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安汽车信息化管理系统
长安生产管理体系(CPS)

CPS的推行方式——继承和创新
国际: 欧美——FPS、GMS 亚洲——TPS 、MSPS 公司内部: 管理类——3SC、MLDQ、4RE、OPS、SDCL 质量类——TS16949、ISO14000、ISO18000 技术类——CAPDS
Ø 宣传工作上 Ø 班组园地建设上 Ø 考核工作上
零部件物流 产 品 物流
发展需要
电泳质量合格率:100% 涂装质量合格率:99.6% 焊接质量合格率: 99.8% 总装一次下线合格率: 94-95% 生产计划遵守率:99.93%
管理需要
美国式管理
VS
日本式管理
VS
中国式管理
Ø我要 目标管理
Ø同生 论辈分
Ø修身 正人先正己
Ø我成 成果管理 优胜劣汰
进化论
Ø共荣 团队管理
生死与共
VS
大和魂
Ø安人 和谐管理
彼此彼此
VS
人情论
管理需要
中国式管理
红头文件
VS
管理体系
美国式管理
程序文件
会议纪要/红头文件规定的制度
管理依据
业务流程/程序文件规定的标准
Ø协调靠领导,工作靠纪要 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Ø屡错屡犯,问题重复出现
管理效果
Ø按流程办事,依标准放行 Ø既尊重人权又有执行力 Ø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资源整合的全面性
CPS各要素整合实施的最终目标: 高质量
全员生产维护(CTPM) 工位过程控制(ISPC) 制造工程(ME) 机
低成本 高效率
可靠性和 可维护性
QOS
同步化物流 (SMF) 工业物流(TMF) 料
连续的 物流
最好的质量 最低的成本 最短的交货期
构建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

构建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车辆安全管理是车辆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交通安全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改善车辆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营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
本文将探讨构建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将汽车技术、交通运营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车辆安全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地监控和管理。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获取车辆运行状态、驾驶行为、疲劳驾驶和超速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心监控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通过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提高运营效率: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对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包括车辆的位置、速度、油耗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调度车辆,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拥堵和延误,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3. 强化管理和监督:传统的车辆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人工巡视和报告,存在监督不到位、检查漏洞等问题。
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可以通过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减少人工巡视的盲区和漏洞,确保车辆的安全状态和运行状况实时可控,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和监督。
二、构建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要构建一个高效、可行的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和建议:1. 数据采集和监测:建立信息化车辆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对车辆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车辆的各项数据。
同时,需要建立车辆安全数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数据监测方面,应该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和准则,及时发现并处理车辆的异常情况。
车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车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一、引言二、系统概述车辆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车辆的登记、调度、维护、派遣和统计等工作进行管理。
系统需要对每辆车辆进行登记,并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使用记录和维护情况等。
同时,系统需要实现对车辆的调度和派遣,并可以提供统计分析功能,方便管理人员了解车辆的使用情况和资源分配情况。
三、功能需求1.车辆登记管理:系统需要提供车辆登记功能,包括对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如车牌号、车型、颜色、购买时间等。
2.车辆调度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对车辆调度的管理,包括车辆的调度、出勤、返程等,方便用户实时查看车辆位置和状态。
3.车辆维护管理:系统需要对车辆的维护情况进行管理,包括维修记录、维护预约和维护统计等。
同时,系统需要提供维护提醒功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车辆维护。
4.车辆派遣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对车辆的派遣管理,包括派遣任务的发布、接收和完成情况的反馈等。
5.数据统计分析:系统需要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包括对车辆使用情况、维护情况、派遣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方便管理人员了解车辆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果。
四、性能需求1.系统响应速度要快:用户对车辆信息的查询和操作应能够快速响应,保证用户的体验。
2.数据安全性要高:车辆管理系统涉及到车辆的重要信息,如车辆位置、维护记录等,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3.系统稳定性要好:车辆管理系统需要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减少系统崩溃和故障的发生,以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
4.界面友好易用:系统的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逻辑清晰,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五、其他需求1.系统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系统需要支持多个用户同时对车辆管理系统进行操作,保证系统的并发性能。
2.系统需要支持移动终端访问:车辆管理系统需要支持从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访问和操作,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和管理车辆资源。
3.系统需要提供权限管理:根据用户的权限不同,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限制,保证各级用户只能进行其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车辆信息管理系统

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在汽车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它帮助汽车厂商、经销商和车主管理车辆的相关信息。
