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电子秒表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数电课程设计:电子秒表
电子秒表是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它通过使用电子元件实现高精度的计时功能。
下面是一个基于数电的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案:
1. 运算部分设计:
- 使用一个1Hz的时钟源,可以通过计数器或者振荡器实现。
- 使用一个可重置的二进制计数器,位数根据需要的计时范
围确定。
例如,如果计时范围为1小时,可使用一个4位二进制计数器。
- 计时开始/停止控制逻辑:这可以通过一个开关电路实现,可以使用一个门电路或者触发器电路。
- 计数器重置逻辑:可以使用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重置计数
器的值。
2. 显示部分设计:
- 使用数码管或者液晶显示器来显示计时结果。
数码管可以
使用共阳或者共阴的7段数码管。
- 使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二进制输出转换为译码信号,用于
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数字。
3. 其他功能:
- 可以添加一个暂停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当计时中按下暂停按钮时,计时器会停止计数,再次按下暂停
按钮时,计时器继续计数。
- 可以添加一个拆表功能,通过一个按钮或者开关来实现。
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会记录当前的计时值,然后重置为0,再次按下拆表按钮时,计时器恢复原来的计时状态。
该设计方案中的电子秒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例如增加更多的功能按钮、调整计时范围和精度等。
同时,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对供电电源和信号的处理。
期末大作业 数字秒表设计

if cnt0="1001" then
co<='1';
cnt0:="0000";
elsif cnt0<"1001" then
cnt0:=cnt0+1;
co<='0';
end if;
else cnt0:=cnt0;
end if;
end if;
secm0<=cnt0;
end process;
time:in std_logic_vector(23 downto 0);
h1,h0,m1,m0,s1,s0: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qlk:out std_logic);
end nz;
architecture sss_arc of nz is
begin
process(clk)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entity MINUTE is
port(clk,en,clr:in std_logic;
min1,min0: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o:out std_logic);
end MINUTE;
architecture MIN of MINUTE is
期末大作业数字秒表设计
一、实验任务及要求
设计用于体育比赛用的数字秒表,要求:
1、及时精度大雨1/1000秒,计数器能显示1/1000秒时间,提供给计时器内部定时的始终频率为12MHz;计数器的最长计时时间为1小时,为此需要一个7位的显示器,显示的最长时间为59分59.999秒。
数字式秒表设计

1 设计目的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设计要求1.秒表由2位七段LED显示器显示,其中1位显示“s”,二位显示“0.1s”,显示分辩率为0.1 s;2.计时最大值为9.9s;3.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s;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等控制功能;4.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5.画出总体电路图;6.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
7.调试电路8.电路性能指标测试9.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3总体设计3.1 工作流程图图 1 工作流程图图1中1单元为用集成与非门74LS00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
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图1中2单元为集成与非门74LS00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它的职能是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
图1中555定时器构成了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时钟源。
图1中4单元74LS160构成的计数器/分频器图1中5单元译码显示单元3.2 原理图:图1为电子秒表的原理图,按功能可分为5个单元电路进行分析。
其中单元1为基本RS 触发器; 单元2为单稳态触发器; 单元3为时钟发生器; 单元4为计数器和分频器; 单元5为译码显示单元。
基本RS 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译码显示器555定时器计数/分频器图2 原理电路图本电路中使用两个基本RS触发器提供置位、复位、和清零信号,555定时器提供时钟脉冲信号,三块74LS160作为译码/分频单元,有效、简洁地完成了秒表所具备的所有功能(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
电子秒表9分59秒99毫秒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数字式秒表学院(部)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02201H学生姓名孔祥云学号************月日至月日共周指导教师(签字)目录一.设计任务和要求二.总体框图三.选择器件四.功能模块五.总体设计电路图六.课程总结七.故障分析数字式秒表一.设计要求:1、秒表由五位七段LED显示器显示,其中一位显示“min”,四位显示“s”,其中显示分辨率为0.01s,计时范围为0~9分59秒99毫秒;2、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等功能;3、控制开关为两个;启动(继续)/暂停计时开关和复位开关。
二.总体框图由上图数字式秒表电路的结构框图可知,整个电路由方波信号发生器,分频电路,计数显示电路,启停电路与清零电路,五部分组成。
设计时,计数显示电路组成时间显示电路,键控部分由于控制各部分电路,故在单元电路设计分析时省去。
