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电子电工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6章

40 图6.15 开关的接法
41
(2) 合理选用保险器。 保险器是按照正常工作电流选择的。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 载时,保险丝熔断,从而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保险丝应严 格按照规定选择,严禁以粗代细或用导线代替。 (3) 更换电器元件应断电进行。 更换电器元件时,应先切断电源开关,在无电状态下进行, 防止因不小心发生触电事故。 (4) 接地线要牢固。 电器设备的外壳接地是一种设备故障情况的可靠保护,既 可以保证外壳始终处于零电位,又可以保证外壳带电情况下电 路接地,使保护装置(如保险丝)断开脱离电源。
此时, 负载中点与电源中点等电位,若连线阻抗可忽略, 可以看做两个中点是直接相连,所以,每相的计算均可单独进 行。
负载电压分别为
24 图6.10 对称负载Y-Y连接
25
负载电流分别为
UA Ua Up0 U Ub Up120 UC Uc Up 120
Ia
U A Za
U p Z
Ib
U B Zb
中,可以得到两种不同数值的电压,即相电压220 V与线电压380
V。一般家用电器及电子仪器用220 V电压,动力及三相负载用
380 V电压。
13
6.2.2 三角形连接(△连接) 将三个电源的首尾依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再从三个端
子分别引出端线,这种接法称为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连接,简记 为△连接。如6.5所示,图中AZ、BX、CY分别连在一起,引出 端线A、B、C,从而构成△连接。
IB
3Ibc 30
3 U1 150
Z
IC
3Ica 30
3 U1 90
Z
由上式可知三相对称负载采用三角形连接时,也可以仅计算
出其中一相的电流,然后利用对称关系求出另外两相的值。
第6章电工基础教案1

新课《电工基础》课程教案周次第7、8周课型新授课课时4课时授课教师王春举授课班级13春机电电子班、机电数控班授课题目6-1电磁感应现象6-2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态度)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掌握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难点:1.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学法指导讲授指导教具或学具黑板、PPT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复习1.电流产生的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的内容。
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1.演示(1)让导体AB在磁场中向前或向后运动。
学生听练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
(2)导体AB静止或做上、下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无电流。
结论I:1.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2.演示(1)把磁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抽出。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2)磁铁插入线圈后静止不动,或磁铁和线圈以同一速度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闭合电路中没有电流。
结论II: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3.演示如图6-3(1)打开开关、合上开关或改变A中的电流。
现象:与B相连的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B中有电流。
结论III:在导体和磁场不发生相对运动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分析结论I、II、III得总结论: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②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讨论:1.如图所示,在通电直导线旁有一矩形线圈,下述情况下,线圈中有无感应电流?为什么?(1)线圈以直导线为轴旋转。
(2)线圈向右远离直导线而去。
第二节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1)右手定则(2)楞次定律一、右手定则1.内容:伸开右手,使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方向。
电工电子学第二版第六章

硅0.6~0.7V 锗0.2~0.3V
例:
D2 D1
求:UAB
两个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 A 取 B 点作参考点,断开二极管, + 分析二极管阳极和阴极的电位。 U
AB
6V
3k 12V
–
B
自由电子和空穴都称为载流子。 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地产生的同时,又不断复合。在一 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半导体中载 流子便维持一定的数目。
注意: (1) 常温下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 其导电性能很差; (2) 温度愈高, 载流子的数目愈多,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也就愈 好。所以,温度对半导体器件性能影响很大。 (3)相同条件下,本征半导体较一般半导体导电性弱很多。
Si
Si
Si 空穴
Si
价电子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吸引相邻原子的价电子来填 补,而在该原子中出现一个空穴,其结果相当于空穴的运动 (相当于正电荷的移动)称为复合运动。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在半导体中将出现两部分电流 (1)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 电子电流 (2)价电子递补空穴 空穴电流
