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文学的繁荣

合集下载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八单元 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 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甘肃武威第六中学 华 山
一、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㈠定义: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盛行于欧洲18
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情感和想像,用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的典 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金 子,“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 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 到阴间向他交账。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 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 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 间生火,甚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他 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上”。 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 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
爱:咱们干吗不上吊呢? 弗:用什么? 爱:你身上没带绳子? 弗:没有。 爱:那么咱们没法上吊了。 弗:咱们走吧。 爱:等一等,我这儿有裤带。 弗:太短啦。 爱:你可以拉住我的腿。 弗:可是谁来拉住我的腿呢? 爱:不错。 弗:拿出来我看看。 爱:咱们走吧。 弗:咱们不能。 爱:为什么不能? 弗:咱们在等待戈多
时间
背景
成就
18世纪末-19 动乱不已,对 雨果、雪莱、海涅 世纪30年代 理性王国失望 19世纪30年 资本主义社会 巴尔扎克、狄更斯、 普希金、安徒生、 代以后 矛盾尖锐 易卜生、马克· 吐温等
20世纪中期 世界大战、经 海明威、贝克特 以后 济危机 20世纪上半 高尔基、奥斯特洛 期 夫斯基 泰戈尔、鲁迅、 亚非拉 20世纪 文学 马尔克斯、索卡因

《巴黎圣母院》剧照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2.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法国代表人物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司汤达:《红与黑》 莫泊桑:《项链》
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 全书”《人间喜剧》
19世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 克的《人间喜剧》由91部 小说组成。共塑造了两千 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 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 生活。因而被誉为“社会 百科全书”。全书描写了 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具 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简直就是一部生动、形象 的法国社会史。
《西 风 颂》
把我僵死的思想撒向整个宇宙, 像枯叶被驱赶去催促新的生命! 而且, 依凭我这首诗中的符咒, 把我的话语传给天下所有的人, 就像从未熄的炉中拨放出火花! 让那预言的号角通过我的嘴唇 向昏沉的大地吹奏! 哦, 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兴起的背景
(1)革命和战争频繁,社会各阶层产生了不 满情绪; (2)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后,启蒙思想家 描绘的理想王国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并没有实现,人们出现思想危机;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三个吝 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 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 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 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 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 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 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 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 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 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 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 啬的乐趣上”。巴尔扎克通过这 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 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 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 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 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 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 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 作品。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 了最高峰。正是通过它,许多人 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 社会现实。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 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 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 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都享誉世界文坛。 安徒生 (4)丹麦_______:在其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5)挪威易卜生:他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 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马克·吐温 (6)美国_________:作品痛斥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 质。
3.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
解析:众所周知,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他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B 4.(2011 年广东中山镇区高中高三联考)“他那具有新奇形 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这 是 1969 年诺贝尔文学奖对某一获奖作品的评语。这一作品是 (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 B.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 C.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 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浪漫主义文学盛行,而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 并未得到充分发展。 答案:D
2.(2011 年辽宁沈阳城郊市重点联合体期末考试)法国艺术 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群艺术 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 D.宗教改革 )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 背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 的《人间喜剧》展现的是 19 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面,反映了工业革命进程中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揭露 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 项。 答案:C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学案:第22课文学的繁荣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学案:第22课文学的繁荣含答案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时间和地点: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

(2)原因:①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②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2.特点(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2)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成就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

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成就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1.西方文学(1)现实主义: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2)现代主义:①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致使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严重。

②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背景模糊不清,语言风格悖离传统.③成就: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2.苏联文学(1)状况:20世纪上半期高度繁荣。

(2)代表作:①高尔基的《母亲》。

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亚非拉文学(1)特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

[易错提醒](1)现实主义文学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同时其宣扬的“自由”和“幸福"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幸福,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2)“现代"与“现实”一字之差,内容却相去甚远.现代主义是二战后西方文坛上出现的文艺流派主体,以荒诞派为代表。

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体往往是绝望的。

[概念阐释]1.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 (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浪漫主义的含义非常广泛,但课文中所指的“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达标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对启蒙运动和欧洲革命的反思,欧洲文学中出现了()A.古典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现实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B2.(2013·福建会考)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答案:C3.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这一主题是()A.爱国主义和民族斗争精神B.反封建残余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三幅作品分别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中国的鲁迅、印度的泰戈尔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A项。

答案:A4.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他的作品《等待戈多》“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

“他”是() A.雪莱B.雨果C.海明威D.贝克特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D5.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

