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人物教案
初中美术素描人物课本教案

初中美术素描人物课本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人物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素描人物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素描人物的基础知识2. 素描人物的观察和表现方法3. 素描人物的创作步骤4. 学生实践和教师指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素描人物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素描人物的魅力。
2. 教师简要介绍素描人物的基础知识,如线条、比例、结构等。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观察人物,包括人物的整体形态、动作、表情等。
2. 教师讲解如何表现人物,包括线条的运用、明暗的处理、质感的表现等。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素描人物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的步骤和方法。
2.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讲解每个步骤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开始进行素描人物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创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素描人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师总结上节课学生的创作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进行素描人物的构图,包括人物的位置、大小、比例等。
2. 教师讲解如何处理素描人物的细节,包括衣纹、头发、面部表情等。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素描人物的创作过程,特别是如何处理细节。
2.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讲解每个步骤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继续进行素描人物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创作。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初级小学美术教案学习素描人物基础技巧

初级小学美术教案学习素描人物基础技巧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素描人物是培养学生绘画基本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学习素描人物的基础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力,以及提升绘画技能。
本文将介绍初级小学美术教案中学习素描人物的基础技巧。
一、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展示一些重要的素描人物作品,或者播放相关的短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素描人物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结合其中的一些作品或视频,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艺术品赏析的交流,让学生对素描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学习素描人物的基本构造1. 头部构造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人物头部的基本构造。
例如,提醒学生头部的构造要包括骨骼结构、面部特征、眼睛、鼻子、嘴巴等要素。
可以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椭圆形、长方形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头部的基本结构。
2. 身体构造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人物身体的基本构造。
例如,提醒学生身体的比例关系、肌肉结构、骨骼结构等。
可以使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身体的基本轮廓和关节部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物身体的构造。
三、学习素描人物的表现技巧1. 线条运用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线条在素描人物中的运用技巧。
例如,直线、湾曲线、粗细线等。
可以通过示范或者动手实践来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线条的使用方法,并引导他们观察素描人物中线条的表现形式,加深对线条运用的理解。
2. 渲染和明暗处理在素描人物中,渲染和明暗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运用不同的铅笔压力和手法来渲染素描人物,并通过示范和实践指导学生掌握渲染的技巧。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素描人物中光影的分布情况,培养他们对明暗处理的观察能力。
四、创作实践活动通过上述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素描人物技巧。
在创作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自己创作的素描人物作品。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和经验,让他们选择合适的人物形象进行描绘。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形象特征、动态表现等方面。
美术教案素描与人物造型

美术教案素描与人物造型【教案】素描与人物造型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素描与人物造型,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素描纸、铅笔和橡皮擦。
2. 教师准备一些优秀的素描与人物造型的作品,以便给学生参考。
3. 教师准备一个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素描与人物造型作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第一节:素描的基本技法1. 教师首先会详细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包括线条、明暗、透视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用铅笔练习画不同形状的线条、弧线等,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笔触控制能力。