本文将介绍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优势,并分析它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一、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车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集中管理车辆信息的软件或平台。
它可以包含车辆的基本信息(如车型、车牌号码和发动机编号)、所有者信息、保险和维修记录等。
通过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查阅和更新车辆信息。
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1. 车辆档案管理: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记录和存档车辆的各种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购车合同、行驶证和保险信息等。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和更新这些信息,确保车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维修记录管理: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记录车辆的维修记录,包括保养和维修的时间、地点和费用等。
这样一来,用户可以轻松查阅车辆的维修历史,为日常维护和保养提供参考。
3. 保险管理: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用户管理车辆的保险信息,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金额等。
用户可以记录保险的有效期限,并设置提醒功能,提醒自己及时续保。
4. 车辆定位:一些车辆信息管理系统还配备了车辆定位功能,可以通过卫星导航系统追踪车辆的位置并实时显示在地图上。
这对于车辆调度和防止盗窃有着重要的作用。
5. 数据分析: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生成报表和图表。
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车辆的使用情况、维修成本和保险费用等,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三、车辆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1. 提高效率: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车辆信息的管理效率。
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容易出现信息遗漏和错误,而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化地记录和更新信息,减少人为失误。
2. 便捷查询: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和筛选,快速查找特定车辆的相关信息。
对于车辆保险、维修和定位等需求,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和获取所需信息。
3. 提升安全性: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记录车辆的保险信息和维修记录,及时提醒用户保险续费和车辆维护。
车辆信息化管理

04
车辆信息化管理效益分析
提升运营效率
路线优化
通过实时定位和交通数据分析,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 为企业提供最佳路线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行驶时间和里程 ,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调度效率
通过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更快速、 更精确的调度,确保车辆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目的地,提高 整体运营效率。
车与基础设施通信
车辆可以与道路基础设施 进行通信,获取道路状况 、交通信号等信息,为智 能驾驶提供支持。
车与云端平台通信
车辆可将行驶数据、故障 信息等实时上传至云端平 台,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
大数据分析技术
数据分析
通过对海量车辆行驶数据进行 挖掘和分析,揭示车辆运行规
律,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故障预测
充电设施管理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 集成充电设施的信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充电服 务。
智能化能量管理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了 智能化能量管理的机会,通过优化能源利用,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车辆信息化管理
• 引言 • 车辆信息化管理技术 • 车辆信息化管理应用 • 车辆信息化管理效益分析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引言
车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概念
车辆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车辆的运营、维 护、调度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实时的管理。
重要性
车辆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 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它还能够 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时了解车辆的位置分布。
历史轨迹回放
长安汽车ERP实施案例分享EBS

15
长安汽车
长安公司实施ERP案例介绍
公司简介 项目背景 实施情况 实施效果 经验与体会
发动机制造系统2002年12月底启动,2003年6月底上线
长安进出口公司财务系统于2003年3月启动,2003年5 月底上线
数据仓库已初步完成5个主题的实施
11
长安汽车
长安公司实施ERP案例介绍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02/Q1 Q2
Q3 Q4 03/Q1 Q2
Q3
Q4 04/Q1 Q2 Q3
Q4
平台建设
试点 财 务
推广
集团本部及长安 股份本部平台建设
销售分子公司 网络平台建设
集团其它控股 公司平台建设
长安股份本部及 销售公司本部财务
系统集成
长安股份预算 管理系统集成
8
长安汽车
长安公司实施ERP案例介绍
公司简介 项目背景 实施情况 实施效果 经验与体会
这38个应用系统,从单个系统来看,都是不错 的。但从整体来看,因整体规划不够明确,形 成了一个一个的‘孤岛’,存在很多问题
系统集成性差
标准代码应用差
系统升级困难 系统安全性差
无法建立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财务结算时间大大缩短,财务人员的职能更多 地转向管理、分析。使财务管理真正作到事前预 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财务活动延伸到业务端,使财务可通过系统追 溯到任一笔交易,对进行业务活动的监控
25
长安汽车
长安公司实施ERP案例介绍
公司简介 项目背景 实施情况
财务结算核算周期缩短
制造、销售的业务交易自动产生会计分录并自 动转入财务系统
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运用计算机来辅助协调和管理的需求正逐步提高,人们希望能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某些方面的自动化管理。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作为现代化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角色,而对车辆的管理也是现代化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任务。
本系统针对开发时所采用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开发出车辆运输管理系统,介绍了车辆运输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流程,系统使用Visual Basic6.0为前台开发工具、SQL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的方案,介绍了在VB中如何利用ADO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在SQLServer2000中如何支持ADO对数据的操作。