DB导通
DA导通 均导通
当输入均为同3V时,输出才为3V 当输入有一为0V时,输出为0V 实现了“与”门逻辑
总结:
2、多个二极管连接: 若 共阴极,阳级最高一个先导通
若 共阳级,阴级最低一个先导通
先导通的一个二极管起嵌位作用。
例3限幅作用:R + ui – D + uo –
8V
已知:ui 18sin t V 二极管是理想的,试画 出 uo 波形。
电工与电子技术6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3) 当磁路中含有空气隙时,由于其磁阻较大, 要得到相等的磁感应强度,必须增大励磁电流(线 圈匝数一定时)。 (I )
28
6.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6.2.1 电磁关系
i
主磁通F :通过铁心闭合的 +
10 103 H/(A/m)
c b
a H/(A/m) 1.0103
15
按磁性物质的磁性能,磁性材料分为三种类型: (1)软磁材料
具有较小的矫顽磁力,磁滞回线较窄。一般用 来制造电机、电器及变压器等的铁心。常用的有铸 铁、硅钢、坡莫合金即铁氧体等。 (2)永磁材料
具有较大的矫顽磁力,磁滞回线较宽。一般用 来制造永久磁铁。常用的有碳钢及铁镍铝钴合金等。 (3)矩磁材料
查磁化曲线可得, B铸铁 = 0.05T、 B硅钢 =0.9T, B硅钢是B铸铁的17倍。
因F =BS,如要得到相同的磁通F ,则铸铁
铁心的截面积必须是硅钢片铁心的截面积的17倍。
结论:如果线圈中通有同样大小的励磁电流,要 得到相等的磁通,采用磁导率高的铁心材料,可 使铁心的用铁量大为降低。
25
例2: 有一环形铁心线圈,其内径为10cm,外径为 15cm,铁心材料为铸钢。磁路中含有一空气隙, 其长度等于 0.2cm。 设线圈中通有 1A 的电流, 如要得到 0.9T 的磁感应强度,试求线圈匝数。
本章结合磁路和铁心线圈电路的分析,讨论变 压器和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作为应用实例。
在电机、变压器及各种铁磁元件中常用磁性材 料做成一定形状的铁心。铁心的磁导率比周围空气 或其它物质的磁导率高的多,磁通的绝大部分经过 铁心形成闭合通路,磁通的闭合路径称为磁路。
《电工电子学》第6章习题答案

第6章习题答案6.1.1 选择题(1)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中间抽头交流接地,则首端与尾端的信号电压相位 B 。
A. 相同B. 相反C. 90 。
D. -90 。
(2)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若电感的首端或尾端交流接地,则电感其它两个端点的信号电压相位 A 。
A. 相同B. 相反C. 90 。
D. -90 。
(3)自激振荡是电路在__B___的情况下,产生了有规则的、持续存在的输出波形的现象。
A. 外加输入激励B. 没有输入信号C. 没有反馈信号(4)正反馈是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__A____。
A. 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5)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能产生等幅振荡的幅度条件是__A____。
A. B. C.(6)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是__B____。
A. B. C.(7)在RC型正弦波振荡器中,通常是利用___B______来自动的稳定振荡器输出的幅度。
A. 线性特性元件B. 非线性特性元件C. 电抗特性元件(8)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谐振回路由___A______元件组成。
A. 、B. 、C. 、、题图 6.1.1(9)在题图6.1.1所示电路中,电路的谐振频率____C_____。
A. B. C.(10)电路如题图6.1.2所示,设运放是理想器件,,为使该电路能产生正弦波,则要求____C_____。
A. (可调)B. (可调)C. (可调)题图 6.1.2(11)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__A______。
A.越容易起振B. 越不容易起振错误C.输出越小6.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画上“√”或“×”。
(1)在反馈电路中,只要安排有LC谐振回路,就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ⅹ)(2)对于LC正弦波振荡电路,若已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则反馈系数越大,越容易起振。
(√)(3)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输出的谐波成分比电感三点式的大,因此波形较差。
电工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1)

第6章习题解答6-1 一个具有闭合的均匀的铁心线圈,其匝数为300,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为 0.9T ,磁路的平均长度为45cm ,试求: (1)铁心材料为铸铁时线圈中的电流; (2)铁心材料为硅钢片时线圈中的电流。
解:B =0.9T 时,查图6-5曲线,铁心为铸钢时,H=700A/m, 铁心为硅钢片时,H=350A/m(1) A NL H I m A H 2.130045.0800,/800111=⨯===(2) A NL H I m A H 525.030045.0350,/350222=⨯===6-2 题图6-2为环形铁心线圈,其内径为10cm ,外径为15cm ,铁心材料为铸钢。
磁路中含有一空气隙,其长度为0.2cm 。
设线圈中通有1A 的电流,如要得到1T 的磁感应强度,试求线圈匝数。
解:1096.71041570⨯=⨯==-πμB H H 1592102.01096.7250=⨯⨯⨯=-δ铸钢铁心的磁场强度,查铸钢的磁化曲线, 磁路的平均总长度为2.3921510cm l =+=π1l =当 l H 11=NI = 6-3 有一交流铁心线圈,电源电压 U= 220 V 电路中电流 I=2 A ,功率表读数P=100W ,频率f=50Hz ,漏磁通和线圈电阻上的电压降可忽略不计,试求:(1)铁心线圈的功率因数;(2)铁心线圈的等效电阻和感抗。