第二节:人物形象的基本构造1. 教师讲解人物形象的基本构造,包括头部、躯干、四肢等。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用素描表现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人物面部的表达1. 教师详细讲解人物面部的特征和表达方式,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
2. 学生练习用素描表现人物面部的不同表情和特征,如愤怒、快乐、悲伤等。
第四节:人物的肢体语言1. 教师讲解人物肢体语言的基本特征,如姿势、动作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用素描表现人物的不同姿势和动作。
第五节:素描与人物造型的创作1.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和技巧,自由发挥进行素描与人物造型的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材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拓展练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继续进行素描与人物造型的创作,深化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以及学生对素描与人物造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的重点是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了解更多优秀的素描与人物造型作品,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欣赏能力。
初中素描人物试讲教案

初中素描人物试讲教案1. 让学生了解素描人物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人物头像的比例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素描人物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人物头像的比例和结构3. 人物细节的观察和表达4. 绘画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素描人物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人物头像的比例和结构,人物细节的观察和表达。
2. 教学难点:人物头像的比例和结构的掌握,人物细节的观察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人物素描作品,引发学生对素描人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素描人物的基本概念,如线条、阴影、透视等,讲解素描技巧,如观察方法、绘制步骤等。
3. 人物头像的比例和结构:讲解人物头像的比例关系,如三庭五眼、面部比例等,分析人物头像的结构,如面部肌肉、骨骼等。
4. 人物细节的观察和表达: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细节,如皮肤纹理、毛发、衣物等,讲解表达方法,如线条、阴影、色彩等。
5. 绘画实践:为学生提供人物头像图片,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人物头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素养。
六、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人物头像,掌握人物头像的比例和结构。
2. 观察身边的人,描绘他们的细节特点,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收集人物素描的相关资料,了解不同风格的人物素描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素描基础人物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素描的基本技法,包括线条、明暗、比例和构图。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头部、身体结构以及表情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重点1. 人物头部结构及比例的掌握。
2. 人物表情和神态的刻画。
3. 明暗关系的运用和光影效果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1. 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2. 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人物特征的描绘。
3. 高级光影效果的捕捉和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素描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人物素描的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人物头部结构图、人物表情图、光影效果图等。
2. 教学用具:素描纸、铅笔、橡皮擦、画板、画架等。
3. 教学素材:人物照片、石膏头像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人物素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
2. 提出问题:人物素描有哪些基本技法?如何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神态?(二)讲解新课1. 人物头部结构及比例:讲解头部骨骼、肌肉、五官等结构,以及三庭五眼、四高三低等比例关系。
2. 人物表情和神态:讲解不同表情的肌肉运动规律,以及如何通过线条和明暗关系表现人物的神态。
3. 明暗关系的运用和光影效果:讲解光影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光影效果表现人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三)演示新课1. 教师现场演示人物素描的步骤和技巧,包括起稿、勾线、铺大色调、刻画细节等。
2. 教师示范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人物特征的描绘。
(四)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绘制人物素描作品。
(五)讨论与交流1.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共同探讨人物素描的技巧和表现方法。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幅人物素描作品。
美术课素描教案优秀4篇

