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含答案)
【小学科学】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资料(完整版含答案)
一、动物类
1. 哺乳动物
- 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四肢。

- 哺乳动物的分类:食草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2. 鸟类
- 鸟类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冷血动物。

- 鸟类的分类:鸣禽、啄木鸟、长尾鸟。

二、植物类
1. 花的结构
- 花的组成部分:花瓣、花萼、雄蕊、雌蕊。

- 花的授粉方式:风媒、昆虫媒、自媒。

2. 植物的繁殖方式
- 有性繁殖:结实、结籽、结块。

- 无性繁殖:分株、扦插、嫁接。

三、物质类
1. 物体的热传递方式
-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的接触部分传递。

- 导热材料:金属、玻璃等。

2. 物质的沉浮性
- 密度:总体积中的质量比。

- 比重:物体与同体积水的比值。

四、自然灾害类
1. 地震
- 地震的产生原因:地壳运动、地震波。

- 防震措施:房屋加固、避开危险区域。

2. 暴雨
- 暴雨的影响:水灾、山体滑坡。

- 预防措施:合理排水、加固山体。

五、健康类
1. 饮食均衡
- 健康饮食的特点:多样化、合理搭配。

- 营养素的分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 疾病防治
- 个人卫生惯:勤洗手、保持清洁。

-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预防疾病传播。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的完整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请教。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1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20,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2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2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2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2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2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一、生物1. 动物世界的多样性(1)按物种分类的基本特征- 哺乳动物: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 鸟类:具有羽毛,能飞行- 爬行动物:皮肤干燥,有鳞片- 鱼类:有鳞片,具有鱼鳃进行呼吸- 两栖动物:生活在水陆交替的环境中(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模仿保护色- 变异适应- 迁徙和冬眠2. 生命在细胞中的体现(1)什么是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可以自我复制,并完成与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2)细胞的组成细胞由细胞膜、质膜、细胞质、核仁、核膜、染色体等构成。

(3)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内各器官都有不同的功能,每个器官对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

二、物理1. 物理学基本概念(1)物理学基本概念——力- 力的概念- 力的单位- 力的分类- 力的作用效果(2)物理学基本概念——机械功与机械能- 机械功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机械能的概念,势能和动能- 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2. 机械能与简单机械(1)简单机械- 杠杆- 轮轴- 滑轮- 楔子- 螺旋(2)机械能的应用- 斜面- 吊车- 滑板等三、化学1. 物质的组成(1)化学符号- 化学符号的种类- 化学符号的取名方法(2)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特征-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2.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常见的化学现象- 萎叶恢复鲜活- 金属用火加热变色- 异香味- 酸碱反应(2)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四、地理1. 大自然中的水(1)水的自然分布- 海水- 冰川冰雪- 地表水- 地下水(2)大气圈和水循环- 大气圈的组成-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2. 人类的活动与水资源(1)大气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 酸雨对水资源的危害-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危害(2)水污染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影响- 水污染的类型及特点- 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此为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四个部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观察与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实验、观察结果、总结-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仔细观察、用量具测量、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 观察的对象:物体的特征、变化现象、生物、天体等第二单元:生物与非生物世界- 物体的特征: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人的生长- 生物的需求:生物的呼吸、饮食、运动、休息等需求第三单元: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物体的性质:形状、颜色、重量、硬度等- 物质的三态变化:液体的凝固、气体的液化、固体的熔化- 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溶解、过滤、蒸发等方法第四单元:空气和水-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空气的性质:无形、无味、无色、有质量等- 水的性质:透明、无味、无色、有流动性等- 水的变化过程:蒸发、凝结、降雨等第五单元:能源与能量的转换- 常见的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化石能源等- 能源的转换:光能转换、机械能转换、电能转换等- 能量的守恒定律:能量在转换过程中不会消失,只会转化形式第六单元:电路与安全- 电的形成:摩擦产生静电、电池产生电流等- 完整的电路: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的连接- 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防止电源短路和过载等安全知识第七单元:简单机械- 杠杆:杠杆的作用、杠杆的类别和应用- 轮轴:轮轴的作用、轮轴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斜面:斜面的原理、斜面的作用和应用第八单元:生活中的光与阴影- 光的传播和阴影的产生:光的直线传播、物体遮挡光产生阴影等- 白光与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颜色的反射和吸收- 镜子的作用与应用:镜子的反射作用、平面镜的特点和用途第九单元:地球与太阳-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引起的季节变化- 星星与星座:星星的特点、星座的形成和应用第十单元:岁月更迭- 岩石的形成:岩石的种类、岩石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特性:土壤的组成、土壤的作用和保护土壤的方法- 化石的发现和应用:化石的定义、化石的形成和应用价值以上为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的复习要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飞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冠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X格数二右边的钩码数X格数三、杠杆类工具的研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厂。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而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1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市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帀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6、一个大个子和小个子玩跷跷板,利用杠杆原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假设大个子为重物,小个子为用力点,大个子坐在离支点近的位置,小个子坐在离支点远的位置。

