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简介分析

合集下载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德昂族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德昂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一、德昂族的起源德昂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他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南方的古代部落。

他们的祖先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后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二、德昂族的语言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和怒族、拉祜族等民族有一定的语言亲缘关系。

德昂族的语言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很少有人使用。

三、德昂族的信仰德昂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崇拜自然界的神灵和祖先。

他们相信神灵可以保佑他们的生活和农作物的丰收。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德昂族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四、德昂族的服饰德昂族的服饰非常华丽,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

男性通常会穿着长衫和长裤,女性则会穿着长裙和上衣。

他们还会佩戴各种银饰,如耳环、项链等,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五、德昂族的婚姻习俗德昂族的婚姻习俗非常特殊。

在结婚前,男方必须先到女方家中工作一段时间,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诚意。

如果女方家庭满意,双方家长会商定婚礼的日期。

婚礼当天,男方必须骑着马到女方家中接新娘,然后举行盛大的婚宴。

六、德昂族的节日德昂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水灵节、新米节等。

水灵节是德昂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

节日当天,人们会到河边洗澡,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身体健康。

新米节则是感谢大地的馈赠,人们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宴会,庆祝丰收。

七、德昂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德昂族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

他们善于演奏各种乐器,如竹笛、葫芦丝等。

在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上,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表达他们的喜悦和祝福。

八、德昂族的传统手工艺德昂族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如纺织、木雕、陶瓷等。

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展示了德昂族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少数民族文化--德昂族

少数民族文化--德昂族

德昂族,有⼈⼝15462⼈。

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梁河、龙陵、耿马等县。

与傣、景颇、傈僳、佤、汉等民族交错⽽居。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的民族之⼀,渊源于古代的“濮⼈”。

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

新中国成⽴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分散,并与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的汉、傣、景颇、佤等民族杂居。

因此,受这些民族影响,特别是受傣族的影响较深,其宗教信仰、⽣活习俗,基本与傣族相同。

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浓茶,亦善于种茶,⼏乎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茶农”之称。

擅长编制⽵器和草排(⽤野⽣茅草加⼯成盖房顶材料)和收集野⽣植物。

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

德昂族有⾃⼰的语⾔,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佤昂语⽀。

有三种⽅⾔,不少⼈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寨茶⾹ 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有德昂⼈的地⽅就有茶⼭,神奇的《古歌》代代相传,德昂⼈⾝上飘着茶叶的芳⾹。

这是德昂⼈传唱已久的古歌。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

尤其是成年男⼦和中⽼年妇⼥,⼏乎⼀⽇不可⽆茶,⽽且好饮浓茶。

他们喝茶时,常常将⼀⼤把茶叶放⼊⼀个⼩茶罐⾥加⽔少许煎煮,待茶呈深咖啡⾊时,将茶⽔倒在⼩茶盅⾥饮⽤。

由于这种茶⾮常浓厚,所以⼀般⼈喝了极易兴奋,夜晚会彻夜难眠。

⽽德昂⼈因经常饮⽤,却喝上了瘾,只要⼀⽇不喝,便会⼿脚酸软,四肢⽆⼒。

相反,如果在劳累之时煮⼀罐浓茶,喝上⼏⼝,便⽴马⼉神清⽓爽。

茶,在德昂⼈的⽣活中有着⾮常重要的地位。

德昂⼈讲究“茶到意到”,宾客临门,必先煨茶相待;⾛亲访友和托媒求婚时,必以茶为见⾯礼;若有喜事需邀请亲朋光临,⼀⼩包扎有红⼗字线的茶叶便成了“请柬”;如两⼈产⽣⽭盾时,有过失的⼀⽅只要送⼀包茶,就可求得对⽅的谅解。

可见,茶的作⽤是其他钱物⽆法替代的。

由于茶叶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致使茶叶的消费量很⼤,因此德昂⼈家家户户都习惯在房前屋后、村头寨边栽上⼀⽚⽚茶树。

