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合集下载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离
盐酸
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 层松散,细胞相互分离
漂洗
放入请水中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碱性染料染色
染色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 洋红等碱性染料
制片
用镊子压扁,加盖 玻片,再加载玻片压
散细胞
4、显微镜观察:
观察
先用低倍镜观察
使染色体着色,便于显 微镜下观察
使细胞分散开
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 正方形、排列紧密
是___2_0____h。
(2)从图甲的A点取出6 000个细胞,测定每个细胞的 DNA含量,结果如图乙。图乙的B、C、D中,表示处
于S期的是___C_____,表示处于G2期和M期的是 ___D_____,表示处于G1期的是___B_____。
(3)若取样的6 000个细胞中,处于M期细胞的数目是 300个,则处于S期和G2期的细胞数分别是__1_5_0_0___
C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原理: 1、 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根尖、茎尖等分
生区细胞。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的。通过在显微 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质)的存在 状态,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 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
(7)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还能继续分裂吗?
已知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划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 期),其中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DNA复制前期)、S期(DNA 复制期)和G2期(DNA复制后期)。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 养的问题:

[指南]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指南]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洋葱根尖染色体有丝分裂观察与多倍体诱导一、实验目的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一)有丝分裂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观察有丝分裂,重点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解体,染色质凝聚显现出染色体的形态;在前中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的中部;在中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受到微管的牵引,着丝粒成行排列于赤道板上;在后期,染色体受到动粒微管的牵引,向细胞两级运动;在末期,染色体重新解螺旋,细胞核重新形成。

(二)洋葱的根尖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三)多倍体的诱导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四)各步骤的作用1.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2.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3.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三、实验材料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0.02%秋水仙素、1M HCl、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针等四、实验步骤(一)材料的培养1.选择新鲜、健康、根原基发育较为完整的洋葱鳞茎,用刀片适当削去根部的木栓组织,置于清水中培养(水的高度要求与洋葱底部正好接触),每天换一次水,保证水的清洁2.待根尖长度达到1.5-2.0cm时,若要观察二倍体,则直接于正午12:00左右剪下根尖投入固定液中,之后换0.02%秋水仙素,继续培养约24h3.秋水仙素培养完成,根尖部位胀大后,与正午12:00左右剪下洋葱根尖,投入固定液中固定2-72h(二)装片的制作与观察4.从固定液中取出洋葱根尖,清水冲洗干净,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1M HCl,投入根尖,在60℃恒温水浴下解离5—10min,此时根尖整体应呈半透明状,仅分生区部分为白色。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1.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洋葱、盐水、酒精、醋酸、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

(2)将洋葱切成薄片:在洋葱的根部切下一块小片段,用刀将其切成薄片。

(3)处理洋葱切片:将洋葱切片放入盐水中,静置约15-20分钟,使其软化。

(4)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悬液:将盐水中的洋葱切片取出,用盖玻片轻轻压碎洋葱组织,然后加入一滴酒精和几滴醋酸,混合均匀。

(5)制备染色液:将盖玻片上的洋葱根尖细胞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染色液(如苏丹红或甲苯柠檬酸-酒精染色液),用盖玻片轻轻压平。

(6)加热处理:将载玻片放入热盐水中升温,使染色液膨胀,再加热一段时间。

(7)观察和记录:将载玻片取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用高倍镜观察、计数、拍照并记录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

2.实验原理在实验中,酒精和醋酸的加入可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洋葱根尖细胞释放染色体。

染色液的加入,可以使染色体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

加热处理有利于染色液渗入细胞内,并使染色剂更紧密地结合于染色体上,提高观察效果。

3.实验结果通过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可以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形态以及变异情况。

正常情况下,洋葱根尖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为非常细长的棒状结构,染色剂染色后可呈现出明显的粉红色。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注意到染色体的数量,即染色体组数是否正常;染色体的结构,是否有染色体畸变或缺失等现象。

总结起来,通过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可以利用染色剂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染色,观察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变异情况,从而增进对细胞和遗传物质的理解。

希望本文能为你提供一些有关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的基本知识。

微核实验-毒理学-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微核实验-毒理学-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微核试验摘要:利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染色与计数技术测定不同浓度6价铬和1.2,4-三氯苯以及它们的不同浓度混合液对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微核率和细胞分裂各期的影响。

