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根腐病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当归根腐病症状及防治和治疗办法

防。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当归根腐病时应综合考虑多种方法,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持适当 湿度,有助于提高当归的抗病能力。
THANKS
04 当归根腐病的治 疗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经过育种手段培育出的抗病 性强的当归品种,能够有效降低 根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 。
多样性种植
避免单一品种的种植,采用多个 抗病性品种进行轮作或混种,减 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
药剂治疗
药剂选择
根据病原真菌的种类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治疗。常用的药剂 包括抗真菌剂、杀菌剂等。请注意,使用药剂时务必遵守农药使用规定和安全 操作指南。
排水降湿
02
做好田间排水系统,避免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不利于病菌的
生长和繁殖。
除草松土
03
定期除草,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
抗病能力。
实行轮作制度
轮作换地
避免连作,实行与其他作物轮作种植,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积累 。
休耕养地
适当休耕,恢复地力,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深耕改土
进行深耕,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
种植健康种苗
选用无病种子
选择来自健康植株的种子,降低根腐病的初侵染源。
种苗处理
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热水浸泡、化学消毒等,以杀死种子表面 的病菌。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病情和气候特点,选择具有抗病性的当归品种进行种植。
加强田间管理
当归根腐病的防治

当归根腐病的防治
当归根腐病又名烂根病,是当归生长发育期内主要病害之一,对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1、危害症状:为害根、茎。
发病植株根部组织初呈褐色,进而腐烂成水浸状,只剩下纤维状空壳。
茎呈褐色水渍状,地上部分生长停止,植株矮小。
叶片上出现椭圆形褐色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下垂,甚至整株死亡。
2、病原菌:(FUSariUmavenaCeUnl(Fr.)sacc)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
分生抱子有大小两型,大型抱子镰刀形,多胞,有1—5个隔膜;小型抱子卵圆形,假头状着生,单胞。
3、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胞子在病田土壤内或当归种苗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5月初开始发病,6月为害严重,7、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9月份因气温下降,病势逐渐减轻。
病菌在土中多集中分布在耕作层,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地下害虫活动频繁,根部伤口多,利于发病。
连作会加重病害发生。
4、防治措施:①选择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作栽培地。
高城栽种,实行轮作。
②土壤消毒:移栽前,用70%五氯硝茎苯或70%敌克松等农药进行土壤处理。
③选用健壮无病种苗移栽,移栽前用LL150的波尔多液浸泡10」5分钟,晾干栽植。
或育苗时用多菌灵、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
④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
病穴中施一-撮石灰粉,并用50%退菌特6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全面喷洒病区,以防蔓延。
⑤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当归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当归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当归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麻口病、褐斑病、根腐病、菌核病;虫害主要有桃粉蚜、地老虎、黄凤蝶等。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些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1、当归麻口病的防治移栽后的4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上旬、11月上旬为其发病高峰期,为害根部,地下害虫多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250克或托布津600克加水150千克,每株灌稀释液50克,5月上旬、6月中旬各灌1次。
2、当归褐斑病的防治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边缘呈现红褐色,中心灰白色。
后期在病斑内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呈红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死亡。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喷1:1:150的波尔多液或500倍65%的代森锌或800―1000倍50%的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3―4次。
3、当归根腐病的防治用1:1:150波尔多液浸泡苗,土壤消毒杀虫,育苗地多烧熏土。
4、当归锈病的防治当归柄锈菌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及果柄,在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蔓延迅速,7―8月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喷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纳400倍液。
每7天一次,连喷2―3次。
5、当归菌核病的防治主要为害根、叶。
植株发病初期叶片变黄,后期植株萎蔫,根部组织腐烂成为空腔,腔内含有多个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措施:早期及时拔除病株,挖去病穴土壤,并用生石灰消毒,防止病害扩散为害;发病初期喷洒600倍65%代森锌或波尔多液(1:1:300)浇灌。
6、桃粉蚜的防治密集于当归的新梢和嫩叶的叶背吸取汁液,使心叶呈拳状卷缩,植株矮化。
防治方法:清除田间四周杂草,减少蚜虫迁入机会;蚜虫发生时,喷40%乐果2000倍液或5%杀螟松1000倍液,每5-7天1次,连续2-3次。
7、地老虎的防治当归地老虎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当归幼苗,昼伏夜出,咬断根茎,造成缺苗断垄。
当归根腐病病原物研究