解:(1)100cos 0.232202P U I ϕ===⨯(2) Ω==1102220I U Z由于线圈电阻R 可忽略不计,所以Ω====+=2541002'IP R R R R Fe Fe由于漏磁通可忽略不计,所以Ω=-=-==+=107251102222'FeFe Fe R ZX X X X6-4 如题图6-4所示,交流信号源的电动势 E=12V ,内阻 R 0=200Ω,负载为扬声器,其等效电阻为R L =8Ω。
要求:(1)当R L 折算到原边的等效内阻200Ω时,求变压器的匝数比和信号源输出的功率;(2)当将负载直接与信号源联接时,信号源输出多大功率?解:(1)L LR K R R 20200=Ω==' 5=K 20()0.18O L LE P R W R R '=='+(2) 20()0.027O L LE P R W R R ==+6-5 有一单相变压器,100V A, U 1=220 V , U 2 =36 V ,一次绕组匝数N 1=1000匝、(1)试计算二次绕组N 2匝数?(2)若二次绕组接60W多少?解:6-6 , f=50Hz 。
2024年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2024年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电工电子技术》教材第6章“数字电路基础”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6.1节“数字逻辑概述”,6.2节“逻辑门电路”,6.3节“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以及6.4节“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2. 掌握逻辑门电路的类型、功能及工作原理;3. 学会使用逻辑代数进行逻辑函数的化简和转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逻辑门电路的类型及功能、逻辑代数的运用;2. 教学重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函数的化简和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实验器材(逻辑门电路、数字电路实验板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电路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电路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2)介绍逻辑门电路的类型、功能及工作原理;(3)阐述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举例说明逻辑函数的化简和转换方法。
3.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逻辑门电路的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字电路概述(1)定义、分类及应用;(2)逻辑门电路;(3)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
2. 逻辑门电路(1)类型及功能;(2)工作原理。
3. 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1)基本概念;(2)化简与转换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2)画出常见的逻辑门电路符号,并说明其功能;2. 答案:(3)Y = A + B + C'。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电工基础第六章

第六章三相交流电路一.填空题。
1.由三根线和一根线所组成的供电线路,称为三相四线制电网。
三相电动势到达最大值的先后次序称为。
2.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可输出两种电压供用户选择,即电压和电压。
这两种电压的数值关系是,相位关系是。
3.对称三相交流电动势的特征是:各相电动势的最大值;频率;彼此间的相位互差。
4.对称三相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u=Emsinωt;ev= ;ew= 。
5.三相四线制电网中,线电压是指和之间的电压,相电压是指和之间的电压。
6.三相电路中的相电流是流过的电流,线电流是流过的电流。
7.三相对称负载星型连接,接上三相电源后,各相负载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流与相电流。
8. .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接上三相电源后,各相负载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流数值上等于相电流,相位上于对应相电流。
9.下图所示电路中各负载的连接方法:a为;b为;c为;d为。
10.三相负载接在三相电路中,若各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源的线电压,负载应做连接;若各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1/3倍时,负载应做连接。
11.三相对称负载在对称三相电源上,作三角形连接时的线电流是作星形连接时的倍。
12.三相对称负载其阻抗ZU=ZV=ZW=44Ω,按右图所示电路连接后,接到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则各电表的读书分别为A1= ,A2= ,V1= ,V2= 。
13.对称三相负载不论作星形连接,还是作三角形连接,其总有功功率均为P= ,无功功率Q= ,视在功率S= 。
14.不对称星形负载的三相电路,必须采用供电,中线不许安装和。
15.某三相电器的铭牌上写有220/380---△/Y,这表示在下接成,在下接成,两种情况下的轻功率有的关系。
16.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对于相同功率的负载,功率因数越低,电流越,供电线上的电压降和功率损耗也越。
17.某对称三相负载,每相负载的额定电压为220V,当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时,负载应作连接;当三相电源线电压为220V时,负载应作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4.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6.4.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所谓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根据提出的逻辑问题, 所谓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根据提出的逻辑问题,设 计出一个满足逻辑功能要求的组合逻辑电路。 计出一个满足逻辑功能要求的组合逻辑电路。