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

答案:A6.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据此可知,此文学流派()A.表达了对理想主义的追寻B.着眼于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C.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渲染D.注重于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信息“(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可知是指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故D项正确;A、C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揭露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病,B项错误。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必修III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考点梳理】一、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欧洲的革命和战争频仍,政治黑暗。

(2)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_____”深感失望。

2、特点:①政治上,不再刻意突出,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

②在创作风上,。

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发展到顶峰。

(二)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 世纪 30 年代至 20 世纪早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

2、特点:关注,典型地再现,深入剖析,揭露和批判。

世纪【重难点突破】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发生在19世纪,当时,正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19世纪的文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去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

二、20(一)西方文学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2)主要特征:①强调集中;(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②手法,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③故事背景,因果关系,语言风格。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22 文学的繁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22 文学的繁荣

巴尔扎克
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吝 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 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 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 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 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 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 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 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 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 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 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 啬的乐趣上”。巴尔扎克通过这 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 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也不要气愤! 在愁苦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会来临。 心儿为将来而热烈地跳动, 眼前的事情虽叫人悲戚, 但一切转眼就会消逝, 事情一过去便成为欢愉。
普希金诗歌欣赏
三、现代主义文学
时间: 20世纪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 我,手法比较怪诞,故 事模糊不清,语言风格 悖离传统。 代表: 贝克特《等待戈多》
“理性王国”失望和不满。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浪漫主义文 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特点: 1、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挖掘人 的感情。 2、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 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 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浪漫主 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在诗歌、戏剧、小 说、文艺理论等方 面均有建树。1831 年,雨果发表小说 《巴黎圣母院》, 揭露中世纪教会的 黑暗和罪恶,同时 宣扬仁慈与爱情创 造奇迹的人道主义 思想。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托尔 斯泰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 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 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期间进行的,这正是俄国社 会大变动时期。其代表作 《安娜· 卡列尼娜》从贵族婚 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描 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生活 的广阔画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导学案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导学案教师版)

第22课《梦回繁华》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梳理“繁华”具体表现。

2.体会文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领略说明文语言的典雅美。

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明确说明文内容,梳理“繁华”的具体表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2.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明晰美,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美。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了解作者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

开设课程: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美术鉴赏、建筑赏析。

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

2.作品简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画中有人物500多个,牲畜60多匹,船只20多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余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十分恢宏。

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市岔道口村)人。

活跃于北宋晚期。

少年时在家乡潜心读书、画画,青年时期到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游学,后改工绘事,因画艺精湛得徽宗常识,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经考试被选入翰林图画院,成为宫廷画家。

张择端绘画长于楼阁建筑、舟车桥梁、市井风情,善于构筑宏人的场景与复杂多变的构图,手法写实精细,自成一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3.字词积累读准字音:绢.(juàn)翰.林(hàn)题跋.(bá)春寒料峭.(qiào)驮.(tuó)擅.长(shàn)城郭.(guō)长途跋涉.(shè)檀.(tán)田畴.(chóu)岔.道(chà)摩肩接踵.(zhǒng)冗.(rǒng)簇.拥(cù)踏.青(tà)络绎.不绝(yì)敞.(chǎng)摄.取(shè)遒.劲(qiú)舳.舻相接(zhú)理解词义: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亭二中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周第课时备课马智审核人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 理解近代以来各种文学形式出现的背景。

2 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品。

3 了解各种文学形式所表现出的社会风貌。



知识
梳理一浪漫主义文学。

1 社会背景:什么是“浪漫主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学形式?2浪漫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其创作风格是什么?
3 有哪些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怎样的社会风貌?
二现实主义文学。

1 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 现实主义文学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3有哪些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怎样的社会风貌?
三现代主义文学。

1 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

2 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之。

3 有哪些主要作品?
四民族文学。

1 苏联出现了哪些作家和代表作?展现了什么样的时代风貌?
2 亚非拉地区有哪些代表作?展现了什么样的时代风貌?




学完本课你还有什么疑惑?请罗列出来。

课堂巩固练习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 .启蒙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 D.现实主义文学
2.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 B.《老人与海》
C.《母亲》D.《等待戈多》
3.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
4.“因为他在小说中能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获得以上评语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著作《百年孤独》,其作者是() A.马尔克斯B.泰戈尔
C.鲁迅D.索卡因
5.《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在这个宣言书里,主人翁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对现实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进行了直接的控诉和反抗。

下列与其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A.雪莱的《西风颂》
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6.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属于现代荒诞戏剧,其主要依据是() A.作品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B.内容纯属虚构
C.内容多与鬼神有关D.反映了人们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危机
7.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作品中激励了千千万万中国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是()
A.《母亲》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老人与海》D.《苹果车》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请罗列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