美术课素描教案优秀4篇美术课素描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为复杂的人像比例、结构,提高对人物面部表情、头部结构的认识,从而达到刻划对象心理表情的高度,对日后进行创作有较好的帮助,并通过头像的训练,对事物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是素描教学的较高级阶段。
教学重点:对人物头部结构及人物神态的刻划。
教学难点:对人物头部解剖结构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7—5621-1893-0 参考书目:《现代素描肖像》孙建平著天津美术出版社 ISBN 7-5315-0323-5/。
0323《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乔治。
伯里曼著广西美术出版社ISBN 7-80674-065-1/。
48《素描基础知识》郭绍刚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8260.0718《素描技法》马玉如陈达青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8027.7210〈〈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素描教程〉〉贝洛乌索夫。
柯尔布。
卡别依金著曹春生译ISBN 7-5059-1262-3/。
324学时:6╳10人物头像素描一、人物头像素描的意义1、人物是素描研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很多专业画家研究的对象。
我们可以从很多大师那里找到他们画的人像素描,并可见其所具有的艺术质量,那些充满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创作画中的设计稿,但是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研究素描头像的作画技法应对有关艺术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时对艺术的思维、观点进行培养和锤炼。
这样有利于在绘画成长的过程中发育健全。
研究人像素描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程序。
二、人物头像写生1、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深入研究素描头像的一般规律,从头骨研究开始并借助头骨及肌肉解剖知识以及面部细节的帮助,大致掌握不同角度俯仰透视时头部的关系和表现方法。
2、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在画头像时要掌握基本的构图规律、原则,要看好纸的大小,而后开始定位、高低左右、中心线等辅助线的勾画,再确定头部的尺寸及比例和它的运动趋势,然后轻轻的定位描画。
素描人物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人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人物形态、比例和表情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 人物形态的观察与描绘。
2. 人物比例和结构的掌握。
3. 表情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1. 人物动态的捕捉与表现。
2. 头部解剖结构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人物素描作品欣赏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素描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素描人物吗?它有哪些特点?3. 教师简要介绍素描人物的概念、特点及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二、基础知识讲解1. 人物比例与结构:讲解三庭五眼、头部解剖结构、身体比例等基础知识。
2. 表情与神态:讲解人物表情的分类、特点及如何刻画。
3. 动态捕捉:讲解人物动态的表现方法,如姿态、动作、表情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位模特进行素描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纠正。
3.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模特的形态、比例、表情和动态,力求准确描绘。
四、作品点评与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描技巧。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人物比例、结构、表情、动态等基础知识。
2. 模特:选取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模特,方便学生观察和练习。
3.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画纸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物形态、比例、表情和动态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3.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度和进步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素描人像刻画教案大全

素描人像刻画教案大全教案标题:素描人像刻画教案大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素描人像刻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素描刻画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情感表达。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各种人像照片、画纸、铅笔、橡皮擦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优秀的人像素描作品,引起学生对素描人像刻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素描人像刻画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素描人像刻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要点,如线条运用、明暗处理等。
2. 分析不同人物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的形状和比例关系。
三、示范与实践(30分钟)1. 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素描人像刻画的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简单的素描人像练习,如画一个人物的眼睛或嘴巴等。
四、巩固与拓展(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人像照片,进行素描人像刻画练习。