故该电路可以分为脉冲信号发生器、分频电路、计数器电路、时间显示电路、控制电路五大单元电路三.选择器件1.74LS160计数进74LS160D的引脚如右图2-3-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74LS160D共有16个引脚吗,其中有Cp脉冲输入引脚clk(下降沿有效),LOAD为预置数控制端(低电平有效),CLR为异步清零端(低电平有效), A、B、C、D为预置数输入端,ENP和ENT是计数使能端(高电平有效),RCO是进位输出端,QD、QC、QB、QA分别是计数输出位,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3-6所示.74LS160管脚分布图图2-3-6 74LS160计数器工作原理图1)异步清零:当CLR端输入为低电平时候,其它输入端不管输入什么值,计数器将直接清零,也就是说输出的QD、QC、QB、QA为0000.2)同步预置数:当CLR端输入高电平,LOAD端输入低电平时,且有Cp脉冲下降沿作用时,完成将输入端DCBA的数据置入计数器操作,使Q D Q C Q B Q A=DCBA.由于这个操作需要CP下降沿同步,所以称为同步预置数。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秒表的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秒表的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电子秒表的设计目录摘要 (2)1引言 (3)1.1设计目的 (3)1.2技术要求 (3)1.2.1基本要求 (3)1.2.2提高要求 (3)1.3设计内容 (3)1.4工作原理 (3)2设计框图 (4)3各个部分功能简介 (5)3.1按键去抖电路 (5)3.2控制器电路 (6)3.3时钟产生电路 (8)3.4计时电路 (9)3.5显示译码电路 (10)3.6 50000分频电路 (11)4硬件仿真 (13)4.1顶层逻辑图 (13)4.2LB0介绍 (14)4.3硬件仿真 (14)5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摘要本文以数字电子技术作为理论基础、以quartusⅡ软件为开发平台、以相关电路知识作为辅助,实现电子秒表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该电子秒表可以准确显示时间,范围为00.00—99.99。
并且可以手动调节时间,随时启动、清零、暂停记录时间等。
操作起来简易、方便。
首先,本文针对电子秒表进行初步框架设计,并在对多种方案进行了认真比较和验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详细介绍了时间脉冲发生器、秒计数器、译码及驱动显示电路。
其次,在总体电路图组装完成以后,用quartusⅡ软件对设计好的电路进行了仿真与调试,并逐一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最后,对照着电子秒表设计方案,对制作好的电子秒表功能进行总体验证。
并利用学院的LB0开发板进行硬件仿真。
关键词:电子秒表计数器分频quartusⅡ、1引言1.1设计目的1)掌握同步计数器74160,74161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2)掌握用74160,74161进行计数器、分频器的设计方法。
3)掌握用三态缓冲器74244和74160,74138,7448进行动态显示扫描电路设计的方法。
4)掌握电子秒表的设计方法。
5)掌握在EDA系统软件MAX + plus Ⅱ环境下用FPGA/CPLD进行数字系统设计的方法,掌握该环境下功能仿真、时序仿真、管脚锁定和芯片下载的方法。
数字秒表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计报告学校: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班级:10级电气班姓名:沈琳年月日简易数字秒表1.课程名称:《简易数字秒表》2.设计任务和要求2.1设计任务:数字式秒表实现简单的计时与显示,按下启动键开始清零计时,按下停止键,计时停止。
具有“分”(00—59)“秒”(00—59)数字显示,分辨率为1秒。
计时范围从00分00秒到59分59秒。
2.2设计要求:阅读相关科技文献,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设计多种方案设计,予以论证,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1、将提供的1024hz的方波源转换成1hz的方波源。
2、秒表的范围为0-59分59秒。
3、最后用数码管显示。
3.方法选择与论证3.1.方案选择在设计之初,我们有两个方案,都实现了59分59秒的结果,不过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一致选定采用方案二,该方案是在Proteus软件环境下实现的秒表计时功能,就制作上较方案一还是很不错的。
3.2.方案论证我们主要采用74LS90芯片和555计时器,74LS90是二--五十进制计数器,根据进制转换,很好的实现了六进制的功能,参考了各相关书籍及网上的一些资料,我们做好了现在的电路图,经过仿真,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4.方案的原理图方案设计:4.1方案原理框图:4.2总体电路图,布线图以及说明:说明:上图是用EWB软件仿真的简易秒表设计的总体电路图,主体部分采用4片74LS160芯片构成进位计数器,据其引脚功能连线并设置相应使能和触发端;其中两个与非门是通过反馈输出进行6进制的控制,两个与门实现高位两片74LS160的使能控制,达到秒表计数的功能。
单击开关停止计数,在软件上通过启动开关可实现清零。
4.3元器件选择及说明:74LS160的逻辑功能:74160为可预置的十进制计数器,异步清零端为低电平时,不管时钟端CP信号状态如何,都可以完成清零功能。
74160的预置是同步的。
当置入控制器为低电平时,在CP上升沿作用下,输出端与数据输入端一致。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秒表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计时器的功能及其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秒表的电路工作原理,包括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电路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解释电子秒表中时间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秒表电路,并进行模拟组装。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电子秒表的调试和故障排查,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仪器,对电子秒表进行性能测试,并做出准确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通过团队合作设计电子秒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设计制作电子秒表,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假设学生为初中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原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介绍电子秒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功能,涉及课本第三章“计时器原理”相关内容。
2. 电路设计与分析:讲解电子秒表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等关键部分的设计,参照课本第四章“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3. 元器件选择与使用: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如晶体振荡器、集成电路、显示屏等,对应课本第五章“常用元器件”。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秒表的组装、调试与测试,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课本第六章“电子制作实践”。
