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社会学概论试题浙江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答案:D2. 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个体发展C. 传承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征是什么?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信任等社会结构获得的资源和能力。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

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社会化类型。

答案:社会化类型主要包括初级社会化(儿童期的社会化)、次级社会化(成年后进入新角色或环境的社会化)、反社会化(个体脱离社会规范的过程)和再社会化(个体适应新环境或角色的社会化)。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同居家庭等多样化家庭形式的转变。

这些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家庭功能的分化、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义、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调整等。

四、案例分析题1. 案例:某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忽视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社会不公和冲突。

问题:请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忽视弱势群体需求等方面。

改进建议包括:制定包容性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加强公众参与,使城市规划更加透明和民主;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的需求。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通过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锻炼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社会结构C. 社会现象D. 社会制度答案:C2.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3. 社会化过程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B. 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C. 个体形成社会角色的过程D. 个体形成社会地位的过程答案:A4. 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个体能力B. 社会地位C. 财富分配D. 教育水平答案:B5.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财富C. 社会资源D. 社会影响力答案:A6. 社会运动的特点包括以下哪项?A. 组织化程度高B. 目标明确C. 参与者广泛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7.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有哪些?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社会问题的特点是什么?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严重性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A. 技术进步B. 文化变迁C. 社会冲突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10. 社会整合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稳定C. 增强社会凝聚力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结构的功能。

答案:社会结构的功能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提供社会成员角色和地位、以及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 描述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影响。

答案: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内化、社会角色的学习和适应,以及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3. 阐述社会分层的意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社会分层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财富、权力等方面的差异。

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影响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机会,以及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和冲突。

4.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学概论多选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多选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多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社会行为B. 社会结构C. 社会变迁D. 所有上述选项2. 功能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3.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并内化了社会的()。

A. 规范B. 价值观C. 角色期望D. 所有上述选项4. 社会阶层的划分通常基于()。

A. 经济地位B. 教育水平C. 职业D. 所有上述选项5. 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

A. 普遍性B. 争议性C. 社会性D. 所有上述选项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6. 社会学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文档分析法7. 社会互动的类型包括()。

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顺应8. 社会群体的类型包括()。

A. 家庭B. 宗教团体C. 兴趣小组D. 所有上述选项9. 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

A. 法律B. 规范C. 舆论D. 宗教信仰10. 社会变迁的原因可能包括()。

A. 技术进步B. 文化传播C. 人口变动D. 经济危机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马克思。

()12. 社会结构是静态的,不会随时间变化。

()13. 社会化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过程。

()14. 社会阶层是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15. 社会问题总是有客观的、普遍认可的标准来定义。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7. 解释什么是社会化,并说明其对个体的重要性。

18. 描述社会控制的功能。

19. 阐述社会变迁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五、论述题(共20分)20. 论述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D4. D5. D二、多选题6. B, C, D7. A, B, C8. A, B, C, D9. A, B, C10. A, B, C, D三、判断题11. ×(社会学的创始人通常被认为是奥古斯特·孔德)12. ×(社会结构是动态的,会随时间和社会条件变化)13. √14. √15. ×(社会问题的定义往往涉及主观判断和价值观念)四、简答题16. 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社会阶层和社会不平等等。

浙大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浙大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浙大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社会现象的规律性B. 社会现象的随机性C. 社会现象的偶然性D. 社会现象的必然性2. 社会结构是指:A. 社会中个体的分布状态B. 社会中群体的分布状态C. 社会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D. 社会中各要素的独立状态3. 社会化过程主要是指:A. 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B. 社会适应个体的过程C. 个体与社会相互适应的过程D. 个体对社会的改造过程4. 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马克思·韦伯B. 埃米尔·涂尔干C. 乔治·赫伯特·米德D. 塔尔科特·帕森斯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文化地位D. 所有上述因素6. 社会问题的特点包括:A. 普遍性、危害性、复杂性B. 偶然性、普遍性、简单性C. 必然性、普遍性、简单性D. 偶然性、危害性、复杂性7. 社会变迁的动力包括:A. 技术进步B. 人口增长C. 社会冲突D. 所有上述因素8.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变革C. 增强个体自由D. 限制个体行为9. 社会资本是指:A. 社会中的物质资源B. 社会中的人力资源C. 社会中的网络资源D. 社会中的文化资源10. 社会运动通常具有以下特征:A. 组织性、目标性、持续性B. 组织性、目标性、短暂性C. 无组织性、目标性、持续性D. 无组织性、目标性、短暂性答案:1-5:A C A B D6-10:A D A C 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

2. 解释社会化过程对个体的影响。

3. 描述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关系。

4. 阐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层现象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分析社会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浙江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工作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27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面哪一点体现了社会工作的预防职能( )。

A.协调邻里矛盾B.解决家庭冲突C.人际疏导D.婚前咨询2.以下哪一项属于社会个案工作( )。

A.环保宣传B.小学生夏令营C.宿舍人际调整D.夫妻矛盾的咨询与调整3.睦邻组织运动的发起人是当时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和( )。

