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面管教》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doc

合集下载

《打败拖拉,远离磨蹭》主题班会教案

《打败拖拉,远离磨蹭》主题班会教案

《打败拖拉,远离磨蹭》主题班会教案一、设计意图: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拖拉和磨蹭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拖拉和磨蹭对学习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拖拉和磨蹭的危害性,引导他们积极改变。

2.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普遍面临学习压力增大、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同时也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产生拖拉和磨蹭的倾向。

因此,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进行引导和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拖拉和磨蹭的后果,增强他们对学习努力的认识。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成功人士的学习经验和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4.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的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准备一张描绘拖拉和磨蹭场景的图片,例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做作业时分心玩手机等。

教师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激发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认为拖拉和磨蹭对学习有何影响?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学生互动)学生A:我觉得拖拉和磨蹭会导致我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

学生B:对,而且拖拉会延误完成作业的时间,导致学习任务积压。

学生C:同时,磨蹭还会浪费掉宝贵的学习时间,错过重要的学习机会。

2. 情景模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学习中的拖拉和磨蹭情境,例如在做作业时玩手机、上课时走神等。

学生们互相扮演一段时间后,停下来,组织学生讨论:你们在扮演的情境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对学习有何影响?(学生互动)学生D:我扮演了在做作业时玩手机的情境,发现自己很容易分心,无法专注于作业。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怎么办观后感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怎么办观后感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怎么办观后感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怎么办》观后感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写作业的拖拉磨蹭问题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事。

而当我观看《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怎么办》这部影片后,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影片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原因,不仅仅是简单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懒惰,更有可能是孩子对作业的认知不足、对困难的恐惧或是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模式问题。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思考和应对,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责备或放任。

影片中提到的解决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适时的支持和鼓励以及不过度干涉孩子的独立思考等。

每一个方法都有其科学依据和实践案例,显示了影片制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强调了与孩子老师的沟通的重要性。

老师作为孩子学习的指导者,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与老师保持
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更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作业拖拉的问题。

观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感其对于家长和孩子的双重指导意义。

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更教会了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建议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能观看这部影片,无论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我们自己,它都能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启示。

正面管教阅读分享

正面管教阅读分享
对于孩子的每一种错误目的,作者都详细提供了解决办法,其中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就是定期陪孩子,同时, 对于不同的错误目的,又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地办法,
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不要管孩子的行为,以关切的方式继续和孩子对话,说出家长对孩子的爱和关怀; 对于寻求权力的孩子,家长要首先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给双方一个冷静期,平时建立日常惯例,让惯例说了
第六章 关注于解决问题
第七章 有效地运用鼓励
第八章 班会
第九章 家庭会议
第十章 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第十一章 综合运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十二章 家里和教室里爱与欢乐
感谢聆听!
《正面管教》读书分享
我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孩子 坐不住、没规则,无法集中注意力? 不听话,跟家长对着干? 睡前、起床、写作业、各种拖拉、磨蹭...... 老想让别人听自己的,失控时受挫感强烈…… 哼唧、顶嘴、撒谎、攻击行为、不自信,胆小孤僻…… 大人 无论跟孩子怎么讲道理,孩子就不改,无法沟通; 因为孩子的问题,夫妻产生矛盾,内心很多的委屈烦闷; 付出很多心力,孩子不懂事,爱人不理解,婆媳起争执; 控制不住脾气,对孩子发脾气之后又内疚、不安、痛苦! 内心焦虑、迷茫、挫败……
正面管教研究的是如何让每个人找到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而归属感和价值感是 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它超越了所有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它传达了每个人的 希望-得到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情形)
主要框架
第一章 正面的方法
正面的方法-涉及分享点
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三种主要互动方式:
“正面管教”有四个标准:
第二章 几个基本概念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第三章 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心得体会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心得体会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在家带孩子的妈妈,我十分清楚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烦恼。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参照以下是我对孩子做事的一些体会。

一、了解孩子的“规律”有些孩子早上能行云流水一般的从洗脸、刷牙到穿衣全程完成,有些孩子则需要一倍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任务。

对于这些做事慢的孩子,我们不能一味地责备他们,而是应当了解他们更多的规律,来为他们的行动做出更好的调整。

如果孩子缺乏睡眠,那么早上可能会非常累,做事也就会变得更慢,这时我们可以适当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可能会让他们更有劲头。

有些孩子不太喜欢紧凑的时间表安排,其他任务的压力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比如说:“我本来想洗脸,但是妈妈让我刷牙,所以我不想洗脸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要强制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切任务,而是可以提前让孩子知道要做什么事情,放宽时间要求。