德昂族

德昂族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 不失其共同特点。德昂族妇女的裙子 较长,并且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 妇女多穿藏青或黑色的对衿短上衣, 衿边镶两直条红布,并钉上大方块银 扣四、五副。男子服装多为蓝黑色大 衿衣,大裤脚,绕包头,青年多为白 色,中老年用黑色。
经济来源
德昂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善于种茶,茶叶是德昂族重要的 经济来源。 德昂族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银匠,能用碎银铸造银手镯、银排 扣、银项圈、银烟斗等,还善于在各种银制品上雕刻花纹图案,花 纹细致、简朴。早在隋唐时期,德昂族就“披五色裟罗笼”,至今 仍为自己纺线、染色和织布,作成极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装。他 们还擅长编织竹器等生活用品。
德昂族
德昂族也称为"崩龙族",德昂族 主要居住中国与缅甸交界地区,中 国一侧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 地,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 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错 而居。
民族简介
德昂族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 颇族自治州的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 丽、陇川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等民 族交错而居。
禁忌娱乐
• 忌手拉手赠物;忌同姓婚姻;忌产妇串门;忌唤乳名;忌宾客从 后门出入;忌用红木树盖房等。 • 德昂族在节日庆典时,除舞蹈、对歌外,还表演武术。他们的武 术含拳、棍(齐眉棍、双节棍、三节棍)、刀(双刀、单刀)、 枪(三棱矛),还分“花把”和“洞拳”两类。“花把”即表演 武术,动作有随意性,多为节日或热闹场合的表演活动项目。 “洞拳”则为格斗武术,一般不轻易外传。德昂族还喜爱打篾弹 弓和打陀螺。这几个运动项目都参加过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并 取得过好成绩。
民族概述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民族习俗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过“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节 外,还要欢度泼水节。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 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 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 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 为佛洗尘仪式。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倒入水龙中,水由龙口流出,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 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 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 年。在象脚鼓乐和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高举过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 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 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 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 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德昂族
八班 洪炜捷 12号
德昂族的地理位置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 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缅甸一侧居住在掸邦、克钦邦等地的深山中,与傣族、景颇族、佤族 等民族交往密切。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 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 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 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

德昂族的资料简介20字特点德昂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的主要族群之一。

德昂族人口稀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昂族的特点如下:1. 文化独特:德昂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民俗传统、音乐舞蹈、服饰等,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2. 物产丰富:德昂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德昂族人民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烟草等为主要经济活动,物产丰富。

3. 信仰多元:德昂族信仰多种宗教,包括原始宗教、佛教、道教等。

他们尊崇自然,崇拜神灵,对祖先怀有敬意。

4. 语言独特:德昂族拥有独特的德昂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缅甸语支。

这种语言是德昂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和沟通工具。

5. 文化交融:由于接壤缅甸和泰国,德昂族与周边地区的民族有着密切的交流和互动。

这种文化的交融使德昂族的文化更加多元化。

6. 崇尚和平:德昂族历史上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他们崇尚和平,注重与邻近民族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

7. 传统工艺:德昂族人民擅长手工艺制作,特别是织布和银器制作。

他们的传统工艺技艺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 丰富的节日:德昂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例如开耕节、泼水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吸引着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和研究。

9. 温馨友善:德昂族人民热情友好,待人亲切。

他们乐于与外来者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接待来访者。

10. 保护意识:德昂族人民非常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弘扬保护生态的理念。

德昂族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他们的文化独特、物产丰富,信仰多元、语言独特。

他们崇尚和平、注重文化交融,擅长传统工艺制作。

德昂族人民以温馨友善著称,并且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尊重的民族。

少数民族服饰之德昂族

少数民族服饰之德昂族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 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 语。
服装特色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 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加 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 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和深刻的印象。唐代史书 早已记载着德昂族的先民 -- 茫人部落以“藤篾腰 箍”为饰,这一装束,历经宋,元,明,清千余 年,一直流传到现在。
筒裙