以蒸馏水为对照组,设置的实验组为3组不同浓度的6价铬和三氯苯以及它们的混合液。

用孚尔根染液法对不同试剂及各浓度的处理的根尖进行染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各试剂各浓度处理下的微核率以及不同分裂期细胞的比例。

关键字:孚尔根染色法、微核、微核率、分裂期细胞Abstract:Use of garlic root tip cell micronucleus dyeing and counting technology .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romium 6 and 1,2, 4 - t hree hlorobenzene as well as thei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mixture to garlic root tip meristematic cells in the areas of micronucleus rate and the influence of each stage of cell division.With distilled water as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set up for the three group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romium 6 and 3 chlorobenzene and their efu's root dye solution for different reagen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root tip for dyeing. Under the microscope to observe the reagent concentration under the treatment of micronucleus rate and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split phase cellsKey Words:Fu's root staining method、micronucleus、Micronucleus rate、Split phase cells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知道微核产生的原理。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

实验十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二、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三、程序设计思路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 3-5min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 约10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3、观察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d移动观察:慢慢移动装片,完整地观察各个时期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4、绘图5、记录四、分析1、取材分析1取材及用具:a,取材:洋葱可用葱.蒜代替,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b、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c、取材分析:取材应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根尖2-3mm,而且洋葱的根必须有活性;2药品用法用量分析:解离液应为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照1:1比例混合,而且解离时间要控制在3min-5min3过程分析:实验核心内容必须严格按照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步进行4实验结论分析:前期: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核仁消失③纺锤丝出现中期:①着丝粒位于赤道面②纺锤体明显后期:染色体分裂成两组子染色体向相反两极运动末期:①纺锤体出现②核膜核仁出现5、学生自我问题记录剖析注明失败原因分析及反思五、实验练习题根据试验现象完成以下各题1、取材应取洋葱根尖哪一部位甲、根尖1-3mm乙、根尖5-7mm丙、根尖1-3cm2、解离液的目的是3、制片时应注意的是4、是用显微镜观察是先用高倍镜还是先用低倍镜5、染色时间有没有限制。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注意:
1.盖盖玻片时尽量不要产生气泡。 2.压片时力度适中,过重易压碎根尖、玻 片;过轻则不易使细胞分散,不能错动。
6.观察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注意: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爱护显微镜,特别是物镜保护 我们的目标是分生区细胞
想一想、议一议:
问:能否观察到某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全部过程? 为什么? 答:不能,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分裂。
3~5分钟
3.漂洗:
10分钟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和 影响染色。(染色剂是碱性)
4.染色:
3~5分钟
利用碱性染液可将细胞不同结构染成深浅不一 的颜色,以便于观察。 0.01g/mL的龙胆紫染液 也可以用0.02g/mL的醋酸洋红代替。
5.制片
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 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 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 再加一个载玻片, 轻轻的挤压 两个载玻片,使细胞分散。
问:如何通过观察装片来确定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 分裂时期的长短? 答:看装片中观察到的该时期的细胞数目多少。 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越多,该时期的时间越长。 反之越短。
实验成功的关键: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2、染色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
3、制片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
注意: 三种浓度:盐酸是质量分数浓度(15%)、酒精是 体积分数(95%)、染液是质量浓度(0.01g/mL的 龙胆紫或0.02g/mL的醋酸洋红)。 三个时间:解离3-5min、漂洗10min、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系 刘莉娟(20113307)
研究对象:。
伸长区有少量细 胞分裂。
分生区有大量细 胞分裂。

洋葱根尖生长实验报告

洋葱根尖生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洋葱根尖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2. 观察洋葱根尖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分裂现象。

3.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材料1. 洋葱2. 刀片3. 生理盐水4. 酒精5. 碘液6. 显微镜7. 玻片8. 载玻片9. 吸水纸10. 恒温水浴锅三、实验步骤1. 取洋葱,用刀片切去根尖部分,置于生理盐水中浸泡5分钟。

2. 将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用刀片将其切成约0.5毫米的薄片。

3. 将切片置于玻片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4. 将玻片放入酒精中浸泡3分钟,然后用碘液染色2-3分钟。