2.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并提供进一步的技巧指导。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人像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他们的进步和发现的问题。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的作品评估,包括线条运用、形象表达和技巧运用等方面的评价。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参加素描人像刻画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创作动力和自信心。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绘画技法,如水彩、油画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2.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评价,进行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人物教案课程名称:素描人物课时:60课时授课教师:李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专业:美术学关于素描教学素描的基本概念:(既什么是素描)素描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凡以单简的色彩(主要以铅笔及碳笔为表现工具)的简单工具对客观形物作朴素描绘的画种样式都算是素描。
通常的基本功训练是用单色塑造形体。
它是锻炼观察和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及明暗关系为目的一种形式。
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本功。
素描可以是客观写实的,也可以采用象征、夸张甚至抽象的形式。
素描是西方最早独立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十四世纪末,素描就完全独立。
直到现在,它已有了广泛的表现范畴。
它可以是画家最原始、最直接、最真实、最深刻的思想火花的形象表现,也可以是训练一个人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手段。
按表现手法的不同来区别:有线描、明暗素描、结构素描、线面结合素描(包括黑白团块素描等,如黑白木刻等)。
如以目的和使用性质来区分。
则可以分为习作性素描、表现性素描、资料性素描等等。
西方素描的演变与发展:据考察,世界上最早的素描是距今约两万年的法国拉斯柯岩洞壁画和约在一万年以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窟壁画,二者均为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遗迹。
原始人常用极简单的天然材料,如木炭、泥土、骨、石等直接在洞壁上刻画、反复表现野牛、野猪、野鹿等形象。
其中西班牙阿塔米拉洞窟壁画的野牛尤为精彩,形象生动,线条奔放,线面结合谐调,其动感、力感、重感、体感及野牛的野性威力,无不显示了原始人对动物的敏锐观察力。
此后,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绘画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色走向多彩的表现,素描由原始阶段逐步得到发展。
继史前绘画之后,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壁画为世界上最富特色的绘画艺术。
古埃及绘画主要以线造型,富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和浓厚的东方色彩。
古希腊的素描:初期很重视轮廓线的表现力,有独特的质朴之美。
而后逐渐摆脱东方影响,人物比例真实,但用线比较生硬。
直到公元前五到四世纪时写实风才达到成熟。
其面貌可以从古希腊瓶画中得到展现。
造型严谨、情态生动、线条简练,写实风格与装饰风格相互有机结合。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艺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
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欧洲最先进的国家——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与建立。
意识形态也随之转变。
人文主义的反封建世界观冲击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要求文艺面向人生、研究自然,从表现神转化为表现人、表现自然。
同时崇拜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的怀古幽情导致了古典艺术观的复兴。
素描也随之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趋于成熟,进而确立了欧洲素描风格的主调。
自此素描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也因此出现了一大批专以素描见长的画家。
许多艺术大师不仅是伟大的油画家、雕刻家。
而且也是杰出的素描画家。
如被誉为文艺复兴三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达·芬奇的素描具有深厚、典雅的风格,他能熟练地运用明暗、解剖结构、空间透视等规律使形象和谐统一。
他笔下的形象表情丰富、刻画细致、意匠巧妙,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素描艺术的最高成就。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激情洋溢、强烈地追求个性与风格的素描巨匠。
他的作品以力的美感展现给们。
他素描手法多变,用线简练有力。
善于表现(达)人体结构和运动,以剧烈的动势、健美的体态,圆中显方的肌肉体块和纯熟的艺术技巧,使不少素描作品成为完整的艺术珍品。
拉斐尔留下数量可观的素描习作,成为名符其实的素描大师。
他的素描手法灵活生动,刻画精微。
笔下的人物既尊重自然又强调理想化。
既有着米开朗基罗那种结实的雕塑感,又有较达·芬奇更为优美更具刚中带柔的妩媚。
随着思想的解放,科学的进步,艺术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透视、解剖、构图等方面,作出了验证和解释,使之成为独立的学科,为现实主义造型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文艺复兴的春风吹醒了德国艺术,促成了不少素描大师,其中以丢勒和贺尔拜因最为出色:丢勒的素描重视客观、强调结构,以极冷静严密的态度作出犀利的表现。
他的肖像力求形体准确、笔法细致、感情真挚、性格鲜明,他的素描作品至今仍是世界素描教学的典范。
小贺尔拜因是老贺尔拜因的儿子,他的素描肖像手法洗练。
用线立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并具有装饰味。
意大利的波伦亚美术学院为了恢复文艺复兴盛期的传统而崇尚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艺术,后来发展成绝对化、规范化,以至完全抛弃了文艺复兴时期重自然、研究自然、极其重视写生的传统。
形成一种僵死的、概念的、公式化的“学院派”素描体系。
