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合集下载

河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

河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
动画视频
(1)动画的设计与使用,要与课程内容相贴切,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动画的实现须流畅、合理、图像清晰,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二)视频单元技术规格
序号
项目
标准
1
视频编码方式(Codec)
H.264.mp4 (视频压缩采用H.264编码方式,封装格式采用MP4)
2
视频分辨率(Resolution)
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辅助资源
辅助资源丰富多样。
2. 教学设计与方法
2.1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 教学效果与影响
4.1教学效果
课程数据分析
有真实可靠的在线数据分析,及时反馈与提高。
学校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在线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为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2
视频背景
背景可采用彩色喷绘、电脑虚拟或现场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学习气氛。
3
视频角度
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
4
教学手段
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书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书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申 报 书申报学校: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申报级别: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课程名称: 室内空间设计与实践主讲教师: 宋鸿筠授课对象:高职高专建设时间:2001—2006年申报日期:2006年 5月河 北 省 教 育 厅1、主讲教师情况介绍:姓 名 宋鸿筠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1963.9联系电话139****4646专业技 术职称 教 授现 任职 务环艺系主任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历、 学士最终学位授予学校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一、进五年讲授主要课程1、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专业理论课 38学时 2 学时/周 5届 460人2、室内设计程序 专业主干课 54学时 18学时/周 5届 236人3、室内空间设计与实践 专业主干课72学时 30学时/周 236人4、餐饮空间设计 专业主干课 72学时 3 0学时/周 236人5、住宅室内设计 专业主干课 72学时 30学时/周 236人二、承担实践性教学1、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三视图实训 18学时 2 学时/周 5届 460人2、 室内设计程序模拟项目实训 30学时 6学时/周 236人3、 餐饮空间设计社会项目实践 54学时 18学时/周 113人4、 住宅室内设计工程实施操作 54学时 18学时/周 50人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论 文 5届 40人主要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成果 一、主持教学研究课题1、研究课题:《环境艺术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研究课题来自教育部环境类规划教材,天津研讨会长沙会 议的2003­2004专项建设课题, 主持完成了研究计划, 已出版著述 《环 境艺术概论》 并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全国发行 (化工出版社, 2004年版)(2)研究论文《建筑艺术的风格及发展趋势》发表在国家级艺 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05年第六期(3)中欧建交30周年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大型国际会议标 识系统设计2004­2005主持完成主标识设计被永久使用,系列招贴已 使用、发表。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一、目标和意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旨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该方案将充分利用省级资源,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一批优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二、方案实施步骤1. 确定建设目标:明确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的学科范围和年级范围,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和学生需求,制定具体目标和指标。

2. 选题建设:选取一批关键的、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和课程,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建设方案。

3. 教材建设: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教材,注重教材的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4. 师资培训: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跨学科、跨科目的教学交流和合作。

5. 教学实施: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6. 教学评估:设立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不断改进精品课程建设。

三、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省级教育部门加大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等工作顺利进行。

2.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对精品课程建设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3.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教学质量。

4.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推广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吸引更多学校和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

四、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2.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声誉,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 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积累经验和做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中来。

5. 增加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河北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专家评审结果

河北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专家评审结果
9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类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0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1.《基础会计实务》
2.《花卉生产技术》
11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拟导游》
2.《旅游应用写作与口才》
12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1.《矿井地质》
2.《生产矿井测量》
13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
14
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基础护理学》
15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
16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设备维修》
17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
18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免疫学检验》
19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建筑材料》
20
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心理学》
21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务》
22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经济学基础
2.《智能控制电路项目实践》
3.《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
6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1.《网站前台美工设计》
2.《电气控制与PLC》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7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1.《PLC控制系统设计》
2.《机械零部件应用与维护》
3.《交际礼仪》
8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1.《会计电算化》
2.《HTML5移动应用开发》
3.《发动机电控技术》
4.《单片机应用技术》
3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液压传动》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指标1.评审指标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07〕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2)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3)精品课程的评审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重视网络教学资源(BB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③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教学团队结构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