这种方法让孩子更有自由来调整自己的时间表,从而减少了一些磨蹭的情况。

二、培养做事的兴趣孩子做事慢,有时就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没有兴趣和热情。

如果我们试着给孩子增加一点兴趣,或许可以提高他们的做事速度。

让孩子自己出主意:有时,孩子会比大人更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如果我们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会让他们更乐意去完成这项任务。

制定挑战:孩子有时候喜欢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一个任务变得有挑战性,或者变成一个游戏,孩子可能会更愿意花更多时间去完成它。

为任务增加意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愿意做一些让人感觉更意义重大的事情。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可以为村里的人带来便利,或者可以帮助其他人,孩子可能会更心甘情愿去做事。

三、注意分解任务有时我们给孩子安排的任务过于复杂会让他们产生决策疲劳,难以完成。

我们可以让孩子逐一完成每个任务。

年纪小的孩子可以用图像或画画来表示每个任务,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们看到每个任务的细节,更容易理解整个任务的流程,并且完成任务比较快。

总的来说,孩子们的忙碌和发展,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效率和速度,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我们不仅要重视孩子做事的速度,更要关注他们在做事态度和行为上的表现。

正面管教第二章读后感

正面管教第二章读后感

正面管教第二章读后感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家庭教育指南,它为家长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尊重孩子的管教方式。

在第二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正面管教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正面管教强调的是与孩子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

作者指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这点让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也意识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应该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与孩子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他们。

其次,正面管教还提倡的是积极的激励和奖励。

作者认为,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错误和缺点。

这点让我深有共鸣,因为我也意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积极的激励和奖励。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乐于接受教育和改进自己。

最后,正面管教还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

比如,作者建议家长应该更多地使用“我”语言,而不是“你”语言,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此外,作者还建议家长应该更多地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消极的批评方式,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改进。

这些技巧让我深受启发,因为我也意识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应该更多地使用积极的表达方式,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总的来说,正面管教第二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通过正面管教的指导,我可以更好地与孩子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更好地激励和奖励他们,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交流。

我将会把这些原则和技巧付诸实践,让我成为一名更好的家长。

我这样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问题

我这样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问题

我这样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问题诸城市西郊学校赵秀丽问题提出:我今年被安排教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面对70多个孩子,个个生龙活虎,性情各异,有三分之二的的孩子存在做事拖拉磨蹭的坏习惯,本来十分钟可以做好的事情,他们有的用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这让我感到很头疼。

一年级是人生的起点,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么多学生,这么参差不齐,对于我——这个没有教低年级经验的老师来说,真是一个难题。

怎么样才能管理好他们呢?我陷入了沉思,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一些相关书籍上、网络上查找训练方法后,试着在学生身上实施,效果明显,现在把我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第一:分组管理,锁定目标老教师说:“班额这么大,你要分组管理,锁定目标,各个击破,不然,你‘满地的蚂蚱——扑不过来’。

”听了老教师的话,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大组,即按学生在教室的座次,每一大排是一组,每一组安排了一个组长,负责观察学生的行为,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向老师汇报。

第二:分析学生做事磨蹭拖拉的成因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这类孩子,有如下的特点:当孩子面对他不感兴趣、不明白或者认为太容易的事情时,往往表现为自我监控能力弱,易走神;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好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如看电视、做手工、玩电脑游戏、观察小动物等)往往能够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如果发现孩子具备以上几种特点,这就说明孩子没有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是造成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的主要成因。

第三:一分钟“魔鬼训练”(1)训练摆齐桌凳。

一分钟内把教室里乱七八糟的桌凳摆整齐,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最快。

(2)课前准备训练。

看谁一分钟内把书、本子、文具盒摆得最整齐,坐得最端正。

(3)整理书包训练。

看谁一分钟内把书包整理得最有序,动作最快。

(4)专心做题训练。

准备几十个十以内的加减法口算题。

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

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读《正面管教》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doc

读《正面管教》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doc

读《正面管教》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家长们的困惑昨天我跟一个朋友吃饭聊天,她非常地烦恼。

因为她的女儿琪琪在生活学习中,就是非常的拖拉磨蹭,可能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这个问题头疼。

琪琪7岁,上一年级了,琪琪妈说她一丁点时间观念没有。

起床要催,洗脸刷牙要催,睡觉还要催。

你着急着出门吧,她偏要磨磨蹭蹭在那里发呆,好不容易出了门,又东看看西瞅瞅,常常真的就是迟到了。

以前上幼儿园还没有多大的关系,现在琪琪上小学了,总是迟到很麻烦。

晚上回到家,写作业的时候,拖拉磨蹭的情况更严重。

催一下做一会儿,陪着她就做快一点,不陪就边玩边做,磨磨蹭蹭,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去喝个水,琪琪妈说,到最后恨不得她自己替她把作业做了。