通过对系统功能的详细介绍,解决了用户在使用该系统时所遇到的困难。
此外,可以帮助使用者全面掌握本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步骤,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数据库;面向对象;管理信息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the use of a computer to support the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emand is gradually improving, people want to rely on computer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autom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management. With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main transport vehicle for modernization in people's daily lives are increasingly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vehicles is also facing a modern enterprise.The system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ology developed by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introduced vehicles daily busines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vehicle transportion was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by using Visual Basic 6.0 as the developing tool and SQLServer as the backstage database.Also it introduced how to operate database applied programs through ADO and how to support ADO’s operation toward data in Access.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were also introduced here to help the users with the problems while using the system.In addition,the paper can help the users to grasp the developing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this system to develop a kind of valuabl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formation.Keyword: Database; Object-Oriented;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formation目录1 引言 (1)1.1课题开发背景 (1)1.2课题目的 (1)1.3课题意义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3)2.1系统开发工具 (3)2.2VB数据库访问方法 (3)2.3数据库设计 (5)2.3.1 数据库简介 (5)2.3.2 SQLServer2000语言介绍 (6)2.3.3 SQL基本语句 (6)2.4ADO连接数据库介绍 (8)2.4.1 ADO的内置类 (8)2.4.2 ADO的一般使用步骤 (9)3 系统总体设计 (10)3.1需求分析 (10)3.2系统设计 (10)3.2.1 系统功能分析 (10)3.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1)3.3数据库设计 (13)3.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13)3.3.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6)3.3.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7)4 系统功能实现 (20)4.1系统管理模块 (21)4.1.1 登录窗体 (22)4.1.2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设计 (22)4.2车辆信息管理模块 (24)4.2.1 车辆信息管理 (25)4.2.2 车辆信息查询 (27)4.2.3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设计 (28)4.3车辆费用管理模块 (30)4.3.1 燃料费用管理 (30)4.3.2 燃料费用统计 (31)4.3.3 燃料费用管理模块主要设计 (33)4.4车辆调度信息管理模块 (34)4.4.1 车辆状态管理模块 (35)4.4.2 车辆状态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设计 (37)4.4.3 派车车辆调度管理模块 (38)4.4.4 派车车辆调度管理模块主要设计 (39)4.4.5 车辆归队登记模块 (40)4.4.6 车辆归队模块主要设计 (41)4.5车辆统计图管理模块 (41)4.6车辆统计图模块主要设计 (42)结论 (44)致谢 (45)参考文献 (46)附录A 英文原文 (47)附录B 译文 (53)1 引言1.1 课题开发背景当今时代的两个显著特点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车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在建设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所需的功能和特性。
这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讨论和调研来完成。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包括确定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和数据流程,以及界面设计等。
3.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系统开发。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团队来完成,他们将根据需求和设计完成系统的编程和测试工作。
4.系统部署:在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部署。
这包括安装系统并进行相关配置,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系统维护:系统上线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维护工作。
包括bug 修复、功能升级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信息管理: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信息的集中管理,包括车辆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行驶里程等。
管理员可以随时查询和更新车辆信息,方便管理和维护。
2.维修保养管理: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对车辆维修保养的管理功能。
管理员可以记录维修和保养情况,并提醒维修保养周期,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3.违章管理:系统中可以记录车辆的违章信息,并提供违章查询功能。
管理员可以及时了解车辆的违章情况,并进行处罚和提醒,以确保车辆遵守交通规则。
4.行驶轨迹管理: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记录车辆的行驶轨迹,并进行轨迹分析。
这有助于管理员了解车辆的行驶情况,对车辆使用进行监控,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5.费用管理:系统可以记录车辆的使用费用,包括加油、维修等费用。
管理员可以对费用进行统计和分析,合理控制车辆使用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长安汽车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企业简介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系中国汽车工业第一阵营企业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下属核心企业。