A.心理学者B.慈善家C.社会工作者D.牧师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工作的间接工作方法( )。

A.社会行政工作B.社会团体工作C.社会工作督导D.社会工作咨询5.社会团体工作的特点之一是由社会工作者参与并( )团体的活动。

A.协调B.指导C.决定D.实施6.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B.社会工作是一门职业C.社会工作是一种文化传统D.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当代主要的社会问题( )。

A.人口过剩问题B.家庭暴力C.就业问题D.青少年犯罪问题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个案工作的原则( )。

A.个别化原则B.承认原则C.评判原则D.接纳原则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团体工作的原则( )。

A.人的社会需要原则B.引导团体互动原则C.社会工作者决断原则D.运用社会资源原则10.社会工作是一种以( )为宗旨的专门职业。

A.发展社会B.治疗社会病态C.助人D.扩大福利11.美国最有名的社区服务中心“霍尔馆”创立于( )。

A.1601年B.1788年C.1889年D.1935年12.心理学家( )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社会工作影响很大。

A.弗洛伊德B.华生C.马斯洛D.戈夫曼13.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 )。

A.社区居民B.社区环境C.整个社区D.家庭14.在社会个案工作中,案主有时会把社会工作者当成自己过去生活中的某个人看待,从而把相应的情感投射到这个人身上,这种现象称作( )。

2001年10月社会学概论试题

2001年10月社会学概论试题

2001年10月社会学概论试题(浙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学的关系是_1.指导与被指导_____的关系。

2.对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是_圣西门_____。

3.文化的___整合___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4.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成三种理想的类型,即_传统型权威 ____权威、__个人魅力型____权威和___ 法理型____权威。

5.当代现代化理论中的“信息社会论”的代表有:《第三次浪潮》的作者______和《大趋势》的作者______。

6.家庭的结构类型有__主干家庭____、核心家庭______和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四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1.C 2.B 3.A 4.C 5.B1.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与其他学科研究社会关系的区别在于社会学是从( )出发加以研究的。

A.社会分层B.社会功能C.社会整体D.社会结构2.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这种社会学的功能是( )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3.把社会学看作科学之“王后”的社会学家是(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4.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5.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 )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利益关系D.人际关系6.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社会关系是( )A.氏族关系B.家庭中关系C.村庄中关系D.朋友关系7.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志缘关系8.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A.规则体系、组织体系、物质设备体系B.规则体系、概念体系、物质设备体系C.规则、组织、设备、人群D.概念、规则、组织、设备9.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区域的边际处,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就是(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10.文化传播的规律是以文化发明地为中心,按照( )的轨迹向四周扩散。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及其影响C. 自然现象D. 经济活动答案:B2. 社会结构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关系B. 社会中的组织形式C. 社会中的等级制度D. 社会中的文化模式答案:B3. 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过程?A. 学习语言B. 学习社会规范C. 个人独立D. 学习职业技能答案:C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个人财富D. 教育水平答案:B6. 社会问题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问题B. 政治问题C. 环境问题D. 所有以上答案:D7.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金融资产B. 社会中的文化资产C. 社会关系网络D. 社会中的自然资源答案:C8. 社会运动的共同特征是什么?A. 组织化B. 非正式性C. 政治性D. 经济性答案:A9.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个人自由D. 扩大社会影响力答案:A10.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A. 技术进步B. 文化传承C. 经济波动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

2. 解释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对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语言、文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关系,并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

3. 描述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

答案: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性别不平等和种族不平等等方面。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试题1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试题1

课程代码:10010⼀、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 分)1.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法包括________、社会实验⽅法、________。

2.社会制度分为本源制度和派⽣制度两⼤类:本源制度主要有________ ;派⽣制度主要包括________ 。

3.⽂化的要素包括物质要素、精神要素________、________等。

4.把群体作为⼀个整体来考察,它的⼀般功能有:第⼀,________ ;第⼆,它能实现社会组织⽬标、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5.组织⾏为理论最重要的代表⼈物有巴纳德、麦克雷⼽。

后者⽤的________ 理论与________ 理论区分了关于⼈的传统假设。

6.在西⽅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________ ,他提出了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重标准,即经济标准、________和________。

7.社区可依据其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___。

8.狭义的社会控制是对________给予惩处和教育,使其改邪归正,达到维持社会安定的⽬的。

9.社会变迁的形式包括社会进化、________、社会⾰命与社会倒退等。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1 分,共5 分)1.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关系,叫( )A.社会体系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经济体制2.为了完成较⾼层次系统所规定的⼯作和任务、依据⼀定章程、按照某种正式的⼿续⽽建⽴的群体,称( )A.⾸属群体B. 次属群体C. 正式群体D. 参照群体3.⾏为者个⼈将社会规范化为⾃⼰的观念,并对⾃⼰的⾏为实施的控制,称( )A.制度化控制B. ⾮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 内在控制4. ⼀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称( )A.社会进化B. 社会改⾰C.社会⾰命D. 社会倒退5.阶级的产⽣需要两个⽅⾯的条件,⼀是社会⽣产⼒发展,劳动⽣产率提⾼,出现了剩余产品;⼆是出现了( )A.奴⾪主B. 暴⼒C. 私有制D. 奴⾪三、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题⼲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学的关系是______的关系。