相信琪琪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似曾相识,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三个原因,然后针对每个原因来学习一个应对方法,有效地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

原因一旭:1、孩子只对感兴趣的事情着急,这是由孩子发展的特点来决定的,对于孩子来说,时间是一个懵懂的观念,她并不知道怎么计划和控制。

比如说,孩子刷牙的时候,咦?这个热水是从哪里来的?哇,这个牙膏这样挤,很好玩的。

再比如,上学路的上,路边的小蚂蚁,小麻雀,甚至是一小片树叶都会可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停下来。

那么,这个时候,大人可能就会看到一个拖拉磨蹭的孩子了。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有个小z,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白白胖胖的。

数学老师夸他思维好,英语老师夸他记忆力好,我是语文老师,我能感受到他看过很多书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孩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该讨喜的小男孩,令老师们头疼。

上课时你会发现他眼睛直勾勾盯住一个地方,当你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一愣,羞涩地低下头。

只要检查作业不管是语数英,他不是忘记带了,就是没完成。

下课时你观察小z,他很多时候都身体前倾,抻长脖子,凝视着前桌同学的书籍。

小z同时也是班级里最拖拉磨蹭的孩子之一,只要是规定时间需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情况小z是完成不了的。

正面管教第一章读后感

正面管教第一章读后感

正面管教第一章读后感正面管教是一种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的育儿理念,它强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责任感。

正面管教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正面管教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观念,让我对育儿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读完这一章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有他们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正面管教提倡的是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孩子,而不是简单地用惩罚和指责来解决问题。

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做法,我意识到自己在一些时候可能过于强调孩子的行为,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另外,正面管教还强调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关系建立。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比如倾听、表达感受、给予赞美等。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就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决定要在以后的育儿过程中更加注重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以建立更加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此外,正面管教还强调了孩子的自尊和责任感的培养。

书中提到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等。

这让我认识到,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责任感,就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控制和指导。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决定要在以后的育儿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更加独立和自信地成长。

总的来说,正面管教第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做法,让我意识到了一些以前忽视的问题,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我相信,在以后的育儿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建立,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将会对我的育儿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让我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和快乐地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正面管教》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家长们的困惑昨天我跟一个朋友吃饭聊天,她非常地烦恼。

因为她的女儿琪琪在生活学习中,就是非常的拖拉磨蹭,可能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这个问题头疼。

琪琪7岁,上一年级了,琪琪妈说她一丁点时间观念没有。

起床要催,洗脸刷牙要催,睡觉还要催。

你着急着出门吧,她偏要磨磨蹭蹭在那里发呆,好不容易出了门,又东看看西瞅瞅,常常真的就是迟到了。

以前上幼儿园还没有多大的关系,现在琪琪上小学了,总是迟到很麻烦。

晚上回到家,写作业的时候,拖拉磨蹭的情况更严重。

催一下做一会儿,陪着她就做快一点,不陪就边玩边做,磨磨蹭蹭,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去喝个水,琪琪妈说,到最后恨不得她自己替她把作业做了。

相信琪琪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似曾相识,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三个原因,然后针对每个原因来学习一个应对方法,有效地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问题。

原因一旭:1、孩子只对感兴趣的事情着急,这是由孩子发展的特点来决定的,对于孩子来说,时间是一个懵懂的观念,她并不知道怎么计划和控制。

比如说,孩子刷牙的时候,咦?这个热水是从哪里来的?哇,这个牙膏这样挤,很好玩的。

再比如,上学路的上,路边的小蚂蚁,小麻雀,甚至是一小片树叶都会可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停下来。

那么,这个时候,大人可能就会看到一个拖拉磨蹭的孩子了。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有个小z,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白白胖胖的。

数学老师夸他思维好,英语老师夸他记忆力好,我是语文老师,我能感受到他看过很多书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孩子。

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该讨喜的小男孩,令老师们头疼。

上课时你会发现他眼睛直勾勾盯住一个地方,当你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一愣,羞涩地低下头。

只要检查作业不管是语数英,他不是忘记带了,就是没完成。

下课时你观察小z,他很多时候都身体前倾,抻长脖子,凝视着前桌同学的书籍。

小z同时也是班级里最拖拉磨蹭的孩子之一,只要是规定时间需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情况小z是完成不了的。