挎包

挎包:德昂族称挎包为“喝巴”,“喝巴”通体 均用自织 ( 腰机 ) 土布缝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 不一,过去所谓“黑崩龙” “花崩龙” “红崩 龙”等他称,皆为根据各支系德昂族(原称“崩龙 族”)服饰的花色而名之。尽管如此,德昂族挎包 和服饰一样,都有一种饰物必不可少。这就是人 们称为“崩龙花”的彩色绒球。小小绒球,一到 了德昂姑娘手里,立刻活了:不同色彩 不同排列 不同位置 不同饰式,皆可怡然成趣。

德昂族传统节日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 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 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 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 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 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 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 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 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 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 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腰箍

腰箍

服装特色

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 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他们用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胸前挂满银牌和银泡, 再用许多红色小绒球作装饰。据说胸前的银饰等, 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富有。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 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 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 ,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 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 和深刻的印象。

中华各民族简介——德昂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德昂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德昂族德昂族概况历史: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

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

新中国成立后称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名为德昂族。

人口:德昂族约有人口1.5万。

分布: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

经济: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

德昂族风俗图腾:礼仪: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禁忌:妇女不能跨越男子所用的一切生产工具,以免不吉利;宾客登上竹楼时要脱鞋,要从正门竹梯出进竹楼,禁止横穿道和从正门进后门出,否则,认为会引起家庭纠纷或离婚。

如果小伙子来“串姑娘”,只能从后门进出;禁止在竹楼内大声喧哗、歌唱、吐痰、放屁或擅自拿主人之物,否则,认为看不起主人;客厅中的家和卧床,只有族中老人、家长之妻能坐,其他家庭成员和宾客只能坐于火塘下方,以示对家长和主人的尊重;禁止用手摸老人头部。

妇女经过男子面前时,必须撩裙弯腰走过,以示尊重男子;德昂族村民不能穿草鞋,传说草鞋只有佛爷能穿;葫芦笙只能在晚上串寨子时吹。

结婚、做供各有特定的调了,不能乱吹乱唱;关门节至开门前的三个月内,严禁杀生;筷子、甑子等物不能用刀削,否同,认为会把粮食丢掉,以后没吃的;严禁用脚踩火塘,在野外烧饭时两脚不能踩在木柴上,否则,认为将不吉利。

婚俗: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

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

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

德昂族,彝族

德昂族,彝族

彝族
•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 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 族之一,有诺苏、纳 苏、罗武、米撒泼、 撒尼、阿西等不同自 称。主要分布在云南 、四川、贵州三省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 北部。彝族历史悠久 ,文化丰富多彩,古 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 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 ,在常年的发展中形 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 装文化,经济也得到 了发展。
婚俗
•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 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 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 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 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 。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 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 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 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 ,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 地欢歌笑语。
食俗
•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 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为主食。均以蒸焖 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 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 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 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 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 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 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 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 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 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 ,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 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 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 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 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 米酒。
节庆
•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 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 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 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 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 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 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 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 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 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 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 ,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 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 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 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德昂族还有祭 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 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 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 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 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 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 道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 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 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 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德昂族民族习俗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过“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节 外,还要欢度泼水节。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 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 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 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 为佛洗尘仪式。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倒入水龙中,水由龙口流出,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 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 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 年。在象脚鼓乐和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高举过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 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 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 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 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德昂族的民族建筑

别有情趣的冠盖式住房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居干栏式竹楼。 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 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而成。
德昂族的民族宗教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处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与傣 族佛塔略有不同。也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的传统。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 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 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 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
八班 洪炜捷 12号
德昂族的地理位置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 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德昂族,又称“崩龙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 区的少数民族。中国一侧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缅甸一侧居住在掸邦、克钦邦等地的深山中,与傣族、景颇族、佤族 等民族交往密切。
德昂族的民族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 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 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 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纽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 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由于各支系服饰 的差异,过去曾有“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之俗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