数字秒表课程设计及仿真

数字秒表课程设计及仿真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计时功能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描述数字秒表电路的组成,包括时钟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关键元件。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数字秒表中时间测量的精度和误差来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仿真软件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数字秒表电路模型。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设置数字秒表,进行时间的测量和记录,掌握基本的时间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利用仿真工具对数字秒表电路进行调试,解决简单的故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团队协作精神,学会相互尊重和交流分享。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课程设计将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通过形象直观的仿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将基于学生在课程中的具体学习成果进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秒表基本原理:介绍数字秒表的计时原理,分析时钟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关键元件的工作原理。
2. 数字秒表电路组成:详细讲解数字秒表的电路结构,包括时钟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组成部分。
3. 仿真软件应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仿真软件,搭建数字秒表电路模型,并进行调试。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秒表的设置、时间测量和记录,以及基本的时间计算方法。
5. 故障分析与解决: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数字秒表电路中的常见故障,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数字秒表基本原理及电路组成1. 介绍计时原理和关键元件2. 分析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课时:仿真软件应用与实践操作1. 搭建数字秒表电路模型2. 进行仿真调试和实际操作第三课时:故障分析与解决1. 分析常见故障及其原因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操作技能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教材中关于数字电路、计时器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学生所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目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系三个专业的公共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设计要求1.秒表由2位七段LED显示器显示,其中1位显示“ s” ,二位显示“ 0.1s ”,显示分辩率为0.1 s;2.计时最大值为9.9s;3.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s;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等控制功能;4.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5.画出总体电路图;6.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
7.调试电路8.电路性能指标测试9.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3总体设计3.1工作流程图图1工作流程图图1中1单元为用集成与非门74LS00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图1中2单元为集成与非门74LS00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它的职能是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
图1中555定时器构成了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时钟源。
图1中4单元74LS160构成的计数器/分频器图1中5单元译码显示单元3.2原理图:图1为电子秒表的原理图,按功能可分为5个单元电路进行分析。
其中单元1为基本RS触发器;单元2为单稳态触发器;单元3为时钟发生器;单元4为计数器和分频器;单元5为译码显示单元。
图2原理电路图本电路中使用两个基本RS触发器提供置位、复位、和清零信号,555定时器提供时钟脉冲信号,三块74LS160作为译码/分频单元,有效、简洁地完成了秒表所具备的所有功能(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计时)。
4单元电路设计4.1基本RS触发器图中单元1为用集成与非门74LS00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逻辑符号基本RS 触发器电路图基本RS 触发器功能表:表1基本R S触发器功能表R S Q 1 0 1 0 1 01 1 「保持 0不确定它的一路输出Q 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输出Q 作为与非门5的输 入控制信号。
按动开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门1输出Q 非为1;门2输出Q 为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复位后Q 、Q 非状态保持不变。
再按动 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
,则Q 由0变为1,门5开启,为计数器启动作好准备。
Q 非由1变为0, 送出负脉冲,启动单稳态触发器工作。
基本RS 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启动和停止秒表的工作。
图3 74LS00引脚及内部结构表4.2时钟发生器冋冋冋冋冋冋込74LSOO1 2 3 4 5可門GNDVoz14戸 11 io gLL A-J 123 45山GND555定时器构成了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时钟源。
