在P社区较Q社区更准确D. P社区较Q社区有更多的年青人19. 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 个例调查B. 前瞻性调查C. 抽样调查D. 爆发调查20.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21.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 不能估计相对危险度B. 不能调查多种可疑的病因C. 容易产生医德问题D. 回忆时易发生偏性22. 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23. 在临床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可用于:A. 探讨某种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B. 筛检某种疾病的病人C. 对诊断试验或方法进行评价D. A十B十C24. 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 流行B. 爆发C. 周期性D. 季节性25. 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A. 该病的死亡专率B. 某疾病的死亡结果C. 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D. 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26.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长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 个案调查B. 典型调查C. 现况调查D. 问卷调查27.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28. 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死亡率C. 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29. 死亡率是指:A.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B.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C.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群同期患病人口数之比D. 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的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发病人口数之比30. 流行是指:A. 发病率低,但持续时间长B. 发病率高达1%C. 季节性出现的传染病D. 性质相似的疾病的发生明显高出该人群一般发病水平31. 真正的普查是指:A. 对某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B. 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 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D. 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32. 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B.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C.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 现患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E.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33. 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34. 罹患率是指:A. 1年内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B. 观察期间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C. 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期初人口数之比D. 观察期间某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暴露人口数之比35. 发病率、患病率与病程的正确关系是A. 发病率;患病率×病程B.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C. 发病率=患病率十病程D. 发病率=患病率一病程36. 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A. 普查B. 抽查C. 队列研究D. 现患调查37. 队列研究的对象是:A. 未暴露于某种特定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B. 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C. 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病人和非病人D. 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特定研究因素的健康人38.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 进行统计学检验B.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C.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D. 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39. 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爆发的特点是:A. 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B. 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 有一个流行高峰D. 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40.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41. 在一次某病的现况研究中,发现男性符合该病症状标准的为5/1000,而同年龄女性为10/1000。
医疗机构(医院)三甲复审公共部分理论考核试题题库

医疗机构(医院)三甲复审公共部分理论考核一、单项选择题1、当暴露源为HIV阳性或者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内上报院感办[单选题]*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24小时2、接触()时,需戴手套,如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应戴双层手套[单选题]*A、血液B、皮肤C、分泌物D、血液、体液、分泌物V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单选题]*A、弯盘B、缁鹊VC、治疗盘D、银子4、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如必须复帽只能用单手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等[单选题]*A、棉签B、针头、刀片VC、输液器D、纱布E、全科老年科5、脱隔离衣时如果悬挂清5吉区或半污染区应污染面向()[单选题]*A、外B、里√C、上D、下E、左6、空气传播隔离标识为()[单选题]*A、蓝B、紫C、粉D、黄VE、绿7、血液领取时”三望()[单选题]*A、杳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袋有无破损及血袋标签是否完整VB、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液的种类C、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种类、血袋有无蹴及血袋标签是否完整D、杳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E、查血液的有效期、血袋有无破损、血袋标签是否完整8、输血前的"三查"()[单选题]*A、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袋有无破损及血袋标签是否完整B、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液的种类C、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种类、血袋有无礴及血袋标签是否完整D、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VE、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袋标签是否完整9、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个等级[单选题]*A、1B、2C、4√D x910、不良事件按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轻重程度分()级[单选题]*A、1B、2C、4D、9√11、高危警示药品的警示标志颜色为()[单选题]*A、白底黑字B、白底红字C、红底黑字,D、黑底红字12、使用呼吸机过程突然断电,停电期间本病区的()不得离开患者,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作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 To detect the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which one should beused for measuring the frequency of the disease:A Incidence rateB Attack rateC Prevalence rateD During the prevalence rateE Point prevalence rate2. According to the incidence rate, which one is not included:A .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of the risk factorsB. Prevelence rate increase or decreaseC. Level of diagnosis increase or decreaseD. Changes of diagnostic criteriasE.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on measures 3.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4.