比如,听写词语单词等,数学的五分钟口算计算等。

老师要求订正的内容等。

他的家长也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声讨小z在家里的表现。

刷牙时他会一直盯着牙膏后面的说明书,而忘记刷牙。

吃药时,他会一直盯着药盒里的说明书而忘记吃药。

写作业总是需要爸爸在一旁监督否则就是无休止地等待。

每天家中战火不断,硝烟弥漫。

孩子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着急这是由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决定的。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大脑里负责控制和计划的前额叶皮层,在儿童阶段还远未发育成熟。

那怎么办呢?策略一翠:1、简单有效的方法——有限的选择。

给孩子两个简单有趣的选择,同时尽量满足家长赶时间的需求。

比如说:希望孩子洗澡,你是想像小鸟一样飞过去,还是想像兔子一样蹦过去?希望孩子关电视,可以说:我们约好的一集结束了,电视你是自己关,还是妈妈帮你,自己关很难的,很多小朋友都做不到,你要不要试一试?希望孩子去睡觉,可以说:宝贝睡觉的时间到了,走,你像听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故事?希望孩子做作业,可以说:该做作业了,今天你希望先干掉难的,还是要先干掉容易的?这种方法就叫做有限的选择。

就是尽量用孩子感兴趣的两个选择,来导向家长希望孩子做的事。

家长们可以找时间,对着孩子的生活场景,比如穿衣、吃饭、上学,做家务,做作业等等,写一遍类似这样有限选择的句子,每一项可以多写几句,这个方法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非常灵验。

旭:我真是特别同意翠翠老师的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过有位老师讲天山的位置。

用中国地图——雄鸡身上部分来给孩子打比喻。

雄鸡有两只爪,前面的是台湾诸岛,后面的是海南诸岛,爪子下面有一堆小石子,就是我们南海的各个美丽岛屿。

大兴安岭是雄鸡长长的眼睛。

雄鸡尾巴上有三根漂亮的羽毛:第一根在最上面,靠着天,所以就叫“天山山脉”;第二根比较长,叫“昆仑山脉”;最下面的这根最出名,叫“喜马拉雅山脉”这里就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一般他们都会用时较短,高效率的完成任务,而且不易出现错误。

还有就是有选择权真的很重要。

可以提高孩子的参与度。

比如我班的小z 就可以邀请他玩个游戏“在三分钟内,一边刷牙一边读牙膏说明,刷牙结束后由妈妈检查牙齿是否刷干净了,说明书上的内容了解了多少?”激发孩子感兴趣,激起孩子的游戏精神。

原因二孩子可能会被逼无奈,消极对抗。

旭:孩子拖拉磨蹭的第二个原因就与家长有关,班级里有一个厌学孩子的故事特别经典:女孩小学3年级了,作业拖拉磨蹭,甚至开始出现厌学的情绪。

刚上1年级的时候,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她挺喜欢上学的,每天放学回家早早地就把作业写完了。

后来才开始,慢慢拖拉厌学的,我们很好奇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这位妈妈是企业高管,很在意学习效率。

女儿1年级放学回家,她发现很快写完作业,觉得老师留的作业太少了,孩子有时间可学习更多的知识,每天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刚开始孩子配合,很快完成,她一看孩子还有潜力,效率还可以提高。

慢慢的孩子发现没做完作业也没得玩,等着自己的是更多的作业,就开始越来越拖拉。

最后这种消极对抗的方式,让孩子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

翠:孩子消极对抗的情形,现实生活中很普遍。

比如说,孩子想去小区玩,妈妈非让她收拾玩具整齐,才能去,孩子心里不高兴,但不得不干,就应付磨蹭;还比如说,孩子想做作业的中间,玩一会儿再继续做,妈妈希望想让她坐一个小时,全部完成作业才能玩,于是,玩成为很多父母,拿来逼迫孩子做事的交换条件,孩子自然消极对抗,拖拉磨蹭,不愿意配合。

不过话说回来,家长们希望孩子先做应该做的事,可以理解的。

策略二翠:启发式提问。

把你希望孩子做的事,尽量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比如说,帮忙想一下,有什么办法,我们今天可以准时到校?睡觉前,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呀?8点前完成作业,后面我们轻松玩,我们可以怎么做?睡觉前,我们还有什么事要做啊?想想看,要高效地完成作业,今天我们该怎么做?只要是孩子自己说的,他就没有被控制的感觉,就愿意主动做。

孩子最听她自己的话,秘诀:家长多提问,用启发式地提问替代命令式地沟通,孩子拖拉磨蹭的机会,自然就会少很多了。

原因三3、缺乏训练,相关技能不熟练,没有机会锻炼。

翠:有个妈妈曾经问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10岁的孩子,做什么都特别慢。

父母中,有一个人是急性子?妈妈说父母两个都着急。

我们最看不得孩子慢吞吞的样子。

当你的孩子慢吞吞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呢?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她说:有时候,实在嫌弃他慢,又着急就替他做了。