调节电位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使在555输出端3获得频率为10—15Hz 的矩形波信号,当基本RS触发器Q为1时,门5开启,此时脉冲信号通过门5 作为计数脉冲加于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端CR图4为555定时器管脚分布图。
图4 555引脚图4.3计数器及分频器74LS161构成的计数/分频器,其中计数器1作为十分频器,对555输出的矩形波信号进行十分频,得到的信号,即在其进位输出端取得周期为0.1s的矩形脉冲信号,作为计数器2的时钟输入信号。
同时计数器2的时钟输入信号又经过十分频得到周期为1s的矩形脉冲信号,作为计数器3的时钟输入信号。
译码显示单元:本部分由CC4511译码器和七段显示共阴极数码管构成。
在其引脚当中A B、C、D为BCD码输入端,a、b、c、d、e、f、g为译码输出端,输出“ T有效,用来驱动LED 数码管。
4.4元件清单表2兀件清单表5调试5.1基本RS触发器的调试按动开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检查门1输出Q非是否为1,门2输出Q 是否为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复位后这两个状态能否保持,再按动开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Q是否由0变1, Q非是否由1变0,否则检查卡观和与非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2时钟发生器的测试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并测量其频率,调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使输出波形频率为10-15HZ,若无波形输出,检查555定时器。
5.3计数、译码、显示单元的测试测量计数器功能和分频器功能,看输出频率是否为10倍关系,各段测量显示管的功能是否正常。
5.4整体测试先按按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此时电子秒表不工作,再按一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计数器清零后变开始计时,观察数码管显示计数情况是否正常。
如不需要计时或暂停时,按一下开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立即会出现暂停状 ^态O5.5电子秒表准确度的测试利用电子钟或手表的计时对电子秒表进行校准,若时间不准,调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6电路测试及测试结果(测试方法、测试结果、性能分析)7设计总结大二下学期我们开始学习模电和数电这两门专业课,这是我们第一次做课程设计,所以不免会感到一些吃力,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对于我们理工课院校的学生而言显得相当重要,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发现了自己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比如刚开始拿到原理图和元器件时,没有对原理图的正确性验证就盲目的焊接,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经过多次调试才发现问题所在。
在调试过程中出现了译码器不工作的情况,也一直找不到症结所在,就找到指导老师寻求帮助,原来是由于我们刚拿到的电路图上使用的是74LS161作为计数器,但是我们拿到的是74LS160,而且我们的计数器都没有接电源,但是接好电源后另我失望的事情又发生了,译码器仍然不工作!后来才发现我们实际使用的译码器是由CC4511构成的,而不是电路图上的74LS247, CC4511的第五管脚都是需要接低电平,而不是像74LS247一样接高电平,但是由于我们测试的次数太多,有一个74LS160已经烧坏,当更换了新的芯片以后,我自己亲手制作的数字式电子秒表才开始正常工作,在兴奋之余仍有一系列的难题困扰着我,电位器已经调到最大值,但是由555定时器提供的脉冲频率仍然大于所需频率,由数码管现实的时间远大于正常时间,还有就是为什么计数器74LS160会在电源接通后迅速发热,以至于把芯片烧坏,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我会努力去学习,等我找到答案后希望自己能独立解决它。
理论知识终究不是实践能力,在实践面前一系列的问题会突发出现,但是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又无从存在,二者可谓缺一不可,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学习和动手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不能留下软肋,让问题钻了空子。
本次课程设计很有收获,相信以后的类似这样的课程设计我会做得更好!8 参考文献1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61082 黄仁欣. 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53 刘修文. 实用电子电路设计制作.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4 蔡忠法. 电子技术试验与课程设计.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55 赵淑范, 王宪伟.电子技术试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4LS161管脚排列图管脚图介绍:时钟 CP 和四个数据输入端 P0~P3清零 /MR使能 CEP, CET置数 PE数据输出端 Q0~Q3以及进位输岀TC. (TC=QO • Q1- Q2 - Q3 - CET)V74LS161功能表>从74LS161功能表功能表中可以知道,当清零端CR“O”,计数器输岀 Q3Q2、Q1、Q0立即为全“ 0”,这个时候为异步复位功能。
当CR“ 1”且LD=“0 ”时,在 CP信号上升沿作用后,74LS161输岀端Q3、Q2、Q1、Q0的状态分别与并行数据输入端D3, D2, D1,D0的状态一样,为同步置数功能。
而只有当CR=LD=EP=E“=1”、 CP脉冲上升沿作用后,计数器加1。
74LS161还有一个进位输岀端 CQ其逻辑关系是CO= Q0- Q1- Q2- Q3- CET合理应用计数器的清零功能和置数功能,一片74LS161可以组成16进制以下的任意进制分频器。
此类译码器型号有74LS47(共阳),74LS48(共阴),CC4511(共阴)等,本实验系采用CC4511 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
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图1.1.6为CC4511引脚排列图1.1.6 CC4511 引脚排列其中A B C D —BCD码输入端a b c、d、e f、g —译码输出端,输出“ 1 ”有效,用来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LT —测试输入端,LT=“ 0”时,译码输出全为“ 1”BI —消隐输入端,Bl=“ 0”时,译码输出全为“ 0”LE —锁定端,LE=“ 1”时译码器处于锁定(保持)状态,译码输出保持在LE= 0时的数值,LE= 0为正常译码。
表1.1.2为CC4511功能表。
CC4511内接有上拉电阻,故只需在输出端与数码管笔段之间串入限流电阻即可工作。
译码器还有拒伪码功能,当输入码超过1001时,输出全为“ 0”,数码管熄灭。