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现患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5.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6.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7. 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 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8. 患病率指标来自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9. 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0.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11. 疾病年龄分布中的出生队列分析方法是 A. 不需要随访B. 观察一时间断面的死亡率C. 将同一时期同一年龄的人划为一组D. 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 说明不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的变化12. 时点患病率在理论上是无长度的,但实际上以不超过多长时间为度A. 1天B. 1个星期C. 1个月D. 6个月E. 1年13. 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 A. 短期波动B. 季节性C. 间断性D. 周期性E. 长期变异14.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出当地的A. 高血压发病率B. 高血压患病率C. 高血压罹患率D. 高血压死亡率E. 高血压续发率15. “流行”是指A. 发病率超过5%的状况B. 发病率超过10%的状况C. 在较大范围内都发生了新病例D. 某病的发病率明显地超过邻近地区的发病波动范围E.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16. 综合地进行疾病“三间分布” 描述的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A. 出生队列研究B. 横断面研究C. 移民流行病学D. 血清流行病学E. 遗传流行病学17. 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用下列哪种方法最适合 A. 遗传流行病学B. 血清流行病学C. 移民流行病学D. 描述流行病学E. 理论流行病学18.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 A.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B. 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C.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D.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E. 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A2型题]19. 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05年和200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2005年相比A.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 2006年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 心肌梗死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 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 以上均不对20. 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 散发B. 暴发C. 流行D. 大流行E. 世界大流行21. 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Ag,其中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S指标为A. 发病率B. 患病率C. 罹患率D. 感染率E. 生存率22. 甲、乙两人群中几种特殊部位癌肿报告新病例的相对数如下:癌肿部位甲人群(%) 乙人群(%)肺 10.0 6.7乳腺 30.0 20.0子宫颈 25.0 16.7其他 35.0 56.6合计 100.0 100.0 据此推论甲人群较乙人群更易患肺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该推论是:A. 正确B. 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或死亡率C. 不正确,因为未用率指标测量D. 不正确,因为未设对照组E. 不正确,因为未进行率的标化23. 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要比其他车子的车祸发生事件为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目的
方法
研 究 高 温天 气 下 急 诊 疾 病 谱 变 化 , 为临床医生及疾病预防部门提供高温天气 疾病防治策 略一线数据 。
2 0 1 3年 7— 9月 平 均 E l 最 高气 温 及 最 低 气 温 、 高温 ( ≥3 5℃ ) 及 极端 高温 ( ≥4 O℃ ) 持 续
对 比分 析 2 0 1 3年 高 温 夏 季 ( 7— 9月 ) 杭 州 市 第 一 医 院急 诊 成 人 门诊 ( 除产 科 外 ) 救 治疾病谱 , 结 合 气 温特 点
c l i n i c a l p hy s i c i a n s a nd di s e a s e p r e v e nt i o n s e c t o r s .M e t hod s Th e c l i n i c a l da t a o f t h e o u t p a t i e n t s a d mi t t e d t o t h e e me r g e n c y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比例 明 显 升 高 。 结 论
关键词 : 高温; 急诊 ; 心 脑 血管 疾病 中 图分 类号 : R 5 9 4 . 1
高温夏季心脑血管疾病 、 急 性 胃肠 炎 、 中 暑 等 疾 病 的 发 病 率 明显 升 高 , 且 持 续
极端高温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显著。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6 4 4 9 ( 2 0 1 5 ) 0 2—0 1 2 4— 0 3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结 果
天数都远远高于 2 0 1 4年 同期 ; 2 0 1 3年 7— 9月 共 收 治 1 7 1 6例 病 例 , 2 0 1 4年 7— 9月 共 收 治 1 7 9 6例病 例 ; 2 0 1 3年 7— 9月 收 治 的 心 血 管 疾病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 胃肠 炎 、 中暑患者 比例高 于 2 0 1 4年 同期 ; 2 0 1 3年 气 温 持 续 ≥4 0℃ 阶段 ,
The d i s e a s e s t r e a t e d b y a l e v e l - 3 h o s p i t a l i n Ha ng z h o u a n d t h e h o t we a t h e r i n t h e s u mme r o f 2 0 1 3
2 0 1 3年 杭 州 市 某 三 甲 医 院 急 诊 门诊 夏 季 古 日 同皿 天 气 疾 病 谱 分 析
蔡 鸿 鹏 , 徐 芝君 , 王 弋 , 秦 怡
( 1 . 杭卅 l 市 长 庆 潮 鸣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全 科 门诊 , 浙 江 杭 卅I 3 1 0 0 0 6 ; 2 . 浙 江 大 学 医学 院 附属 第 二 医 院 滨 江 院 区 重症监护室 ,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8 ; 3 . 杭 州 市第 一人 民 医 院 急 诊 科 ,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3 )
C AI Ho n g — p e n g ,XU Z h i — j u n ,WAN G Yi ,QI N Yi
( 1 . C l i n i c s o f G e n e r a l Me d i c i n e , Q i n g C h a o Mi n C o mm u n i t y 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C e n t r a l o f H a n g z h o u C i t y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0 6 ;
2 . I CU,t h e S e c o n d A f il f i a t e Ho s p i t a l o f Z h e i f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Me d i c a l S c h o o l ,Ha n g z h o u 3 1 0 0 0 8; 3 . U r g e n t C a r e Cl i n i c s ,t h e Fi r s t P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f Ha o n g z h o u C i t y ,Ha n g z h o u 3 1 0 0 0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d i s e a s e s c o mmo n l y o c c u r r i n g i n u n u s u a l l y h o t we a t h e r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d a t a f o r
r o o m i n t h e s u mme r( d u r i n g t h e p e r i o d f r o m 1 J u l y t o 3 0 S e p t e mb e r )o f 2 0 1 3 a n d 2 0 1 4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
第3 5卷 第 2期
2 0 1 5年 4月
健 康 研 究
He al t h Re s e ar c h
V0 1 . 3 5 NO . 2
Ap r .2 01 5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6 4 4 9 . 2 0 1 5 . 0 2 . 0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