5.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碘液,盖上盖玻片。

6. 将玻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

四、实验结果1.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发现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四个阶段。

2.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逐渐缩短、变厚,并向细胞中央移动,最终形成两个染色体组。

3. 观察洋葱根尖生长情况,发现根尖细胞分裂速度较快,生长迅速。

五、实验分析1.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是植物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

在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逐渐缩短、变厚,并向细胞中央移动,最终形成两个染色体组,保证了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2. 洋葱根尖生长速度快,说明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活跃,生长旺盛。

这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密切相关。

3.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

六、实验结论1.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

2. 洋葱根尖细胞分裂速度快,生长旺盛。

3.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洋葱根尖细胞切片的厚度适中,以便于观察。

3. 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现象时,注意显微镜的焦距调整,以便于观察细胞结构。

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大蒜根尖染色体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认识微核和植物细胞分裂期的各形态特征。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针、滤纸等2、实验药品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0.02%秋水仙素、1mol/L HCl、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碱性品红、乙酸,乙醇等。

3、实验原理(1)洋葱的根尖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2)多倍体的诱导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各步骤的作用: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3)有丝分裂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如表一。

表一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4、实验步骤(1)将大蒜剥皮后放进垫了滤纸的培养基中,加入清水,放进25℃恒温培养箱中2~3天,催化大蒜生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葱根尖染色体有丝分裂观察与多倍体诱导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一)有丝分裂
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
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观察有丝分裂,重点在于观察
染色体的形态。

在细胞分裂前期,细
胞核解体,染色质凝聚显现出染色体
的形态;在前中期,染色体散乱地分
布于细胞的中部;在中期,纺锤体形
成,染色体受到微管的牵引,着丝粒
成行排列于赤道板上;在后期,染色
体受到动粒微管的牵引,向细胞两级
运动;在末期,染色体重新解螺旋,
细胞核重新形成。

(二)洋葱的根尖
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三)多倍体的诱导
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四)各步骤的作用
1.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2.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
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3.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破坏细胞结构或影
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三、实验材料
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
0.02%秋水仙素、1M HCl、醋酸洋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针等
四、实验步骤
(一)材料的培养
1.选择新鲜、健康、根原基发育较为完整的洋葱鳞茎,用刀片适当削去根部的木栓组织,置于清水中培养(水的高度要求与洋葱底部正好接触),每天换一次水,保证水的清洁
2.待根尖长度达到1.5-2.0cm时,若要观察二倍体,则直接于正午12:00左右剪下根尖投入固定液中,之后换0.02%秋水仙素,继续培养约24h
3.秋水仙素培养完成,根尖部位胀大后,与正午12:00左右剪下洋葱根尖,投入固定液中固定2-72h
(二)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4.从固定液中取出洋葱根尖,清水冲洗干净,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1M HCl,投入根尖,在60℃恒温水浴下解离5—10min,此时根尖整体应呈半透明状,仅分生区部分为白色。

5.解离完成后,转移根尖至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漂洗2—3次。

6.将根尖置于载玻片上,只留分生组织,去除其余部分,滴加醋酸洋红染液染色10min,同时用刀片将根尖尽量切碎。

7.盖上盖玻片(若切得足够碎此时盖玻片应能轻松盖上),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染液,在有滤纸覆盖的情况下,用大拇指按压进行压片,也可以用解剖针柄轻轻敲打相应部位进行辅助。

8.将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比较二倍体与四倍体细胞的不同,寻找合适的有丝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

五、实验记录
1.多倍体
2.二倍体
六、注意事项
(1)培养洋葱根尖时,水不可放多,待根尖长出后,使根尖分生区接触到水面即可;水至少一天一换,若有浑浊,立即更换。

(2)剪下洋葱根尖时注意时间,正午时分最合适,因为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最为活跃,此时固定,可以观察到最多的分裂相。

(3)解离时间要控制好,时间太短,效果不够;时间太长,解
离过度破坏细胞。

(4)漂洗不能少,染色时间要足够,否则染色不够深影响观察,但染色时间过长则细胞质也会部分被染色,影响观察效果(5)压片对于最终效果来说十分关键,需要尽力并用上多种手段,但是切记只可纵向压,不可横向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