一般步骤为: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2)或门
或门电路及逻辑符号 或门的逻辑表达式为: 或门的逻辑表达式为: Y=A+B 或门的逻辑功能为: 或门的逻辑功能为:“有1出1,全0出0”。 出 , 出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3)非门
非门电路及逻辑符号
非门的逻辑表达式为: 非门的逻辑表达式为
6.5 触发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可控RS RS触发器 6.5.2 可控RS触发器
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电路 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电路 RS
6.5 触发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主从JK JK触发器 6.5.3 主从JK触发器
主从JK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及逻辑符号 主从JK触发器的逻辑电路及逻辑符号 JK
6.5.5 典型应用电路 典型应用一: 典型应用一:抢答器
四人竞赛抢答电路
6.5 触发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5.5 典型应用电路 典型应用二: 典型应用二:寄存器
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的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图
6.5 触发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5.5 典型应用电路 典型应用三: 典型应用三:计数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基本RS RS触发器 6.5.1 基本RS触发器 例 6-15 设基本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波形如图6 32所示,试画出、 设基本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波形如图6-32所示,试画出、 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波形如图 所示 端的输出波形。设触发器初态=0。 端的输出波形。设触发器初态=0。 =0
CT74LS161的逻辑功能示意图 CT74LS161的逻辑功能示意图
6.5 触发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6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555定时器 6.6.1 555定时器
555定时器内部电路及引脚排列图 555定时器内部电路及引脚排列图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6.6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2.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1)交换律 2)结合律 3)分配律 4)吸收律
A+B=B+A
AB=BA
A+(B+C) A+(B+C)=(A+B)+C A+B) A(BC)=(AB)C BC) AB) A(B+C)=AB+AC B+C) A+BC=(A+B)(A+C) A+BC=(A+B)(A+C) )(A+C 原变量吸收 A+AB=A 反变量吸收 A+B=A+B 混合变量吸收 AB+A=A AB+C+BC= AB+C
JK触发器74LS112的 JK触发器74LS112的 触发器74LS112 引脚图
6.5 触发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D触发器 6.5.4 D触发器
D触发器的波形图
D触发器逻辑符号
触发器74LS74 74LS74的引脚图 双D触发器74LS74的引脚图
6.5 触发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TTL是Transistorlogic晶体管 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的 TTL是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 晶体管逻辑的 缩写。TTL门电路应用广泛,利用它可以组成各种门电路、 缩写。TTL门电路应用广泛,利用它可以组成各种门电路、编码 门电路应用广泛 器、译码器等逻辑器件。目前国产的TTL电路有CT54/74标准系列、 译码器等逻辑器件。目前国产的TTL电路有CT54/74标准系列、 TTL电路有CT54/74标准系列 CT54/74H高速系列、CT54/74S肖特基系列、CT54/74LS低功耗肖 CT54/74H高速系列、CT54/74S肖特基系列、CT54/74LS低功耗肖 高速系列 肖特基系列 特基系列等。 特基系列等。
反演律(摩根定律) 5)反演律(摩根定律)
6.2 逻辑代数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3. 逻辑函数的化简 常用的逻辑函数化简方法有公式化简法(又称代数法) 常用的逻辑函数化简方法有公式化简法(又称代数法) 和卡诺图化简法。本书除了介绍公式化简法以外, 和卡诺图化简法。本书除了介绍公式化简法以外,还介绍 利用EWB软件实现逻辑函数的化简。 利用EWB软件实现逻辑函数的化简。 EWB软件实现逻辑函数的化简
1.分析设计要求,作出输入、输出变量的逻辑规定, 1.分析设计要求,作出输入、输出变量的逻辑规定,根 分析设计要求 据给出的条件列出满足逻辑要求的真值表。 据给出的条件列出满足逻辑要求的真值表。 2.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 2.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将真值表中每一组输出值 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 的输入变量写成一个与项, 为“1”的输入变量写成一个与项,其中输入变量为“1”的写 的输入变量写成一个与项 其中输入变量为“ 的写 成原变量, 的写成反变量; 成原变量,为“0”的写成反变量;最后将这几组与项相或, 的写成反变量 最后将这几组与项相或, 即得逻辑表达式。 即得逻辑表达式。 化简逻辑表达式。 3. 化简逻辑表达式。 作出逻辑电路图。 4. 作出逻辑电路图。
