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集体备课安排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法二、表内除法(一)七、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图形的运动(一)八、克和千克四、表内除法(二)九、数学广角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三、教学目标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第一章:整数- 第一节:正数和负数(1课时)- 第二节:整数的比较(1课时)- 第三节:加法(3课时)- 第四节:减法(3课时)- 第五节:整数的乘法(3课时)- 第六节:整数的除法(3课时)- 第七节:复(2课时)第二章:小数- 第一节:小数的认识(2课时)- 第二节:小数的加法(4课时)- 第三节:小数的减法(4课时)- 第四节:小数乘法初步(3课时)- 第五节:小数除法初步(3课时)- 第六节:小数的乘法和除法(4课时)- 第七节:小数的比较(2课时)- 第八节:复(2课时)第三章:几何图形- 第一节:图形的分类(2课时)- 第二节:正方形和长方形(3课时)- 第三节:三角形(3课时)- 第四节:圆和半圆(2课时)- 第五节:平行线的认识(2课时)- 第六节:关于图形的综合运用(4课时)- 第七节:复(2课时)第四章:数据和图表- 第一节:数据调查与整理(3课时)- 第二节:数据的表示(3课时)- 第三节:观察和总结(2课时)- 第四节:数据归纳与分析(4课时)- 第五节:直方图(2课时)- 第六节:复(2课时)第五章:长度和面积- 第一节:长度的认识(2课时)- 第二节:长度的测量(3课时)- 第三节:周长的认识(2课时)- 第四节:周长的测量(3课时)- 第五节:面积的认识(2课时)- 第六节:面积的测量(4课时)- 第七节:复(2课时)第六章:时间- 第一节:日历(2课时)- 第二节:秒的认识(2课时)- 第三节:时刻的认识(3课时)- 第四节:按时计算时间差(2课时)- 第五节:时间的单位(2课时)- 第六节:复(3课时)第七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认识(2课时)- 第二节:分数的大小(2课时)- 第三节:分数的四则运算初步(3课时)- 第四节:带分数(2课时)- 第五节:复(2课时)第八章:容量和质量- 第一节:容量的认识(3课时)- 第二节:容量的测量(2课时)- 第三节:质量的认识(2课时)- 第四节:质量的测量(3课时)- 第五节:质量和容量单位换算(3课时)- 第六节:复(2课时)第九章:分辨群体的大小和成分- 第一节:分辨群体的成分(2课时)- 第二节:比较大小:两极的单独比较(2课时)- 第三节:比较:两极的整合比较(3课时)- 第四节:三种群体的关系和容量(2课时)- 第五节:复习(2课时)。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含进度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依据《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本班学生共有48人,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上学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
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数据收集和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里养成了良好的研究惯,能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大部分同学已经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于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掌握。
虽然个别学生还需要加强辅导以达到计算正确、迅速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教材包括解决问题、表内除法、图形与变换、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内容。
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研究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的水平。
本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学生的数位认识可以扩大到四位。
这是研究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我国的计数惯是每四位一级,因此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则,再研究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研究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本教材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笔算三位数(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这些内容是进一步研究计算的基础。
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
解决问题是在研究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法二、表内除法(一)七、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图形的运动(一)八、克和千克四、表内除法(二)九、数学广角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三、教学目标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做一做”。
2、挑战园地:(1)、练习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法二、表内除法(一)七、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图形的运动(一)八、克和千克四、表内除法(二)九、数学广角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三、教学目标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做一做”。
2、挑战园地:(1)、练习第4、5题。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朱湖中心小学学校学科数学二年二班执教者潘垚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一、数据收集整理六、有余数的除法二、表内除法(一)七、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图形的运动(一)八、克和千克四、表内除法(二)九、数学广角五、混合运算十、总复习三、教学目标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方法措施学生易对具体、生动、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教材分析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表格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朱湖中心小学学校学科数学二年二班执教者潘垚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教材分析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近似数。
了解除法的含义;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钝角;认识质量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活动感受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学过《表内除法》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表内除法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迁移能力,还可以省时。
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教学进度表第1课时课后反思:第2课时第三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7课时第8课时第9课时第10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