造成了艺术的倒退,十八世纪意大利艺术终于走向衰落。
十七世纪十半叶开始,欧洲艺术中心逐渐转向法国。
法国绘画艺术追求一切自然的美——肉体美,生活情趣美,树木、山峦与河流的诗意美。
这种艺术称为“巴洛克”艺术,这个时代被称为巴洛克时代。
这个时代的素描如普桑、华托、拉图尔、夏尔丹、大卫、安格尔、普吕东、席里柯等。
这一时期的素描特点是多以明暗来造型。
偏爱形象的逼真和强有力的造型的效果。
十九世纪法国素描产生了观念性的变革,学院派教学受到浪漫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画派以及印象画派的先后冲击,由此出现了法国艺术的丰富创造性。
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丸,反对学院派外表的细致“真实”,追求“内在的真实”。
他的素描注重构图的气势,强调夸张与对比,重视意境的创造。
为探索新技法而不择手段。
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库尔贝,反对学院派因袭虚伪的艺术。
坚持以生活真实为创作依据,法国大革命后涌现出一批现实主义画家:柯罗、米勒、杜米埃也为表现生活真实的美和时代特征创作了许多素描杰作。
印象主义主张素描是视觉印象和自我感觉的反映,他们只注重形象的感受和气氛。
仅记录光的印象或作试探形式的辅助手段,而不重视自然形态的刻画,莫奈的素描用笔随意,注重光色与空气的表现。
马奈、德加是印象派最善素描的画家,他常从不寻常的角度速写瞬间动态,笔法轻快流畅,形体结构准确、自然。
后期印象主义在素描中苦心探索心灵中的真实,探究艺术的形式美。
塞尚非常注重素描的形态,将对象凝结成几何形,使其坚实有力。
高更在素描中把一切形体回归于原始,凡高则更是以原始的芦苇笔,用点与线去表现狂乱幻觉中的激情。
新印象派的创始人修拉的素描则彻底抛弃轮廓线,用单一的明暗调子造型,具有强烈的装饰感,空间感和抒情意境,表现技法独创一格。
雕刻家罗丹的素描常以速写表现人体运动,注重写意和整体气韵的连贯,用笔简练,手法奔放、轮廓准确、形象抒情又充实。
十九世纪德国出现两位素描大师,对中国影响较深,一位是门采尔,另一位是柯勒惠支。
门采尔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素描,刻画细致、生动自如,技巧全面、精湛,形象真实动人。
这一时期欧洲出现的种种画派,对各国美术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起了消极的作用,素描教学开始从写生入手,重视对自然生活的研究,这是进步的一面。
但是有的派别却否定写实的传统。
只注重视觉印象和主观表现,这又是片面的一面。
然而,也有不少画家坚持写实的传统,在素描教学上不断探索并创建新的学派和体系。
俄国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制定了完整的训练程序、方法和要求,主张从实物写生为基础,强调整体画法,将解剖、透视融贯于素描全过程,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所提倡的写实传统。
但过份强调以静止的直接写生和长期作业,忽视了动态造型和视觉记忆的提高。
尽管如此,契氏体系仍为当时俄国现实主义画家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造就了象列宾、苏里柯夫、谢罗夫、伏鲁贝尔等一批卓越的素描大师,这一体系至今仍对我国的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与其他绘画形式一样,二十世纪的西方素描流派纷呈而交替迅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建立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之上,不同点却是各自显示出了建立在反传统基础上的新观念,我们将二十世纪西方素描通称为现代派素描。
马蒂斯是法国画家,野鲁派的代表人物,他受后期印象派影响,并吸取波斯绘画和东方民间艺术的形式,形成“综合的单纯化”画风,他主张画家具有精神上的单纯朴素,认为无论是色彩还是线条,越是单纯,对情感的影响越强烈。
他的钢笔画正体现了这一主张,线条单纯而单调,儿童般的轻松自如,从容而不潦草。
画面构成注重主观情感表现,构图饱满,夸张与装饰化的表现。
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早期画风景写实、人物刻画精细,后来成为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画家应创造抽象的形来表现“科学的真实”。
彻底打破传统的画法(即只能画出三个而)而力图同时表现立体的六个面。
康定斯基是俄国人,定居在德国。
他是画家、哲学家。
他不属于任何流派,然而他的理论却指导着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
他提出“所谓素描是不破坏本质的内在生命,这种素描与解剖学、植物学和其他知识有无矛盾无关重要,问题是在于它是否破坏外在视觉的谐”,试图反抗科学与自然真实,在绘画上表现音乐感和旋律节奏。
克利与毕加索、康写斯基齐名,称为现代三位伟大的独特画家,克利是瑞士人,后定居德国。
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为美学基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认为:“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他的理论反映了当时素描的面貌:有意追求粗野、狂乱,表现未加工的效果,以真实的变态的组合来创造真实的怪诞世界。
以重复的紧张节奏去表达大战后的恐怖绝望心理。
本世纪以来,艺术运动变化频繁,绘画从来不象今天这样活跃,素描也从来没有这样丰富多彩,尽管素描(及绘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变化多样,但不外于三条路;一是具象素描在继续发展;二是抽象素描发展还在继续;三是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绘画(指素描)在探索中前进。
任何一种艺术思想(思潮)都会自行消灭,任何画派最终都会汇集到一种或两种“艺术体裁”上去,未来由自己去作出选择。
素描的教与学(教授法)注重艺术感知的直觉:艺术的感知与直觉是包括了感与知两个方面的最初结合,它有难得的全面性和可靠性,纯理性的描绘,虽然“正确”,但是易流于机械,因而并非真实,唯有感与知结合并把这种感知结合的直觉贯穿始终,才能真正接受真实而获得满意的效果。
注意艺术直觉与基本技法的统一,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学生当成未来艺术家加以培养,那么应给予学生以思辨、感知与技法的全面训练,使学生在低年级有好的开端,到高年级有个好的发展。
(要长期与短期作业相结合)在素描基础训练中会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它要求学生在训练中除激情外,还需要理智、冷静的分析与综合,必须养成严格的学风,学生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和认识不当的习惯,自然会在素描课中首先暴露出来,它们不仅给基础训练带来障碍,也会影响今后的自身发展,因此,在训练中严格把关十分重要。
具象写生练习是我国素描教学的主体内容,重视扎实的写实功夫训练,强调结构、形神兼备。
强调整体的思维方法:“整体”是素描教学的基本原则。
它即体现在作画过程中的始与终。
又体现在素描的全过程。
对每一课题的训练、应把整体摆在研究造型法则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