旭这让我想起班级里有个小男孩名叫小x,瘦小的身体,大大的眼睛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镜,十分像哈利波特。

小脑袋也特别好使,总能提醒老师一些班级事务,俨然小秘书的样子。

可是只要你看过小x放学装书包时候的样子,一定会大开眼界,瞠目结舌,因为他会把所有的书籍,文具,餐具等统统杂乱无序的放在地上,椅子上,桌面上,有时其他同学会来告状他把东西随意摆放在别人的桌面上,其他同学都已经收拾好了,在走廊里排队准备放学了,他还在一脸焦急的整理着自己的物品。

开始我以为他的东西多,整理的时间短,有意识的让他提前装书包,后来发现即使是第一个开始装书包也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

再后来课上课下注意观察他,细节处看出他的物品总是随意乱丢,铅笔呀,橡皮呀,甚至是作业本经常会掉落在地上而他却全然不知。

这种整理物品拖拉磨蹭的习惯一度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与他的父母沟通后得知,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和姥姥一起生活,姥姥是个非常能干雷厉风行的女人,原来在单位也是领导,据说这位姥姥家里一尘不染,井井有条,物品摆放堪称典范。

年轻时姥姥对自己的女儿要求非常的严格,因此女儿很优秀。

可是到了外孙这里,可能是隔代亲的原因,在外孙的衣食住行上可以说照顾的无微不至。

好多事情上姥姥代劳了,所以才有我们看到的满地东西,整理却毫无头绪的外孙。

翠:大家发现问题所在了么?孩子学习技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孩子3-4岁时,穿一件衣服10几分钟,刷牙5分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耐不住性子,催促他快一点快一点,再不行就替他做了。

比如说,嫌孩子洗脸慢,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她洗。

嫌弃孩子整理书包时间太长,妈妈就天天帮他整理,而结果就是孩子因为缺乏这些事务的必要练习,行动就更慢了。

同时,形成一个认知:这些事,我都不行,我做不好,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催越慢,越慢家长越着急,而再家长的催促和包办下,孩子信心缺乏,担心自己做不好,做起事情时,瞻前顾后,畏畏缩缩,速度自然就更慢了。

所以可以说,每一个拖拉磨蹭的孩子的背后,可能都站着一个着急、催促、包办的家长。

旭: 正像翠翠老师说的那样:身边的很多孩子都是被家长或者长辈催大的,每天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催,“快快快,要不迟到了”放学回家也在催“快快快,赶紧写作业”周末也在催“快快快,我们要上补习班了”连放假都在催“赶紧,别人都在学习,你别玩了”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拥有的能力往往不足,因为在催促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受不了孩子的慢,一边各种抱怨,一边就帮助孩子做了;比如把孩子的书包收拾整理好了。

比如帮助孩子穿衣服了,比如一道数学题,孩子还没有完全思考,爸妈就直接给出答案了。

因为受不了孩子浪费时间。

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多一点点耐心去对待孩子,对待生活。

策略三翠:3、放手让孩子,尽量自己管自己首先,家长要停止替孩子做事,改为放手让孩子去做。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停止批评指责孩子。

给孩子足够充分的时间,鼓励孩子一点点的进步。

比如,多跟孩子说,妈妈注意到,连续两天,你不用提醒就自觉开始做作业了,这就叫做自律;妈妈留意到你能自觉独立完成钢琴练习,又进步了;妈妈发现上周你按照约定管理好爱派时间,又长大了。

总之,放手让孩子管理自己,把责任逐步还给孩子,中间用鼓励孩子点滴的进步来代替批评指责孩子。

用翠翠老师的方法我们可以建议让小x和妈妈一起生活,首先教会他如何整理书包,比如妈妈注意到你今天书籍正面全部朝上,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

餐具放在中间一层,手帕钥匙放在最前面,方便拿取。

妈妈相对于姥姥来说没有那么多时间帮助他,应该要求他自己做,孩子很快得到了锻炼,有了方法有了训练自然在装书包就不拖拉磨蹭了。

以上就是孩子拖拉磨蹭的三个原因,以及三个应对方法。

鼓励:我发现翠翠老师交给大家的方法,与平时家长惯用的方法不太一样.平时我们多是说孩子你真棒,你真好,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时给予孩子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用条件交换,翠翠老师却不是这样的一描述式?细节描述二启发式?感觉怎样?行为和感觉联系到一起.如何做到的?三感谢式?谢谢合作四赋能式?我相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