6.1 数字电路概述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1.3 二—十进制编码
编码是将特定含义的输入信号(数字、文字、符号等)
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的过程。 用四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这种编码称
BCD码 为二—十进制编码,也称BCD码。
常用BCD码的代码表 常用BCD码的代码表 BCD
十进制数 8421码 8421码 余3 码 5421码 5421码 0 0000 0011 0000 1 0001 0100 0001 2 0010 0101 0010 3 0011 0110 0011 4 0100 0111 0100 5 0101 1000 1000 6 0110 1001 1001 7 0111 1010 1010 8 1000 1011 1011 9 1001 1100 1100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4 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6.4.1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6.4.1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是指已知组合逻辑电路图,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是指已知组合逻辑电路图,利用 逻辑代数分析逻辑功能。 逻辑代数分析逻辑功能。
一般步骤为:
根据已知的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 1. 根据已知的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 式一般从输入到输出逐级写出。 式一般从输入到输出逐级写出。 化简逻辑表达式至最简式。 2. 化简逻辑表达式至最简式。 列真值表。 3. 列真值表。 据最简式或真值表,确定电路的逻辑功能。 4. 据最简式或真值表,确定电路的逻辑功能。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1. 基本门电路 例 6-3-1 根据图6 所示输入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根据图6-8所示输入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2. 复合门电路 1)与非门
与非门电路逻辑结构图及逻辑符号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1 数字电路概述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2 逻辑代数及其应用 1.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律 1.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定律
逻辑代数基本公式:
A+0=A A+1=1 A+=1 A+A=A
A·1=A A 1=A A·0=0 A 0=0 A·=0 A =0 A·A=A A A=A
6.2 逻辑代数及其应用
6.1 数字电路概述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2.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2.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1)十—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可以采用除2取余法。 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可以采用除2取余法。其方 法是:将十进制整数连续除以2 求得各次的余数, 法是:将十进制整数连续除以2,求得各次的余数,直到商为 每次所得余数依次是二进制数由低位到高位的各位数码。 0,每次所得余数依次是二进制数由低位到高位的各位数码。 2)二—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整数从 最低位开始,每四位一组,将每组都转换为一位十六进制数, 最低位开始,每四位一组,将每组都转换为一位十六进制数, 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每四位为一组,不够补零即可。 小数部分从左向右每四位为一组,不够补零即可。
2)或非门
或非门电路逻辑结构图及逻辑符号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3) 与或非门
与或非门电路逻辑结构图及逻辑符号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4) 异或门
异或门电路逻辑结构图及逻辑符号
6.3 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3. 集成门电路
6.1 数字电路概述
第六章 数字电路及其应用
6.1.2 数制 1.几种常用的计数制 1.几种常用的计数制 1)二进制 二进制数用0 二进制数用0和1两个数码表示,基数为2。二进制数从 两个数码表示,基数为2 右至左每位的权分别为20、21、22 右至左每位的权分别为20、21、22……,小数为、……。 20 ,小数为、 。 计数规律是:逢二进一,借一当二。 计数规律是:逢二进一,借一当二。 2)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数用0~9、A、B、C、D、E、F十六个数码表示, 十六进制数用0 十六个数码表示, 基数为16,其中A 基数为16,其中A、B、C、D、E、F分别表示十进制数的10、 16 分别表示十进制数的10、 10 11、12、13、14、15。十六进制数从右至左的权分别为160、 11、12、13、14、15。十六进制数从右至左的权分别为160、 160 161、162 161、162……。例如,十六进制数5D6 按权展开式为: 。例如,十六进制数5D6 按权展开式为: 5D6)16=5×162+13×161+6× (5D6)16=5×162+13×161+6×160 计数规律是: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 计数规律是: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