1996年注册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经过多年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已成长为一家集汽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拥有2家上市公司(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的大型汽车集团。
二、企业信息化概况
图1 企业信息化总体框架
长安公司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柔性制造技术、CAD/CAM一体化技术、VIN条码追踪系统、准时制投料管理(JIT)、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2mm工程等先进的管理技术或方法,在公司的财务、计划、生产、营销、服务、管理、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办公、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全方位实施数字化
管理,高度集成各种信息资源,优化组合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精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操作程序,实现虚拟企业和拟实制造两大基本功能,实现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财务管理的数字化和企业决策的数字化。
目前,长安集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分三大块:一是以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为主,包括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实施的CAD/CAE/CAPP子系统和生产制造部门的CAM系统。
PDM是对汽车开发流程的管理和产品数据的管理,其他的CAD/CAE/CAPP/CAM等子系统则在其专门的领域发挥作用,各系统各司其责,之间按照层次关系进行无缝连接,协同工作;二是以ERP系统为主,包括DMS系统、CRM系统、MES系统、SCM系统等来规范和运行企业级的管理流程,并有效地实现与销售商和供应商之问的协同。
三是整个企业内部的协同管理平台(CMP系统),企业很多流程审批在这个系统内完成的,它很好地实现了企业内部的高度协同管理。
三、关键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情况
1)研发设计环节
建立了以PDM为核心的长安汽车数字化设计体系,实现了全球化异地产品同步设计以及产业链全过程产品集成化协同开发,大幅提升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建立了以三维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分析与数字仿真/逆向工程/辅助制造的汽车产品开发平台系统,涉及到新产品开发项目的三维建模、总装布置、工程化设计、电子样车装配检查、性能仿真分析、冲压成型分析、样车试制及夹、模具开发以及数字化生产线建设等方面。
2)生产环节
建立了以ERP为核心的企业内部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工程。
长安公司内部围绕采购、计划、生产、销售、财务、成本等主要业务流程建立起了以ERP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同时,建立与内部ERP高度集成的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实现了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客户之间的协同采购、协同销售、协同服务等功能,为汽车产业链的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和商务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持。
3)销售环节
建立了以DMS为核心的销售管理系统,包括微车销售、轿车销售、国际公司,覆盖计划管理、订单管理、结算中心、储运管理、经销商库存与实销管理、财务管理、大客户管理、市场活动管理。
4)流通环节
采用oracle EBS平台和ERP紧密集合,涵盖入厂物流管理,厂内物流管理,整车物流管理。
在入厂物流方面,实现了零部件的计划到供应的管理,通过protal 发布生产计划,构建工厂现场-RDC-供应商物流作业体系;在场内物流方面,实现零库存的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实现生产线许多作业的高效自动进行,减少了操作工作量及操作难度,加快了生产节拍;在整车物流方面,实现了下线车辆进入发运库房的有序化管理,运用货区货物管理精确到了每辆的位子。
与DMS 系统无缝结合,实现销售到发运的无缝管理模式。
5)管理环节
建立了以CA-CMP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以及协同管理平台。
6)人力资源开发环节
建立了基于QRACLE ERP HR 为核心的人对人的管理,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向专业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
四、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图2 轿车生产时间维度
我们从轿车的案例简要分析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从图可以看出,从时间维度分析,在做OTD之前,本来预估是16天,但实际上2011年的时候实际上平均要39天,这个差异非常大,二十几天带来的浪费是很大的损失。
所有大量的库存就在这个期间做了积压,有零部件的库存、有整车库存,还包括经销商的库存,这些所有都是浪费。
这样就导致一是不能快速响应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变化;二是不能按期交货,客户满意度下降;三是公司部门之间的效率,包括敏捷性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OTD精益化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
五、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与核心业务关联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复杂性也在增加。
常常可以看到:一方面,企业为信息化而进行的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投入在不断增
加;另一方面,信息化系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效果迟迟表现不出来。
从而造成了企业“信息化成本高,效益难以显现”的尴尬局面。
其主要原因是信息分散、数据不同很难发挥出信息系统的效益。
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第一:让各部门核心成员都参与进来。
企业信息化不只是IT部门的事,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让各部门核心成员都参与讨论,各部门的需求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需求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实施信息化应该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
企业信息化规划也不能只看眼前的需求,应该放眼未来,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的需求。
第三:必须从企业现状现在所处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企业现在的信息化现状,企业理想的信息化状况。
一个现在,一个未来,都应该是可以明确说明的,如果不能对现状很好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很好的展望,都将注定信息化的失败。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不是万能的,信息化同样如此,只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辅助企业更好的发展,而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寄希望于信息化。
第四:把实施信息化深入到各个部门,让所有员工随着信息化一同进步。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规范化的过程。
如传统的手工审批制度落实到信息化中之后,在相应的系统中就要严格执行,而不像手工审批阶段相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