当归根腐病病原物研究当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草药,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然而,在栽培当归的过程中,农民和研究人员发现当归根腐病成为当归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此病害严重影响了当归的产量和质量,给当归种植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当归根腐病的病原物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归根腐病通常由土传真菌根腐菌引起。
这种病菌具有强烈的侵染性,能够迅速侵入当归根茎并破坏其组织结构。
引起当归根腐病的根腐菌主要有炭疽病菌、绿僵菌和真菌。
这些病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感染当归植株,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根部水肿、腐烂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整株当归会死亡。
针对这一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首先,他们通过采集不同感染程度的当归植株和病株,从病株中分离出病原物。
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科研人员鉴定出这些病原物为真菌根腐病、炭疽病菌和绿僵菌等。
这些病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但都会带来当归根腐病。
接着,科研人员对当归根腐病的病原物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他们发现这些病原物对温度和湿度有较高的适应性,可以在较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生存并侵染植株。
此外,病原物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些特性,揭示了病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为了更好地控制当归根腐病,科研人员还研究了其致病机理。
通过观察病原物感染植株的过程,他们发现病原物通过产生一系列的毒素和酶,破坏当归的细胞壁和组织结构,从而侵入并繁殖于植株内部。
此外,病原物还能引起当归植株的免疫反应,进一步加剧病情。
这些发现为控制当归根腐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控制当归根腐病病原物的方法。
首先,他们建议在种植当归时选择健康的种苗,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
其次,科研人员提倡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农业方法,利用有益微生物和天敌对抗病原物,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展了一些化学药剂用于治疗根腐病,但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当归常见病虫害防控措施

强化预警系统
完善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 提前预测病虫害发生的风险,为农民提供及时的预 警和应对建议。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
01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
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植物的污染。
层,影响植株生长和品质。
根腐病
危害当归根部,使根部腐烂,影响 植株吸收水分和营养,严重时导致 植株死亡。
菌核病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当归茎部和 叶片,导致茎部和叶片出现褐色或 黑色菌核,影响植株生长和品质。
常见虫害种类与识别
01
02
03
蚜虫
以吸取植物汁液为主,使 叶片卷曲、萎缩,甚至导 致整株死亡。
现场指导
派遣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正确使用防控措施,确保病虫害防控 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HANKS
感谢观看
物理防治
02
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既可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又可降低防治成本。
农业防治
03
合理安排轮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减少
病虫害的发生。
强化技术培训与指导
培训农民
组织技术培训活动,向农民普及当归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防控技术和绿色防 控理念,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03
防控措施
Chapter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精耕细作
及时进行田间管理,清除杂草,保持土壤湿度。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的品种。
中药材当归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当归的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极易造成当归根系腐烂,甚至全株死亡的现象,所以又被叫做烂根并,对于农民的经济收益造成极大的影响。
那么对于当归根腐病该怎么防治呢?1、发生症状根腐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茎,发病是植株根部除呈褐色,进而腐烂呈水浸状,只留下纤维状空壳,茎杆呈褐色水渍状,地上部位停止生长,植株矮小。
叶片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褐色病斑,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枯黄下垂,最终整个植株死亡。
发病严重时叶片枯黄,根系变黑腐烂,这时能轻易的将植株拔起,往往会和茎线虫一起混合发生。
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天土壤和种苗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一般在5月开始发病,7-8月达到病情高峰期,9月随着气温下降,病情会逐渐减轻。
病菌主要集中在耕作层,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它的发生,在地下虫害活动频繁,根部伤口较多,有利于此病发生。
另外灌水过多、雨后积水、根系发育不良也会加重病害程度。
3、防治措施①选好种苗带菌种子时病原菌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在采种时应该及时淘汰病株,在冬季贮藏期间,往往因为保管不当,促进病原菌的发生,所以在栽种时,应该对病苗及时淘汰。
②选好地块种植当归应该选择沙质土壤、排水性和透水性都比较的地块,不能连作,不宜和易感染根腐病的洋芋轮作。
③高垄栽培高垄栽培不宜积水,而且土壤的含水量适中,通气性好,形成一个有利于根系生长而不利病原菌发生的土壤环境。
④消毒可以在移栽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种苗也可以用1:150的波尔多液浸泡10-15分钟,晾干栽植,在育苗时可以用多菌灵、托布津拌种。
⑤药剂繁殖发现病后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可以在病穴内撒施一把石灰粉,同时用甲霜恶霉灵、中生菌素600倍-1000倍液或50%甲霜灵猛锌800倍-1000倍液全面喷洒病区,以防病害蔓延。
当归病虫害发生原因 当归病虫害防治技术