2.对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是______。

3.文化的______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4.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成三种理想的类型,即______权威、______权威和
______权威。

5.当代现代化理论中的“信息社会论”的代表有:《第三次浪潮》的作者
______和《大趋势》的作者______。

6.家庭的结构类型有______、______和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四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1.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与其他学科研究社会关系的区别在于社会学是从
( )出发加以研究的。

A.社会分层
B.社会功能
C.社会整体
D.社会结构
2.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这种社会
学的功能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3.把社会学看作科学之“王后”的社会学家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
干 D.韦伯
4.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
A.交换理论
B.冲突理论
C.中程理
论 D.宏观理论
5.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 )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C.利益关
系 D.人际关系
6.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社会关系是( )
A.氏族关系
B.家庭中关系
C.村庄中关
系 D.朋友关系
7.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
系 D.志缘关系
8.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
A.规则体系、组织体系、物质设备体系
B.规则体系、概念体系、物质设备体系
C.规则、组织、设备、人群
D.概念、规则、组织、设备
9.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区域的边际处,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就是
( )
A.文化区
B.文化区域
C.文化
圈 D.边际文化
10.文化传播的规律是以文化发明地为中心,按照( )的轨迹向四周扩散。

A.同心圆
B.正方形
C.长方
形 D.半圆形
11.《新人口论》的作者是( )
A.马尔萨斯
B.阿尔弗雷·李维
C.马寅初
D.丹尼斯·梅多斯
1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即( )
A.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联系
B.提供食物、提供空气、生态平衡
C.提供食物、补充能量、提供热量
D.生物交流、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13.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
人 D.非社会人
14.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5.群体动力论的著名代表是( )
A.达伦多夫
B.勒温
C.库
利 D.米勒
16.新正统区位理论把社区研究从空间的分布转移到( )
A.人口适应
B.生态环境
C.立体结
构 D.社区发展
17.社会行为是一种( )
A.无意识的行为
B.偶然性行为
C.反射性行为
D.有意识、有意义的行为
18.从众行为是一种( )
A.消极行为
B.积极行为
C.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
D.价值中立的
19.“社会控制”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 )提出的。

A.库利
B.罗斯
C.米德
D.萨姆纳
20.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 )
A.直线式的前进
B.循环式的前进
C.波浪式的前进
D.曲折的倒退
21.英国的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提出了( )
A.社会进化论
B.社会革命论
C.社会改良论
D.社会循环论
22.社会运行的评价最主要是( )
A.协调程度评价与发展程度评价
B.运行程度评价与协调程度评价
C.社会运行的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
D.社会运行的满意度评价
23.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
A.人口多
B.交通发达
C.生活水平
高 D.集中度高
24.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A.工业化
B.农业发展
C.人口众
多 D.科层化
25.我国对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是( )
A.积极发展小城市
B.控制小城市的数

C.稳妥发展小城市
D.合理发展小城市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5分)
1.离轨行为包括( )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
为 C.违规行为
D.适应性行为
E.从众行为
2.社会控制的工具性手段包括( )
A.身体惩罚
B.精神惩罚
C.经济处罚
D.组织处分
E.说服劝告
3.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有(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E.帕森斯
4.社会制度的特征有( )
A.时空上的普遍性
B.变异
性 C.相对稳定性
D.强制性
E.阶级性
5.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文化是社会遗产
E.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组织理论意义上,韦伯是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 )
2.夫妻关系属于家庭纵向关系。

( )
3.阶级阶层划分是对社会结构的动态分析,社会流动则是社会结构的静态分析。

( )
4.古典区位理论就是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人文区位学理论。

( )
5.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
向影响。

( )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内在控制
2.预期社会化
3.内群体
4.社会学的描述性功能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从欧洲传入美国后的具体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家庭的社会功能
2.试述帕森斯关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模式变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指导与被指导
2.圣西门
3.整合
4.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法理型
5.托夫勒奈斯比特
6.核心家庭主干家庭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C
2.B
3.A
4.C
5.B
6.B
7.C
8.A
9.D
10.A
11.C 12.A 13.B 14.B
15.B
16.A 17.D 18.C 19.B
20.C
21.D 22.A 23.D 24.A
25.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C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DE
四、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改“纵向”为“横向”。

3.×。

把“动态”改为“静态”,把“静态”改为“动态”。

4.√。

5.√。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是由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控制。

2.是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

3.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

4.是指那些为了解释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研究。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后一句话不答也不扣分)。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结构的三重标准:
(1)经济标准,指个人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收入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即权力。

(3)社会标准,即声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