(4)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审。

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3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4分)、教学条件(15分)、教学效果(18分),创新与政策支持(100分)(5)总分计算。

①评估指标按五级评定,即A级、B级、C级、D级、E级,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或E级。

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评估要素的必须2A、1B方可评为A。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书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书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申报书
申 报 学 校: 申 报 级 别: 课 程 名 称: 主 讲 教 师: 授 课 对 象: 建 设 时 间: 申 报 日 期:
河北省教育厅
姓名
专业 技术 职称






作 简



讲主

教教


研 究









性别
现在 职务
出生 年月
学位
联系 电话
最终学 位授予 学校

名 年龄
专业技术 职称
学位
承担的教学任务 签 章
课 程 骨 干 教 师 情 况
1、本课程目前状况分析: (含课程性质、学时) 2、申请建议理由:
3、课程建设经费分年度落实情况: 4、主要建设成果(详细说明):
5、课程所在院系意见:
签字: 年
单位(盖章) 月日
6、学校意见(含经费支持额度):
7、省专家组意见:
签字: 年
单位(盖章) 月日
8、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签字: 年
单位(盖章) 月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估和新增遴选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估和新增遴选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9年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估和新增遴选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教高【2009】27号))各高等学校:为认真做好2009年我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估和新增遴选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2009年省精品课程评估和新增遴选工作仍执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07]20号)有关规定,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执行2009年我省重新修订的《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见附件)。

1、评估课程为2004年遴选建设的103门省精品课程。

2、申报新增国家、省精品课程应是学校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申报国家精品课范围是2004年至2009年遴选建设的省精品课程,2009年评估课程和新增省精品课程自然具有申报资格,不再重复申报。

3、2009年省精品课程拟新增遴选60门。

本科院校新增申报数额不超过4门,专科不超过2门。

4、2009年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按教育部规定数额,在2009年评估课程、新增省精品课程和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

5、评估课程、新增省精品课程和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应在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上提供该课程相关资料,其中,至少3位主讲教师要提供不少于2/5的现场教学录像。

高职高专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还应包含以说课为主的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二、2009年评估和新增国家、省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工作将依托河北省精品课程网站进行。

1、各校将申报报告(含评估课程、新增省精品课程和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汇总表和光盘(具体要求见冀教高[2007]20号文件)一式一份,于4月15前报省教育厅高教处。

2、各校登录省精品课程网站下载《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联系人信息表》,填写联系人信息,于4月6日前发送电子邮件到yuan@。

省教育厅将通过邮件形式将学校上网和上传密码发送各校联系人。

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一)

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一)

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一)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一、引言精品课程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二、核心要素教学目标•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紧密联系社会需求。

教学内容•确定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合理组织知识结构;•引入前沿知识和实践案例,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考试、作业、实训等多种评估方式。

三、规范要求教师素质•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持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需求•必须重视学生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扶持有特长的学生。

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课程设置应综合考虑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

四、标准评价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尝试;•课程具有一定的知识前瞻性和开放性。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书籍、资料、实验设备等;•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支持教学。

五、结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制定和遵守科学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能够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通过教学质量、课程创新和教学资源的评价,能够不断完善和提升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希望学校和教师能够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并不断推进其质量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
(2009 年度)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河北省教育厅
二OO九年三月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说明
1. 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 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精神制定。

2.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重点针对专业领域课程,同时兼顾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公共、基础课程。

3. 本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评估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及政策支持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 ,特色及政策支持占20% 。

4. 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本年度河北省本科或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高职)、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5. 总分计算:M= E 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的系数分别为 1.0、0.8、0.6、0.4、0.2,Mi 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6.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表中“评审标准”栏内,注明本科和高职的,分别是对本科课程和高职课程的标准要求。

未注明的同时适用于本科和高职课程。

7. 本评审指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本科,2008)》、《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08 )》和《河北省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2007 年)》制订。

、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