7.力气小的女同学轻松的拉过了大个子的男同学。

这实际是一个滑轮组省力的实验,中间的同学相当于固定滑轮组的支架,大个子男生相当于重物,女生相当于使用滑轮组后施加得拉力,女生利用滑轮组省力的原理战胜了大个子男生。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力学1. 力的概念和特点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个特点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计量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计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3. 杠杆和杠杆原理杠杆是一种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工具。

杠杆原理是力的平衡条件,即力的乘积相等。

4. 轮轴和滑轮轮轴和滑轮都能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轮轴是由轴和固定在上面的轮组成的,滑轮是有固定和活动两种类型。

二、电学1.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电路是电流流动的路径。

2. 导电和绝缘导电体能够传导电流,绝缘体不能传导电流。

3. 电阻和电阻的计量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计量工具是电阻计。

4.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电阻按顺序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电流相同。

并联电路是电阻并排连接的电路,电压相同。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电磁波。

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发生改变的现象。

2. 光的折射和色散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改变。

色散是光经过某些介质时分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3. 镜子和透镜镜子能够反射光线,透镜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

4. 眼睛的构造和辅助眼镜眼睛由视神经、晶状体等组成。

辅助眼镜可以帮助人们纠正视力问题。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的内容概述。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并复习相应的知识点,以便顺利备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
1.1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元素
1.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
- 物质的结构:晶体结构、非晶体结构
1.3 物质的转化
- 物理变化:状态变化、形状变化
- 化学变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
2.1 地球的构造
- 地壳、地幔、地核
- 板块构造学说
2.2 地球的运动
- 自转:昼夜交替
- 公转:四季变化
2.3 宇宙的探索
- 太阳系: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银河系:恒星、星云、星际物质
- 宇宙大爆炸理论
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
3.1 生物的特征
- 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长、繁殖
- 应激性、适应性、多样性
3.2 生物的分类
- 植物、动物、微生物
- 生物分类法
3.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圈、环境因素-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单元:人与科学
4.1 人体生理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器官、组织、细胞
4.2 健康生活
- 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心理平衡
- 预防疾病、保健知识
4.3 科学探究方法
- 观察、实验、调查、分析
- 推理、假设、验证
以上是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概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 使用工具1.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2.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3.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二、 杠杆的科学1. 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2.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 开瓶器的支点在瓶盖的凹痕。

2. 省力杠杆:偏口钳,切纸刀,核桃夹,园林剪,剥线钳,尖嘴钳。

费力杠杆:镊子,筷子,钓鱼竿。

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订书器,天平,跷跷板。

3. 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因为方便。

,杠杆省力; ,杠杆费力;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______3.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六、滑轮组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滑轮组的作用是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七、斜面的作用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不同坡度的斜面都能省力。

3.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4.斜面越长越省力。

5.螺丝钉也是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丿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2.车闸是杠杆。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很多的房屋、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建筑科学上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2.质量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质量越厚,抗弯曲能力明显增强。

3.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强弱与它们的厚度有关。

4.横梁立着放好。

5.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它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 V’ “ L” “ U “ 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

三、拱形的力量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2.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

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一一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五、做框架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六、建高塔1.我们利用框架结构可以用较少的钢材建造很高的铁塔。

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三角形结构②上小下大(上轻下重)③抵抗风能力强七、桥的形状和结构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

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

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第三单元:能量一、电和磁1.电产生磁性。

2.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接通电流,产生磁性。

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3.电磁铁南北极与线圈缠绕有关。

三、电磁铁的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

增加线圈圈数,磁力会增大;减少线圈圈数,磁力会减少。

2.磁性是通电的线圈产生的。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2.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3.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4.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他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1.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光能、声能…… 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2.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3.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4.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八、能量和太阳1. 在我们使用的能量中,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2•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的大片森林。

在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植物生生死死,大 量堆积,渐渐被泥沙掩埋。

3.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泥土沙石堆积,植物被埋的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

在长 时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

4. 石油,天然气也与煤相似,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 的。

5. 煤,石油,天然气会不会用完呢?当然会的。

他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用一点就少一 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二、 校园生物分布图1.我国珍稀动物植物:藏羚羊(青藏高原)、大熊猫(四川)、白鳍豚(钱塘江)、 扬子鳄(江西)、珙桐(贵州)等。

三、 多种多样的植物1.1.2.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四、种类繁多的植物1.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2.3•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

4.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

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1.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

2.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 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3.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

4.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 叶子宽大, 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 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5.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6.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7.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

8.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 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 容易抓住树干, 适宜生活在森林中, 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 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 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莲子有较硬的外壳, 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 容易随风飘移。

七、谁选择了它们1.在田野中, 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 其它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 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 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3.38亿年前, 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

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2.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4.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6.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7.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