当归病虫害发生原因当归病虫害防治技术当归俗称窑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吸引了众多农户种植。
然而,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
本文就当归病虫害发生原因、当归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相关技术做了详细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1、主要病害防治1.1 根腐病病原主要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Fr.)Sacc.)。
发病植株根部组织初呈褐色,进而腐烂变成黑色水浸状,只剩下纤维状物。
地上部叶片变褐至枯黄,变软下垂,最终整株死亡。
5月初开始发病,6月危害严重,直至收获。
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作栽培地。
高畦种植,忌连作;作畦前喷洒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按9 000mL/hm2用量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用70%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对病穴土壤用生石灰200~300g进行土壤局部消毒,也可用40%根腐灵800倍液,每株灌根0.5kg,另用50%退菌特800倍液全面喷洒病区,以防蔓延。
1.2 褐斑病病原主要为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Septoria sp)。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边缘红褐色,中心灰白色。
后期病斑内出现小黑点,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呈红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死亡。
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较重,一直延至10月。
防治方法:冬季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彻底烧毁病残组织,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分别按450g/hm2、600g/hm2用量从6月中旬开始,每隔10d喷雾1次,连续喷3次,可防止褐斑病的大量发生。
1.3 白粉病病原主要为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灰白色粉状病斑。
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逐渐枯死。
当归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安全性问题
病害还可能导致当归药材中存在有害物质,影响用药安全性 。
02
CATALOGUE
当归常见病害识别
当归叶斑病
症状识别
当归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 表现为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 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边 缘褐色,中央灰白色,有轮纹状
排列的小黑点。
发病规律
当归叶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 起,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
增强植物免疫力
通过加强植物营养和栽培管理,提高当归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在必须使用农药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 行使用,避免过量和过度使用。
预防为主,综合治疗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和蔓延。同时应结合其 他防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控 制湿度,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当归白粉病
症状识别
01
当归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初期表现为褪绿斑点,逐渐
扩大为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
发病规律
02
当归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容易
发生和传播。
防治方法
03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控制湿度,使用化学药剂进行
3
精准诊断与防治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实现对当归病害的快速诊断 和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
未来挑战与机遇
病害复杂性与变异
当归病害种类繁多,且病原菌容易产生变异,对新的病害发生和 发展趋势需要密切关注。
环保与安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高,对当归病害防治 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2期
中国现代 中药
M o d e m C h i n e s e Me d i c6 N o . 1 2
当 归根 腐 病 发 病 机制 及 防治 措施 △
彭轶楠 ,祝英 ,姜 一呜。 ,巩晓芳 ,周剑平 ,王治业 ,杨晖 ( 1 . 甘 肃省科 学院生物研 究所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2 .兰州大 学 生命科学学院 ,草地农业 生态 系统 国家重 点实验 室,甘肃 兰J , i 1 7 3 0 0 0 0 ; 3 .兰州大 学 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活动 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 点实验 室,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4 .甘肃省微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 室,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 1 . I n s t i t u t e o fB i o l o g y ,G a n s u A c a d e my fS o c i e n c e s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C h i n a ;
2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G r a s s l a n d A g r o — e c o s y s t e m s ,S c h o o l f o L i f e S c i e n c e s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n i t y ,
[ 摘要 ] 综述 国内当归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病害发生规律 、影 响病害发生 的主要 因素 ,以及 常
用的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从生态平衡 、环境保 护 、经济节约 的角度 ,提 出依靠 合理 的农业 耕作 措施 ,加强科学的 田间管理 ,以生物防治为主 ,辅之以少 量化学农 药的综合 防治 措施 ,以期在一定 程度上预 防当归 根腐病的发生率 ,对当归的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i n f l u e n c e s i n t h e d i s e a s e o c c ur s i n a n g e l i c a r o o t r o t . T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c o mmo n c h e mi c a l a nd b i o c o nt r o l me t h o d s a r e s u mma r i z e d . Co n s i d e r e d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t h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ba l a n c e, s o me s ug g e s t i o ns s u c h a s a p p r o p ia r t e f a r mi ng t i l l a g e me a s u r e s ,s c i e n t i f i c f ie l d ma n a g e me n t s ,b i o l o g i c a l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C h i n a;3 . K e y ab L o r a t o r y fC o e l l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 S t r e s s A d a p t a t i o s ,S n c h o o l fL o f i e S c i e n c e s ,
P EN G Yi n a n ,Z HU Yi n g , ,J I A NG Yi mi n g 。 , GONG Xi a o f a n g ,Z HOU J i a n p i n g ,
W ANG Zh i y e , YANG Hu i
L a n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C h i n a ;4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Mi c r o b i a l R e s o u r c e s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n G a n s u P r o v i n c e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r e v i e w s u m ma i r z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n d t h e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o f p a t h o g e n s ,a n d t h e
[ 关键词 ] 当归 ;根腐 病 ;致病 菌 ;防治措施
Th e s t u dy o f pa t ho g e n e s i s a nd pr e v e n t i o n me a s ur e s a b o ut An g e H c a s i n e n s i s r o o t r o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